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奸妃重生上位史》最新章节!
方永丰一行在海上徘徊了许久, 派出去的小船也陆续回来了。
可是依然找不到林海萍的踪迹。
他们这次出海本就是为了护船, 并非为了远航,眼看着船上的物资越来越少,不得已只能回到月港。
船上的人都是跟着林海萍的老人, 眼见她活下来的希望渺茫, 船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凝重。
史宾自被救后, 一直呆在自己的船舱内没有出来。陈恕拿进去的饭菜也几乎没有动过。
回了漳州, 史宾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宅子。自当年选择出海,他就分析过大明朝海域的形势, 每次出航, 心里都是抱着再也回不来的念头。可偏偏老天爷要的不是他这个阉人的命。
漳州海师失了林海萍这个镇抚,但却并未因此而消沉。方永丰一直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进行操练, 这是林海萍花费了所有心血才铸就的海师, 绝不能毁在自己手里。
史宾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几日,终于打起了精神。他从上了锁的小抽屉里取了一个盒子, 而后去了漳州海师的营地。
方永丰看着桌上一叠厚厚的银票, “敢问公公,这是什么意思?”
史宾淡淡道:“找几个可靠的人去找,见不着尸首,我就权当她还活着。”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一日没有见到林海萍的尸体,他就不信那女子死了。闭上眼,耳边听见的是她朗朗笑声。睁开眼,她歪着头凑近了, 似乎想要吓唬自己。迎面扑来的海风带着她身上的气息,身上盔甲的红色系带随风拂动,不时打在他的手上。
一切都仿佛触手可及。可真的伸出手去,却什么都没有。
方永丰默默地将银子推过去,“救大当家是我们的事,不劳公公费心。”
史宾按住他的手,“一旦选择出海寻人,没有几年是做不来的。这些钱,就当是辛苦钱了。”顿了顿,又道,“若是有人会佛郎机话,或是倭话,再好不过。”
方永丰一愣,旋即红了眼眶,“落在他们的手里,我倒宁愿她死了。”匕首被狠狠扎进桌上,“她生性刚烈,哪里受得了被侮辱。”
史宾仍旧是那副淡淡的表情,“只要她活着,无论变成什么样,我都愿意接她回来。”
“一年也罢,十年也好。二十年、三十年,我会穷尽自己的一生去找。如果最后散尽家财,也寻不得人,那我就亲自出海。”
方永丰好似第一次认识史宾一样,他冲过去抓起史宾的衣襟,“这些话,这些话你为什么不早些告诉她呢?!”他的脸上不断落下泪,怒吼道,“你明明知道她的心意!”
史宾将他的手从自己身上扯开,“这是我和她的事,毋须你担心。”他起身,“我一月后就启程北上,去京师觐见圣上。漳州之事,就全赖你了。”
方永丰咬牙,“你倒是好,丢下一切去见那个狗皇帝。你可曾想过,若是大明海师立得起来,若是沿海一带遍布市舶司,各处皆有海师护航,我们这一路走来,又岂会如此艰难!”
“我知道。”史宾再没多说什么,将银票留下,扬长而去。
方永丰将匕首拔出,戳在银票上。狂风大作,吹得银票不断翻动着,却因被匕首牢牢钉着,而吹不散。
之后的一个月,史宾一直在漳州一带忙碌着,频繁出入各个熟识的海商家中。待事情妥当后,又马不停蹄地离开漳州。
一路日夜兼程,史宾这次没有带任何物什银两入京,又不坐马车,脚程奇快无比。入京后,他递交了觐见的要求,回到自己在京中的宅子,等着宫里的召见。
“公公,你回来了。”一个失了左手的男子替他开门,“家里一切都好。”他顿了顿,犹疑地问道,“公公你果真要将这宅子卖了?”
史宾“嗯”了一声,走进去转了一圈,“东西都收拾好了?”
“诶,昨儿个就收拾妥当了。”
史宾点头,“全搬去隔壁那所宅子吧。”
男子向他行了礼,就出门去找脚夫过来搬东西。史宾的东西并不多,又不过是搬去隔壁,所以清理起来很快。
史宾最后看了眼这宅子,将门关上。
这宅子已经有了主人,明日就会搬过来了。
不过几步路的功夫,史宾就到了新家。这是他几月前刚刚买下的。原本这户人家并不想卖,是史宾出了高价,才说动了人。
原本,这是要送给林海萍的。就连房契上,都是写着她的名字。
“以后,我们就做邻居好不好?”
史宾站在堆满了物什的院中,闭上眼。
门前种了一颗樱花树,已是过了花期,只见绿叶簇簇,而不见落英缤纷。史宾想得到,林海萍一定会在初春站在底下,抬头去看上面如云的花儿,落下的樱花瓣洒在她的身上,犹如一个仙子。
沿着墙根,是一排茉莉。还未盛开,全是大大小小的白色花苞。不出海的时候,林海萍最喜欢在晨间摘了茉莉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到了夜里头,茉莉依次盛开,擦肩而过时,茉莉的馨香沁人心脾。
院中还种了两株紫藤,两两相对,沿着石制长廊缠绵在一起。春时,那甜腻的花香叫人不觉皱眉,到了夏日,此处就是乘凉最好的地方。
“哎,我听说倭国人以紫色为贵重,说紫藤的寓意是甜蜜的等待。你说,是不是哄着那等小丫头片子玩儿的?”
等待哪里有甜蜜的?只有无尽的苦涩,独自留在原处,等着不知何时回来的归人。
史宾睁开眼,慢慢走进里头去。林海萍不喜欢桐木,嫌弃太轻了,也不爱红木,嫌那太贵重了。
“我这样的粗俗的人,哪里配用得上好东西。”
所以史宾挑的家具,是曲柳木做的。
正堂摆着一座小小的木船造型,极精致。是史宾在漳州让手艺最好的工匠给做的,花了重金。这是他和林海萍第一次见面时所坐的船。
主屋是留给林海萍住的,屋前有成片的南天竹。
“冬日结的小果子,红红的,好不可爱。只是听说若无人修剪,就丑得要命。”
无妨,往后他会来修剪的。
屋子里,入目满是深深浅浅的红。红色的纱幔,红色的床帐,红色的褥子。
就好像婚房一样。
“呐,我最喜欢红色了。往后家里头,什么都要红的。我也穿一身红的。”
史宾知道这未尽之言,是在问自己,权当就这么嫁给他了,好不好?
独臂男子在院中将箱子一一打开,把里头东西慢慢挪进厢房去。那里以后会是史宾的住所。
史宾站在站在院中,抬头望着天空。
湛蓝,无云。
胡不归。
第二日,宫里就召了史宾去见。
史宾脱下了宫外穿的素袍子,重新换上华贵的蟒服。这是天子亲赐的。他站在乾清宫前,仰望着金色的琉璃瓦。
多年不回京,原来两宫都已经建好了。
当年,他以为自己再不会回来的,而今又再次站在了这里。
史宾深吸一口气,走进乾清宫。“陛下。”
“起来吧。”朱翊钧已经得知史宾商船遇袭,林海萍下落不明的消息。他的心情很是不好,林海萍这支水师,是整个大明朝现在最为精锐的。“可有找着人了?”
史宾摇头,“尚未。”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奴才这次回京,是奏请陛下别抹了林镇抚的头衔。”
朱翊钧沉默了一会儿,“你觉得她还会回来?”
“不管回不回来,留着,总比没了好。”史宾向朱翊钧长长一揖,“恳请陛下额外开恩。”
朱翊钧点头,“准了。”
“另有一事。”史宾直起身子,道,“奴才奏请开关。”
这却是叫朱翊钧为难了。林海萍的镇抚衔能留,是因为她本身就是招安的,可以例外。可开关一事,涉及到太多。先前朱常溆已经提出来了,但无人应和。
史宾知道朝廷自有为难之处,但他这次铁了心,一定要说动天子。今次不行,就下次,下次不行就明岁。“大明朝的海师太弱了,弱得能叫人打到家门口来。难道这不是对天子最大的轻视吗?”
“倭寇亦非大明朝在海上最大的敌人。朝鲜之役后,他们龟缩于国中,再不敢出来。可海上仍旧有其他的威胁。私通内外的假倭,马六甲一带的佛郎机人,现在就连英吉利也开始逐步往大明朝来了。”史宾木着脸,“若陛下不做出决断,往后大明朝的海域将会被人为所欲为。”
朱翊钧哪里不知道这些,“此事,朕还需……想一想。”藏在袖中的手不断地捏紧。
他知道史宾说得没错,无论是作为大明朝的天子,还是身为一个男人,朱翊钧都无法忍受旁人对自己的挑衅。
可现在提出开关,真的是最合适的时机吗?
朱翊钧很怀疑。但这次海战,实在令他痛心。“明日你再入宫一趟,将近年海上的情形再仔细说一说。”他疲惫地扶着额,“明日朕会将大学士也召来,一同商议吧。”
“诺。”史宾这一次入宫,并未去见郑梦境,直接自乾清宫离开。
郑梦境在里殿,等史宾走了才出来。她望着朱翊钧的侧脸,感同身受。“那位林镇抚,奴家前些年还见过。是个……是个好女子,也是个好将领。”
“可惜好人自来不长命。”朱翊钧红着眼眶,仰起头,把即将涌出的泪水倒流回去。“朕,也想开关。可大学士们会答应吗?”他轻轻地问,“那些沿海勾结假倭谋取私利的乡绅,会答应吗?”
郑梦境走过去,将手覆盖在他的手上,温声道:“阁老们能有什么不答应的?他们不缺银,不缺权,缺的是对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举凡他们还有些良心,哪里会有不答应的?陛下,好生同他们说,晓以利害,自然会应的。”
“嗯。”朱翊钧用力眨了两下眼睛,将还剩下一点的泪花都给眨没了。“不能叫人白白枉死了。朕为天子,不能给人个公道,还谈什么国泰民安。”
当夜,朱翊钧就把朱常溆给留了下来,整夜商讨如何说服阁臣开关。祖宗规矩,大明律法,还是那句老话,在能用得上的时候,它们自然用得上,一旦天子想要强硬起来,非做不可,也并非做不成。
只需要阁臣在前面挡着,替自己背了这黑锅。
自然,如果能有更好的办法,朱翊钧并不想牺牲阁中的大学士。
天已拂晓,该是视朝的时候了。
朱常溆低声道:“父皇,这回,万不能退让了。必须得开。”史宾入宫,将情况说明后,他就动了心。不仅明州,朱常溆更想开的是山东密州的市舶司。那里是距离辽东最近的地方,即便是要运送马匹,也不至于让朵颜和女真太过警惕。
现在只要咬住了开一处,往后就能开第二处,第三处,自南一路向北。
视朝后,阁老们还没来得及回阁处理政务,就被天子给留下了。乾清宫里出现了个很多人都已经忘记,或者从未见过的面孔。
史宾立在阶下,面容不悲不喜。他心里其实急得很,想要赶紧说动了朝廷,而后赶紧回去漳州,看看有没有传来林海萍的消息。只要有一点影子,他都愿意信,哪怕空跑一趟,也想去亲眼看一看,她究竟如何。
朱翊钧深呼一口气,朝史宾示意,“说吧。”又对殿中落座的大学士们道,“今日召诸卿前来,为的是开关之事。”
沈鲤皱眉,先前皇太子已经提过一回了,大家不冷不热地叫天家碰了个软钉子,怎么今日又旧事重提?他将目光转向波澜不惊的史宾,莫非是因为漳州水师的林镇抚遇袭?
这可不大妙,若为一人,就撼动国之根本,太过儿戏了。
史宾扫了一眼神情各异的大学士们,缓缓开口。“先前奴才出了趟远海。”
乾清宫里很是安静,郑梦境抱着手炉坐在靠近门边儿的地方凝神听着。想起记忆中音容已是模糊的林海萍,潸然泪下。
“回月港之时,遭到了佛郎机人以及假倭的偷袭,船上货物及银钱悉数葬于海中。”史宾知道,光是这短短的,苍白的一句话,根本无法说动他们。“若能将这些银钱全部带回月港,合计二十万八千一百五十二两白银。”
李廷机激动地站了起来,“你、你说什么?!”他知道海利颇丰,但不曾想到这其中的利润竟然有这么高。
万历四年,商船课税为一万两。万历十一年为二万两。而后因史宾南下漳州行海事,商船课税逐年增加,至今有将近二十万两的税收。这仅仅是月港一处罢了。若以史宾说的二十余万两货物,便是五十税一,也有四千多两的课税。
这还不过是一趟船,一个人。
若能将沿海一带全都开关,海商兴起,国库能加多少税收?
需知现在每岁国库税收也不过是四百余万两。自隆庆到现在,田赋的极限止二百万两有余,再想高,却是不能够了,百姓负担不起。
眼前放着大好的商船课税不收,白白浪费了这许多年啊。也怪不得李廷机激动。
朱翊钧朝他示意,“李卿稍安勿躁。”虽然也心惊这笔银钱,但现在需要的是稳住。
史宾接着道:“现今因大明朝久不开关,造船技艺早已不比永乐年间,能造出出远海的船本就少。出远海的利润虽大,可愿意铤而走险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海商依然和朝鲜、马六甲的佛郎机人做营生。”
其实还会和倭国做生意,只大明朝明律严禁此举,所以这等事不便在殿上说出来。
“不过仅仅是做近海生意,也足以令人一夜暴富了。”史宾仿佛是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只要能弄来船,再胡乱寻些茶叶、瓷器,这等大路货,便是质地次一些也无妨,一来一回,便是起码三倍以上的利。若遇上大手笔的西夷商人,能获十倍利也是常事。”
叶向高在心里算开了,若海利真的如此丰厚,那就怪不得沿海乡绅不愿开关,而要执意行私船了。
假如,他是说假如,大明朝将沿海一带的市舶司全给开了。那岂不是……国库再不用担心空虚了?
这般想着,叶向高将目光转向了上首的天子。他知道天子早就勒令史宾出海行商。都这么多年过去了,私帑该是有多丰厚?
不过再想一想,打完三次大战后,私帑占了大头,并太仓库,总共花费了一千一百余万两白银,先前两宫烧毁还拖了许久不曾重建。想必私帑也不会有太多的钱了。先前各地税监引起民变,天子当即召回所有人,这就又少了一笔进项。
叶向高咂巴了一下嘴。看来私帑也不会比国库好到哪儿去,自己不用惦记了。
“这次出远海,虽然最终没拿到赚来的货银,但也不算白跑一趟。”史宾正色道,“海上现今正是英吉利和佛郎机争得厉害,保不准哪日就会祸及大明朝……”
朱赓将他的话头拦住,“非也!我大明乃泱泱上国,哪里会受到蛮夷欺辱。史公公此言差矣,太过危言耸听,不足为信。”
史宾冷笑,“可这一回,却是在近海受到了假倭和佛郎机联手。人船尽毁。”
朱赓语噎。
“陛下,”史宾向朱翊钧拱手,“若再不兴水师,大明危在旦夕。而今内有土吏异心,各地民变不绝。北有蒙古、鞑靼、女真侵扰,若再加上海域,届时内忧外患,恐生巨变。倒不如现今开始,防患于未然。”
这话叫在座所有人听了都不舒坦。尤其是朱翊钧,谁会向要听见国朝不保,有亡国之兆。
朱翊钧正要发作,耳听里殿一声极轻的咳嗽声。他知道这是小梦在提醒自己,别太过急于发怒。深吸几口气,将心头的怒意暂且压下,对史宾沉声道:“朕倒是想要兴水师,”国富兵强,哪里还需怕外敌,“可水师比旁的军队更需花费银两,这笔钱,从何而来?”
普通的陆战,军队只需有称手武器和还过得去的盔甲就好。充其量再加上战马。光这些就已经让现在的大明朝觉得够呛了。再加上一个水师,这才是烧钱的大头。
战船得要吧?这是最见真章的东西,若无坚船,就是兵士再精锐,一到了海上也死得比对方快。再有海战不比陆战,靠的是真刀真枪的肉搏,乃是远程攻击。靠什么?自然是火器。可大明朝的火器本就是向西夷学的,仿的,哪里有自己的东西?
学来的,总归比不上原造的。人家都已经在跑了,自家还在走呢。这怎么打?只有被按在地上挨揍的份。
而且现在火器并不稳定,时常有炸膛的危险。火药是个好东西,可一旦逆行,成了极具危险的毒物,也是不得不防。
辽东李氏重金打造的辽东铁军不就因为火器炸膛,而一直弃之不用吗?
面对朱翊钧的质问,史宾很平静。“奴才知道,水师耗钱。”身为天子家奴,头一回,他在朱翊钧的面前直起了向来弯着的腰板。“所以才要先开关,乡绅行私船固然利大,可到底是犯法之事。能安稳赚钱,谁不想?不过朝廷不愿给他们这个机会罢了。”
“遍开市舶司后,提高商船课税,赚得足够银两,再投去水师。且……还算来得及吧。”史宾一叹,“奴才并非有意叫大明朝在海上同英吉利、佛郎机相争,起码得保证周遭海域不受侵袭,沿海百姓安居乐业,不用担心海寇侵扰。”
叶向高冷笑,“这等话,也是你一个阉人能说的?逾矩了吧。”
史宾挺起了胸膛,“今日所言,皆为奴才肺腑之言。奴才既然愿将这话说出来,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奴才本为天家之奴,是杀是剐,全由陛下一言而定。”
朱常溆沉吟了一番。他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机会可以插|进|去话,所以先前只做旁听,并未出声。现在史宾已将最重要的事儿给点破了,甚至有不少人都说动了,那自己也可以趁势加一把火。
“其实……先前我提议开设明州市舶司,乃是为了备战。”朱常溆看了眼父亲,见他没有阻止自己的意思,就大着胆子接着说下去。“而今义州、广宁再开马市,对于大明朝未必不是个机会。趁机多储存些马匹,虽耗费银两,不过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李廷机问道:“备战?不知殿下指的是什么?备的又是什么战?”
大明朝对于边境开市一直保持着很暧昧的态度。固然有居安思危的想法,可到底太平了数百年,边境从未有过太大的滋扰。慢慢地,也就松懈了下来。边境开市,也是看北夷的态度,若是消停,那就开,继续骚扰边境,那就关了。
“李阁老难道不认为一个有心统一女真的人,是日后大明朝的敌人吗?”朱常溆恨恨磨着牙,他前世是吃尽了努|尔哈赤的苦头,“平白无故,做什么统一女真?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不独我们懂。受大明教化许久的女真人,也懂。”
此言一出,阁老们不仅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们未必想不到,只不过心里抱着侥幸的态度。想着……事情总不会那么凑巧?何况辽东李氏一直与女真周旋,若有异动,他们才是最清楚不过的。
但至今都没有什么确实的消息传来……
沈鲤面色一冷,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只有两个可能。一则李氏恐已对朝廷不忠,二来努|尔哈赤将李氏也给骗了过去。
信哪个?自然是前者。
沈鲤急切地想要拿出一个主意来,将辽东李氏借机给办了,好早日解除后患。可看来看去,却发现大明朝毫无替代李氏之人。越急,越想不出法子。等乱成一团后,却又彻底冷静下来。
沈鲤抬起头,默默地注视着上首的天子和皇太子。真是下的好大一盘棋。皇三子被除籍,偏哪儿都不去,去的是李氏。听说已为李氏家奴。这是什么?怕是天家安在李氏的眼线。只要李氏有异动,顷刻之间,就能得到消息。
怪不得,怪不得先前皇太子突然提出重开武举殿试。恐怕早就猜到了努|尔哈赤迟早有一日会南下攻打大明朝,为了提前备战,开始招揽人才。
后头又说要开关,现在又提出要备马。
一环扣一环。
沈鲤沉默了半晌,问道:“先前殿下说要开明州之关,是为了备马。可马匹运输从辽东至浙江,也是路途迢迢。途中若有不测,战马大批死于路途运输,又当如何?”
“所以我要开的,乃是密州。”朱常溆道,“山东是距离辽东最近的地方了,再合适不过。只是先提了密州,一定有人不同意。若自南向北,逐步开关,却又是说得通了。”
史宾不再说话,他知道自己今日的导火索已经点燃了,接下来,就看这一锤定的是哪一个音。
沈鲤看看叶向高,叶向高看看朱赓,朱赓再看李廷机。
几位阁臣心中都已经有了决定。
祖训轻易不可违,但若是为了保住危在旦夕的大明朝,一切都是可以弃之不顾的。
“臣,奏请开关。”身为首辅的沈鲤第一个站起来,“先由明州起,试行。若合适,再逐步北移。”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朱常溆,“大明朝确是锁关多年,对外面的事不甚明晰。固步自封,非善也。”
“臣附议。”李廷机早就心痒痒地想赞成了。光是多出那么多的税赋,往后他再想奏请提高百官俸禄,就能开得了口了。
叶向高和朱赓也起身,“臣附议。”
史宾闭上眼。终于,没算白跑一趟。
尘埃落定了。
不过对于史宾而言,这趟北上之行,还未完全落幕。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来,双手捧着,“此乃漳州一地的海商联名,奏请圣上恩准漳州民间自行研制火器。”
阁老们面色大变。
比起开关、兴水师,这件事却是最牵动人神经的。
民间是不允许拥有的火器的,一旦激起民变,再无可能控制。
“不行!”叶向高急得上前几步,越过沈鲤,提出反对声音,“陛下,此例断不可开!”他转向史宾,语气急迫地质问,“史公公这是久居福建,想要反了?火器这是能在民间擅自开的?这是动了国本!”
朱翊钧看了这一遭,心知史宾绝非无的放矢。这人先前倒是没看出来,心思细腻,且城府极深,自开关,再到提出兴海师,而今再加上一条自研火器。每一步都是循序渐行的。
他虽然心中不喜,却也谈不上十分反对。毕竟中宫有言在先,只要是对百姓好的,便是当下有些错处,也无妨。人不能总看着眼前的这一丁点的蝇头小利,且将目光放长远了。
“呈上来,朕看看。”朱翊钧示意朱常溆亲自去取了书信。
史宾无惧叶向高的怒视,努力平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兴水师,且要等好几年。可现在海商自己手里却是有钱的,他们心里想着,同时也有这个需求。可以先在漳州一地开设火器研制,商船不许用,仅用于现今水师。”
叶向高眼睛微眯,若是如此,倒也不是不能谈。他勉强自己沉静下来,听史宾后面怎么说。若有错处,自己再拿捏着逼迫人收回这念头也不迟。
“现在大明朝并非没有水师,不过因无良将,兵士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加之武器不如人,才显得弱了。现在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钱来做这事,倒不如先让海商自行出资。他们自己也是愿意的。海商出海,本就时刻面临危险,林镇抚率军多次护航,才有了他们现今的安全。”
史宾心道,若是等朝廷扯皮,且不说猴年马月才颁行,就是可行不可行,都说不准。
朱翊钧合上那封联名信,问道:“那你心中可有人选?朕并不知道漳州还有人钻研火器的。若无能人,怕是也行不通吧?”
史宾拱手垂目,“若陛下恩准此事,奴才欲请了徐光启前往漳州。研制火器的地方都已经挑好了,人手也是现成的。林镇抚留下的水师大都是经过战,见过血的老人,他们都会使用火器,也愿意配合试验新制火器。”
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堵着一股气,想要为生死不明的林海萍报仇。史宾不过略一提,就有的是人站出来。
这时候,曾为海寇的人却是比普通人更讲义气些。
朱翊钧略一沉吟,“开关、兴水师的事,朕都能允。但火器……还需想一想。”他望着报仇心切的史宾,“不过朕答应你,这事儿必会在你离京前就给个答复。林镇抚,不会白死了。”
史宾梗着脖子,“她还没寻着尸首,且不算没了。”
殿中一片寂静。
朱翊钧合上眼,又睁开,“你去吧。”又转向大学士们,“阁老们先留下,与朕商讨火器之事。”
史宾知道接下来的事,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了。他拱手施礼,潇洒地转身离开。
郑梦境坐在里殿,心里百感杂陈。盼来盼去,总算是盼来了这一天。
朱常溆强压了心里的激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观察着群臣。他和史宾却是想的一样,真要等朝廷去做这件事,且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成。若海商真的愿意出资,又是仅用于水师,的确勉强可行。
史宾回了宅子,原以为自己还要等好些日子。却不料三日后,就重新被朱翊钧给召进宫去了。
“已经允了。”朱翊钧身子微微向前倾,“不过你得答应朕一件事。研制出来的火器,只能用于大明朝的水师,绝不能用于民间商船。此事,你可能做主?”
史宾跪下,磕了个头,“若有民间私船擅自使用,奴才愿以命谢罪。”
朱翊钧摇头苦笑,这话不过是个玩笑。真到了那个节骨眼,就是史宾死了,也无济于事。
说服他的,不是别人,而是朱常溆。儿子的话至今还在朱翊钧的耳边回荡。
“且做死马当活马医,若真的可行,则明州水师亦能用上。又不耗费国库之姿,乃忠国朝之民间之士所提出的善举。就先答应了,也比现在什么都不做来得好。”
朱翊钧不知道,这是朱常溆心里实在怕得狠了。一步错,步步错。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朱常溆还记得,前世与后金之战,大都是拼的火器。大明朝能买得到的,努|尔哈赤也能买得到。商贾看重的是利,谁有钱,自然卖给谁。
这一回,他要抢占了先机,断不能再落于前世的结局。
方永丰一行在海上徘徊了许久, 派出去的小船也陆续回来了。
可是依然找不到林海萍的踪迹。
他们这次出海本就是为了护船, 并非为了远航,眼看着船上的物资越来越少,不得已只能回到月港。
船上的人都是跟着林海萍的老人, 眼见她活下来的希望渺茫, 船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凝重。
史宾自被救后, 一直呆在自己的船舱内没有出来。陈恕拿进去的饭菜也几乎没有动过。
回了漳州, 史宾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宅子。自当年选择出海,他就分析过大明朝海域的形势, 每次出航, 心里都是抱着再也回不来的念头。可偏偏老天爷要的不是他这个阉人的命。
漳州海师失了林海萍这个镇抚,但却并未因此而消沉。方永丰一直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进行操练, 这是林海萍花费了所有心血才铸就的海师, 绝不能毁在自己手里。
史宾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几日,终于打起了精神。他从上了锁的小抽屉里取了一个盒子, 而后去了漳州海师的营地。
方永丰看着桌上一叠厚厚的银票, “敢问公公,这是什么意思?”
史宾淡淡道:“找几个可靠的人去找,见不着尸首,我就权当她还活着。”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一日没有见到林海萍的尸体,他就不信那女子死了。闭上眼,耳边听见的是她朗朗笑声。睁开眼,她歪着头凑近了, 似乎想要吓唬自己。迎面扑来的海风带着她身上的气息,身上盔甲的红色系带随风拂动,不时打在他的手上。
一切都仿佛触手可及。可真的伸出手去,却什么都没有。
方永丰默默地将银子推过去,“救大当家是我们的事,不劳公公费心。”
史宾按住他的手,“一旦选择出海寻人,没有几年是做不来的。这些钱,就当是辛苦钱了。”顿了顿,又道,“若是有人会佛郎机话,或是倭话,再好不过。”
方永丰一愣,旋即红了眼眶,“落在他们的手里,我倒宁愿她死了。”匕首被狠狠扎进桌上,“她生性刚烈,哪里受得了被侮辱。”
史宾仍旧是那副淡淡的表情,“只要她活着,无论变成什么样,我都愿意接她回来。”
“一年也罢,十年也好。二十年、三十年,我会穷尽自己的一生去找。如果最后散尽家财,也寻不得人,那我就亲自出海。”
方永丰好似第一次认识史宾一样,他冲过去抓起史宾的衣襟,“这些话,这些话你为什么不早些告诉她呢?!”他的脸上不断落下泪,怒吼道,“你明明知道她的心意!”
史宾将他的手从自己身上扯开,“这是我和她的事,毋须你担心。”他起身,“我一月后就启程北上,去京师觐见圣上。漳州之事,就全赖你了。”
方永丰咬牙,“你倒是好,丢下一切去见那个狗皇帝。你可曾想过,若是大明海师立得起来,若是沿海一带遍布市舶司,各处皆有海师护航,我们这一路走来,又岂会如此艰难!”
“我知道。”史宾再没多说什么,将银票留下,扬长而去。
方永丰将匕首拔出,戳在银票上。狂风大作,吹得银票不断翻动着,却因被匕首牢牢钉着,而吹不散。
之后的一个月,史宾一直在漳州一带忙碌着,频繁出入各个熟识的海商家中。待事情妥当后,又马不停蹄地离开漳州。
一路日夜兼程,史宾这次没有带任何物什银两入京,又不坐马车,脚程奇快无比。入京后,他递交了觐见的要求,回到自己在京中的宅子,等着宫里的召见。
“公公,你回来了。”一个失了左手的男子替他开门,“家里一切都好。”他顿了顿,犹疑地问道,“公公你果真要将这宅子卖了?”
史宾“嗯”了一声,走进去转了一圈,“东西都收拾好了?”
“诶,昨儿个就收拾妥当了。”
史宾点头,“全搬去隔壁那所宅子吧。”
男子向他行了礼,就出门去找脚夫过来搬东西。史宾的东西并不多,又不过是搬去隔壁,所以清理起来很快。
史宾最后看了眼这宅子,将门关上。
这宅子已经有了主人,明日就会搬过来了。
不过几步路的功夫,史宾就到了新家。这是他几月前刚刚买下的。原本这户人家并不想卖,是史宾出了高价,才说动了人。
原本,这是要送给林海萍的。就连房契上,都是写着她的名字。
“以后,我们就做邻居好不好?”
史宾站在堆满了物什的院中,闭上眼。
门前种了一颗樱花树,已是过了花期,只见绿叶簇簇,而不见落英缤纷。史宾想得到,林海萍一定会在初春站在底下,抬头去看上面如云的花儿,落下的樱花瓣洒在她的身上,犹如一个仙子。
沿着墙根,是一排茉莉。还未盛开,全是大大小小的白色花苞。不出海的时候,林海萍最喜欢在晨间摘了茉莉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到了夜里头,茉莉依次盛开,擦肩而过时,茉莉的馨香沁人心脾。
院中还种了两株紫藤,两两相对,沿着石制长廊缠绵在一起。春时,那甜腻的花香叫人不觉皱眉,到了夏日,此处就是乘凉最好的地方。
“哎,我听说倭国人以紫色为贵重,说紫藤的寓意是甜蜜的等待。你说,是不是哄着那等小丫头片子玩儿的?”
等待哪里有甜蜜的?只有无尽的苦涩,独自留在原处,等着不知何时回来的归人。
史宾睁开眼,慢慢走进里头去。林海萍不喜欢桐木,嫌弃太轻了,也不爱红木,嫌那太贵重了。
“我这样的粗俗的人,哪里配用得上好东西。”
所以史宾挑的家具,是曲柳木做的。
正堂摆着一座小小的木船造型,极精致。是史宾在漳州让手艺最好的工匠给做的,花了重金。这是他和林海萍第一次见面时所坐的船。
主屋是留给林海萍住的,屋前有成片的南天竹。
“冬日结的小果子,红红的,好不可爱。只是听说若无人修剪,就丑得要命。”
无妨,往后他会来修剪的。
屋子里,入目满是深深浅浅的红。红色的纱幔,红色的床帐,红色的褥子。
就好像婚房一样。
“呐,我最喜欢红色了。往后家里头,什么都要红的。我也穿一身红的。”
史宾知道这未尽之言,是在问自己,权当就这么嫁给他了,好不好?
独臂男子在院中将箱子一一打开,把里头东西慢慢挪进厢房去。那里以后会是史宾的住所。
史宾站在站在院中,抬头望着天空。
湛蓝,无云。
胡不归。
第二日,宫里就召了史宾去见。
史宾脱下了宫外穿的素袍子,重新换上华贵的蟒服。这是天子亲赐的。他站在乾清宫前,仰望着金色的琉璃瓦。
多年不回京,原来两宫都已经建好了。
当年,他以为自己再不会回来的,而今又再次站在了这里。
史宾深吸一口气,走进乾清宫。“陛下。”
“起来吧。”朱翊钧已经得知史宾商船遇袭,林海萍下落不明的消息。他的心情很是不好,林海萍这支水师,是整个大明朝现在最为精锐的。“可有找着人了?”
史宾摇头,“尚未。”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奴才这次回京,是奏请陛下别抹了林镇抚的头衔。”
朱翊钧沉默了一会儿,“你觉得她还会回来?”
“不管回不回来,留着,总比没了好。”史宾向朱翊钧长长一揖,“恳请陛下额外开恩。”
朱翊钧点头,“准了。”
“另有一事。”史宾直起身子,道,“奴才奏请开关。”
这却是叫朱翊钧为难了。林海萍的镇抚衔能留,是因为她本身就是招安的,可以例外。可开关一事,涉及到太多。先前朱常溆已经提出来了,但无人应和。
史宾知道朝廷自有为难之处,但他这次铁了心,一定要说动天子。今次不行,就下次,下次不行就明岁。“大明朝的海师太弱了,弱得能叫人打到家门口来。难道这不是对天子最大的轻视吗?”
“倭寇亦非大明朝在海上最大的敌人。朝鲜之役后,他们龟缩于国中,再不敢出来。可海上仍旧有其他的威胁。私通内外的假倭,马六甲一带的佛郎机人,现在就连英吉利也开始逐步往大明朝来了。”史宾木着脸,“若陛下不做出决断,往后大明朝的海域将会被人为所欲为。”
朱翊钧哪里不知道这些,“此事,朕还需……想一想。”藏在袖中的手不断地捏紧。
他知道史宾说得没错,无论是作为大明朝的天子,还是身为一个男人,朱翊钧都无法忍受旁人对自己的挑衅。
可现在提出开关,真的是最合适的时机吗?
朱翊钧很怀疑。但这次海战,实在令他痛心。“明日你再入宫一趟,将近年海上的情形再仔细说一说。”他疲惫地扶着额,“明日朕会将大学士也召来,一同商议吧。”
“诺。”史宾这一次入宫,并未去见郑梦境,直接自乾清宫离开。
郑梦境在里殿,等史宾走了才出来。她望着朱翊钧的侧脸,感同身受。“那位林镇抚,奴家前些年还见过。是个……是个好女子,也是个好将领。”
“可惜好人自来不长命。”朱翊钧红着眼眶,仰起头,把即将涌出的泪水倒流回去。“朕,也想开关。可大学士们会答应吗?”他轻轻地问,“那些沿海勾结假倭谋取私利的乡绅,会答应吗?”
郑梦境走过去,将手覆盖在他的手上,温声道:“阁老们能有什么不答应的?他们不缺银,不缺权,缺的是对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举凡他们还有些良心,哪里会有不答应的?陛下,好生同他们说,晓以利害,自然会应的。”
“嗯。”朱翊钧用力眨了两下眼睛,将还剩下一点的泪花都给眨没了。“不能叫人白白枉死了。朕为天子,不能给人个公道,还谈什么国泰民安。”
当夜,朱翊钧就把朱常溆给留了下来,整夜商讨如何说服阁臣开关。祖宗规矩,大明律法,还是那句老话,在能用得上的时候,它们自然用得上,一旦天子想要强硬起来,非做不可,也并非做不成。
只需要阁臣在前面挡着,替自己背了这黑锅。
自然,如果能有更好的办法,朱翊钧并不想牺牲阁中的大学士。
天已拂晓,该是视朝的时候了。
朱常溆低声道:“父皇,这回,万不能退让了。必须得开。”史宾入宫,将情况说明后,他就动了心。不仅明州,朱常溆更想开的是山东密州的市舶司。那里是距离辽东最近的地方,即便是要运送马匹,也不至于让朵颜和女真太过警惕。
现在只要咬住了开一处,往后就能开第二处,第三处,自南一路向北。
视朝后,阁老们还没来得及回阁处理政务,就被天子给留下了。乾清宫里出现了个很多人都已经忘记,或者从未见过的面孔。
史宾立在阶下,面容不悲不喜。他心里其实急得很,想要赶紧说动了朝廷,而后赶紧回去漳州,看看有没有传来林海萍的消息。只要有一点影子,他都愿意信,哪怕空跑一趟,也想去亲眼看一看,她究竟如何。
朱翊钧深呼一口气,朝史宾示意,“说吧。”又对殿中落座的大学士们道,“今日召诸卿前来,为的是开关之事。”
沈鲤皱眉,先前皇太子已经提过一回了,大家不冷不热地叫天家碰了个软钉子,怎么今日又旧事重提?他将目光转向波澜不惊的史宾,莫非是因为漳州水师的林镇抚遇袭?
这可不大妙,若为一人,就撼动国之根本,太过儿戏了。
史宾扫了一眼神情各异的大学士们,缓缓开口。“先前奴才出了趟远海。”
乾清宫里很是安静,郑梦境抱着手炉坐在靠近门边儿的地方凝神听着。想起记忆中音容已是模糊的林海萍,潸然泪下。
“回月港之时,遭到了佛郎机人以及假倭的偷袭,船上货物及银钱悉数葬于海中。”史宾知道,光是这短短的,苍白的一句话,根本无法说动他们。“若能将这些银钱全部带回月港,合计二十万八千一百五十二两白银。”
李廷机激动地站了起来,“你、你说什么?!”他知道海利颇丰,但不曾想到这其中的利润竟然有这么高。
万历四年,商船课税为一万两。万历十一年为二万两。而后因史宾南下漳州行海事,商船课税逐年增加,至今有将近二十万两的税收。这仅仅是月港一处罢了。若以史宾说的二十余万两货物,便是五十税一,也有四千多两的课税。
这还不过是一趟船,一个人。
若能将沿海一带全都开关,海商兴起,国库能加多少税收?
需知现在每岁国库税收也不过是四百余万两。自隆庆到现在,田赋的极限止二百万两有余,再想高,却是不能够了,百姓负担不起。
眼前放着大好的商船课税不收,白白浪费了这许多年啊。也怪不得李廷机激动。
朱翊钧朝他示意,“李卿稍安勿躁。”虽然也心惊这笔银钱,但现在需要的是稳住。
史宾接着道:“现今因大明朝久不开关,造船技艺早已不比永乐年间,能造出出远海的船本就少。出远海的利润虽大,可愿意铤而走险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海商依然和朝鲜、马六甲的佛郎机人做营生。”
其实还会和倭国做生意,只大明朝明律严禁此举,所以这等事不便在殿上说出来。
“不过仅仅是做近海生意,也足以令人一夜暴富了。”史宾仿佛是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只要能弄来船,再胡乱寻些茶叶、瓷器,这等大路货,便是质地次一些也无妨,一来一回,便是起码三倍以上的利。若遇上大手笔的西夷商人,能获十倍利也是常事。”
叶向高在心里算开了,若海利真的如此丰厚,那就怪不得沿海乡绅不愿开关,而要执意行私船了。
假如,他是说假如,大明朝将沿海一带的市舶司全给开了。那岂不是……国库再不用担心空虚了?
这般想着,叶向高将目光转向了上首的天子。他知道天子早就勒令史宾出海行商。都这么多年过去了,私帑该是有多丰厚?
不过再想一想,打完三次大战后,私帑占了大头,并太仓库,总共花费了一千一百余万两白银,先前两宫烧毁还拖了许久不曾重建。想必私帑也不会有太多的钱了。先前各地税监引起民变,天子当即召回所有人,这就又少了一笔进项。
叶向高咂巴了一下嘴。看来私帑也不会比国库好到哪儿去,自己不用惦记了。
“这次出远海,虽然最终没拿到赚来的货银,但也不算白跑一趟。”史宾正色道,“海上现今正是英吉利和佛郎机争得厉害,保不准哪日就会祸及大明朝……”
朱赓将他的话头拦住,“非也!我大明乃泱泱上国,哪里会受到蛮夷欺辱。史公公此言差矣,太过危言耸听,不足为信。”
史宾冷笑,“可这一回,却是在近海受到了假倭和佛郎机联手。人船尽毁。”
朱赓语噎。
“陛下,”史宾向朱翊钧拱手,“若再不兴水师,大明危在旦夕。而今内有土吏异心,各地民变不绝。北有蒙古、鞑靼、女真侵扰,若再加上海域,届时内忧外患,恐生巨变。倒不如现今开始,防患于未然。”
这话叫在座所有人听了都不舒坦。尤其是朱翊钧,谁会向要听见国朝不保,有亡国之兆。
朱翊钧正要发作,耳听里殿一声极轻的咳嗽声。他知道这是小梦在提醒自己,别太过急于发怒。深吸几口气,将心头的怒意暂且压下,对史宾沉声道:“朕倒是想要兴水师,”国富兵强,哪里还需怕外敌,“可水师比旁的军队更需花费银两,这笔钱,从何而来?”
普通的陆战,军队只需有称手武器和还过得去的盔甲就好。充其量再加上战马。光这些就已经让现在的大明朝觉得够呛了。再加上一个水师,这才是烧钱的大头。
战船得要吧?这是最见真章的东西,若无坚船,就是兵士再精锐,一到了海上也死得比对方快。再有海战不比陆战,靠的是真刀真枪的肉搏,乃是远程攻击。靠什么?自然是火器。可大明朝的火器本就是向西夷学的,仿的,哪里有自己的东西?
学来的,总归比不上原造的。人家都已经在跑了,自家还在走呢。这怎么打?只有被按在地上挨揍的份。
而且现在火器并不稳定,时常有炸膛的危险。火药是个好东西,可一旦逆行,成了极具危险的毒物,也是不得不防。
辽东李氏重金打造的辽东铁军不就因为火器炸膛,而一直弃之不用吗?
面对朱翊钧的质问,史宾很平静。“奴才知道,水师耗钱。”身为天子家奴,头一回,他在朱翊钧的面前直起了向来弯着的腰板。“所以才要先开关,乡绅行私船固然利大,可到底是犯法之事。能安稳赚钱,谁不想?不过朝廷不愿给他们这个机会罢了。”
“遍开市舶司后,提高商船课税,赚得足够银两,再投去水师。且……还算来得及吧。”史宾一叹,“奴才并非有意叫大明朝在海上同英吉利、佛郎机相争,起码得保证周遭海域不受侵袭,沿海百姓安居乐业,不用担心海寇侵扰。”
叶向高冷笑,“这等话,也是你一个阉人能说的?逾矩了吧。”
史宾挺起了胸膛,“今日所言,皆为奴才肺腑之言。奴才既然愿将这话说出来,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奴才本为天家之奴,是杀是剐,全由陛下一言而定。”
朱常溆沉吟了一番。他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机会可以插|进|去话,所以先前只做旁听,并未出声。现在史宾已将最重要的事儿给点破了,甚至有不少人都说动了,那自己也可以趁势加一把火。
“其实……先前我提议开设明州市舶司,乃是为了备战。”朱常溆看了眼父亲,见他没有阻止自己的意思,就大着胆子接着说下去。“而今义州、广宁再开马市,对于大明朝未必不是个机会。趁机多储存些马匹,虽耗费银两,不过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李廷机问道:“备战?不知殿下指的是什么?备的又是什么战?”
大明朝对于边境开市一直保持着很暧昧的态度。固然有居安思危的想法,可到底太平了数百年,边境从未有过太大的滋扰。慢慢地,也就松懈了下来。边境开市,也是看北夷的态度,若是消停,那就开,继续骚扰边境,那就关了。
“李阁老难道不认为一个有心统一女真的人,是日后大明朝的敌人吗?”朱常溆恨恨磨着牙,他前世是吃尽了努|尔哈赤的苦头,“平白无故,做什么统一女真?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不独我们懂。受大明教化许久的女真人,也懂。”
此言一出,阁老们不仅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们未必想不到,只不过心里抱着侥幸的态度。想着……事情总不会那么凑巧?何况辽东李氏一直与女真周旋,若有异动,他们才是最清楚不过的。
但至今都没有什么确实的消息传来……
沈鲤面色一冷,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只有两个可能。一则李氏恐已对朝廷不忠,二来努|尔哈赤将李氏也给骗了过去。
信哪个?自然是前者。
沈鲤急切地想要拿出一个主意来,将辽东李氏借机给办了,好早日解除后患。可看来看去,却发现大明朝毫无替代李氏之人。越急,越想不出法子。等乱成一团后,却又彻底冷静下来。
沈鲤抬起头,默默地注视着上首的天子和皇太子。真是下的好大一盘棋。皇三子被除籍,偏哪儿都不去,去的是李氏。听说已为李氏家奴。这是什么?怕是天家安在李氏的眼线。只要李氏有异动,顷刻之间,就能得到消息。
怪不得,怪不得先前皇太子突然提出重开武举殿试。恐怕早就猜到了努|尔哈赤迟早有一日会南下攻打大明朝,为了提前备战,开始招揽人才。
后头又说要开关,现在又提出要备马。
一环扣一环。
沈鲤沉默了半晌,问道:“先前殿下说要开明州之关,是为了备马。可马匹运输从辽东至浙江,也是路途迢迢。途中若有不测,战马大批死于路途运输,又当如何?”
“所以我要开的,乃是密州。”朱常溆道,“山东是距离辽东最近的地方了,再合适不过。只是先提了密州,一定有人不同意。若自南向北,逐步开关,却又是说得通了。”
史宾不再说话,他知道自己今日的导火索已经点燃了,接下来,就看这一锤定的是哪一个音。
沈鲤看看叶向高,叶向高看看朱赓,朱赓再看李廷机。
几位阁臣心中都已经有了决定。
祖训轻易不可违,但若是为了保住危在旦夕的大明朝,一切都是可以弃之不顾的。
“臣,奏请开关。”身为首辅的沈鲤第一个站起来,“先由明州起,试行。若合适,再逐步北移。”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朱常溆,“大明朝确是锁关多年,对外面的事不甚明晰。固步自封,非善也。”
“臣附议。”李廷机早就心痒痒地想赞成了。光是多出那么多的税赋,往后他再想奏请提高百官俸禄,就能开得了口了。
叶向高和朱赓也起身,“臣附议。”
史宾闭上眼。终于,没算白跑一趟。
尘埃落定了。
不过对于史宾而言,这趟北上之行,还未完全落幕。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来,双手捧着,“此乃漳州一地的海商联名,奏请圣上恩准漳州民间自行研制火器。”
阁老们面色大变。
比起开关、兴水师,这件事却是最牵动人神经的。
民间是不允许拥有的火器的,一旦激起民变,再无可能控制。
“不行!”叶向高急得上前几步,越过沈鲤,提出反对声音,“陛下,此例断不可开!”他转向史宾,语气急迫地质问,“史公公这是久居福建,想要反了?火器这是能在民间擅自开的?这是动了国本!”
朱翊钧看了这一遭,心知史宾绝非无的放矢。这人先前倒是没看出来,心思细腻,且城府极深,自开关,再到提出兴海师,而今再加上一条自研火器。每一步都是循序渐行的。
他虽然心中不喜,却也谈不上十分反对。毕竟中宫有言在先,只要是对百姓好的,便是当下有些错处,也无妨。人不能总看着眼前的这一丁点的蝇头小利,且将目光放长远了。
“呈上来,朕看看。”朱翊钧示意朱常溆亲自去取了书信。
史宾无惧叶向高的怒视,努力平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兴水师,且要等好几年。可现在海商自己手里却是有钱的,他们心里想着,同时也有这个需求。可以先在漳州一地开设火器研制,商船不许用,仅用于现今水师。”
叶向高眼睛微眯,若是如此,倒也不是不能谈。他勉强自己沉静下来,听史宾后面怎么说。若有错处,自己再拿捏着逼迫人收回这念头也不迟。
“现在大明朝并非没有水师,不过因无良将,兵士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加之武器不如人,才显得弱了。现在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钱来做这事,倒不如先让海商自行出资。他们自己也是愿意的。海商出海,本就时刻面临危险,林镇抚率军多次护航,才有了他们现今的安全。”
史宾心道,若是等朝廷扯皮,且不说猴年马月才颁行,就是可行不可行,都说不准。
朱翊钧合上那封联名信,问道:“那你心中可有人选?朕并不知道漳州还有人钻研火器的。若无能人,怕是也行不通吧?”
史宾拱手垂目,“若陛下恩准此事,奴才欲请了徐光启前往漳州。研制火器的地方都已经挑好了,人手也是现成的。林镇抚留下的水师大都是经过战,见过血的老人,他们都会使用火器,也愿意配合试验新制火器。”
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堵着一股气,想要为生死不明的林海萍报仇。史宾不过略一提,就有的是人站出来。
这时候,曾为海寇的人却是比普通人更讲义气些。
朱翊钧略一沉吟,“开关、兴水师的事,朕都能允。但火器……还需想一想。”他望着报仇心切的史宾,“不过朕答应你,这事儿必会在你离京前就给个答复。林镇抚,不会白死了。”
史宾梗着脖子,“她还没寻着尸首,且不算没了。”
殿中一片寂静。
朱翊钧合上眼,又睁开,“你去吧。”又转向大学士们,“阁老们先留下,与朕商讨火器之事。”
史宾知道接下来的事,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了。他拱手施礼,潇洒地转身离开。
郑梦境坐在里殿,心里百感杂陈。盼来盼去,总算是盼来了这一天。
朱常溆强压了心里的激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观察着群臣。他和史宾却是想的一样,真要等朝廷去做这件事,且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成。若海商真的愿意出资,又是仅用于水师,的确勉强可行。
史宾回了宅子,原以为自己还要等好些日子。却不料三日后,就重新被朱翊钧给召进宫去了。
“已经允了。”朱翊钧身子微微向前倾,“不过你得答应朕一件事。研制出来的火器,只能用于大明朝的水师,绝不能用于民间商船。此事,你可能做主?”
史宾跪下,磕了个头,“若有民间私船擅自使用,奴才愿以命谢罪。”
朱翊钧摇头苦笑,这话不过是个玩笑。真到了那个节骨眼,就是史宾死了,也无济于事。
说服他的,不是别人,而是朱常溆。儿子的话至今还在朱翊钧的耳边回荡。
“且做死马当活马医,若真的可行,则明州水师亦能用上。又不耗费国库之姿,乃忠国朝之民间之士所提出的善举。就先答应了,也比现在什么都不做来得好。”
朱翊钧不知道,这是朱常溆心里实在怕得狠了。一步错,步步错。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朱常溆还记得,前世与后金之战,大都是拼的火器。大明朝能买得到的,努|尔哈赤也能买得到。商贾看重的是利,谁有钱,自然卖给谁。
这一回,他要抢占了先机,断不能再落于前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