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金声桓殒命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金声桓的一千多家丁,加上些未投降的武卫军,以及没逃脱的浙兵,被横冲马军围了起来。
谭泰等人大声吆喝着让叛军士卒们投降,可是这些士卒却结成一个圆阵,将金声桓护在了中间。
叛军士卒将长枪伸在外面,盾牌手组成一面圆形的龟墙,墙内的士卒则弯弓如满月,锋利的箭头瞄准着奔驰转圈的骑兵,火铳手也端起了铳杆。
骑兵围着叛军士卒,打马而转,呼号着让叛军放下武器,一连呼了几遍,都没得到回应。
谭泰随即长枪一指,骑兵呼啸着想要扰乱圆阵,可是几次都被叛军士卒打退。
一时间,马军对于这个龟阵没有办法,主要也是骑兵不想付出伤亡,所以不愿硬冲。
骑兵围着圆阵转了几圈,几次偿失突击,都没有成功,谭泰当即勒住战马,近千骑兵停在了圆阵之外,驻足下来,远远的监视。
“去!调几门炮来!将这个龟阵轰开!”谭泰挥着马鞭,对身边的亲卫说了一句,想要故技重施。
亲卫一抱拳,正要调转马头,远处一队反正的武卫军,却奔跑了过来,为首一人正是李元胤。
“这位将军,不知什么情况?”李元胤骑在马上,抱拳道,他并不认识眼前这位满清降将。
“金声桓就在里面,但是拒不投降,本将已经让人去调炮过来,天黑之前,必定收拾了他们!”谭泰有些恼怒,都到这个份上,还不能看清局面,这伙叛军太不识时务了。
李元胤听了眉头一皱,金声桓对他有些恩情,至少没有吞没过他的战功,不过他既然选择了站在楚王一边,就得明确的将态度表明出来,不能拖泥带水。
他没撞上,还好说,可遇见了,那就必须出手。
既然背叛了唐王一边,他就已经不容于拥唐派,做事就要做得狠一些。
“将军若是不在意,在下愿意帮忙,击破这股叛军!”李元胤拱了拱手。
李元胤不认识谭泰,可是谭泰却认得李元胤,要说金声桓被他围住,功劳肯定是算他的,不过他是个外来户,却不好一个人吞下这份功劳。
唐王这次叛乱,只是拥唐派中的少数人参与进来,且多是武将,但拥唐派也就是帝党派系中的文官,像堵胤锡、苏观生、陈子壮这些大佬,都没有叛乱,他一个满人,参与汉人内部的政治斗争,还拿了金声桓这样的汉人豪杰,总是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谭泰看了李元胤一眼,“好!冠军候要是能破敌,这功劳咱们平分!”
李元胤没有废话,他一抱拳,一拔马缰,冲到阵前,看着结成圆阵的武卫军士卒,还有里面的一杆大旗,便开口说道:“金都督,为了弟兄们,降了吧!”
披头散发的金声桓坐在里面的一块石头上,他的头盔不知道哪去了,头发散乱,几乎遮住他半张脸庞。
这场失败,彻底击垮了这位雄壮的汉子的雄心,他面色煞白,嘴唇干裂,身上的铠甲也被刀枪划破了三四处,其中一处显然是贯穿了铠甲,伤及了皮肉。
这时金声桓手里攥着一柄大刀,部将和亲兵就在他周围,可有这么多的人,却出奇的宁静,似乎谁也不想说话,他听到李元胤的声音,内心恼怒,可是失败后的绝望,已经让他懒得理会李元胤,只是恨声对身边满是血污的亲卫说道:“告诉那个叛贼,想要本镇的人头,叫他速来取,不用假惺惺,本镇觉得恶心!”
李元胤安抚着躁动的战马,圆阵中一个声音忽然骂道,“叛贼,少假惺惺的,要打就打,老子们奉陪!”
圆阵之中,大多数人一阵沉默,可还是有不少人挥舞着兵器,附和着大骂叛贼。
这场战斗,是明朝内部的政治斗争,是上层人物为了夺权,而引发的内乱,站在楚派的角度,他们是在平定叛乱,站在唐王的角度,则是为国除奸,保护朱明江山。
双方都有各自的思想在指导,站在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理由,至于这些被卷进来的士卒,只是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谈不上什么对错。
李元胤听了声音,眉头一皱,随即也不久留,而是拔马回阵。
不多时,一声号响,反正的武卫军,主要也就是原来的李部人马,便推着十多量大车,举着盾牌,向圆阵冲来。
这种乌龟阵,浑身是刺,马军不好张口,可是步军却有许多手段。
阵中的士卒,见他们接近,顿时火铳弓箭齐发,铳丸打在大车的挡板上,碎木飞溅,箭矢射来,李部的将领立刻一声大喝,“举盾!”前进中的李部士卒,当即齐刷刷的将盾牌举起。
箭矢叮叮当的射在盾牌上,不少士卒被射倒,但后面的士卒,却没有停下,他们绕过摔倒的士卒,举着盾牌继续有节奏的前进。
在圆阵内弓铳齐发时,走在大车和刀盾手后面,背着弓箭的李部士卒,边走边张开弓箭,拉成满圆,“咻咻咻”的往圆阵内射出一波箭雨。
远处的横冲马军驻足观看,不得不承认,武卫军确系大明朝的一支精兵。
阵中一队火铳手,对着不断逼近的李部士卒,再次打出一轮排铳,随着距离接近,藤牌和衣甲已经无法防御铳丸的攻击,走在前排的李部士卒,藤牌被打得火星四溅,士卒一个接着一个的倒地。
而就在这时,踏着整齐的步子,缓缓而行的李部士卒,忽然呐喊一声,“杀啊!”士卒们便纷纷将举着的盾牌放下来,一刀扫断插在藤牌上的箭杆,发足向圆阵冲来。
十多辆大车,被李部士卒推得飞快,猛然就撞在叛军的枪林上,一下就将枪阵荡开,将盾墙撞得凹陷。
数十名李部士卒,跟在大车身后,拼命的向前推,叛军的长枪,刺不到车辆后的李部士卒,圆阵被挤的一点点的凹陷,叛军士卒用长枪,突刺大车的侧面,李部士卒则挥盾抵挡,不多时,圆阵就被破开。
李部士卒是武卫军中,最能打的一支,金声桓的家丁也是精锐中的精锐,圆阵一破,双方就陷入了混战。
“将叛贼都挡回去!”金声桓挥舞这战刀,声传四方。
他的亲卫,排成密集的阵形,用战刀长枪,拼命绞杀着敌人,他们从左良玉时代就跟随金声桓,长年的征战练就他们高超的战术素养。
只是他们的对手也不差,是高杰旧部中的一支,经历的战事不比他们少。
战斗异常的激烈,可是李部人马毕竟要多上几倍,虽然叛军竭力抵抗,可是劣势还是逐渐显现。
金声桓已经杀红了眼,手中的大刀不知砍翻了多少人,他似乎也没想过要活命,只是不停的厮杀。
很快他身旁的亲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剩下的人马,也被分割包围,他身边只剩下十多人,可金声桓仍旧没有丝毫惧意。
他盼望着死,盼望着结束,这场内战,对于王彦而言,也不光彩,朝廷也不好深究不放,只要他一死,王彦没有顾虑,或许能换取朝廷对他族人的从轻发落。
秘密麻麻的李部士卒向他涌来,可是金声桓勇猛无比,没人能近得了他的身,他手中的大刀匹练一般挥洒,当者披靡。
突然,几柄长枪同时向他刺来,他挡开刺向胸膛的几杆,却没注意下路,大腿立时被捅的鲜血飞溅。
两名家丁头目杀退敌兵,窜上前去一把架住金声桓,边往后拖,边大喊道:“督镇叛贼势大,你快走!”
金声桓没来得及回答,李部士卒又蜂拥而上,一名亲兵变便被一枪刺倒,好在这时又有几名家丁顶上,才护住他的安全。
这时金声桓环视战场,家丁已经所剩不多,他看着这些为他拼杀之人,忽然一声长叹,然后看着扶着他的家丁头目,不禁开口说道:“你跟着本镇有十年了吧。”
“甲申年跟的督镇,是快十年了!”头目回道。
金声桓看着他,忽然一笑,“昔日霸王自刎,赠尸身予故人,让他们封了个万户候!你跟随我多年,我亦是中原豪杰,今也没什么给你,你就拿我首级,换场富贵去吧!”
说完,不待头目回话,金声桓便把刀一横,自刎而亡。
金声桓的一千多家丁,加上些未投降的武卫军,以及没逃脱的浙兵,被横冲马军围了起来。
谭泰等人大声吆喝着让叛军士卒们投降,可是这些士卒却结成一个圆阵,将金声桓护在了中间。
叛军士卒将长枪伸在外面,盾牌手组成一面圆形的龟墙,墙内的士卒则弯弓如满月,锋利的箭头瞄准着奔驰转圈的骑兵,火铳手也端起了铳杆。
骑兵围着叛军士卒,打马而转,呼号着让叛军放下武器,一连呼了几遍,都没得到回应。
谭泰随即长枪一指,骑兵呼啸着想要扰乱圆阵,可是几次都被叛军士卒打退。
一时间,马军对于这个龟阵没有办法,主要也是骑兵不想付出伤亡,所以不愿硬冲。
骑兵围着圆阵转了几圈,几次偿失突击,都没有成功,谭泰当即勒住战马,近千骑兵停在了圆阵之外,驻足下来,远远的监视。
“去!调几门炮来!将这个龟阵轰开!”谭泰挥着马鞭,对身边的亲卫说了一句,想要故技重施。
亲卫一抱拳,正要调转马头,远处一队反正的武卫军,却奔跑了过来,为首一人正是李元胤。
“这位将军,不知什么情况?”李元胤骑在马上,抱拳道,他并不认识眼前这位满清降将。
“金声桓就在里面,但是拒不投降,本将已经让人去调炮过来,天黑之前,必定收拾了他们!”谭泰有些恼怒,都到这个份上,还不能看清局面,这伙叛军太不识时务了。
李元胤听了眉头一皱,金声桓对他有些恩情,至少没有吞没过他的战功,不过他既然选择了站在楚王一边,就得明确的将态度表明出来,不能拖泥带水。
他没撞上,还好说,可遇见了,那就必须出手。
既然背叛了唐王一边,他就已经不容于拥唐派,做事就要做得狠一些。
“将军若是不在意,在下愿意帮忙,击破这股叛军!”李元胤拱了拱手。
李元胤不认识谭泰,可是谭泰却认得李元胤,要说金声桓被他围住,功劳肯定是算他的,不过他是个外来户,却不好一个人吞下这份功劳。
唐王这次叛乱,只是拥唐派中的少数人参与进来,且多是武将,但拥唐派也就是帝党派系中的文官,像堵胤锡、苏观生、陈子壮这些大佬,都没有叛乱,他一个满人,参与汉人内部的政治斗争,还拿了金声桓这样的汉人豪杰,总是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谭泰看了李元胤一眼,“好!冠军候要是能破敌,这功劳咱们平分!”
李元胤没有废话,他一抱拳,一拔马缰,冲到阵前,看着结成圆阵的武卫军士卒,还有里面的一杆大旗,便开口说道:“金都督,为了弟兄们,降了吧!”
披头散发的金声桓坐在里面的一块石头上,他的头盔不知道哪去了,头发散乱,几乎遮住他半张脸庞。
这场失败,彻底击垮了这位雄壮的汉子的雄心,他面色煞白,嘴唇干裂,身上的铠甲也被刀枪划破了三四处,其中一处显然是贯穿了铠甲,伤及了皮肉。
这时金声桓手里攥着一柄大刀,部将和亲兵就在他周围,可有这么多的人,却出奇的宁静,似乎谁也不想说话,他听到李元胤的声音,内心恼怒,可是失败后的绝望,已经让他懒得理会李元胤,只是恨声对身边满是血污的亲卫说道:“告诉那个叛贼,想要本镇的人头,叫他速来取,不用假惺惺,本镇觉得恶心!”
李元胤安抚着躁动的战马,圆阵中一个声音忽然骂道,“叛贼,少假惺惺的,要打就打,老子们奉陪!”
圆阵之中,大多数人一阵沉默,可还是有不少人挥舞着兵器,附和着大骂叛贼。
这场战斗,是明朝内部的政治斗争,是上层人物为了夺权,而引发的内乱,站在楚派的角度,他们是在平定叛乱,站在唐王的角度,则是为国除奸,保护朱明江山。
双方都有各自的思想在指导,站在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理由,至于这些被卷进来的士卒,只是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谈不上什么对错。
李元胤听了声音,眉头一皱,随即也不久留,而是拔马回阵。
不多时,一声号响,反正的武卫军,主要也就是原来的李部人马,便推着十多量大车,举着盾牌,向圆阵冲来。
这种乌龟阵,浑身是刺,马军不好张口,可是步军却有许多手段。
阵中的士卒,见他们接近,顿时火铳弓箭齐发,铳丸打在大车的挡板上,碎木飞溅,箭矢射来,李部的将领立刻一声大喝,“举盾!”前进中的李部士卒,当即齐刷刷的将盾牌举起。
箭矢叮叮当的射在盾牌上,不少士卒被射倒,但后面的士卒,却没有停下,他们绕过摔倒的士卒,举着盾牌继续有节奏的前进。
在圆阵内弓铳齐发时,走在大车和刀盾手后面,背着弓箭的李部士卒,边走边张开弓箭,拉成满圆,“咻咻咻”的往圆阵内射出一波箭雨。
远处的横冲马军驻足观看,不得不承认,武卫军确系大明朝的一支精兵。
阵中一队火铳手,对着不断逼近的李部士卒,再次打出一轮排铳,随着距离接近,藤牌和衣甲已经无法防御铳丸的攻击,走在前排的李部士卒,藤牌被打得火星四溅,士卒一个接着一个的倒地。
而就在这时,踏着整齐的步子,缓缓而行的李部士卒,忽然呐喊一声,“杀啊!”士卒们便纷纷将举着的盾牌放下来,一刀扫断插在藤牌上的箭杆,发足向圆阵冲来。
十多辆大车,被李部士卒推得飞快,猛然就撞在叛军的枪林上,一下就将枪阵荡开,将盾墙撞得凹陷。
数十名李部士卒,跟在大车身后,拼命的向前推,叛军的长枪,刺不到车辆后的李部士卒,圆阵被挤的一点点的凹陷,叛军士卒用长枪,突刺大车的侧面,李部士卒则挥盾抵挡,不多时,圆阵就被破开。
李部士卒是武卫军中,最能打的一支,金声桓的家丁也是精锐中的精锐,圆阵一破,双方就陷入了混战。
“将叛贼都挡回去!”金声桓挥舞这战刀,声传四方。
他的亲卫,排成密集的阵形,用战刀长枪,拼命绞杀着敌人,他们从左良玉时代就跟随金声桓,长年的征战练就他们高超的战术素养。
只是他们的对手也不差,是高杰旧部中的一支,经历的战事不比他们少。
战斗异常的激烈,可是李部人马毕竟要多上几倍,虽然叛军竭力抵抗,可是劣势还是逐渐显现。
金声桓已经杀红了眼,手中的大刀不知砍翻了多少人,他似乎也没想过要活命,只是不停的厮杀。
很快他身旁的亲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剩下的人马,也被分割包围,他身边只剩下十多人,可金声桓仍旧没有丝毫惧意。
他盼望着死,盼望着结束,这场内战,对于王彦而言,也不光彩,朝廷也不好深究不放,只要他一死,王彦没有顾虑,或许能换取朝廷对他族人的从轻发落。
秘密麻麻的李部士卒向他涌来,可是金声桓勇猛无比,没人能近得了他的身,他手中的大刀匹练一般挥洒,当者披靡。
突然,几柄长枪同时向他刺来,他挡开刺向胸膛的几杆,却没注意下路,大腿立时被捅的鲜血飞溅。
两名家丁头目杀退敌兵,窜上前去一把架住金声桓,边往后拖,边大喊道:“督镇叛贼势大,你快走!”
金声桓没来得及回答,李部士卒又蜂拥而上,一名亲兵变便被一枪刺倒,好在这时又有几名家丁顶上,才护住他的安全。
这时金声桓环视战场,家丁已经所剩不多,他看着这些为他拼杀之人,忽然一声长叹,然后看着扶着他的家丁头目,不禁开口说道:“你跟着本镇有十年了吧。”
“甲申年跟的督镇,是快十年了!”头目回道。
金声桓看着他,忽然一笑,“昔日霸王自刎,赠尸身予故人,让他们封了个万户候!你跟随我多年,我亦是中原豪杰,今也没什么给你,你就拿我首级,换场富贵去吧!”
说完,不待头目回话,金声桓便把刀一横,自刎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