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殿试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古代农家日常》最新章节!
除了杜锦宁和齐慕远,被人盯上的还有一直没有成亲的梁先宽。
不过作为当事人,这些事他们都不知道,大家在放了榜后聚了一次开了个小会,互相恭喜一通,又告诫还有一关,稍安勿躁,便又各自回去埋头读书了。
隔了几日,便是殿试,殿试是在皇宫大殿里进行。
因为要面见皇帝,不能殿前失仪,天没亮杜锦宁就起床了,把昨日准备好的衣服穿上,特意让陈氏和青木看了看,发现周身没有不妥之处,这才出了门。
殿试依然是黎明时分入场,要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一系列礼节,这才把策题颁发下来。
殿试的位置是以会试成绩顺序安排的,杜锦宁身为会元,自然是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与坐在金銮殿上的赵晤正好相对。
赵晤看着杜锦宁和齐慕远、关嘉泽,十分好奇。
一般古人,六七岁启蒙,读《三百千》打基础要花费起码两三年时间,接着把四书念通,再加上五经,总得六七年。这时候才能去参加县试。如果县试一举得中,十六七岁的童生,就已是十分有出息的了。如果一路顺利,考上进士,那也要二十五、六岁了。
所以这大殿里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五六十岁的人也有,但却只有一两个。
说一句言外话,一般而言,五六十岁的考生,除非文章写得特别特别优秀,否则阅卷官是不取的——年纪那么大了,取了他后,他能为朝庭效劳多少年呢?要是会试上取中的考生有一半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朝庭如何派官?这些人恐怕上任的时候走到半路就一命呜呼了,更经不起官事案牍的操劳。所以取了他们这进士名额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所以文章里有年老者的腐陈之气的,阅卷官都直接黜落。
而像杜锦宁、齐慕远、关嘉泽这三个坐在前排,面容青涩的,就十分少见了。
十五六岁的年纪,别人都还在为考秀才而奋斗,他们却已经中了进士,要当官了。
尤其是,三人的容貌气质还十分出色。
赵晤翻开官员们给他准备的考生资料,翻开封面,就看到会元杜锦宁的资料:杜锦宁,十五岁,原籍桂省漓水县,何年何月考成为秀才,排第几名;何年何月成为举人,排名第几。然后,那一排的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解元、会元的字样,就闪瞎了赵晤的眼。
赵晤忍不住再一次抬起头来,仔仔细细地打量杜锦宁。
大眼睛,高鼻梁,唇红齿白,白净的脸庞还带着点婴儿肥。目光清澈,神情专注,举止从容优雅。身穿一件月白色锦袍,玉冠束发,坐在那里就仿佛一副画一般,静谧美好得让人移不开眼。
这明明是风华卓绝的世家子,怎么可能是寒门出身呢?
赵晤的目光再一次落到桌前的资料上。
资料上明明写着杜锦宁的祖上三代的履历,就是漓水县桃花村一个只有二十来亩田地的小地主家庭,父亲虽是秀才,却在他出生时就已早逝。
赵晤抬头时,心情一片大好。
大宋国钟灵毓秀才能孕育出优秀的人才。他刚登基开恩科,就出现在了像杜锦宁这样卓绝的少年,而且像他这般的少年还不止一个,可见这是国家兴旺之预兆啊。
杜锦宁做事的时候一向比较专注,此时她并没有注意到赵晤的目光,而是将全部的心神都放到了面前的题目上。
殿试的题目,一般都会有三四题,都是皇帝最近需要解决或有困惑的国策问题。而现在,她面前的试卷上就有三道题,第一题是关于农业发展方向的,第二题询问大宋是否需要开拓海上航线,第三题则询问是否要与大食、新罗等国家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
这是皇帝向新晋的贡士们询问治国之策,所以叫做策问。而贡士们则需要在试卷上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从这三篇策论上,皇帝或是阅卷的官员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位贡士是一位死读书不关国事的,还是对国事有真知灼见的,以此来斟酌接下来如何安置他的官职。
杜锦宁来自后世,对于整个中国发展历史再清楚不过。而她自从来到古代后,大量地阅诚各种书籍,对这个国家的情况已十分了解,她比所有人都明白以后的发展方向。农业发展就不说了,对于航海,对于国际贸易,她都有许多迫切的话要跟当权者说。
此时,她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能通过这三篇策论能向皇帝传达她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能影响大宋的未来走向,从而改变一些世界格局,她就不枉到这时空来走一遭。
殿试的时间是一天,从早上到晚上天黑看不见为止,中午皇帝会派人送来一顿简单的午饭,让贡士们在自己的座位上就餐,吃完后再继续写文。
三四个时辰的时间写三篇文章,这对于快枪手杜锦宁来说实在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
她的动作越发从容,慢慢磨了墨,在草稿纸上写下了第一篇文章的内容。
首先她要强调人力在农业劳动中的作用。这个观点在太学入学的时候她曾写过,此时便作为第一篇策问所阐述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田产量。在文章中,她列举了汉代的“代田法”和“区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以证明代田法的好处。
这些方法在明清时再一次得到推广,所以她觉得有必要在文章里再给赵晤说一遍,以引起他的重视。
第三个观点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她写道:“《史记》中曰:‘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余观今宋国之中,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故上位者需‘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之道理也。其力足以胜天,不可不知也!”
除了杜锦宁和齐慕远,被人盯上的还有一直没有成亲的梁先宽。
不过作为当事人,这些事他们都不知道,大家在放了榜后聚了一次开了个小会,互相恭喜一通,又告诫还有一关,稍安勿躁,便又各自回去埋头读书了。
隔了几日,便是殿试,殿试是在皇宫大殿里进行。
因为要面见皇帝,不能殿前失仪,天没亮杜锦宁就起床了,把昨日准备好的衣服穿上,特意让陈氏和青木看了看,发现周身没有不妥之处,这才出了门。
殿试依然是黎明时分入场,要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一系列礼节,这才把策题颁发下来。
殿试的位置是以会试成绩顺序安排的,杜锦宁身为会元,自然是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与坐在金銮殿上的赵晤正好相对。
赵晤看着杜锦宁和齐慕远、关嘉泽,十分好奇。
一般古人,六七岁启蒙,读《三百千》打基础要花费起码两三年时间,接着把四书念通,再加上五经,总得六七年。这时候才能去参加县试。如果县试一举得中,十六七岁的童生,就已是十分有出息的了。如果一路顺利,考上进士,那也要二十五、六岁了。
所以这大殿里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五六十岁的人也有,但却只有一两个。
说一句言外话,一般而言,五六十岁的考生,除非文章写得特别特别优秀,否则阅卷官是不取的——年纪那么大了,取了他后,他能为朝庭效劳多少年呢?要是会试上取中的考生有一半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朝庭如何派官?这些人恐怕上任的时候走到半路就一命呜呼了,更经不起官事案牍的操劳。所以取了他们这进士名额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所以文章里有年老者的腐陈之气的,阅卷官都直接黜落。
而像杜锦宁、齐慕远、关嘉泽这三个坐在前排,面容青涩的,就十分少见了。
十五六岁的年纪,别人都还在为考秀才而奋斗,他们却已经中了进士,要当官了。
尤其是,三人的容貌气质还十分出色。
赵晤翻开官员们给他准备的考生资料,翻开封面,就看到会元杜锦宁的资料:杜锦宁,十五岁,原籍桂省漓水县,何年何月考成为秀才,排第几名;何年何月成为举人,排名第几。然后,那一排的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解元、会元的字样,就闪瞎了赵晤的眼。
赵晤忍不住再一次抬起头来,仔仔细细地打量杜锦宁。
大眼睛,高鼻梁,唇红齿白,白净的脸庞还带着点婴儿肥。目光清澈,神情专注,举止从容优雅。身穿一件月白色锦袍,玉冠束发,坐在那里就仿佛一副画一般,静谧美好得让人移不开眼。
这明明是风华卓绝的世家子,怎么可能是寒门出身呢?
赵晤的目光再一次落到桌前的资料上。
资料上明明写着杜锦宁的祖上三代的履历,就是漓水县桃花村一个只有二十来亩田地的小地主家庭,父亲虽是秀才,却在他出生时就已早逝。
赵晤抬头时,心情一片大好。
大宋国钟灵毓秀才能孕育出优秀的人才。他刚登基开恩科,就出现在了像杜锦宁这样卓绝的少年,而且像他这般的少年还不止一个,可见这是国家兴旺之预兆啊。
杜锦宁做事的时候一向比较专注,此时她并没有注意到赵晤的目光,而是将全部的心神都放到了面前的题目上。
殿试的题目,一般都会有三四题,都是皇帝最近需要解决或有困惑的国策问题。而现在,她面前的试卷上就有三道题,第一题是关于农业发展方向的,第二题询问大宋是否需要开拓海上航线,第三题则询问是否要与大食、新罗等国家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
这是皇帝向新晋的贡士们询问治国之策,所以叫做策问。而贡士们则需要在试卷上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从这三篇策论上,皇帝或是阅卷的官员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位贡士是一位死读书不关国事的,还是对国事有真知灼见的,以此来斟酌接下来如何安置他的官职。
杜锦宁来自后世,对于整个中国发展历史再清楚不过。而她自从来到古代后,大量地阅诚各种书籍,对这个国家的情况已十分了解,她比所有人都明白以后的发展方向。农业发展就不说了,对于航海,对于国际贸易,她都有许多迫切的话要跟当权者说。
此时,她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能通过这三篇策论能向皇帝传达她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能影响大宋的未来走向,从而改变一些世界格局,她就不枉到这时空来走一遭。
殿试的时间是一天,从早上到晚上天黑看不见为止,中午皇帝会派人送来一顿简单的午饭,让贡士们在自己的座位上就餐,吃完后再继续写文。
三四个时辰的时间写三篇文章,这对于快枪手杜锦宁来说实在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
她的动作越发从容,慢慢磨了墨,在草稿纸上写下了第一篇文章的内容。
首先她要强调人力在农业劳动中的作用。这个观点在太学入学的时候她曾写过,此时便作为第一篇策问所阐述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田产量。在文章中,她列举了汉代的“代田法”和“区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以证明代田法的好处。
这些方法在明清时再一次得到推广,所以她觉得有必要在文章里再给赵晤说一遍,以引起他的重视。
第三个观点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她写道:“《史记》中曰:‘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余观今宋国之中,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故上位者需‘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之道理也。其力足以胜天,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