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赵氏(为盟主专一暂且保留几分加更,十更完毕!)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战国赵为王》最新章节!
公元前260年,12月21日。
当屯留城解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赵丹一直紧绷的心情终于变得好了不少,甚至已经开始有时间感慨起赵括的运气了。
看着手中的刚刚传来的战报,赵丹突然发现赵括这个家伙自从被自己改变了命运之后,居然已经有了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确实是个好事。
在这个年代,将门虎子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为啥?因为知识的传承。
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知识永远都是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有了知识的传承,人类才会不断的进步,家族亦然。
在赵丹穿越而来的那个时代,曾经有一个叫做陈胜的人说过一句振聋发聩、影响了中国人整整两千年的话,这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其实是有的。
先看看一个中国历史上极为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
后世最显赫的门阀士族之一琅琊王氏,便是出自于秦国大将王翦。
王翦其人在历史上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天下六国均为王翦、王贲父子所灭,再加上王翦之孙王离,一门三列侯,显赫已极。
秦朝灭亡后,王翦之后人王吉、王骏、王崇曾经在西汉出任过博士谏大夫、御史大夫、大司空等高位。
再往后,王遵、王音、王融在东汉出任过太中大夫、大将军掾、南康尹等职位。
在西晋灭亡之后,也是王氏家族衣冠南渡,并由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一度权势无双,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古今姓氏书辩证》曰:“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堪称“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
从秦朝一统到魏晋南北朝,整整数百年的时间,统治着华夏大地的皇族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始终不变的却是王氏一族的显赫和身居高位。
这难道是偶然吗?显然并不是。
所以陈胜并不知道的是,他所愤恨的王侯将相们,其实是真的有“种”的。
这个王侯将相家族们的“种”,就是知识。
这里的知识,指的并不是什么四书五经、也不是什么假大空的八股文,更不是什么礼义廉耻、道德传统。
这里的知识,指的是如何应对君王、如何管理一方、如何统御部下,如何收买人心,甚至是如何去当一个帝王。
只要有了这些无比宝贵的知识,那么这些家族即便一时衰落,也总有崛起的一天。
知识,就是所有世家大族的根。
赵括,就拥有着知识,这种来自于他父亲赵奢的知识。
马服君赵奢此人,以天纵奇才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其人能文能武,能为官能为将,既能为国君分忧,又能够团结同僚,简直就是全方位无死角、挑不出毛病的完美臣子模版。
在赵丹看来,赵奢其实和王翦是一类人,都是属于那种能够创立出顶级门阀世家的始祖级人物。
但赵奢的运气显然比王翦差了不少,因为赵奢不过五十多岁就死了,然后赵奢的儿子赵括也没有成长起来就死在了长平。
这两次连续的打击再加上赵国的灭亡,最终导致了赵奢的这个赵氏还没有起势就已经断了传承。
但如今不一样了。
赵丹的穿越,改变了赵括的命运,也让赵奢的赵氏拥有了传承下去并且犹如王氏一般发扬光大的可能性。
鉴于历史上王氏一族对于秦国的贡献,赵丹其实是很希望赵国也能够有这么一个如秦国王氏般的良臣家族,而赵奢和赵括的这个“赵氏”,就是赵丹心目中的人选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赵丹不把三篇孙子兵法送给别人,却偏偏送给了赵括的原因。
当然了,眼下赵丹对于赵括还仅仅是处于培养阶段,到底行还是不行,这个还得让赵括自己来证明。
如果赵括最终被证明只是一个废柴,那么赵丹也不会傻傻的继续帮扶他下去,而是任其自生自灭。
对于君王来说,有用还是没用,就是一个最直接的衡量标准。
有用的人,才是值得培养的人。
从目前来看,至少赵括干得还不错,还算是挺有用的。
赵丹思考了一会,然后对着面前的繆贤道:“且派人去传寡人之令,裨将赵括作战有功,寡人心甚慰,赏金一万,女二十。并命其将屯留之军,务必要为寡人守住屯留!”
“唯。”繆贤应了一声,便领命出去了。
此刻的赵丹并不在邯郸,而是位于上党郡治所在的长治城。
在数日前的大朝议之中,赵丹力排众议通过了赵国总动员令之后,短短的几天内邯郸之中的民众就已经被动员了起来。
让赵丹欣喜的是,在发布了总动员令之后,他发现单单是邯郸一座城可用来充当民兵的男丁就有十万!
当然了,这是因为邯郸附近本来就是赵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四座大城满打满算下来,凑个二十万甚至更多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了。
于是赵丹又发布了一道命令将里面的独生子给排除掉,然后带着剩下的九万民兵风风火火的朝着上党赶去。
此时此刻,赵丹已经率军穿过了滏口陉的东边,来到了一个叫做黎邑的小城,只要再有几天时间就能够赶到长治了。
而驰援屯留县的那支军队其实并不是由赵丹这边派出去的,而是来自屯留县西边的赵国旧都晋阳。
总的来说,目前形势还算乐观,至少并没有继续恶化下去。
赵丹在处理完赵括的事情之后,又从面前的桌案上拿起一封竹简。
这是前线大将军廉颇送回来的奏报。
自从赵丹宣布亲征之后,从长平前线送来的奏报就从三日一次变成了一日一次。
赵丹仔细的阅读了一遍这封由廉颇亲笔写就的奏报。
看上去长平前线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除了长平关外每日例行的绞肉机大战之外,廉颇坚决的守住了防线,没有让白起取得全面突破。
在读完了廉颇的情报之后,赵丹也是稍微的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虽然廉颇看上去的确是比白起要稍逊一筹,但至少廉颇并没有让赵丹所最担心的全面溃败出现在长平战场上。
赵丹合上了竹简,心中默默的想道:“现在,就看信陵君的了。”
鉴于魏国大军所驻扎的邺城和邯郸只不过一天的距离,所以魏无忌夺权杀晋鄙的事情,赵丹当然是很快就从回到邯郸的赵胜口中得知了。
对此赵丹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外之情,毕竟这可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
蔺相如的死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了赵丹,那就是虽然赵丹穿越导致了整个历史的改变,但是赵丹的穿越却不可能改变每一个人,也不可能改变所有的事情。
所以蔺相如该死还是得死,所以后胜还是那么的贪财,所以吕不韦扶立赵异人的事情还是在稳步的进行之中,所以信陵君救赵之事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发生了。
根据赵胜的说法和赵国所得到的情报,夺取兵权之后的魏无忌已经率领十万魏军急速南下,直扑由秦国大将司马梗和五万精锐秦军镇守的野王城。
而魏无忌和司马梗之间的这一战,便是赵丹所一直盼望的,赵国在这场长平之战中真正逆转乾坤的胜负手!
把举国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外国人的手中,这听起来似乎相当的不靠谱。
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丹对于信陵君魏无忌,的确是有着绝对的信心!
“信陵君,可切莫让寡人失望啊···”
公元前260年,12月21日。
当屯留城解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赵丹一直紧绷的心情终于变得好了不少,甚至已经开始有时间感慨起赵括的运气了。
看着手中的刚刚传来的战报,赵丹突然发现赵括这个家伙自从被自己改变了命运之后,居然已经有了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确实是个好事。
在这个年代,将门虎子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为啥?因为知识的传承。
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知识永远都是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有了知识的传承,人类才会不断的进步,家族亦然。
在赵丹穿越而来的那个时代,曾经有一个叫做陈胜的人说过一句振聋发聩、影响了中国人整整两千年的话,这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其实是有的。
先看看一个中国历史上极为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
后世最显赫的门阀士族之一琅琊王氏,便是出自于秦国大将王翦。
王翦其人在历史上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天下六国均为王翦、王贲父子所灭,再加上王翦之孙王离,一门三列侯,显赫已极。
秦朝灭亡后,王翦之后人王吉、王骏、王崇曾经在西汉出任过博士谏大夫、御史大夫、大司空等高位。
再往后,王遵、王音、王融在东汉出任过太中大夫、大将军掾、南康尹等职位。
在西晋灭亡之后,也是王氏家族衣冠南渡,并由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一度权势无双,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古今姓氏书辩证》曰:“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堪称“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
从秦朝一统到魏晋南北朝,整整数百年的时间,统治着华夏大地的皇族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始终不变的却是王氏一族的显赫和身居高位。
这难道是偶然吗?显然并不是。
所以陈胜并不知道的是,他所愤恨的王侯将相们,其实是真的有“种”的。
这个王侯将相家族们的“种”,就是知识。
这里的知识,指的并不是什么四书五经、也不是什么假大空的八股文,更不是什么礼义廉耻、道德传统。
这里的知识,指的是如何应对君王、如何管理一方、如何统御部下,如何收买人心,甚至是如何去当一个帝王。
只要有了这些无比宝贵的知识,那么这些家族即便一时衰落,也总有崛起的一天。
知识,就是所有世家大族的根。
赵括,就拥有着知识,这种来自于他父亲赵奢的知识。
马服君赵奢此人,以天纵奇才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其人能文能武,能为官能为将,既能为国君分忧,又能够团结同僚,简直就是全方位无死角、挑不出毛病的完美臣子模版。
在赵丹看来,赵奢其实和王翦是一类人,都是属于那种能够创立出顶级门阀世家的始祖级人物。
但赵奢的运气显然比王翦差了不少,因为赵奢不过五十多岁就死了,然后赵奢的儿子赵括也没有成长起来就死在了长平。
这两次连续的打击再加上赵国的灭亡,最终导致了赵奢的这个赵氏还没有起势就已经断了传承。
但如今不一样了。
赵丹的穿越,改变了赵括的命运,也让赵奢的赵氏拥有了传承下去并且犹如王氏一般发扬光大的可能性。
鉴于历史上王氏一族对于秦国的贡献,赵丹其实是很希望赵国也能够有这么一个如秦国王氏般的良臣家族,而赵奢和赵括的这个“赵氏”,就是赵丹心目中的人选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赵丹不把三篇孙子兵法送给别人,却偏偏送给了赵括的原因。
当然了,眼下赵丹对于赵括还仅仅是处于培养阶段,到底行还是不行,这个还得让赵括自己来证明。
如果赵括最终被证明只是一个废柴,那么赵丹也不会傻傻的继续帮扶他下去,而是任其自生自灭。
对于君王来说,有用还是没用,就是一个最直接的衡量标准。
有用的人,才是值得培养的人。
从目前来看,至少赵括干得还不错,还算是挺有用的。
赵丹思考了一会,然后对着面前的繆贤道:“且派人去传寡人之令,裨将赵括作战有功,寡人心甚慰,赏金一万,女二十。并命其将屯留之军,务必要为寡人守住屯留!”
“唯。”繆贤应了一声,便领命出去了。
此刻的赵丹并不在邯郸,而是位于上党郡治所在的长治城。
在数日前的大朝议之中,赵丹力排众议通过了赵国总动员令之后,短短的几天内邯郸之中的民众就已经被动员了起来。
让赵丹欣喜的是,在发布了总动员令之后,他发现单单是邯郸一座城可用来充当民兵的男丁就有十万!
当然了,这是因为邯郸附近本来就是赵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四座大城满打满算下来,凑个二十万甚至更多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了。
于是赵丹又发布了一道命令将里面的独生子给排除掉,然后带着剩下的九万民兵风风火火的朝着上党赶去。
此时此刻,赵丹已经率军穿过了滏口陉的东边,来到了一个叫做黎邑的小城,只要再有几天时间就能够赶到长治了。
而驰援屯留县的那支军队其实并不是由赵丹这边派出去的,而是来自屯留县西边的赵国旧都晋阳。
总的来说,目前形势还算乐观,至少并没有继续恶化下去。
赵丹在处理完赵括的事情之后,又从面前的桌案上拿起一封竹简。
这是前线大将军廉颇送回来的奏报。
自从赵丹宣布亲征之后,从长平前线送来的奏报就从三日一次变成了一日一次。
赵丹仔细的阅读了一遍这封由廉颇亲笔写就的奏报。
看上去长平前线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除了长平关外每日例行的绞肉机大战之外,廉颇坚决的守住了防线,没有让白起取得全面突破。
在读完了廉颇的情报之后,赵丹也是稍微的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虽然廉颇看上去的确是比白起要稍逊一筹,但至少廉颇并没有让赵丹所最担心的全面溃败出现在长平战场上。
赵丹合上了竹简,心中默默的想道:“现在,就看信陵君的了。”
鉴于魏国大军所驻扎的邺城和邯郸只不过一天的距离,所以魏无忌夺权杀晋鄙的事情,赵丹当然是很快就从回到邯郸的赵胜口中得知了。
对此赵丹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外之情,毕竟这可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
蔺相如的死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了赵丹,那就是虽然赵丹穿越导致了整个历史的改变,但是赵丹的穿越却不可能改变每一个人,也不可能改变所有的事情。
所以蔺相如该死还是得死,所以后胜还是那么的贪财,所以吕不韦扶立赵异人的事情还是在稳步的进行之中,所以信陵君救赵之事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发生了。
根据赵胜的说法和赵国所得到的情报,夺取兵权之后的魏无忌已经率领十万魏军急速南下,直扑由秦国大将司马梗和五万精锐秦军镇守的野王城。
而魏无忌和司马梗之间的这一战,便是赵丹所一直盼望的,赵国在这场长平之战中真正逆转乾坤的胜负手!
把举国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外国人的手中,这听起来似乎相当的不靠谱。
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丹对于信陵君魏无忌,的确是有着绝对的信心!
“信陵君,可切莫让寡人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