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修改宪法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大时代1958》最新章节!
“我们在地中海不缺乏港口,不需要过度依赖利比亚,当然地中海舰队可以没事过去检修一下,算是表明一个立场。”谢洛夫的反应很平淡,长久以来港口问题一直都是困扰苏联红海军的一大因素,庞大的拖船几乎已经成了红海军的标配。
不过现在苏联是真正的阔起来了,全球四大洋苏联红海军都不缺乏可以停靠的港口。所以卡扎菲的示好,谢洛夫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他宁可看着欧美报纸的胡编乱造,至少还能会心一笑。里根的表演不是非常用心么。
如果还有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是听课,总书记当然是不学无术的,除了肃反工作者相关的行业,他其他方面的认识都被瓦莉娅评价过业余。既然是业余,就要多学习一下。苏联有的是不业余的人存在,科学院、计划经济委员会就不缺乏这种人。
苏联的全国产业布局怎么调整,怎么利用这两年进行调整,当然是一件值得商量的事情。生产力布局就起源于苏联,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在苏联,生产力布局是对地域分工的一种安排,而地域分工指社会分工在各生产地点及其总和之间的分工在空间上的表现。决定地域分工首先需要对包括一般条件、部门条件和地方条件在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综合地域。
综合地域就是要确定不同生产部门在地域上的结合,这种结合要考虑到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和为生产这些物质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劳动,考虑到劳动在各个部门间的分配和在各个区域间的配置。
“这就涉及到了人口问题,不顾我们的国家领土很大,还要照顾国家安全。怎么调整非常值得商量,吉洪诺夫同志岁数很大了,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和罗曼诺夫同志商量一下。”谢洛夫做出一副我完全明白样子道,实际上根本没听懂。
这件事目前还真的只有罗曼诺夫合适,吉洪诺夫根本不具备提出开创性意见的能力,当然了,就算是这样这位八旬的总理,仍然比他这个总书记要强。
把罗曼诺夫叫来,下达任务,这就是谢洛夫能做的事情。至于提出一个宏观建议让罗曼诺夫去执行,这不是在开玩笑么,总书记哪有这种能力。大特务做总书记也仅仅比戈地图强,对比的样本太差,就显得谢洛夫非常英明神武。
“这次产业调整,要配合计划经济体系的跨越性提高,党和国家都在密切的关注,所以我必须选择一个我们这个时代,在经济发展当中最有能力的干部,吉洪诺夫同志的年纪大了,可能精力跟不上,只有你能担任这个责任。我没有什么建议,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什么都不对的总书记,至少在灌毒鸡汤的方面绝对是高手。
而且话语中还点名了吉洪诺夫已经八十岁的事实,不过不要误会,一个没存在感的部长会议主席谢洛夫很喜欢,如果罗曼诺夫出现了一种自己是下任部长会议主席的错觉,这完全和此时的谢洛夫无关,纯粹是罗曼诺夫自己臆想出来的。
毒鸡汤的效果非常显著,罗曼诺夫非常郑重的点头,似乎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大责任和人民殷切的希望。这种思想觉悟比除了做搅屎棍还是做搅屎棍的谢洛夫,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很快总书记提议,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为第一书记罗曼诺夫,兼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辅助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的工作。
“联合国大会上传来消息,我们的提案被再次否决了。”中央办公厅主任科舍列斯基在报告这件事的时候比较无奈。两年来,他已经报告过无数次同一个消息,毫无例外的都是坏消息,这条消息就是,苏联提议所有加盟共和国都算联合国票数。
二战后,苏联强调创始会员国应是对轴心国宣战的国家。当美国坚持己见时,苏联提出它的十六个加盟共和国都应列为创始会员国。最终美英苏三国互相妥协,苏联一个国家成为了有个三票的权力,这就是俗称的一国三票。
谢洛夫成了总书记之后,就频频的开始尝试突破这个限制,多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苏联是一个国家的联盟,而不是一个国家,所以应该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相应的联合国权力。
这个提议除了苏联自己和华约国家,不但美国阵营不会赞成,就算是中立国也不会赞成。所以每次在表决的时候,都以绝对劣势被否决。别的国家当然不会同意,一国三票的苏联已经这样了,如果同时代理十五张票,联合国还不是要变天?要知道乌克兰的非常任理事国任期才刚刚卸任,到时候苏联在推出一些加盟共和国角逐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会更加轻松。
“叫第二书记利加乔夫同志过来,我有事情要和他商量。”谢洛夫不以为然的吩咐道。
之所以上任开始开始老调重弹,不过是谢洛夫打着平等的名义在联合国恶心美国,他从来都没有要加强地方权利的意思,只是知道美国肯定会反对,才不断的让苏联驻联合国大使提出这种美国绝不能接受的建议。
“总书记,是不是我们的提议又被否决了?”利加乔夫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没错,既然我们的提议不被国际社会所接受,那么我将准备修改宪法!第十八条。”谢洛夫开口道,三六年通过的《苏联宪法》规定,各加盟共和国独立行使国家权力,其主权受苏联的保护。《苏联宪法》还规定加盟共和国有自己的国旗、国徽、宪法,并保留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力。
四十年代苏联对《苏联宪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苏联宪法》第十八条称:“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权与外国直接发展关系,签订协议并交换外交、领事代表。”此外,新的《苏联宪法》还给了加盟共和国建立自己武装部队的权力。
事实上苏联宪法之所以修改,就是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肯定胜利的情况下,在联合国占据优势,方便让自己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成为创始国,不过苏联的目的没有达成,只是让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成为了创始国。
这样苏联宪法的修改就没有意义,谢洛夫故意拿着宪法,挑战对苏联敌意最大的美国总统里根,就是希望美国能否决苏联的提议,从而让这条法律没有意义,顺理成章的进行修改,废除加盟共和国可以脱离苏联的法律基础。
在苏联在联合国的提议不断碰壁之后,外部条件已经达成,国际社会不会接受苏联是一个联盟的事实,外部条件达成的情况下,苏联宪法也就没有了基础,修改宪法就是必须要进行的下一步。
三月份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之后,谢洛夫正式被全体中央委员推选为总书记,这是经过全体苏联共产党员和一百四十多个兄弟党派代表认可的。现在他已经完全真正的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谢洛夫需要第二书记做的事情,就是提供理论基础,表明这次的修改宪法是正当而且众望所归的,只要谢洛夫想的话,修改就肯定会通过,他毕竟还是身兼最高苏维埃主席。
“草拟文件,得到中央主席团批准,年底的时候我们正式通过。”谢洛夫吩咐道,利加乔夫点头,知道这件事会拿到最高苏维埃进行讨论,然后不出意外的被通过。
利比亚,葛罗米柯仍然在瑞士和利比亚之间奔波,同时主持中程导弹条约的进程,和利比亚人质危机的进程,面对法国和美国共同站在一起的局势。葛罗米柯拿出了自己的本色,刻板到极点的机器人作风,不管美国和法国说什么,都需要尽量的说要向莫斯科请示。
当然每次的谈判中,葛罗米柯不会一点都不让步,那样就太明显了。只是打着阿拉伯国家民意的幌子,希望法国和美国考虑一下第三世界的看法。嘴巴强硬但不会设置障碍,这就是葛罗米柯现在的工作,同时还要在阿拉伯国家树立起来美国霸权主义的印象。
而在瑞士苏黎世的时候,葛罗米柯就换了一副面孔,大谈欧洲和平,表示苏联会和欧洲国家长久的和平共处,私下场合还露出一些口风,表示苏联说不定会减少东欧驻军的数量。
苏联的意思很简单,要么两件事一起解决,要么哪怕是美国绑上了法国一起施加压力,也绝对不会得逞。有着中程导弹条约作为诱饵,就不怕欧洲国家不上钩。
“我们同时能取得两项重要共识才能引起轰动,如果一件一件的解决,对于我们外交领域工作的人,就没有这么大的功绩了。”葛罗米柯对着法国外交部长道。
“我们在地中海不缺乏港口,不需要过度依赖利比亚,当然地中海舰队可以没事过去检修一下,算是表明一个立场。”谢洛夫的反应很平淡,长久以来港口问题一直都是困扰苏联红海军的一大因素,庞大的拖船几乎已经成了红海军的标配。
不过现在苏联是真正的阔起来了,全球四大洋苏联红海军都不缺乏可以停靠的港口。所以卡扎菲的示好,谢洛夫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他宁可看着欧美报纸的胡编乱造,至少还能会心一笑。里根的表演不是非常用心么。
如果还有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是听课,总书记当然是不学无术的,除了肃反工作者相关的行业,他其他方面的认识都被瓦莉娅评价过业余。既然是业余,就要多学习一下。苏联有的是不业余的人存在,科学院、计划经济委员会就不缺乏这种人。
苏联的全国产业布局怎么调整,怎么利用这两年进行调整,当然是一件值得商量的事情。生产力布局就起源于苏联,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在苏联,生产力布局是对地域分工的一种安排,而地域分工指社会分工在各生产地点及其总和之间的分工在空间上的表现。决定地域分工首先需要对包括一般条件、部门条件和地方条件在内的各种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综合地域。
综合地域就是要确定不同生产部门在地域上的结合,这种结合要考虑到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和为生产这些物质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劳动,考虑到劳动在各个部门间的分配和在各个区域间的配置。
“这就涉及到了人口问题,不顾我们的国家领土很大,还要照顾国家安全。怎么调整非常值得商量,吉洪诺夫同志岁数很大了,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和罗曼诺夫同志商量一下。”谢洛夫做出一副我完全明白样子道,实际上根本没听懂。
这件事目前还真的只有罗曼诺夫合适,吉洪诺夫根本不具备提出开创性意见的能力,当然了,就算是这样这位八旬的总理,仍然比他这个总书记要强。
把罗曼诺夫叫来,下达任务,这就是谢洛夫能做的事情。至于提出一个宏观建议让罗曼诺夫去执行,这不是在开玩笑么,总书记哪有这种能力。大特务做总书记也仅仅比戈地图强,对比的样本太差,就显得谢洛夫非常英明神武。
“这次产业调整,要配合计划经济体系的跨越性提高,党和国家都在密切的关注,所以我必须选择一个我们这个时代,在经济发展当中最有能力的干部,吉洪诺夫同志的年纪大了,可能精力跟不上,只有你能担任这个责任。我没有什么建议,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什么都不对的总书记,至少在灌毒鸡汤的方面绝对是高手。
而且话语中还点名了吉洪诺夫已经八十岁的事实,不过不要误会,一个没存在感的部长会议主席谢洛夫很喜欢,如果罗曼诺夫出现了一种自己是下任部长会议主席的错觉,这完全和此时的谢洛夫无关,纯粹是罗曼诺夫自己臆想出来的。
毒鸡汤的效果非常显著,罗曼诺夫非常郑重的点头,似乎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大责任和人民殷切的希望。这种思想觉悟比除了做搅屎棍还是做搅屎棍的谢洛夫,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很快总书记提议,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为第一书记罗曼诺夫,兼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辅助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的工作。
“联合国大会上传来消息,我们的提案被再次否决了。”中央办公厅主任科舍列斯基在报告这件事的时候比较无奈。两年来,他已经报告过无数次同一个消息,毫无例外的都是坏消息,这条消息就是,苏联提议所有加盟共和国都算联合国票数。
二战后,苏联强调创始会员国应是对轴心国宣战的国家。当美国坚持己见时,苏联提出它的十六个加盟共和国都应列为创始会员国。最终美英苏三国互相妥协,苏联一个国家成为了有个三票的权力,这就是俗称的一国三票。
谢洛夫成了总书记之后,就频频的开始尝试突破这个限制,多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苏联是一个国家的联盟,而不是一个国家,所以应该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相应的联合国权力。
这个提议除了苏联自己和华约国家,不但美国阵营不会赞成,就算是中立国也不会赞成。所以每次在表决的时候,都以绝对劣势被否决。别的国家当然不会同意,一国三票的苏联已经这样了,如果同时代理十五张票,联合国还不是要变天?要知道乌克兰的非常任理事国任期才刚刚卸任,到时候苏联在推出一些加盟共和国角逐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会更加轻松。
“叫第二书记利加乔夫同志过来,我有事情要和他商量。”谢洛夫不以为然的吩咐道。
之所以上任开始开始老调重弹,不过是谢洛夫打着平等的名义在联合国恶心美国,他从来都没有要加强地方权利的意思,只是知道美国肯定会反对,才不断的让苏联驻联合国大使提出这种美国绝不能接受的建议。
“总书记,是不是我们的提议又被否决了?”利加乔夫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没错,既然我们的提议不被国际社会所接受,那么我将准备修改宪法!第十八条。”谢洛夫开口道,三六年通过的《苏联宪法》规定,各加盟共和国独立行使国家权力,其主权受苏联的保护。《苏联宪法》还规定加盟共和国有自己的国旗、国徽、宪法,并保留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力。
四十年代苏联对《苏联宪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苏联宪法》第十八条称:“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权与外国直接发展关系,签订协议并交换外交、领事代表。”此外,新的《苏联宪法》还给了加盟共和国建立自己武装部队的权力。
事实上苏联宪法之所以修改,就是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肯定胜利的情况下,在联合国占据优势,方便让自己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成为创始国,不过苏联的目的没有达成,只是让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成为了创始国。
这样苏联宪法的修改就没有意义,谢洛夫故意拿着宪法,挑战对苏联敌意最大的美国总统里根,就是希望美国能否决苏联的提议,从而让这条法律没有意义,顺理成章的进行修改,废除加盟共和国可以脱离苏联的法律基础。
在苏联在联合国的提议不断碰壁之后,外部条件已经达成,国际社会不会接受苏联是一个联盟的事实,外部条件达成的情况下,苏联宪法也就没有了基础,修改宪法就是必须要进行的下一步。
三月份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之后,谢洛夫正式被全体中央委员推选为总书记,这是经过全体苏联共产党员和一百四十多个兄弟党派代表认可的。现在他已经完全真正的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谢洛夫需要第二书记做的事情,就是提供理论基础,表明这次的修改宪法是正当而且众望所归的,只要谢洛夫想的话,修改就肯定会通过,他毕竟还是身兼最高苏维埃主席。
“草拟文件,得到中央主席团批准,年底的时候我们正式通过。”谢洛夫吩咐道,利加乔夫点头,知道这件事会拿到最高苏维埃进行讨论,然后不出意外的被通过。
利比亚,葛罗米柯仍然在瑞士和利比亚之间奔波,同时主持中程导弹条约的进程,和利比亚人质危机的进程,面对法国和美国共同站在一起的局势。葛罗米柯拿出了自己的本色,刻板到极点的机器人作风,不管美国和法国说什么,都需要尽量的说要向莫斯科请示。
当然每次的谈判中,葛罗米柯不会一点都不让步,那样就太明显了。只是打着阿拉伯国家民意的幌子,希望法国和美国考虑一下第三世界的看法。嘴巴强硬但不会设置障碍,这就是葛罗米柯现在的工作,同时还要在阿拉伯国家树立起来美国霸权主义的印象。
而在瑞士苏黎世的时候,葛罗米柯就换了一副面孔,大谈欧洲和平,表示苏联会和欧洲国家长久的和平共处,私下场合还露出一些口风,表示苏联说不定会减少东欧驻军的数量。
苏联的意思很简单,要么两件事一起解决,要么哪怕是美国绑上了法国一起施加压力,也绝对不会得逞。有着中程导弹条约作为诱饵,就不怕欧洲国家不上钩。
“我们同时能取得两项重要共识才能引起轰动,如果一件一件的解决,对于我们外交领域工作的人,就没有这么大的功绩了。”葛罗米柯对着法国外交部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