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引介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大唐杨国舅》最新章节!
杨云跟随王籍一道离开益州官学。
一群人前呼后拥,杨云牵着雅柔走在中间,感觉非常别扭,他意识到跟官学的张圣等人误会进一步加深,但并没有太过担心。
学生间的仇怨多为意气之争,远没到有你无我的地步;而道家的斗法则涉及利益,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二者间有本质的区别。
出了文翁坊,走了两三条街,来到一家酒肆。
上得二楼,杨云发现临窗的一面正对的不是大街,而是隔壁染坊的后院,花花绿绿的布匹晾满架子,一阵风吹来,飘飘洒洒煞是好看。
“杨兄,条件一般,您担待一些。”
王籍把酒肆二楼包了下来,十八张案桌摆在地席上,跟随王籍一起去官学的青松书院士子,纷纷入座。
因为雅柔是书童打扮,杨云担心与之同席会惹来这帮非富即贵且初次会面的士子不快,所以让王籍特意安排了一个雅间,让雅柔独自在里面吃喝,这才放心入席。
王籍逐一向杨云介绍。
先前在官学出面说话的高瘦公子哥叫刘元卓,还有便是林松、张柏、孙涵霖等士子都跟王籍关系不错,以王籍介绍,这些都是城中官宦和世家子弟,家世比之官学那些贡生和出身寒门的生徒好太多了。
随后王籍介绍了一下青松书院的来历。
青松书院乃大儒沈佺期所创,这位中唐著名的诗人,律体诗开创者,于神龙元年贬斥驩州,过蜀道时感染风疾,大病不起,多亏益州世家名门请来多位名医,倾力拯救,这才挽回性命。
在成都养病期间,沈佺期教授弟子,益州世家几乎都把自家子弟投到他门下,学习诗词歌赋和经学,影响巨大。
半年后沈佺期康复,继续前往驩州,数十益州弟子追随,一路服侍。
五年过去,朝廷为沈佺期平反,迁门下省起居郎,其北返途中再历成都,于摩诃池畔讲学三月,吸引数千学子前来听讲,后来成都世家名门便在其讲学地,捐资建立了青松书院,主持者全都是沈佺期弟子,二三十年来为朝廷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才。
如果说益州官学所在的文翁石室代表了公平与正义,惠及普罗大众,寒门子弟可在此求学,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那么青松书院则代表了精英教育,其受众基本是官宦和世家子弟,除了接受最系统的诗词歌赋教育,对经学也有独到的见解,在此读书走科举之途,可谓事半功倍。
“在下不才,也在青松书院就读,除此之外我王家还有几名子弟在青松书院求学,只是他们年岁太小,不适合跟我们出来饮宴,不然也想介绍给杨兄认识。”
刘元卓笑道:“什么不才,其实我们中间,真正有才学的正是王兄你。”
王籍谦虚地摆了摆手:“岂敢岂敢,其实刘兄台才是家学渊源,他府上是益州数一数二的世家,有良田数千顷,每年给朝廷纳捐的蜀锦就有上千匹,还有张兄和林兄,他们家里有多人在朝中任职,家底殷实。”
林松和张柏站起来行礼:“王公子过谦,你们王家乃七姓十家之一,才是真正的千年世家底蕴,跟你认识,乃是我等的荣幸。”
王籍哈哈大笑:“算了,大家别自吹自擂了,没得让杨兄笑话。杨兄,别以为我等不在官学就读,就没有科举的资格,我们这些人想拿解状易如反掌,不过在座的基本都不需要这个,将来都可靠祖荫做官,不过想要进入中枢,主持朝局,还是得走科举。”
大唐开元年间,门阀世袭制度仍旧没有消弭,即便有科举,世家大族以其拥有的深厚家学底蕴,悠久的文化传统,崇高的社会声望,以及强大的宗族势力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自矜地望”、“偃仰自高”,颇具冢中枯骨之余烈,在中央和地方官场仍旧拥有一定话语权。
若开罪门阀中人,便等于得罪整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从此后难在朝中立足。
王籍举杯道:“来,先喝一杯,今日务必尽兴。”
酒过三巡,刘元卓道:“既然杨兄弟跟王兄相交莫逆,以后有事只管说,在下能做到的必不会推辞。其实杨兄弟以乡贡之身到成都来,完全不必到简陋的益州官学就读,在下府上跟官学博士关系很不错,只要带句话,你就可以轻松转到条件好许多的青松书院,而且解状也完全不必发愁。”
杨云笑着摇头:“不成规矩,无以方圆,一切还是按规则办事为好。”
刘元卓正要继续游说,王籍打断他的话,道:“其实杨兄到成都,不单纯是为读书,还有别的差事在身,但暂时不便跟你们细说,以后自会明白。其实就算他名义上在官学就读,也只是走个过场,我等该吃酒吃酒,该举行诗会就举行诗会,生活丝毫不受影响。”
刘元卓担心地道:“就怕杨兄弟回到官学后,那群废物加以为难。”
王籍嘿嘿笑道:“别人我会担心,但若是杨兄……哈,根本就无需烦扰,杨兄弟的背景深厚,从来只有他欺负人的,哪里会有人欺负他?”
在场人都在想,能跟节度使家公子关系处得如此好,其家庭背景肯定不简单。
本来还有为此担心的,听了王籍的话,也都打消疑虑。
王籍道:“距离坊门关闭还有一段时间,吃饱喝足杨兄不如跟我们一同去打马球,消食的同时,还可以顺带观摩一下我们的球技?”
杨云一口回绝:“今日发生太多事情,我得回去休息,好好整理一下思绪,请恕不能陪诸位前往。”
王籍脸上满是遗憾之色:“那实在太可惜了,若是杨兄能跟我们一起打球,体验一定成倍上升,我们只要稍微配合一下就能赢。哪怕军中最精锐的骁骑球手,也只有认输的份儿。”
刘元卓闻言很好奇:“杨兄弟莫非精于击鞠之道?”
王籍面带讳莫如深的笑容,“很多事不好对刘兄台言明,不过在下所言非虚,杨兄的本事真是了不得,以后你会慢慢知晓。”
王籍未在他这些同窗面前表明杨云的身份,只把杨云当作普通乡贡士子,如此一来双方的交流便产生诸多误会,刘元卓等人实在理解不了为何堂堂节度使府上公子会对一个下州来的乡贡如此看重。
这些人在宴席上没有对杨云不敬,主要是卖王籍面子。
刘元卓等人即便对杨云有一定好感,但考虑到杨云年岁不大,籍贯不在益州,彼此相对比较陌生等因素,未跟杨云有多亲近。
而王籍则热衷于把杨云引介到他的朋友圈,杨云知道自己跟这些人有身份背景差异巨大,没有太过勉强。
酒足饭饱,刘元卓等士子先行离开,准备去打马球,王籍则未着急走,等杨云叫回雅柔,然后陪着下楼。
“高人别见怪,你跟益州地方这帮世家子弟不熟,以后就好了。”
王籍察觉到杨云有点难以融入益州士子圈,解释道,“他们中间很多已经成家立业,就算没家室的也仗着家底殷实,多有流连秦楼楚馆之举……哈,如果高人年长几岁就好了。”
杨云明白王籍话中未尽之意……人生四大铁自己一项不占,吃喝玩乐凑不到一块儿,就难当好朋友。
杨云心想:“我能告诉你其实我的心理年龄比你们都大,吃喝玩乐的东西懂的也比你们多得多吗?”
杨云笑道:“没事,总归我在益州不会待太久,以后有机会就聚聚,指不定能找到别的共同兴趣爱好。”
王籍眼睛冒光:“所以希望高人能在他们面前露点本事,让他们知道高人的厉害,以后就巴结您了。”
杨云笑了笑没做回答。
随后王籍因为要去练马球,便跟杨云作别。
杨云跟随王籍一道离开益州官学。
一群人前呼后拥,杨云牵着雅柔走在中间,感觉非常别扭,他意识到跟官学的张圣等人误会进一步加深,但并没有太过担心。
学生间的仇怨多为意气之争,远没到有你无我的地步;而道家的斗法则涉及利益,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二者间有本质的区别。
出了文翁坊,走了两三条街,来到一家酒肆。
上得二楼,杨云发现临窗的一面正对的不是大街,而是隔壁染坊的后院,花花绿绿的布匹晾满架子,一阵风吹来,飘飘洒洒煞是好看。
“杨兄,条件一般,您担待一些。”
王籍把酒肆二楼包了下来,十八张案桌摆在地席上,跟随王籍一起去官学的青松书院士子,纷纷入座。
因为雅柔是书童打扮,杨云担心与之同席会惹来这帮非富即贵且初次会面的士子不快,所以让王籍特意安排了一个雅间,让雅柔独自在里面吃喝,这才放心入席。
王籍逐一向杨云介绍。
先前在官学出面说话的高瘦公子哥叫刘元卓,还有便是林松、张柏、孙涵霖等士子都跟王籍关系不错,以王籍介绍,这些都是城中官宦和世家子弟,家世比之官学那些贡生和出身寒门的生徒好太多了。
随后王籍介绍了一下青松书院的来历。
青松书院乃大儒沈佺期所创,这位中唐著名的诗人,律体诗开创者,于神龙元年贬斥驩州,过蜀道时感染风疾,大病不起,多亏益州世家名门请来多位名医,倾力拯救,这才挽回性命。
在成都养病期间,沈佺期教授弟子,益州世家几乎都把自家子弟投到他门下,学习诗词歌赋和经学,影响巨大。
半年后沈佺期康复,继续前往驩州,数十益州弟子追随,一路服侍。
五年过去,朝廷为沈佺期平反,迁门下省起居郎,其北返途中再历成都,于摩诃池畔讲学三月,吸引数千学子前来听讲,后来成都世家名门便在其讲学地,捐资建立了青松书院,主持者全都是沈佺期弟子,二三十年来为朝廷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才。
如果说益州官学所在的文翁石室代表了公平与正义,惠及普罗大众,寒门子弟可在此求学,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那么青松书院则代表了精英教育,其受众基本是官宦和世家子弟,除了接受最系统的诗词歌赋教育,对经学也有独到的见解,在此读书走科举之途,可谓事半功倍。
“在下不才,也在青松书院就读,除此之外我王家还有几名子弟在青松书院求学,只是他们年岁太小,不适合跟我们出来饮宴,不然也想介绍给杨兄认识。”
刘元卓笑道:“什么不才,其实我们中间,真正有才学的正是王兄你。”
王籍谦虚地摆了摆手:“岂敢岂敢,其实刘兄台才是家学渊源,他府上是益州数一数二的世家,有良田数千顷,每年给朝廷纳捐的蜀锦就有上千匹,还有张兄和林兄,他们家里有多人在朝中任职,家底殷实。”
林松和张柏站起来行礼:“王公子过谦,你们王家乃七姓十家之一,才是真正的千年世家底蕴,跟你认识,乃是我等的荣幸。”
王籍哈哈大笑:“算了,大家别自吹自擂了,没得让杨兄笑话。杨兄,别以为我等不在官学就读,就没有科举的资格,我们这些人想拿解状易如反掌,不过在座的基本都不需要这个,将来都可靠祖荫做官,不过想要进入中枢,主持朝局,还是得走科举。”
大唐开元年间,门阀世袭制度仍旧没有消弭,即便有科举,世家大族以其拥有的深厚家学底蕴,悠久的文化传统,崇高的社会声望,以及强大的宗族势力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自矜地望”、“偃仰自高”,颇具冢中枯骨之余烈,在中央和地方官场仍旧拥有一定话语权。
若开罪门阀中人,便等于得罪整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从此后难在朝中立足。
王籍举杯道:“来,先喝一杯,今日务必尽兴。”
酒过三巡,刘元卓道:“既然杨兄弟跟王兄相交莫逆,以后有事只管说,在下能做到的必不会推辞。其实杨兄弟以乡贡之身到成都来,完全不必到简陋的益州官学就读,在下府上跟官学博士关系很不错,只要带句话,你就可以轻松转到条件好许多的青松书院,而且解状也完全不必发愁。”
杨云笑着摇头:“不成规矩,无以方圆,一切还是按规则办事为好。”
刘元卓正要继续游说,王籍打断他的话,道:“其实杨兄到成都,不单纯是为读书,还有别的差事在身,但暂时不便跟你们细说,以后自会明白。其实就算他名义上在官学就读,也只是走个过场,我等该吃酒吃酒,该举行诗会就举行诗会,生活丝毫不受影响。”
刘元卓担心地道:“就怕杨兄弟回到官学后,那群废物加以为难。”
王籍嘿嘿笑道:“别人我会担心,但若是杨兄……哈,根本就无需烦扰,杨兄弟的背景深厚,从来只有他欺负人的,哪里会有人欺负他?”
在场人都在想,能跟节度使家公子关系处得如此好,其家庭背景肯定不简单。
本来还有为此担心的,听了王籍的话,也都打消疑虑。
王籍道:“距离坊门关闭还有一段时间,吃饱喝足杨兄不如跟我们一同去打马球,消食的同时,还可以顺带观摩一下我们的球技?”
杨云一口回绝:“今日发生太多事情,我得回去休息,好好整理一下思绪,请恕不能陪诸位前往。”
王籍脸上满是遗憾之色:“那实在太可惜了,若是杨兄能跟我们一起打球,体验一定成倍上升,我们只要稍微配合一下就能赢。哪怕军中最精锐的骁骑球手,也只有认输的份儿。”
刘元卓闻言很好奇:“杨兄弟莫非精于击鞠之道?”
王籍面带讳莫如深的笑容,“很多事不好对刘兄台言明,不过在下所言非虚,杨兄的本事真是了不得,以后你会慢慢知晓。”
王籍未在他这些同窗面前表明杨云的身份,只把杨云当作普通乡贡士子,如此一来双方的交流便产生诸多误会,刘元卓等人实在理解不了为何堂堂节度使府上公子会对一个下州来的乡贡如此看重。
这些人在宴席上没有对杨云不敬,主要是卖王籍面子。
刘元卓等人即便对杨云有一定好感,但考虑到杨云年岁不大,籍贯不在益州,彼此相对比较陌生等因素,未跟杨云有多亲近。
而王籍则热衷于把杨云引介到他的朋友圈,杨云知道自己跟这些人有身份背景差异巨大,没有太过勉强。
酒足饭饱,刘元卓等士子先行离开,准备去打马球,王籍则未着急走,等杨云叫回雅柔,然后陪着下楼。
“高人别见怪,你跟益州地方这帮世家子弟不熟,以后就好了。”
王籍察觉到杨云有点难以融入益州士子圈,解释道,“他们中间很多已经成家立业,就算没家室的也仗着家底殷实,多有流连秦楼楚馆之举……哈,如果高人年长几岁就好了。”
杨云明白王籍话中未尽之意……人生四大铁自己一项不占,吃喝玩乐凑不到一块儿,就难当好朋友。
杨云心想:“我能告诉你其实我的心理年龄比你们都大,吃喝玩乐的东西懂的也比你们多得多吗?”
杨云笑道:“没事,总归我在益州不会待太久,以后有机会就聚聚,指不定能找到别的共同兴趣爱好。”
王籍眼睛冒光:“所以希望高人能在他们面前露点本事,让他们知道高人的厉害,以后就巴结您了。”
杨云笑了笑没做回答。
随后王籍因为要去练马球,便跟杨云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