第1658章 许诺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最新章节!
正当名单上的人聚集在这间大仓库挺厚拉林大尉的讲解,八百多战争孤儿,他们下了飞机后,旋即被地勤人员统一接到另一间仓库。
苏联的民政部门对这批孩子高度重视,虽然计划上机群是在凌晨两点左右抵达,他们在九月一日就抵达五号机场。战士条件下孩子也必须立刻运到靠谱的地域,他们将用客车带孩子们去往东方,去乌拉尔地区,送到那里的儿童学校统一管理起来。
乌拉尔地区也是苏联的兵员地之一,当地几乎所有的20岁到28岁的男子几乎征召完毕,苏军已经在提高征兵年龄上限。
高烈度的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人员损失,母亲哭着送走征召上前线的儿子,不久后,当地治安警察一脸忧愁的送来信件,那是牺牲士兵的死亡证明。
爱子为国捐躯,再多的歌颂都难以磨平家庭的创伤。这一时刻,苏联当局有意许可这些英雄家庭优先领养战争孤儿,即安抚人心有减轻了民政管理的负担。
照顾孤儿,这是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之一,苏联对此的态度更加坚决,战事条件下,只要是战争孤儿,孩子们所需的一切即便国家很艰难都由国家负责,甚至还能提供很不错的物质帮助,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活着。
他们能吃饱饭住得温暖,但家人全部罹难,那种挥之不去的创伤,只怕需要半个世纪才能磨平。
战争状态下,谁又能注意到孩子们的情感呢?当务之急就是把孩子带到绝对安全之地。
孩子们排着队,他们穿着的衣物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从德军死尸上扒下来的衣服拼凑改造的。长久的飞行又因为是夜里着陆,大家的精神都很糟糕。
孩子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飞行,他们对未来根本没有概念,站在机场上,呼啸的北风弄得人蜷缩发抖。
图拉比戈梅利冷上不少,孩子们衣着不多,瘦小的身体使得抗寒能力更弱。
几十名年轻的女民政人员接待了这些孩子们,如同驱赶一群小羊羔,将他们带入了一幢温暖的仓库中。
自现在起,八百余名战争孤儿开始由相关机构全权负责,无论男孩女孩,第一时间换上了统一又崭新的衣服——苏联小学的冬季校服。
紧接着,每人一块面包一碗热汤,他们按照年龄约五十人为一组,突击分成了十九个班级。
按照计划,所有的孩子不得不在机场仓库糟糕的环境过夜,待天亮后,将有五十辆客车开赴机场,浩荡的车队以乌拉尔地区为目标开始伟大的旅程。
很多人要在天亮后离开,而杨明志受到的是特别命令,即便夜再黑,此身也必须快速离开。
很快的,拉林大尉宣布起了佩里娅·柳娜的归宿,也就是杨明志的义女柳红秀的安排。
名单上的众多人,杨明志和杨桃因为加入了白俄罗斯国籍,自然就拥有了苏联国籍。这里唯一的特别正是柳红秀,她苏联一直享有着留学签证,她是各种意义上的中国人。
1942年九月,随着中国驻苏联的大使和一票工作人员全部迁移到了古比雪夫,莫斯科城里已经没有一个中国人。
古比雪夫作为战时首都,莫斯科则成为战争前线的超大兵营。
莫斯科始终面临着空袭危险,滞留这里的外国人,恐怕就只剩下外国记者和联络办事处的代表。
话说柳红秀奇迹般的获救,苏联方面按照外交义务通知了中国方面,也就仅此而已了。
毕竟在漫长的历史中,她真的不过是个小人物。波及整个地球的世界大战,一个还不到十五岁的孩子,她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她身为留学生,苏联方面有义务保证她的安全,并保证她能够完成学业。
但这个孩子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留学生,她的胸口挂着一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因为她突击担任雷达兵并完成预警立功,荣誉毋庸置疑。
苏联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斯大林和他的亲密战友,普遍认为列宁的理想必须实现,那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为了快点实现它也必须实用些非常手段,即便斯大林搞出了大国沙文主义。
大量的国际学校建立有着多方面的考虑,苏联当局基本负责了这些留学生日常的一切消费。
战争爆发,苏联大量的学习加入东进大潮,所有的国际学校也是如此。
西部地区的国际学校纷纷迁移到乌拉尔山地区,柳红秀一年来的经历的确传奇,但她已经平安着陆到了图拉,未来她必须去往乌拉尔,在新的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因为那才是她的义务。
拉林大尉的嗓音很洪亮,名单上所有人的安排宣读完毕,他看看表,时间也才凌晨零点半。
少女的脸颊流露出不舍,她一直本能般的站在杨明志的身边,听到了对自己的安排,情不自禁的抓起了杨明志的手。
乌拉尔地区在哪里她真的太清楚了,结合刚刚大尉的解释,假若以后自己在乌拉尔,义父在新西伯利亚,那可是相隔两千公里啊!
她紧握着杨明志的手,抬起那忧伤的小脑袋,“义父?”
“怎么了?你……”
柳红秀的眼睛很大,她笑起来的样子很是喜人,忧愁的模样令人怜惜。杨明志看着她的眼睛,只见两行热泪从那双宝石般的眼睛涌出,化作两行热泪。
杨明志能感受她的悲伤,再说了,又是和战友分别,谁又能坦然呢?
“亲爱的,你别哭嘛。”
这番安慰反倒加重了女孩的悲伤,此时此刻她无所顾忌,直接扑在杨明志的身上,闷闷的哭起来,泪水沾湿了衣服。
“妹妹,你别伤心了,这都是我们的命运呐!”杨桃试图安慰这只悲伤的小鸟,结果她自己的眼角也挂上了泪珠。
男人悲伤时总是深沉的,会痛哭的往往是女人。
痛哭的柳红秀带动了许多人的情感,拉夫连季、叶甫根尼还有巴尔岑,情不自禁的聚在杨明志的身边。
见得那几位来了,杨明志轻轻抚着女孩的肩膀将她推开,接着半跪着身子,这一幕真的恍若父亲安抚伤心的女儿。呵呵,他们毕竟都是中国人,在场的其他人看来,他们的关系真的太像是父女了。
杨明志睁大了双眼面色严肃:“亲爱的,无论如何你都是留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当战争结束了,你学成而归,你必须回去报效中国。不要忘了你来苏联学习是为了什么!”
“可是,您救了我的命。以后我会在乌拉尔,我会好好学习。您会在哪里?我担心,我们以后再也不会见面了!”
“不会的。”杨明志微笑着摇摇头:“我们还会见面的,以后你还会得到些我的故事。我将有更大的前途,以后我还会打听你的事,如果你不是安心努力的学习,我会非常生气的。听着,我们不是永别,不过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经常见到你。”
听他这么一说,柳红秀的心情好了一点点。
“你现在还小,也许等你长大后,我还有机会做你的老师。到时候教授你的就是更高端的知识,在此之前你必须以优异成绩十年级毕业。只有如此,你猜能够理解吸收更深奥的知识,才有资格做的我学生!”
“那么,如果我十年级毕业了,您会推荐我上大学么?我……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
“这需要看你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我没有权力推荐你上大学。”
杨明志还笑着揉着柳红秀的小脑袋,他的话真的令女孩莫名其妙。
“义父,您在说什么?统一考试是什么?如果我要上一所大学,我要通过入学考试。”
“啊?”突然间,一种强烈的违和感油然而生。
这一刻,杨明志意识到,这个时代苏联根本不存在高考这一概念吗?目测应该是的。他拼命的回想,马上想到了娜塔莎。
那还是战争爆发前是九年级学生,其实相当于他认知概念上的“高二”。自己从没听说过娜塔莎说过什么类似于高考的考试,只是所谓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究竟如何获得这一资格,她从未说明。
但对于柳红秀,细节问题她实际知道不少。
这一时代,苏联执行的是七年义务教育,之后的三个学年,学生需要支付学费。娜塔莎之所以上到了九年级,而非义务教育结束就会农庄做普通庄员,正是因为她学习好,农庄集体给她众筹学费。她自己也很争气,在列奇察中学一直是奖学金的获益者。
一个优秀的人,在许多领域都是优秀的。如果不是战争,她一旦完成了某大学的入学考试被成功录取,苏联教育部门会减免一些学费,农庄集体还会给她众筹学费,接着又是争取奖学金的老模式。
苏联当前没有统一高考,来自于工农阶层的学生上完十个学年,要么通过目标大学的入学考试,要么通过特别的介绍入学的途径。
不过对于留学生而言,他们上大学几乎用不着入学考试,毕竟本时空可以到苏联上大学的外国人,其身份都不会普通。
柳红秀的身份当然也很特别,她是中国军人的孩子,如今中国和苏联更是一条战壕上的战友。即便如此,她并不相信当局会为自己开绿灯,再说她来苏联是有着极大的抱负,通过考试获得入学资格,这也是对自身价值的承认。
唯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她——学费。
柳红秀需要一个许诺:“义父,能答应我一个请求么?”
“当然可以,只要我能做到。”
“上大学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学费是个大问题,应该还是一笔巨款呢。我不太相信我的亲生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能拿出那么一大笔钱,但是您可以。”
“应该的!”杨明志回答的非常爽快,紧接着,面前的女孩竟浮现笑容。
她的笑有着多重意思,父亲给孩子支付学费理所当然,杨明志继续说:“我是你义父,你是我义女。再说了,我们是同一个民族,更有着共同的信仰。”
柳红秀和他的父亲是自己人,他们必是未来中国的栋梁,如今的资助,杨明志觉得那是自己的义务。
如果仅仅是履行义务,还不至于那么心安理得,柳红秀渴望上大学,目的是得到更多的知识,她拼命的学习是为了更伟大的目标——为了中国的复兴。
全新的中国和她的五亿人民站起来了,届时,也只有苏联会因为自身战略考虑,愿意帮助还有60%的人处于中古时代的中国,突击建立起最基本的工业实力。
未来的中苏双方理所当然会有蜜月期吧,届时全新的中国输送数一万五千名留学生到苏联学习,他们学成归国,无条件地服从分配,奔赴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后来成为发展工业和全面建立科研体系的骨干力量。
杨明志从不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名叫柳红秀的孩子,也许仅仅是历史的一个意外,使得这个本应死于战争的孩子活了下来。也许她本来就熬过了战争艰难活命,并成为中国大规模建设的一颗意义重大也默默无闻的螺丝钉,就像那个时代的千万人,一腔热忱渴望国家复兴。
想要学习更高端的知识只是只能上大学,学费就是巨大的门槛。
现在的杨明志非常有底气,他相信斯大林急需自己满脑子的知识,以帮助苏联打赢战争,那么作为交换,得到一些报酬是理所当然的。
杨明志可不傻,如果仅仅是渴望财富,便显露一点势利之徒做派,斯大林会非常高兴。很显然,斯大林最担心的是什么,杨明志非常清楚,只要不刺斯大林某方面的逆鳞,那么获取大笔现金不就理所当然?
给柳红秀支付全部学费,真可谓轻轻松松。
但是仅仅如此就够了么?
柳红秀的请求直击杨明志心里柔软的部分,他不是没有想到战争结束以后的日子。
到了那个时候我有可能去中国吗?斯大林会放我走?再说了,我去了中国就是最合适的么?我对于中国最大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扪心自问,杨明志终于明白到,假若未来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到了苏联,那么自己可以作为教授,把满脑子知识的一切教会他们,甚至一些超时代的知识,还能自掏腰包给自己的学生支付学费。
未来国际大趋势是不会变的,只是其中的小变数谁又知晓?
在这里,杨明志郑重的向柳红秀许诺:“你要好好学习,我就是你在苏联的亲人,一切困难你就联络我。”
“嗯!”女孩站直了身子,她擦一把泪水,突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想了想,最终以俄语说道:“遵命!司令同志!”
正当名单上的人聚集在这间大仓库挺厚拉林大尉的讲解,八百多战争孤儿,他们下了飞机后,旋即被地勤人员统一接到另一间仓库。
苏联的民政部门对这批孩子高度重视,虽然计划上机群是在凌晨两点左右抵达,他们在九月一日就抵达五号机场。战士条件下孩子也必须立刻运到靠谱的地域,他们将用客车带孩子们去往东方,去乌拉尔地区,送到那里的儿童学校统一管理起来。
乌拉尔地区也是苏联的兵员地之一,当地几乎所有的20岁到28岁的男子几乎征召完毕,苏军已经在提高征兵年龄上限。
高烈度的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人员损失,母亲哭着送走征召上前线的儿子,不久后,当地治安警察一脸忧愁的送来信件,那是牺牲士兵的死亡证明。
爱子为国捐躯,再多的歌颂都难以磨平家庭的创伤。这一时刻,苏联当局有意许可这些英雄家庭优先领养战争孤儿,即安抚人心有减轻了民政管理的负担。
照顾孤儿,这是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之一,苏联对此的态度更加坚决,战事条件下,只要是战争孤儿,孩子们所需的一切即便国家很艰难都由国家负责,甚至还能提供很不错的物质帮助,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活着。
他们能吃饱饭住得温暖,但家人全部罹难,那种挥之不去的创伤,只怕需要半个世纪才能磨平。
战争状态下,谁又能注意到孩子们的情感呢?当务之急就是把孩子带到绝对安全之地。
孩子们排着队,他们穿着的衣物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从德军死尸上扒下来的衣服拼凑改造的。长久的飞行又因为是夜里着陆,大家的精神都很糟糕。
孩子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飞行,他们对未来根本没有概念,站在机场上,呼啸的北风弄得人蜷缩发抖。
图拉比戈梅利冷上不少,孩子们衣着不多,瘦小的身体使得抗寒能力更弱。
几十名年轻的女民政人员接待了这些孩子们,如同驱赶一群小羊羔,将他们带入了一幢温暖的仓库中。
自现在起,八百余名战争孤儿开始由相关机构全权负责,无论男孩女孩,第一时间换上了统一又崭新的衣服——苏联小学的冬季校服。
紧接着,每人一块面包一碗热汤,他们按照年龄约五十人为一组,突击分成了十九个班级。
按照计划,所有的孩子不得不在机场仓库糟糕的环境过夜,待天亮后,将有五十辆客车开赴机场,浩荡的车队以乌拉尔地区为目标开始伟大的旅程。
很多人要在天亮后离开,而杨明志受到的是特别命令,即便夜再黑,此身也必须快速离开。
很快的,拉林大尉宣布起了佩里娅·柳娜的归宿,也就是杨明志的义女柳红秀的安排。
名单上的众多人,杨明志和杨桃因为加入了白俄罗斯国籍,自然就拥有了苏联国籍。这里唯一的特别正是柳红秀,她苏联一直享有着留学签证,她是各种意义上的中国人。
1942年九月,随着中国驻苏联的大使和一票工作人员全部迁移到了古比雪夫,莫斯科城里已经没有一个中国人。
古比雪夫作为战时首都,莫斯科则成为战争前线的超大兵营。
莫斯科始终面临着空袭危险,滞留这里的外国人,恐怕就只剩下外国记者和联络办事处的代表。
话说柳红秀奇迹般的获救,苏联方面按照外交义务通知了中国方面,也就仅此而已了。
毕竟在漫长的历史中,她真的不过是个小人物。波及整个地球的世界大战,一个还不到十五岁的孩子,她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她身为留学生,苏联方面有义务保证她的安全,并保证她能够完成学业。
但这个孩子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留学生,她的胸口挂着一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因为她突击担任雷达兵并完成预警立功,荣誉毋庸置疑。
苏联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斯大林和他的亲密战友,普遍认为列宁的理想必须实现,那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为了快点实现它也必须实用些非常手段,即便斯大林搞出了大国沙文主义。
大量的国际学校建立有着多方面的考虑,苏联当局基本负责了这些留学生日常的一切消费。
战争爆发,苏联大量的学习加入东进大潮,所有的国际学校也是如此。
西部地区的国际学校纷纷迁移到乌拉尔山地区,柳红秀一年来的经历的确传奇,但她已经平安着陆到了图拉,未来她必须去往乌拉尔,在新的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因为那才是她的义务。
拉林大尉的嗓音很洪亮,名单上所有人的安排宣读完毕,他看看表,时间也才凌晨零点半。
少女的脸颊流露出不舍,她一直本能般的站在杨明志的身边,听到了对自己的安排,情不自禁的抓起了杨明志的手。
乌拉尔地区在哪里她真的太清楚了,结合刚刚大尉的解释,假若以后自己在乌拉尔,义父在新西伯利亚,那可是相隔两千公里啊!
她紧握着杨明志的手,抬起那忧伤的小脑袋,“义父?”
“怎么了?你……”
柳红秀的眼睛很大,她笑起来的样子很是喜人,忧愁的模样令人怜惜。杨明志看着她的眼睛,只见两行热泪从那双宝石般的眼睛涌出,化作两行热泪。
杨明志能感受她的悲伤,再说了,又是和战友分别,谁又能坦然呢?
“亲爱的,你别哭嘛。”
这番安慰反倒加重了女孩的悲伤,此时此刻她无所顾忌,直接扑在杨明志的身上,闷闷的哭起来,泪水沾湿了衣服。
“妹妹,你别伤心了,这都是我们的命运呐!”杨桃试图安慰这只悲伤的小鸟,结果她自己的眼角也挂上了泪珠。
男人悲伤时总是深沉的,会痛哭的往往是女人。
痛哭的柳红秀带动了许多人的情感,拉夫连季、叶甫根尼还有巴尔岑,情不自禁的聚在杨明志的身边。
见得那几位来了,杨明志轻轻抚着女孩的肩膀将她推开,接着半跪着身子,这一幕真的恍若父亲安抚伤心的女儿。呵呵,他们毕竟都是中国人,在场的其他人看来,他们的关系真的太像是父女了。
杨明志睁大了双眼面色严肃:“亲爱的,无论如何你都是留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当战争结束了,你学成而归,你必须回去报效中国。不要忘了你来苏联学习是为了什么!”
“可是,您救了我的命。以后我会在乌拉尔,我会好好学习。您会在哪里?我担心,我们以后再也不会见面了!”
“不会的。”杨明志微笑着摇摇头:“我们还会见面的,以后你还会得到些我的故事。我将有更大的前途,以后我还会打听你的事,如果你不是安心努力的学习,我会非常生气的。听着,我们不是永别,不过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经常见到你。”
听他这么一说,柳红秀的心情好了一点点。
“你现在还小,也许等你长大后,我还有机会做你的老师。到时候教授你的就是更高端的知识,在此之前你必须以优异成绩十年级毕业。只有如此,你猜能够理解吸收更深奥的知识,才有资格做的我学生!”
“那么,如果我十年级毕业了,您会推荐我上大学么?我……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
“这需要看你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我没有权力推荐你上大学。”
杨明志还笑着揉着柳红秀的小脑袋,他的话真的令女孩莫名其妙。
“义父,您在说什么?统一考试是什么?如果我要上一所大学,我要通过入学考试。”
“啊?”突然间,一种强烈的违和感油然而生。
这一刻,杨明志意识到,这个时代苏联根本不存在高考这一概念吗?目测应该是的。他拼命的回想,马上想到了娜塔莎。
那还是战争爆发前是九年级学生,其实相当于他认知概念上的“高二”。自己从没听说过娜塔莎说过什么类似于高考的考试,只是所谓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究竟如何获得这一资格,她从未说明。
但对于柳红秀,细节问题她实际知道不少。
这一时代,苏联执行的是七年义务教育,之后的三个学年,学生需要支付学费。娜塔莎之所以上到了九年级,而非义务教育结束就会农庄做普通庄员,正是因为她学习好,农庄集体给她众筹学费。她自己也很争气,在列奇察中学一直是奖学金的获益者。
一个优秀的人,在许多领域都是优秀的。如果不是战争,她一旦完成了某大学的入学考试被成功录取,苏联教育部门会减免一些学费,农庄集体还会给她众筹学费,接着又是争取奖学金的老模式。
苏联当前没有统一高考,来自于工农阶层的学生上完十个学年,要么通过目标大学的入学考试,要么通过特别的介绍入学的途径。
不过对于留学生而言,他们上大学几乎用不着入学考试,毕竟本时空可以到苏联上大学的外国人,其身份都不会普通。
柳红秀的身份当然也很特别,她是中国军人的孩子,如今中国和苏联更是一条战壕上的战友。即便如此,她并不相信当局会为自己开绿灯,再说她来苏联是有着极大的抱负,通过考试获得入学资格,这也是对自身价值的承认。
唯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她——学费。
柳红秀需要一个许诺:“义父,能答应我一个请求么?”
“当然可以,只要我能做到。”
“上大学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学费是个大问题,应该还是一笔巨款呢。我不太相信我的亲生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能拿出那么一大笔钱,但是您可以。”
“应该的!”杨明志回答的非常爽快,紧接着,面前的女孩竟浮现笑容。
她的笑有着多重意思,父亲给孩子支付学费理所当然,杨明志继续说:“我是你义父,你是我义女。再说了,我们是同一个民族,更有着共同的信仰。”
柳红秀和他的父亲是自己人,他们必是未来中国的栋梁,如今的资助,杨明志觉得那是自己的义务。
如果仅仅是履行义务,还不至于那么心安理得,柳红秀渴望上大学,目的是得到更多的知识,她拼命的学习是为了更伟大的目标——为了中国的复兴。
全新的中国和她的五亿人民站起来了,届时,也只有苏联会因为自身战略考虑,愿意帮助还有60%的人处于中古时代的中国,突击建立起最基本的工业实力。
未来的中苏双方理所当然会有蜜月期吧,届时全新的中国输送数一万五千名留学生到苏联学习,他们学成归国,无条件地服从分配,奔赴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后来成为发展工业和全面建立科研体系的骨干力量。
杨明志从不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名叫柳红秀的孩子,也许仅仅是历史的一个意外,使得这个本应死于战争的孩子活了下来。也许她本来就熬过了战争艰难活命,并成为中国大规模建设的一颗意义重大也默默无闻的螺丝钉,就像那个时代的千万人,一腔热忱渴望国家复兴。
想要学习更高端的知识只是只能上大学,学费就是巨大的门槛。
现在的杨明志非常有底气,他相信斯大林急需自己满脑子的知识,以帮助苏联打赢战争,那么作为交换,得到一些报酬是理所当然的。
杨明志可不傻,如果仅仅是渴望财富,便显露一点势利之徒做派,斯大林会非常高兴。很显然,斯大林最担心的是什么,杨明志非常清楚,只要不刺斯大林某方面的逆鳞,那么获取大笔现金不就理所当然?
给柳红秀支付全部学费,真可谓轻轻松松。
但是仅仅如此就够了么?
柳红秀的请求直击杨明志心里柔软的部分,他不是没有想到战争结束以后的日子。
到了那个时候我有可能去中国吗?斯大林会放我走?再说了,我去了中国就是最合适的么?我对于中国最大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扪心自问,杨明志终于明白到,假若未来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到了苏联,那么自己可以作为教授,把满脑子知识的一切教会他们,甚至一些超时代的知识,还能自掏腰包给自己的学生支付学费。
未来国际大趋势是不会变的,只是其中的小变数谁又知晓?
在这里,杨明志郑重的向柳红秀许诺:“你要好好学习,我就是你在苏联的亲人,一切困难你就联络我。”
“嗯!”女孩站直了身子,她擦一把泪水,突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想了想,最终以俄语说道:“遵命!司令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