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万里河山别样红》最新章节!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尽管西北地广人稀,赵振中又声称无意抢山西的地盘,可天上没有平白无故掉馅饼的好事。西北肯如此力助晋绥军,肯定有其意图所在。况且,只有千日做贼的,可没有千日防贼的,若山西这点家底真个被西北给惦记上了,那阎锡山肯定连觉都睡不安稳。他总要弄清楚个中原委心里才塌实。
赵振中,若是不能澄清阎锡山的疑虑,恐怕西北向晋绥军提供再多的帮助也是白搭。既然如此,那索性便向阎锡山分说个清楚。[]
“日军全面侵华,战火即将蔓延到山西,这是我们西北力助阎公的最大前提,也是根本原因。”赵振中说道,“我军现已立足晋西北,日军若进入山西,那我们与阎公之间可就并非唇亡齿寒,而是身当其冲了。从这方面说,帮助阎公也就是在帮助我们。”
人民军所占据的晋西北9县,正位于日军由北南下通道的西侧。即便人民军不想打,日军也不会放自侧翼的威胁,更何况,民众党此前已强硬无比地对日“宣战”,南下日军绝对无法容忍这样一个敌对势力在其侧后对赵振中所说的这个理由,阎锡山点头认可。
“我们西北之所以力助阎公,除了地缘关系上的利害因素外,还有其他几个原因。”赵振中继续分说道,“一来阎公在晋省兴办实业,增强本省乃至国家实力,这与我们西北奉行的理念相通,也与南京老蒋那般买办存在极大不同。这是我们选择阎公而非他人的原因。”
在原本历史上,阎锡山32年复出后,就先筹集资金修筑同蒲铁路,后兴办西北实业公司,前后5年左右便在山西创办了偌大产业。而这其中,南京当局除了政策上给予了一些便利外,未投入分毫
而现在,因赵振中等人的出现,阎锡山复出后第二年,同蒲铁路就已完工。这既节省了山西的大量资金,又为阎锡山创办实业带来了极大便利。
不管阎锡山是出于土老财置办家底,增强实力以自保的念头,还是想增强国家实力,这些年在华美公司的帮助下,他以西北实业公司为纽带兴办了众多实业。从国内来看,除了民众党领导的西北和沂蒙外,阎锡山治下的山西是30年代国内仅有的兴办钢铁冶金等关系到国防实力的重工业的。
与南京老蒋那班奉行“造不如买”的买办们相比,阎锡山这个爱置办家业的“土老财”实在强出太多。西北与阎锡山合作,至少肉是烂在中国的碗里。
听到赵振中称赞兴办实业,贬斥老蒋,阎锡山虽然心里受用,却还是摆手谦虚道老汉置办的那点产业,与西北相比,不值一提啊”
“事实如此,阎公无须谦逊。”赵振中笑了笑,又接着说道,“这二来么,不瞒阎公说,是我们西北看上了山西的人口。”
阎锡山心中一跳,面上一紧,暗道果然我就天上不会平白掉馅饼这下可真被西北给惦记上了。”
“阎公不必紧张。若非日军即将打到山西,三晋千万民众将饱受兵燹之苦,西北又急需有文化的人力,我们也不会有此想法。”赵振中解释道,“我们立足西北的只有几年,教育推广尚未进入收获时期,这两年进入西北的大量灾民又多是文盲,这种情况并非短期内能够解决。但为了应对日军全面侵华后的紧张局势,我们扩大工业生产时又急需有文化的劳动力。结合日军将来进入山西后的形势,我们认为,与其让三晋父老在日军刺刀下受苦,倒不如先转移安置到西北,待将来山西恢复后,再由他们重返家园。”
在人民军崛起西北前,陕、甘、宁、青、新等地总共千万左右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文盲。人民军占据甘、宁之后,虽然也大力推广教育,可至今不过5年左右,甘、宁两地原本600多万的人口中受教育的比例仍然偏低。而随着这两年大量文盲灾民的到来,西北受教育人口的比例更是直线下降。
一个文盲,哪怕是青壮,他能从事的也只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不经过长的扫盲和专业知识培训,青壮文盲们是根本进入不了西北工业生产体系中的。而眼下国内外的紧张局势,又决定了西北无法坐等教育成果出来。要想进一步扩大工业生产,西北必须寻求外来助力。
几番思量后,赵振中等人便将目光投向了阎锡山治下的山西。阎锡山主政山西后就开始推广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山西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在日军进入山西后,提前将一些地区的民众有组织的撤离到西北,这不但能增强西北的发展潜力,也能有效降低日军奴役占领区民众掠夺各种资源壮大自身的可能性。当然,西北也将为阎锡山提供物资上的支持,以利于其在晋南坚守。
“赵主席,我听着西北准备的都是日军进入山西后如何如何,难道我们就不能把日军顶在山西之外吗?我们就真的毫无胜机?”贾景德忍不住皱眉问道。
不管是此前易纵为横的建议,还是眼下转移山西民众的想法,赵振中向阎锡山提及的都是着眼于“日军进入山西”后,也就是说西北并不看好二战区对日作战前景,这也难怪贾景德心有不满了。
“南京当局已将主要力量投入到凇沪战场,而二战区部队中,既有晋绥军,又有老蒋的中央军,还有**的八路军,以及其他地方杂牌部队。装备不一,心思各异,其中还有不少与日作战已遭受了重大损失的,这样一种情况,恐怕阎公就没信心能挡得住日渐增兵的华北日军吧。”赵振中叹道。
阎锡山也长叹了一声,摇头苦笑道要想取胜,难哪”
作为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自然统辖的是何等部队。除了在汤恩伯在南口一线前敌总指挥部所辖的13军、17军,以及94师外,其他部队就是由晋绥军组成的第六、第七集团军,以及一些战区直属部队了。阎锡山很清楚,眼下二战区,兵力既不足,装备也不强,是难以挡住日军重兵集团多路攻击的。
“今天检阅,见贵军如此精锐,难道也对日军无可奈何?”贾景德仍难以。
“这就涉及到西北力助阎公的另一原因了。”赵振中并没有直接回答贾景德,转而说道,“**眼下在大力宣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策略不能说不好。但这个政策却是**奉共产国际的命令提出来的。而共产国际和苏联的目的是想把中国变成牵制日军兵力的主战场,以缓解苏联在远东所承受的日军压力。”
顿了下,赵振中又接着说道苏联的压力小了,但我们西北要承受的压力可就大了。新疆和苏联有着漫长的边界线,苏联又有土西铁路的便利,加上其驻蒙古军队也对我关内行政区虎视耽耽,对我们来说,这个压力可比来自日军的更大坦白地说,西北的力量有多半受到苏联的牵制”
尽管眼下欧洲局势日渐紧张,苏联国内又在大规模肃反,不见得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对西北的攻击。但赵振中等人却决不能掉以轻心。除了周明远负责的“闻风”正盯紧有关新疆、蒙古有关苏联的电讯往来外,加上一纵在内,人民军已经有5个改制完成的主力纵队承担着对苏、蒙的作战任务。而这几乎占据了人民军半数兵力。再考虑到山南和晋、陕、甘、宁、青、藏等地的驻防部队,人民军现阶段能用于对日作战的充其量也就是15万左右的兵力。而这个兵力是无法与华北即将增加到40万左右的日军重兵集团硬抗的。至少要等今年秋冬18万新兵训练完成后,人民军才能缓解眼下对日作战兵力不足的情况。
“**的抗日原来却是这般”贾景德感叹道。
“他们的抗日,确实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成分在内,这不容否认。”赵振中叹了口气,“但他们的抗日,也是为了改善其自身生存环境,更包含着为苏联战略利益服务的因素在内”
**35年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是王明等驻苏联人员遵从共产国际的意旨,在国外发布的。35年张浩奉共产国际之命,又特意赶到陕北传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这才有了其后**“逼蒋抗日”等政策。并最终发展到眼下国共二次合作的样子。
不过,西北同晋绥军合作,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却是赵振中无法对阎锡山明说的。那就是逐渐撬动阎锡山背蒋靠西。
阎锡山本来就与老蒋有中原大战的嫌隙,西北又如此暗助阎锡山,老蒋后会想?随着抗战的持续,海外物资难以及时补充之下,老蒋能给阎锡山的只有日渐贬值的法币。
而西北这边,不但能给阎锡山包括装备在内的各种物资,人民军还能就近为阎锡山提供作战上的援助,保证晋西南基地的固守。阎锡山届时会做怎样的选择,也并不难猜测。
阎锡山已经明白了赵振中转移山西民众去西北的意图所在。这其中,除了解决西北工业发展所需的用工问题外,还有对日的坚壁清野成分,以及对**立足山西的釜底抽薪因素。不管是日军还是**,要想在山西立足,除了地盘外,人口更是必不可少。若阎锡山同意将山西人口迁移到西北,那势必会遏制日军和**在山西的发展。
“动员晋省民众到西北安置,不是不可以,但这将影响到我们在晋南坚持抗战力量的强弱。晋西南抗战基地的建设,以及晋东南的坚持,也都离不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振中何以教我?”
阎锡山很清楚,既然人民军盯上了山西的人口,即便他不同意,赵振中也肯定另有办法。区别只是去西北的人口多少不同罢了。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多从西北换点好处。
赵振中一听就明白了阎锡山又在打其小算盘了。晋南一带只占山西地域的三分之一左右,是无法容纳山西全省1200多万人口的。阎锡山如此说法,只不过是在讨要好处罢了。
“若是阎公能将内外长城之间和云中山以东晋省民众转移到西北安置,那我们自可在粮食、医药、衣物等方面向阎公提供帮助。”赵振中允诺道。
“30万支‘34式’步枪,每支配弹300发;两千挺机关枪,每挺配弹1千发;两百部装甲汽车;5个防空团的装备。每年还要提供粮食10万吨、20万套冬装及被褥、可供20万人使用的药品。”阎锡山扳着指头,来了个狮子大开口
“阎公若是没有诚意,那便作罢,何必开出这等条件为难人?”赵振中沉脸说道,“粮食和衣物我们咬咬牙还能承受,其他几项,根本就不可能须知,我们接受晋省民众,可是在为山西的将来保存力量,本来就已经负担不小”
“振中莫怪。”阎锡山叹道,“一旦日军进入山西,老汉就是能在晋西南坚守住,这日子肯定也是苦巴巴。蒋某人又顾念着凇沪和南方,肯定是顾不得我们了。老汉也只能厚颜向振中多要点,也好度日。依振中看,这几项能满足多少?”
“粮食、衣物应勉强可以满足,但这两项是大宗,运输也将是个麻烦。”赵振中看着阎锡山那副“日子过不下去”的模样也是无奈,便逐一分析道,“西北现在进入的灾民、难民很多,还有山南疫区在,都需要不少药品。每年我们最多能提供10万人份的常用药品。至于军械装备,阎公所提数量过于离谱。步枪、机关枪、装甲汽车,数量上最多能满足三分之一;防空团能解决两个。而且,即便是缩减后的装备数量,也要等到明年年底前才能全部兑现”
尽管被赵振中将有关装备数量给拦腰砍去大半,阎锡山思量之后觉得这买卖还是赚当下,他便两眼放光地说道只要振中不诳老汉,明年就明年”
“我说阎公,你要这么多物资和装备,就不怕老蒋起疑心啊?”见土老财松口,赵振中忍不住问道。
“蒋某人要是反对,那他就给老汉补足这些物资再说了,老汉得到这些物资都是用在抗战上,问心无愧”阎锡山状甚坦然。
“除了晋西北9县外,太原以北的山西地区至少有6百多万人口,只要阎公能将这一区域中的人口向西北转移5百万,到明年底,西北一定兑现全部承诺”赵振中也应承道,“而且,将来山西恢复,只要这些民众自愿重返家园,西北决不阻拦”
赵振中的条件听上去确实不,似乎只是借用山西几百万民众。但阎锡山却清楚,若是今后在山西拿不出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来,这几百万民众可就等于变成西北的人了。
思量之后,阎锡山觉得正好可趁机推行“土地村公有”等政策,将来还是有可能把晋省民众给吸引的,便慨然说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赵振中也点头应道。
说物资援助也好,说人口买卖也罢,反正,赵振中就这样与阎锡山敲定了有关协议。
西北有地盘、有资源,只要有了足够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劳动力,那各方面的发展建设速度肯定能进一步加快。用一些物资来换取阎锡山在这个问题上的配合,对西北来说是非常合算的。
而阎锡山也觉得把将来会落入日军掌握或被**鼓惑的人口提前转移到西北,又能获得大批物资补充,并不吃亏。阎锡山和赵振中这一老一少,都觉得这个协议不,各自面带笑容,心情舒畅。
“这个方案要真的变成现实,那日军所到之处,可就真成‘无人之境’,任其‘纵横’了。”一旁的贾景德感叹道。
“只怕到时候我们的压力会增大不小。”周明远则面色凝重地说道,“若内外长城之间,以及云中山以东的晋省民众都向西进入我部区域,那日军肯定也会来个易纵为横,向我部防线发动猛烈攻击的”
“压力肯定是小不了,但凭借永固工事进行防御作战,问题并不大。这也是对部队的一次锤炼。”赵振中自信地说道,“我们今后要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还要收复失地,小鬼子这关总是要过的”
双方达成协定后,阎锡山就将动员民众迁移和此前约定的转移灾民的事情一块交给了贾景德办理。而赵振中则建议道最好现在就着手动员民众分批经铁路向晋西方向迁移,以免察哈尔形势恶化后来不及处置。”
现在察哈尔的形势日渐恶化,失守已是意料中事。一旦日军拿下张家口,通过铁路,可直接攻击大同及内外长城之间的区域;而经灵丘、繁峙等地的东向侧翼,因二战区兵力不足,也不保险。因此,阎锡山和贾景德略做商议,事情也就按赵振中所说定了下来。
“振中,那你对山西作战有建议方案没有?”阎锡山又问道。
“我还是以前那些对重点区域布防的建议。”赵振中摇头说道,“对于二战区各部队的情况,阎公比我更为清楚,也完全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恰当的作战方案。我就不越俎代庖了。另外,太原的工业的拆迁速度也应该进一步加快了。阎公的一番心血可别落入日军手中。”
作为眼下以晋绥军和部分中央军为主的二战区,阎锡山对部队情况的掌握确实比赵振中强不少。闻言之后他点点头,也不再多问,只说道估计到10月中,太原等地的工业将全部迁移到晋西南基地。若万一日军过早突破,还望振中能施以援手。”
“10月中应该没多大问题。”赵振中应承道,“若真有万一,人民军绝不坐视就是了”
敲定一应事项后,阎锡山、贾景德并未多待,而是趁天黑前赶往阳方口。在路上,贾景德忍不住问道阎公,就这样决定迁移几百万民众,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日军攻入山西那是早晚的事。日本人可怕,但也不可怕。毕竟,日本人非我族类,在中国领土上能逞威一时,但却逞不了一世而西北的实力则让人畏惧,**则令人头疼啊。”阎锡山叹道,“再说,赵振中既然明确提出迁移晋北民众到西北,他会没准备其他后手?现在我们是双方合作,还可获得他们的一些帮助,若等其自行动手,那我们可能也捞不着。
况且,与西北打交道我们还可以提条件拿好处,可若是**八路军来了,那我们不仅没好处可拿,还要倒贴物资装备给他们西北只是借用晋省民众,无意于晋省其他地盘;而**若站住脚,那不但民众会受其鼓惑,我们连地盘也保不住。将来山西也很可能真个被**变了颜色。
都说两大之间难为小,我们面对的何止是两大?日本人、西北、南京,还有**,几厢比较起来,我宁愿与西北合作”
阎锡山的话语中透露着深深的无奈。
在他看来,日军是异族,是闯进中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强盗。中、日间全面战争已经开打,只要不是甘心做汉奸,那同日军之间没好说的,只有“打”这一条道能走了。
而西北虽然在国内崛起较晚,但却连败苏联、英国,又接连收复失地,实力强横,已然是晋绥军需要仰视的一方豪强。若非万不得已,阎锡山实在不想招惹西北。况且,跟着西北这个豪强,只要不太过分,双方还有道理可讲,阎锡山也时不时能有口肉吃,有肉汤可喝。若非日军将要打到山西,象眼下这样,西北和晋绥军之间相安无事也是不。
至于**,虽然有个强大的外国主子,可在国内这些年混得实在不怎样,只剩下穷横了。不过,光脚不怕穿鞋的,眼下**就好比那光脚的穷汉,惹不起西北这个豪强,就把眼光盯在阎锡山这个土财主身上了。
而阎锡山领导下的晋绥系,既比不上日军这个强盗,也比不过西北这个豪强,但靠着积攒下的那些家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比**这帮穷汉却要好过得多。可老蒋偏偏又将去年抢掠了一回山西的这帮穷汉打发到和阎锡山这个土老财做伴,还要阎老财负责好好招待穷汉。你说这都算事儿?阎锡山只要一想起来,就忍不住一肚子的牢骚。可到了他这般地位,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牢骚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现在好了,赵振中今天又是“纵横”,又是物资换人口的这一通游说,阎锡山也动了心思。在强盗快要打进家门的时候,豪强又盯上了土老财家的丁口,还想用物资租借丁口。既然那些丁口不是被强盗夺走,就是被穷汉给拐走,反正是保不住了,那还不如让豪强租借呢至少,租借的丁口是有可能返还原主的。而获得豪强的帮助,土老财也能更好地和强盗、穷汉周旋也省得自家丁口被穷汉拐走后,倒过头来打土豪
阎锡山、贾景德去了阳方口,赵振中等人却并未返回人民军总部,而是留在保德准备今后几天视察晋西北的防务情况。
“老赵,前些时候我曾来看过,东向防线上地势很有利,固守是完全没问题的。南面也有水库和吕梁山可依赖,问题也不大,就是北面内长城一线稍微差些。”晚饭过后,周明远在六纵指挥部里向赵振中介绍有关情况。
人民军占据的是晋西北9县,但由于依山势走向,实际上控制的区域却是9个半县。这半个县就是东向的宁武。从宁武县城南14公里处的余庄以东、以北区域,属于晋绥军控制,而余庄以南位于管涔山和云中山之间的区域,则被人民军占据。
整个东部防线,除了神池与宁武北部交界的管涔山一带外,还包括南北走向的云中山脉,并向南延伸到娄烦一带。而位于娄烦一带的汾河水库,则是东部防线和南部防线的交接点。
东部防线依山势走向而构筑,都是石质或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永固工事。而在6月份西北军事会议后,又通过完工的盘山公路把雷达、高射炮和重炮给架到山上构筑好的隐蔽位置。配合大大小小的火力点以及届时来自空军的空中防护,东部防线确实固若金汤。
南部防线则由汾河水库和吕梁山、黑茶山一线构成。虽然不若东部防线那般险阻重重,可单凭一个比后世历史上容量更大的汾河水库,就足以抵得过千军万马何况,在水库之外,吕梁山、黑茶山一线的工事和轻重火力也绝不容忽视
比较起来,北部内长城一线就显得有些不足。
从偏关吞虎口一直向东蜿蜒伸展到平型关的内长城,其西半部分就是人民军所占据的晋西北区域北部防线。位于晋西北区域处的内长城早已失修多年,残破不堪,但不管是重修还是拆除,工程量都太大,人民军也只是依据山势在一些关键位置构筑了永固工事。虽然与东部、南部防线相比显得有些薄弱,但这一带山岭众多,又缺乏象样的道路,除了利用阳方口一带的铁路和公路推进外,日军的重装备根本就无法跟进和施展
“若我们单只有陆军,那北部防线确实有些薄弱。”赵振中指点着地图说道,“若日军将其重炮架到朔州西北的黑驼山上,居高临下,应可轰击到内长城一线。但我们现在有空军,根本就不会给日军集中重火力轰击的机会。况且,我军已在内长城内侧的马坊、八角、小寨村一线的高地上构筑了第二道防线,已超出了黑驼山火力可能覆盖的范围。没有太大问题的。”
顿了下,赵振中又说道晋西北9县,不管是对于我们西北,还是对于整个山西,乃至全国的抗战,都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落。在战争前期,日军忙于攻城掠地的情况下,是不会脱离重火力的配合,动用重兵攻击阳方口以西的山岭地带的。而不等日军攻击步伐放缓,我们将在两个大方向上展开行动,届时日军的注意力也不会再放在晋西北这个小小的角落。”
“在一东一西,牢牢砸下两颗硬钉子,够小日本头疼的。”周明远乐了一会儿,却又叹道,“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吸引的日军可就少不了了”
赵振中洪声笑道不管是护卫军还是人民军,都已不再是温室中的花草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也该迎接这个世界的雷霆风暴了若是连小日本这关都过不了,我们今后还和老毛子硬抗?‘受邦之过,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在事关民族危亡的国战时刻,若我们也存着太多保存实力的想法,那将来我们民众党面对来自历史的质询?又怎能赢得更广泛的民心?又怎能带领民众迎接未来更大的风暴?这一关,是我们必须要过的我们也一定能迈的”
周明远也为赵振中的豪迈所感染,也哈哈笑道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就不白活一回先干掉小日本,再干掉老毛子”
平静了一会儿,周明远又思索着说道不过,就算我们后面一东一西遥相互应,可那也只是两个局部而已,扭转不了抗战的大局。若是两者也能横连起来就好了。另外,这会不会影响到日军北上或南下?”
在原本历史上,日军在二战时期的总兵力有6、7百万,若这样一股庞大兵力全部被吸引到中国领土上的话,那将是一场严重的灾难尽管说得豪迈,可赵振中、周明远也都清楚,在护卫军、人民军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前,决不能太早吸引日军重兵集团。
“任何一个国家,哪怕它已经发布了全民总动员令,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将全部后备兵力给集结起来。这需要一个预热、启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在战争前期,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兵力不会超过两百万。而这其中还包括承担对苏作战任务的关东军。”
赵振中进一步分析道日军北上仍有可能,但南下则是一定的。随着战争前期各种物资的消耗,以及欧洲局势变化,特别是德国在法国得手后,作为德国的盟友,又占领我国东南沿海日本仍会忍不住对法属印度支那下手。
况且,现在南洋可有着钢铁、精铜、铝、石油、橡胶等重要资源,华美这几年又正在菲律宾建设一个大型造船厂,还把它给上市了,这一切都对日军有足够的吸引力。
至于两个局部间的联横,只能等过几年,积攒了足够的力量后再实行了。”
赵振中和周明远两人在畅谈未来形势的时候,老蒋和**却都在为如何与民众党、人民军洽商而感到头疼。而这个头疼的源头却都来自于相同一方——苏联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尽管西北地广人稀,赵振中又声称无意抢山西的地盘,可天上没有平白无故掉馅饼的好事。西北肯如此力助晋绥军,肯定有其意图所在。况且,只有千日做贼的,可没有千日防贼的,若山西这点家底真个被西北给惦记上了,那阎锡山肯定连觉都睡不安稳。他总要弄清楚个中原委心里才塌实。
赵振中,若是不能澄清阎锡山的疑虑,恐怕西北向晋绥军提供再多的帮助也是白搭。既然如此,那索性便向阎锡山分说个清楚。[]
“日军全面侵华,战火即将蔓延到山西,这是我们西北力助阎公的最大前提,也是根本原因。”赵振中说道,“我军现已立足晋西北,日军若进入山西,那我们与阎公之间可就并非唇亡齿寒,而是身当其冲了。从这方面说,帮助阎公也就是在帮助我们。”
人民军所占据的晋西北9县,正位于日军由北南下通道的西侧。即便人民军不想打,日军也不会放自侧翼的威胁,更何况,民众党此前已强硬无比地对日“宣战”,南下日军绝对无法容忍这样一个敌对势力在其侧后对赵振中所说的这个理由,阎锡山点头认可。
“我们西北之所以力助阎公,除了地缘关系上的利害因素外,还有其他几个原因。”赵振中继续分说道,“一来阎公在晋省兴办实业,增强本省乃至国家实力,这与我们西北奉行的理念相通,也与南京老蒋那般买办存在极大不同。这是我们选择阎公而非他人的原因。”
在原本历史上,阎锡山32年复出后,就先筹集资金修筑同蒲铁路,后兴办西北实业公司,前后5年左右便在山西创办了偌大产业。而这其中,南京当局除了政策上给予了一些便利外,未投入分毫
而现在,因赵振中等人的出现,阎锡山复出后第二年,同蒲铁路就已完工。这既节省了山西的大量资金,又为阎锡山创办实业带来了极大便利。
不管阎锡山是出于土老财置办家底,增强实力以自保的念头,还是想增强国家实力,这些年在华美公司的帮助下,他以西北实业公司为纽带兴办了众多实业。从国内来看,除了民众党领导的西北和沂蒙外,阎锡山治下的山西是30年代国内仅有的兴办钢铁冶金等关系到国防实力的重工业的。
与南京老蒋那班奉行“造不如买”的买办们相比,阎锡山这个爱置办家业的“土老财”实在强出太多。西北与阎锡山合作,至少肉是烂在中国的碗里。
听到赵振中称赞兴办实业,贬斥老蒋,阎锡山虽然心里受用,却还是摆手谦虚道老汉置办的那点产业,与西北相比,不值一提啊”
“事实如此,阎公无须谦逊。”赵振中笑了笑,又接着说道,“这二来么,不瞒阎公说,是我们西北看上了山西的人口。”
阎锡山心中一跳,面上一紧,暗道果然我就天上不会平白掉馅饼这下可真被西北给惦记上了。”
“阎公不必紧张。若非日军即将打到山西,三晋千万民众将饱受兵燹之苦,西北又急需有文化的人力,我们也不会有此想法。”赵振中解释道,“我们立足西北的只有几年,教育推广尚未进入收获时期,这两年进入西北的大量灾民又多是文盲,这种情况并非短期内能够解决。但为了应对日军全面侵华后的紧张局势,我们扩大工业生产时又急需有文化的劳动力。结合日军将来进入山西后的形势,我们认为,与其让三晋父老在日军刺刀下受苦,倒不如先转移安置到西北,待将来山西恢复后,再由他们重返家园。”
在人民军崛起西北前,陕、甘、宁、青、新等地总共千万左右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文盲。人民军占据甘、宁之后,虽然也大力推广教育,可至今不过5年左右,甘、宁两地原本600多万的人口中受教育的比例仍然偏低。而随着这两年大量文盲灾民的到来,西北受教育人口的比例更是直线下降。
一个文盲,哪怕是青壮,他能从事的也只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不经过长的扫盲和专业知识培训,青壮文盲们是根本进入不了西北工业生产体系中的。而眼下国内外的紧张局势,又决定了西北无法坐等教育成果出来。要想进一步扩大工业生产,西北必须寻求外来助力。
几番思量后,赵振中等人便将目光投向了阎锡山治下的山西。阎锡山主政山西后就开始推广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山西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在日军进入山西后,提前将一些地区的民众有组织的撤离到西北,这不但能增强西北的发展潜力,也能有效降低日军奴役占领区民众掠夺各种资源壮大自身的可能性。当然,西北也将为阎锡山提供物资上的支持,以利于其在晋南坚守。
“赵主席,我听着西北准备的都是日军进入山西后如何如何,难道我们就不能把日军顶在山西之外吗?我们就真的毫无胜机?”贾景德忍不住皱眉问道。
不管是此前易纵为横的建议,还是眼下转移山西民众的想法,赵振中向阎锡山提及的都是着眼于“日军进入山西”后,也就是说西北并不看好二战区对日作战前景,这也难怪贾景德心有不满了。
“南京当局已将主要力量投入到凇沪战场,而二战区部队中,既有晋绥军,又有老蒋的中央军,还有**的八路军,以及其他地方杂牌部队。装备不一,心思各异,其中还有不少与日作战已遭受了重大损失的,这样一种情况,恐怕阎公就没信心能挡得住日渐增兵的华北日军吧。”赵振中叹道。
阎锡山也长叹了一声,摇头苦笑道要想取胜,难哪”
作为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自然统辖的是何等部队。除了在汤恩伯在南口一线前敌总指挥部所辖的13军、17军,以及94师外,其他部队就是由晋绥军组成的第六、第七集团军,以及一些战区直属部队了。阎锡山很清楚,眼下二战区,兵力既不足,装备也不强,是难以挡住日军重兵集团多路攻击的。
“今天检阅,见贵军如此精锐,难道也对日军无可奈何?”贾景德仍难以。
“这就涉及到西北力助阎公的另一原因了。”赵振中并没有直接回答贾景德,转而说道,“**眼下在大力宣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策略不能说不好。但这个政策却是**奉共产国际的命令提出来的。而共产国际和苏联的目的是想把中国变成牵制日军兵力的主战场,以缓解苏联在远东所承受的日军压力。”
顿了下,赵振中又接着说道苏联的压力小了,但我们西北要承受的压力可就大了。新疆和苏联有着漫长的边界线,苏联又有土西铁路的便利,加上其驻蒙古军队也对我关内行政区虎视耽耽,对我们来说,这个压力可比来自日军的更大坦白地说,西北的力量有多半受到苏联的牵制”
尽管眼下欧洲局势日渐紧张,苏联国内又在大规模肃反,不见得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对西北的攻击。但赵振中等人却决不能掉以轻心。除了周明远负责的“闻风”正盯紧有关新疆、蒙古有关苏联的电讯往来外,加上一纵在内,人民军已经有5个改制完成的主力纵队承担着对苏、蒙的作战任务。而这几乎占据了人民军半数兵力。再考虑到山南和晋、陕、甘、宁、青、藏等地的驻防部队,人民军现阶段能用于对日作战的充其量也就是15万左右的兵力。而这个兵力是无法与华北即将增加到40万左右的日军重兵集团硬抗的。至少要等今年秋冬18万新兵训练完成后,人民军才能缓解眼下对日作战兵力不足的情况。
“**的抗日原来却是这般”贾景德感叹道。
“他们的抗日,确实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成分在内,这不容否认。”赵振中叹了口气,“但他们的抗日,也是为了改善其自身生存环境,更包含着为苏联战略利益服务的因素在内”
**35年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是王明等驻苏联人员遵从共产国际的意旨,在国外发布的。35年张浩奉共产国际之命,又特意赶到陕北传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这才有了其后**“逼蒋抗日”等政策。并最终发展到眼下国共二次合作的样子。
不过,西北同晋绥军合作,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却是赵振中无法对阎锡山明说的。那就是逐渐撬动阎锡山背蒋靠西。
阎锡山本来就与老蒋有中原大战的嫌隙,西北又如此暗助阎锡山,老蒋后会想?随着抗战的持续,海外物资难以及时补充之下,老蒋能给阎锡山的只有日渐贬值的法币。
而西北这边,不但能给阎锡山包括装备在内的各种物资,人民军还能就近为阎锡山提供作战上的援助,保证晋西南基地的固守。阎锡山届时会做怎样的选择,也并不难猜测。
阎锡山已经明白了赵振中转移山西民众去西北的意图所在。这其中,除了解决西北工业发展所需的用工问题外,还有对日的坚壁清野成分,以及对**立足山西的釜底抽薪因素。不管是日军还是**,要想在山西立足,除了地盘外,人口更是必不可少。若阎锡山同意将山西人口迁移到西北,那势必会遏制日军和**在山西的发展。
“动员晋省民众到西北安置,不是不可以,但这将影响到我们在晋南坚持抗战力量的强弱。晋西南抗战基地的建设,以及晋东南的坚持,也都离不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振中何以教我?”
阎锡山很清楚,既然人民军盯上了山西的人口,即便他不同意,赵振中也肯定另有办法。区别只是去西北的人口多少不同罢了。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多从西北换点好处。
赵振中一听就明白了阎锡山又在打其小算盘了。晋南一带只占山西地域的三分之一左右,是无法容纳山西全省1200多万人口的。阎锡山如此说法,只不过是在讨要好处罢了。
“若是阎公能将内外长城之间和云中山以东晋省民众转移到西北安置,那我们自可在粮食、医药、衣物等方面向阎公提供帮助。”赵振中允诺道。
“30万支‘34式’步枪,每支配弹300发;两千挺机关枪,每挺配弹1千发;两百部装甲汽车;5个防空团的装备。每年还要提供粮食10万吨、20万套冬装及被褥、可供20万人使用的药品。”阎锡山扳着指头,来了个狮子大开口
“阎公若是没有诚意,那便作罢,何必开出这等条件为难人?”赵振中沉脸说道,“粮食和衣物我们咬咬牙还能承受,其他几项,根本就不可能须知,我们接受晋省民众,可是在为山西的将来保存力量,本来就已经负担不小”
“振中莫怪。”阎锡山叹道,“一旦日军进入山西,老汉就是能在晋西南坚守住,这日子肯定也是苦巴巴。蒋某人又顾念着凇沪和南方,肯定是顾不得我们了。老汉也只能厚颜向振中多要点,也好度日。依振中看,这几项能满足多少?”
“粮食、衣物应勉强可以满足,但这两项是大宗,运输也将是个麻烦。”赵振中看着阎锡山那副“日子过不下去”的模样也是无奈,便逐一分析道,“西北现在进入的灾民、难民很多,还有山南疫区在,都需要不少药品。每年我们最多能提供10万人份的常用药品。至于军械装备,阎公所提数量过于离谱。步枪、机关枪、装甲汽车,数量上最多能满足三分之一;防空团能解决两个。而且,即便是缩减后的装备数量,也要等到明年年底前才能全部兑现”
尽管被赵振中将有关装备数量给拦腰砍去大半,阎锡山思量之后觉得这买卖还是赚当下,他便两眼放光地说道只要振中不诳老汉,明年就明年”
“我说阎公,你要这么多物资和装备,就不怕老蒋起疑心啊?”见土老财松口,赵振中忍不住问道。
“蒋某人要是反对,那他就给老汉补足这些物资再说了,老汉得到这些物资都是用在抗战上,问心无愧”阎锡山状甚坦然。
“除了晋西北9县外,太原以北的山西地区至少有6百多万人口,只要阎公能将这一区域中的人口向西北转移5百万,到明年底,西北一定兑现全部承诺”赵振中也应承道,“而且,将来山西恢复,只要这些民众自愿重返家园,西北决不阻拦”
赵振中的条件听上去确实不,似乎只是借用山西几百万民众。但阎锡山却清楚,若是今后在山西拿不出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来,这几百万民众可就等于变成西北的人了。
思量之后,阎锡山觉得正好可趁机推行“土地村公有”等政策,将来还是有可能把晋省民众给吸引的,便慨然说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赵振中也点头应道。
说物资援助也好,说人口买卖也罢,反正,赵振中就这样与阎锡山敲定了有关协议。
西北有地盘、有资源,只要有了足够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劳动力,那各方面的发展建设速度肯定能进一步加快。用一些物资来换取阎锡山在这个问题上的配合,对西北来说是非常合算的。
而阎锡山也觉得把将来会落入日军掌握或被**鼓惑的人口提前转移到西北,又能获得大批物资补充,并不吃亏。阎锡山和赵振中这一老一少,都觉得这个协议不,各自面带笑容,心情舒畅。
“这个方案要真的变成现实,那日军所到之处,可就真成‘无人之境’,任其‘纵横’了。”一旁的贾景德感叹道。
“只怕到时候我们的压力会增大不小。”周明远则面色凝重地说道,“若内外长城之间,以及云中山以东的晋省民众都向西进入我部区域,那日军肯定也会来个易纵为横,向我部防线发动猛烈攻击的”
“压力肯定是小不了,但凭借永固工事进行防御作战,问题并不大。这也是对部队的一次锤炼。”赵振中自信地说道,“我们今后要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还要收复失地,小鬼子这关总是要过的”
双方达成协定后,阎锡山就将动员民众迁移和此前约定的转移灾民的事情一块交给了贾景德办理。而赵振中则建议道最好现在就着手动员民众分批经铁路向晋西方向迁移,以免察哈尔形势恶化后来不及处置。”
现在察哈尔的形势日渐恶化,失守已是意料中事。一旦日军拿下张家口,通过铁路,可直接攻击大同及内外长城之间的区域;而经灵丘、繁峙等地的东向侧翼,因二战区兵力不足,也不保险。因此,阎锡山和贾景德略做商议,事情也就按赵振中所说定了下来。
“振中,那你对山西作战有建议方案没有?”阎锡山又问道。
“我还是以前那些对重点区域布防的建议。”赵振中摇头说道,“对于二战区各部队的情况,阎公比我更为清楚,也完全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恰当的作战方案。我就不越俎代庖了。另外,太原的工业的拆迁速度也应该进一步加快了。阎公的一番心血可别落入日军手中。”
作为眼下以晋绥军和部分中央军为主的二战区,阎锡山对部队情况的掌握确实比赵振中强不少。闻言之后他点点头,也不再多问,只说道估计到10月中,太原等地的工业将全部迁移到晋西南基地。若万一日军过早突破,还望振中能施以援手。”
“10月中应该没多大问题。”赵振中应承道,“若真有万一,人民军绝不坐视就是了”
敲定一应事项后,阎锡山、贾景德并未多待,而是趁天黑前赶往阳方口。在路上,贾景德忍不住问道阎公,就这样决定迁移几百万民众,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日军攻入山西那是早晚的事。日本人可怕,但也不可怕。毕竟,日本人非我族类,在中国领土上能逞威一时,但却逞不了一世而西北的实力则让人畏惧,**则令人头疼啊。”阎锡山叹道,“再说,赵振中既然明确提出迁移晋北民众到西北,他会没准备其他后手?现在我们是双方合作,还可获得他们的一些帮助,若等其自行动手,那我们可能也捞不着。
况且,与西北打交道我们还可以提条件拿好处,可若是**八路军来了,那我们不仅没好处可拿,还要倒贴物资装备给他们西北只是借用晋省民众,无意于晋省其他地盘;而**若站住脚,那不但民众会受其鼓惑,我们连地盘也保不住。将来山西也很可能真个被**变了颜色。
都说两大之间难为小,我们面对的何止是两大?日本人、西北、南京,还有**,几厢比较起来,我宁愿与西北合作”
阎锡山的话语中透露着深深的无奈。
在他看来,日军是异族,是闯进中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强盗。中、日间全面战争已经开打,只要不是甘心做汉奸,那同日军之间没好说的,只有“打”这一条道能走了。
而西北虽然在国内崛起较晚,但却连败苏联、英国,又接连收复失地,实力强横,已然是晋绥军需要仰视的一方豪强。若非万不得已,阎锡山实在不想招惹西北。况且,跟着西北这个豪强,只要不太过分,双方还有道理可讲,阎锡山也时不时能有口肉吃,有肉汤可喝。若非日军将要打到山西,象眼下这样,西北和晋绥军之间相安无事也是不。
至于**,虽然有个强大的外国主子,可在国内这些年混得实在不怎样,只剩下穷横了。不过,光脚不怕穿鞋的,眼下**就好比那光脚的穷汉,惹不起西北这个豪强,就把眼光盯在阎锡山这个土财主身上了。
而阎锡山领导下的晋绥系,既比不上日军这个强盗,也比不过西北这个豪强,但靠着积攒下的那些家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比**这帮穷汉却要好过得多。可老蒋偏偏又将去年抢掠了一回山西的这帮穷汉打发到和阎锡山这个土老财做伴,还要阎老财负责好好招待穷汉。你说这都算事儿?阎锡山只要一想起来,就忍不住一肚子的牢骚。可到了他这般地位,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牢骚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现在好了,赵振中今天又是“纵横”,又是物资换人口的这一通游说,阎锡山也动了心思。在强盗快要打进家门的时候,豪强又盯上了土老财家的丁口,还想用物资租借丁口。既然那些丁口不是被强盗夺走,就是被穷汉给拐走,反正是保不住了,那还不如让豪强租借呢至少,租借的丁口是有可能返还原主的。而获得豪强的帮助,土老财也能更好地和强盗、穷汉周旋也省得自家丁口被穷汉拐走后,倒过头来打土豪
阎锡山、贾景德去了阳方口,赵振中等人却并未返回人民军总部,而是留在保德准备今后几天视察晋西北的防务情况。
“老赵,前些时候我曾来看过,东向防线上地势很有利,固守是完全没问题的。南面也有水库和吕梁山可依赖,问题也不大,就是北面内长城一线稍微差些。”晚饭过后,周明远在六纵指挥部里向赵振中介绍有关情况。
人民军占据的是晋西北9县,但由于依山势走向,实际上控制的区域却是9个半县。这半个县就是东向的宁武。从宁武县城南14公里处的余庄以东、以北区域,属于晋绥军控制,而余庄以南位于管涔山和云中山之间的区域,则被人民军占据。
整个东部防线,除了神池与宁武北部交界的管涔山一带外,还包括南北走向的云中山脉,并向南延伸到娄烦一带。而位于娄烦一带的汾河水库,则是东部防线和南部防线的交接点。
东部防线依山势走向而构筑,都是石质或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永固工事。而在6月份西北军事会议后,又通过完工的盘山公路把雷达、高射炮和重炮给架到山上构筑好的隐蔽位置。配合大大小小的火力点以及届时来自空军的空中防护,东部防线确实固若金汤。
南部防线则由汾河水库和吕梁山、黑茶山一线构成。虽然不若东部防线那般险阻重重,可单凭一个比后世历史上容量更大的汾河水库,就足以抵得过千军万马何况,在水库之外,吕梁山、黑茶山一线的工事和轻重火力也绝不容忽视
比较起来,北部内长城一线就显得有些不足。
从偏关吞虎口一直向东蜿蜒伸展到平型关的内长城,其西半部分就是人民军所占据的晋西北区域北部防线。位于晋西北区域处的内长城早已失修多年,残破不堪,但不管是重修还是拆除,工程量都太大,人民军也只是依据山势在一些关键位置构筑了永固工事。虽然与东部、南部防线相比显得有些薄弱,但这一带山岭众多,又缺乏象样的道路,除了利用阳方口一带的铁路和公路推进外,日军的重装备根本就无法跟进和施展
“若我们单只有陆军,那北部防线确实有些薄弱。”赵振中指点着地图说道,“若日军将其重炮架到朔州西北的黑驼山上,居高临下,应可轰击到内长城一线。但我们现在有空军,根本就不会给日军集中重火力轰击的机会。况且,我军已在内长城内侧的马坊、八角、小寨村一线的高地上构筑了第二道防线,已超出了黑驼山火力可能覆盖的范围。没有太大问题的。”
顿了下,赵振中又说道晋西北9县,不管是对于我们西北,还是对于整个山西,乃至全国的抗战,都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落。在战争前期,日军忙于攻城掠地的情况下,是不会脱离重火力的配合,动用重兵攻击阳方口以西的山岭地带的。而不等日军攻击步伐放缓,我们将在两个大方向上展开行动,届时日军的注意力也不会再放在晋西北这个小小的角落。”
“在一东一西,牢牢砸下两颗硬钉子,够小日本头疼的。”周明远乐了一会儿,却又叹道,“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吸引的日军可就少不了了”
赵振中洪声笑道不管是护卫军还是人民军,都已不再是温室中的花草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也该迎接这个世界的雷霆风暴了若是连小日本这关都过不了,我们今后还和老毛子硬抗?‘受邦之过,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在事关民族危亡的国战时刻,若我们也存着太多保存实力的想法,那将来我们民众党面对来自历史的质询?又怎能赢得更广泛的民心?又怎能带领民众迎接未来更大的风暴?这一关,是我们必须要过的我们也一定能迈的”
周明远也为赵振中的豪迈所感染,也哈哈笑道既然来到这个时代,那就不白活一回先干掉小日本,再干掉老毛子”
平静了一会儿,周明远又思索着说道不过,就算我们后面一东一西遥相互应,可那也只是两个局部而已,扭转不了抗战的大局。若是两者也能横连起来就好了。另外,这会不会影响到日军北上或南下?”
在原本历史上,日军在二战时期的总兵力有6、7百万,若这样一股庞大兵力全部被吸引到中国领土上的话,那将是一场严重的灾难尽管说得豪迈,可赵振中、周明远也都清楚,在护卫军、人民军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前,决不能太早吸引日军重兵集团。
“任何一个国家,哪怕它已经发布了全民总动员令,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将全部后备兵力给集结起来。这需要一个预热、启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在战争前期,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兵力不会超过两百万。而这其中还包括承担对苏作战任务的关东军。”
赵振中进一步分析道日军北上仍有可能,但南下则是一定的。随着战争前期各种物资的消耗,以及欧洲局势变化,特别是德国在法国得手后,作为德国的盟友,又占领我国东南沿海日本仍会忍不住对法属印度支那下手。
况且,现在南洋可有着钢铁、精铜、铝、石油、橡胶等重要资源,华美这几年又正在菲律宾建设一个大型造船厂,还把它给上市了,这一切都对日军有足够的吸引力。
至于两个局部间的联横,只能等过几年,积攒了足够的力量后再实行了。”
赵振中和周明远两人在畅谈未来形势的时候,老蒋和**却都在为如何与民众党、人民军洽商而感到头疼。而这个头疼的源头却都来自于相同一方——苏联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