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窥南宋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南宋不咳嗽》最新章节!
泊家、黄家、陈家还有四五家人的居住地都在振州湾,那里是吉阳郡的治所所在地。振州洪涛知道在哪儿,它是三|亚市的古称,至于这个吉阳郡嘛,洪涛和陈名恩、黄海这两位在疍家人里见识比较广的人连比划带写的聊了半天,终于知道是个什么所在了,从而也知道了在南宋时期,海|南岛行政区的大致划分。
此时海南岛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它隶属于广南西路。至于广南西路都包括哪些地方,陈名恩和黄海谁也说不清,他们虽然见识比较广,但谁也没出过海南岛这块海域,顶多是去琼州府帮朝廷拉过大米,从对面的雷州半岛把大米拉到琼州府来。洪涛大概想象了一下,这个琼州府应该就是后世的海|口市。
这个年代的海南岛是广南西路下面一个州府,叫做琼州府。但琼州府并不统辖海南岛的全部,它的管辖区域只有琼山县、临高县、澄迈县、文昌县、乐会县五个县。这五个县的名称和后世差不多,洪涛按照自己脑子里的地图对照了一下,琼山县应该就是海|口市的琼山区;临高县和后世的临高县应该是一个地方;文昌县后世也有,只不过升级成地级市了@∽,;澄迈县后世也有,唯独乐会县洪涛不清楚是哪儿。但是按照这个辖区分布看来,很可能就是后世的琼海市,等于琼州府把海南岛北部的发达地区全管辖了。
那西南东三面谁来管理呢?除了这个琼州府之外,宋朝还海南岛上设立了三个军镇,分别为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这个军不是郡,这些地方很不发达,当地少数民族众多,所以不由宋朝政府管辖,而是归军镇管理,有点像后世的军区军管。
南宁军的辖区有三个县,分别是昌化、感恩、宜伦,军治为儋州。昌化可能就是后世的昌化港;感恩洪涛也去过,就是后世的东方市,那里有一个感恩镇;宜伦县洪涛还真不太清楚,估计也在岛的西南部附近;儋州就好找了,后世海南岛上也有儋州市。
万安军下辖两个县,分别是万安县和陵水县,军治为万宁。这个万安县洪涛没印象,陵水县和万宁市是后世旅游团必去的景点,当地有很多黎族风俗村可以参观。
吉阳军下辖三个县,分别是崖县、临振县、宁远县,军治振州。崖县就是陈名恩明天要去的那个崖城镇,宁远县就在宁远河西侧,临振县洪涛知道,就是后世三亚市的一部分,而这个振州就是三亚市靠海的地方。
一州三军,就是南宋在海南岛的行政区划分,这四个行政区互相没有统领关系,全部向广南西路负责。可是海南岛中间还有一大块地方呢?难道没人管吗?
确实,海南岛中间是山区,那里是以黎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谁也管不了。之所以设了三个军镇把中间包围住,就是为了防范这些少数民族造反的。不过越是靠近岛边缘的少数民族就越温顺,疍家人与当地黎族的关系不错,大家都是被歧视的族群,所以也就别互相敌视了。黎人用鸡鸭猪和纺织品换取疍家人的鱼、盐,很有点经济互补的意思,疍家人穿的那种黑色、蓝色的粗布,就是黎人纺织出来的。
洪涛本来还想问问这时候宋代朝廷在海南岛的官员情况,但是陈名恩和黄海很不好意思的告诉洪涛,他们一辈子,能见到的最大官员,就是振州城里的税官,连品级都没有,再大的官员他们也没见过,更不知道。至于物价嘛,他们倒是知道一点点,大多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不过这个价格也有点麻烦,因为在南宋有两种货币并行,一种叫会钞,一种就是铜钱。
会钞就是朝廷发的纸币,假如官府雇佣民间劳动力,给的工资就是这种纸币,如果朝廷要买民间的大宗货物,给的也是这种会钞。虽然说这种纸币的面值和铜钱一样,但是在民间,老百姓一般都不爱用这玩意。于是拿会钞买东西,和用铜钱买东西,就是两种价格了,价格差还非常大。大多少呢?别的地方不清楚,反正在振州城,这个价差可以在十倍到十五倍之间浮动。
比如说吧,今年春天的稻米是二贯八百文钱一石,这是铜钱价格,会钞价格却是三十贯左右。小麦的价格在海南岛更贵,一石要四贯,会钞直接到了70贯。考虑到一贯铜钱目前只有800多文,和会钞的价格差就更大了。海南岛上大米和麦子的价格要比内地贵很多,因为这里目前耕地不多,更不产麦子,大部分米面全靠从大陆输入,考虑到此时的运输成本,估计在内地的产粮区,价格还要低不少。
至于这个一石到底有多重,黄海的船里有个大斗,装满了米之后,洪涛倒在自己衣服里兜着掂了掂,10斤多点。这个靠手称重的本事也是钓鱼练出来的,20斤以下的鱼,洪涛用手提起来,就能估量个八八不离十,上称称,误差不超过百分之十。还有钓鱼人的技能更绝,都不用上手,拿眼一看,就知道大概重量。这都是在水边闲的没事儿干,一次一次练出来的,无它,手熟眼熟耳。
不过洪涛还是不清楚宋朝这个重量单位,因为这个斗是容积,你用它装米一斗是十多斤,你用它装石头一斗就不是十多斤了。度量衡这个问题洪涛必须要搞清楚,既然想造船去远海,那没有统一的度量衡,至少是自己能换算出来的度量衡,就永远没法把船造出来,造出来也不太靠谱。现在宋朝的尺和后世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洪涛基本搞清楚了,下午在船上洪涛用绳子比划这船帮上那两道刻痕捣鼓了半天,如果这两道刻痕准确的话,那一宋尺差不多等于后世的一尺,稍微短一些,可以忽略。
泊家、黄家、陈家还有四五家人的居住地都在振州湾,那里是吉阳郡的治所所在地。振州洪涛知道在哪儿,它是三|亚市的古称,至于这个吉阳郡嘛,洪涛和陈名恩、黄海这两位在疍家人里见识比较广的人连比划带写的聊了半天,终于知道是个什么所在了,从而也知道了在南宋时期,海|南岛行政区的大致划分。
此时海南岛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它隶属于广南西路。至于广南西路都包括哪些地方,陈名恩和黄海谁也说不清,他们虽然见识比较广,但谁也没出过海南岛这块海域,顶多是去琼州府帮朝廷拉过大米,从对面的雷州半岛把大米拉到琼州府来。洪涛大概想象了一下,这个琼州府应该就是后世的海|口市。
这个年代的海南岛是广南西路下面一个州府,叫做琼州府。但琼州府并不统辖海南岛的全部,它的管辖区域只有琼山县、临高县、澄迈县、文昌县、乐会县五个县。这五个县的名称和后世差不多,洪涛按照自己脑子里的地图对照了一下,琼山县应该就是海|口市的琼山区;临高县和后世的临高县应该是一个地方;文昌县后世也有,只不过升级成地级市了@∽,;澄迈县后世也有,唯独乐会县洪涛不清楚是哪儿。但是按照这个辖区分布看来,很可能就是后世的琼海市,等于琼州府把海南岛北部的发达地区全管辖了。
那西南东三面谁来管理呢?除了这个琼州府之外,宋朝还海南岛上设立了三个军镇,分别为南宁军、万安军、吉阳军。这个军不是郡,这些地方很不发达,当地少数民族众多,所以不由宋朝政府管辖,而是归军镇管理,有点像后世的军区军管。
南宁军的辖区有三个县,分别是昌化、感恩、宜伦,军治为儋州。昌化可能就是后世的昌化港;感恩洪涛也去过,就是后世的东方市,那里有一个感恩镇;宜伦县洪涛还真不太清楚,估计也在岛的西南部附近;儋州就好找了,后世海南岛上也有儋州市。
万安军下辖两个县,分别是万安县和陵水县,军治为万宁。这个万安县洪涛没印象,陵水县和万宁市是后世旅游团必去的景点,当地有很多黎族风俗村可以参观。
吉阳军下辖三个县,分别是崖县、临振县、宁远县,军治振州。崖县就是陈名恩明天要去的那个崖城镇,宁远县就在宁远河西侧,临振县洪涛知道,就是后世三亚市的一部分,而这个振州就是三亚市靠海的地方。
一州三军,就是南宋在海南岛的行政区划分,这四个行政区互相没有统领关系,全部向广南西路负责。可是海南岛中间还有一大块地方呢?难道没人管吗?
确实,海南岛中间是山区,那里是以黎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谁也管不了。之所以设了三个军镇把中间包围住,就是为了防范这些少数民族造反的。不过越是靠近岛边缘的少数民族就越温顺,疍家人与当地黎族的关系不错,大家都是被歧视的族群,所以也就别互相敌视了。黎人用鸡鸭猪和纺织品换取疍家人的鱼、盐,很有点经济互补的意思,疍家人穿的那种黑色、蓝色的粗布,就是黎人纺织出来的。
洪涛本来还想问问这时候宋代朝廷在海南岛的官员情况,但是陈名恩和黄海很不好意思的告诉洪涛,他们一辈子,能见到的最大官员,就是振州城里的税官,连品级都没有,再大的官员他们也没见过,更不知道。至于物价嘛,他们倒是知道一点点,大多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不过这个价格也有点麻烦,因为在南宋有两种货币并行,一种叫会钞,一种就是铜钱。
会钞就是朝廷发的纸币,假如官府雇佣民间劳动力,给的工资就是这种纸币,如果朝廷要买民间的大宗货物,给的也是这种会钞。虽然说这种纸币的面值和铜钱一样,但是在民间,老百姓一般都不爱用这玩意。于是拿会钞买东西,和用铜钱买东西,就是两种价格了,价格差还非常大。大多少呢?别的地方不清楚,反正在振州城,这个价差可以在十倍到十五倍之间浮动。
比如说吧,今年春天的稻米是二贯八百文钱一石,这是铜钱价格,会钞价格却是三十贯左右。小麦的价格在海南岛更贵,一石要四贯,会钞直接到了70贯。考虑到一贯铜钱目前只有800多文,和会钞的价格差就更大了。海南岛上大米和麦子的价格要比内地贵很多,因为这里目前耕地不多,更不产麦子,大部分米面全靠从大陆输入,考虑到此时的运输成本,估计在内地的产粮区,价格还要低不少。
至于这个一石到底有多重,黄海的船里有个大斗,装满了米之后,洪涛倒在自己衣服里兜着掂了掂,10斤多点。这个靠手称重的本事也是钓鱼练出来的,20斤以下的鱼,洪涛用手提起来,就能估量个八八不离十,上称称,误差不超过百分之十。还有钓鱼人的技能更绝,都不用上手,拿眼一看,就知道大概重量。这都是在水边闲的没事儿干,一次一次练出来的,无它,手熟眼熟耳。
不过洪涛还是不清楚宋朝这个重量单位,因为这个斗是容积,你用它装米一斗是十多斤,你用它装石头一斗就不是十多斤了。度量衡这个问题洪涛必须要搞清楚,既然想造船去远海,那没有统一的度量衡,至少是自己能换算出来的度量衡,就永远没法把船造出来,造出来也不太靠谱。现在宋朝的尺和后世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洪涛基本搞清楚了,下午在船上洪涛用绳子比划这船帮上那两道刻痕捣鼓了半天,如果这两道刻痕准确的话,那一宋尺差不多等于后世的一尺,稍微短一些,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