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们是我的同志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大时代1958》最新章节!
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国内,并且说出自己的判断,剩下的一切决定交给莫斯科方面。
国际上普遍的想法中国没有了苏联这个靠山了、又经历************、花生米又要反攻大陆、印度是第三世界的领袖,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都对其敬之三分,这在当时可是独一无二的,左右逢源,中国是什么,有几个国家与他建交,有几个大国正眼看他,事实上当时也确实是这样,但是印度忽略了一个问题,这就是中国人能打仗,中国人会打仗,中国的战争力并没有削弱,这足以致命。
战争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谢洛夫早先的准备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此战印度一败涂地。这倒是谁都没有料到,其实苏联对中国和印度的实力评估,倒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认为印度实力在中国之上,和大多数国家相反,苏联对中国的评估是倒过来的,认为中国的实力比印度要强一点。
这不是说苏联人多么吊,万里之外就能一眼看穿中印两国的虚实。其实谢洛夫设身处地非常简单就能理解苏联为什么一直都认为中国比印度强,就在于军事力量上面。什么国内多少公里铁路,什么外交空间可以操作,这些都没用,不能打就是不能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般国家都认为印度稍强一点,苏联就认为中国强一点,苏联就盯着中国的军事力量做出了这种判断。
苏联给了中国什么东西,他们自己最清楚,谢洛夫也很清楚,使用英国制造老李的三哥军队,会被打成筛子。按照克格勃的评价,那些用**********的家伙,绝对会被中国士兵用刺刀钉在墙上放血。
“以这次边界冲突为蓝本,中国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不比我们普通陆军部队要差!差距在重装部队上面!”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谢列平大声宣读着谢洛夫从新德里发来的电报。
这封电报其实非常的长,里面对中国军事力量作出了评估,最后提到了以色列援助印度的举动,谢列平然后换了一份文件,这是谢米恰斯内从克格勃送来的。里面有在以色列做出这种举动之后,一些阿拉伯国家当地的舆论变化。
“谢列平同志,那些阿拉伯国家的舆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嘛?”科兹洛夫仔细的询问着,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正在疏远,但在外界看来还是属于一个阵营的同伴。
其实目前中印战争绝大多数国家的表态,苏联也给予了特别关注。很正常,苏联把中印战争出现的站队作为一种声音进行考量,中国毕竟和苏联是一种类型的国家,把中国换成苏联,印度换成美国,其实就可以推导出来在相似状态中的舆论导向。古巴导弹危机表态,苏联看重的并非是西欧的舆论,而是那些刚独立国家的声音,原因也在于此。
“没有,那些国家对中国没什么好感,只不过因为以色列横插一脚,连带对印度的看法变的比较差,但是要说对中国印象很好嘛,那倒是不一定!”谢列平一脸严肃的回答道,“从变成了支持印度变成了对两个国家都不支持……”
勃列日涅夫一只手拿着钢笔不断的摆弄,抬起头评价道,“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所谓的舆论倒向,我倒是认为有用但是没有大用,只能作为符合中国国情的考量。如果是我们和美国对抗,那么那些几颗原子弹就能炸平的国家表不表态有什么用呢?”
“好了,同志们我们谈谈下一个问题。你们同意谢洛夫的意见么?以色列凭什么搀和到这件事情当中?会不会是美国人又刷了一次阴招?”赫鲁晓夫更加注重后面一点,那就是美国想干什么,有什么目的?其他问题在美国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先搁置。
“按照尤里的意思,美国在对中国没有办法的同时,其实想要敲掉印度的声望,有可能通过以色列作为媒介,羞辱印度!”谢列平发言道。
这种理由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尤其是在身患美国恐惧症的苏联领导人这里,更加容易被接受,如果反过来的话也是如此,美国也会考虑考虑苏联人的动作。
赫鲁晓夫忽然一拳敲在桌子上道,“这件事情如果按照尤里所说的推测,应对办法也很简单,我们也可以给印度军援,我们的多余军事物资还有没有剩余?”
“因为克格勃的经费问题,尤里一直在非洲兜售卫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但剩下的军事物资仍然很多,以卫国战争作为标准,还能武装近百万印度军队,如果以这次冲突作为强度,可能还要更多。”谢列平一五一十的回答道。
“也真是难为尤里那个安全主管了,竟然缺乏资金到了这种地步,还要卖那些破烂。”科兹洛夫笑呵呵的说道,对于军备这块是非常在行的,很多军工企业都是他在调配资源。在科兹洛夫的眼中,武装一百万轻步兵的武器真的不多。
以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为例子。二战中它的惊人生产能力,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卫国战争的五年的时间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了约一亿三千万支枪械,比德国所有军工厂的产量还高。枪支?这是苏联最不缺乏的东西。以非洲的武装冲突的强度,在轻武器方面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一家就可以给每个非洲人配备一把枪。
“这样吧,调集十八个陆军二线师级部队规模的装备,加上两个航空师的战斗机,我们军援印度,这件事情让谢洛夫关心一下。陆军的装备是无偿的,反正放在仓库里面也占地方,航空师的装备!他自己处理……”科兹洛夫大手一挥提议道。
十八个陆军师装备,两个航空师的战斗机?谢洛夫拿着莫斯科的电报,陆军装备是卫国战争时期的剩余物资,苏联在军援这方面一直都是比较大方的。反正这玩意对苏联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苏联在军备方面哪怕就是冷战时期,其实也远远没有到达全力状态,虽然现在每年都有三千辆坦克出厂。
“备车,我要去见尼赫鲁!”谢洛夫收起电报命令道,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去准备。他的共谍生涯已经结束了,现在应该扮演的角色则应该是国际主义者。
谢洛夫现在则要执行中央主席团的命令,中央主席团采取现实考量,开始在这方面插一脚,重新武装印度,相信美国方面马上也会开始相关的计划。打击印度声望的同时,美国和苏联也不想让印度太弱了,平衡还是要的。至于这些装备会不会用在对付中国身上,其实是个伪命题,不要以为印度东北部想堆多少军队都行,以现在的停战线位置,中国只要守好宽度不到四十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正前方就万事大吉。
再说一支军队的组建,不是堆武器就行的,要训练,要形成战斗力是需要时间的。而据谢洛夫所知,目前距离中国试爆原子弹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印度东北部就会永久性的和印度说拜拜,至于在两年内突破西里古里走廊,印度军队是绝对做不到的。
通过军援,苏联可以更好的控制印度,这对苏联的战略是有利的,苏联距离印度洋有多近呢?其实正好是一个巴基斯坦的距离,中国能帮助苏联打通前往印度洋的路线么?根本不可能,中国人又不傻,绝对不会这么做。能这么做的只有在边界战争后颜面扫地的印度,在选择中国作为对手出现错误之后,印度的对手只会是巴基斯坦。谢洛夫觉得这笔军援最终用在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中东还没有搞定的时候,苏联不能在印巴战争中有明显的立场,就像是这次的中印战争中一样!”有时候谢洛夫也比较自嘲,中东的那群油老虎真是惹不起啊!现在他觉得美国应该赶快去越南跳坑,不然他做事情总觉得有些被掣肘。
印度总理府当中,才一段时间不见,尼赫鲁就好像老了十几岁一样,战争目前已经停止,可尼赫鲁的考验其实刚刚开始,只要等到美苏两国撤离,首先起来发难的就是印度目前国内不服尼赫鲁的势力。谢洛夫和尼赫鲁见面的时候,还有一个四十岁的女人站在尼赫鲁身边,介绍完毕后,谢洛夫点点头,这个人就是印度后来的铁娘子英迪拉?甘地。在这个女人手上,尼赫鲁因为战争失败停止的动作才开始继续下去,国内的几百个土王军事力量被废除,印度第一次算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而不是现在这样装作一个国家的部落联盟。
“我只有一个目的,苏联的军事援助也需要印度的善意,释放印度共产党人,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东西!把他们放了,那些人都是我的同志……”宣读完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决议后,谢洛夫很淡然的提出了要求。(未完待续。)
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国内,并且说出自己的判断,剩下的一切决定交给莫斯科方面。
国际上普遍的想法中国没有了苏联这个靠山了、又经历************、花生米又要反攻大陆、印度是第三世界的领袖,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都对其敬之三分,这在当时可是独一无二的,左右逢源,中国是什么,有几个国家与他建交,有几个大国正眼看他,事实上当时也确实是这样,但是印度忽略了一个问题,这就是中国人能打仗,中国人会打仗,中国的战争力并没有削弱,这足以致命。
战争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谢洛夫早先的准备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此战印度一败涂地。这倒是谁都没有料到,其实苏联对中国和印度的实力评估,倒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认为印度实力在中国之上,和大多数国家相反,苏联对中国的评估是倒过来的,认为中国的实力比印度要强一点。
这不是说苏联人多么吊,万里之外就能一眼看穿中印两国的虚实。其实谢洛夫设身处地非常简单就能理解苏联为什么一直都认为中国比印度强,就在于军事力量上面。什么国内多少公里铁路,什么外交空间可以操作,这些都没用,不能打就是不能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般国家都认为印度稍强一点,苏联就认为中国强一点,苏联就盯着中国的军事力量做出了这种判断。
苏联给了中国什么东西,他们自己最清楚,谢洛夫也很清楚,使用英国制造老李的三哥军队,会被打成筛子。按照克格勃的评价,那些用**********的家伙,绝对会被中国士兵用刺刀钉在墙上放血。
“以这次边界冲突为蓝本,中国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不比我们普通陆军部队要差!差距在重装部队上面!”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谢列平大声宣读着谢洛夫从新德里发来的电报。
这封电报其实非常的长,里面对中国军事力量作出了评估,最后提到了以色列援助印度的举动,谢列平然后换了一份文件,这是谢米恰斯内从克格勃送来的。里面有在以色列做出这种举动之后,一些阿拉伯国家当地的舆论变化。
“谢列平同志,那些阿拉伯国家的舆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嘛?”科兹洛夫仔细的询问着,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正在疏远,但在外界看来还是属于一个阵营的同伴。
其实目前中印战争绝大多数国家的表态,苏联也给予了特别关注。很正常,苏联把中印战争出现的站队作为一种声音进行考量,中国毕竟和苏联是一种类型的国家,把中国换成苏联,印度换成美国,其实就可以推导出来在相似状态中的舆论导向。古巴导弹危机表态,苏联看重的并非是西欧的舆论,而是那些刚独立国家的声音,原因也在于此。
“没有,那些国家对中国没什么好感,只不过因为以色列横插一脚,连带对印度的看法变的比较差,但是要说对中国印象很好嘛,那倒是不一定!”谢列平一脸严肃的回答道,“从变成了支持印度变成了对两个国家都不支持……”
勃列日涅夫一只手拿着钢笔不断的摆弄,抬起头评价道,“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所谓的舆论倒向,我倒是认为有用但是没有大用,只能作为符合中国国情的考量。如果是我们和美国对抗,那么那些几颗原子弹就能炸平的国家表不表态有什么用呢?”
“好了,同志们我们谈谈下一个问题。你们同意谢洛夫的意见么?以色列凭什么搀和到这件事情当中?会不会是美国人又刷了一次阴招?”赫鲁晓夫更加注重后面一点,那就是美国想干什么,有什么目的?其他问题在美国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先搁置。
“按照尤里的意思,美国在对中国没有办法的同时,其实想要敲掉印度的声望,有可能通过以色列作为媒介,羞辱印度!”谢列平发言道。
这种理由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尤其是在身患美国恐惧症的苏联领导人这里,更加容易被接受,如果反过来的话也是如此,美国也会考虑考虑苏联人的动作。
赫鲁晓夫忽然一拳敲在桌子上道,“这件事情如果按照尤里所说的推测,应对办法也很简单,我们也可以给印度军援,我们的多余军事物资还有没有剩余?”
“因为克格勃的经费问题,尤里一直在非洲兜售卫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但剩下的军事物资仍然很多,以卫国战争作为标准,还能武装近百万印度军队,如果以这次冲突作为强度,可能还要更多。”谢列平一五一十的回答道。
“也真是难为尤里那个安全主管了,竟然缺乏资金到了这种地步,还要卖那些破烂。”科兹洛夫笑呵呵的说道,对于军备这块是非常在行的,很多军工企业都是他在调配资源。在科兹洛夫的眼中,武装一百万轻步兵的武器真的不多。
以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为例子。二战中它的惊人生产能力,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卫国战争的五年的时间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了约一亿三千万支枪械,比德国所有军工厂的产量还高。枪支?这是苏联最不缺乏的东西。以非洲的武装冲突的强度,在轻武器方面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一家就可以给每个非洲人配备一把枪。
“这样吧,调集十八个陆军二线师级部队规模的装备,加上两个航空师的战斗机,我们军援印度,这件事情让谢洛夫关心一下。陆军的装备是无偿的,反正放在仓库里面也占地方,航空师的装备!他自己处理……”科兹洛夫大手一挥提议道。
十八个陆军师装备,两个航空师的战斗机?谢洛夫拿着莫斯科的电报,陆军装备是卫国战争时期的剩余物资,苏联在军援这方面一直都是比较大方的。反正这玩意对苏联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苏联在军备方面哪怕就是冷战时期,其实也远远没有到达全力状态,虽然现在每年都有三千辆坦克出厂。
“备车,我要去见尼赫鲁!”谢洛夫收起电报命令道,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去准备。他的共谍生涯已经结束了,现在应该扮演的角色则应该是国际主义者。
谢洛夫现在则要执行中央主席团的命令,中央主席团采取现实考量,开始在这方面插一脚,重新武装印度,相信美国方面马上也会开始相关的计划。打击印度声望的同时,美国和苏联也不想让印度太弱了,平衡还是要的。至于这些装备会不会用在对付中国身上,其实是个伪命题,不要以为印度东北部想堆多少军队都行,以现在的停战线位置,中国只要守好宽度不到四十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正前方就万事大吉。
再说一支军队的组建,不是堆武器就行的,要训练,要形成战斗力是需要时间的。而据谢洛夫所知,目前距离中国试爆原子弹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印度东北部就会永久性的和印度说拜拜,至于在两年内突破西里古里走廊,印度军队是绝对做不到的。
通过军援,苏联可以更好的控制印度,这对苏联的战略是有利的,苏联距离印度洋有多近呢?其实正好是一个巴基斯坦的距离,中国能帮助苏联打通前往印度洋的路线么?根本不可能,中国人又不傻,绝对不会这么做。能这么做的只有在边界战争后颜面扫地的印度,在选择中国作为对手出现错误之后,印度的对手只会是巴基斯坦。谢洛夫觉得这笔军援最终用在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中东还没有搞定的时候,苏联不能在印巴战争中有明显的立场,就像是这次的中印战争中一样!”有时候谢洛夫也比较自嘲,中东的那群油老虎真是惹不起啊!现在他觉得美国应该赶快去越南跳坑,不然他做事情总觉得有些被掣肘。
印度总理府当中,才一段时间不见,尼赫鲁就好像老了十几岁一样,战争目前已经停止,可尼赫鲁的考验其实刚刚开始,只要等到美苏两国撤离,首先起来发难的就是印度目前国内不服尼赫鲁的势力。谢洛夫和尼赫鲁见面的时候,还有一个四十岁的女人站在尼赫鲁身边,介绍完毕后,谢洛夫点点头,这个人就是印度后来的铁娘子英迪拉?甘地。在这个女人手上,尼赫鲁因为战争失败停止的动作才开始继续下去,国内的几百个土王军事力量被废除,印度第一次算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而不是现在这样装作一个国家的部落联盟。
“我只有一个目的,苏联的军事援助也需要印度的善意,释放印度共产党人,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东西!把他们放了,那些人都是我的同志……”宣读完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决议后,谢洛夫很淡然的提出了要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