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蒙毅上朝献国策·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最新章节!
咸阳宫内,除了胡亥之外,再无其他人,诸多宦官都被他派到了外面,毕竟赵高与其同党消失之后,官职出现了空缺。
胡亥看着干净地帛书,却不知道如何下笔,光认错肯定不行,还要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才是,杀了赵高竟然还不能稳住大臣们的心,看来胡亥小子做的错事不少嘛。
于是乎,便提笔在帛书上写道:“朕未即位,乃顽童心性,只知宫中有舍人取乐,不知天下有万民水火,今朕幸赖祖宗蒙佑,继承大统,方知海内为重。”
“初回咸阳,诸兄逼宫,扶苏始回,化大秦干戈,复归于好,聆听兄长教诲,如天泉洗耳,润泽肺腑,不敢有半点肆逆之心,故而斩舍人赵高,权归贤臣蒙氏,放还咸阳奴隶,归至乡里,鳏寡孤独无所能者,皆赏良田钱帛。”
“且秦之衰弱,非一时之力可变,以至于群臣知初嬴胡亥,声色犬马,不顾朝政,而不知今秦二世,诸事力行,未敢言怠慢,皆赖大秦先祖之光也。”
“然事悔当初,群臣不听,朕俯首涕泣、、、、。”
胡亥用着不是很流畅的小篆,写罢亦是有些叹息,稍微伸下懒腰,竟爬在案牍之前睡着了。
眼看日落西山,扶苏才从外面赶回来,见胡亥爬在案牍前熟睡,不免有些无奈,张苍还乡的事情他也有所了解,终究还是没有追回来。
“十八年纪尚小,虽杀了赵高,仍是贪玩,大秦将若何也,哎。”扶苏叹息地走上前去,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弟弟,这么冷的天气,加件衣服也是应该的。
扶苏脱下自己的常服刚要为胡亥披上,看到案牍上的帛书,显得很是惊讶,“朕今后定夙兴夜寐,不敢有负先帝之大秦?”
旁边的扶苏默念道,这时胡亥也感到有些刺骨的冷,颤了一下,便从梦中惊醒,见到扶苏在身前,立马端正衣衫,正襟危坐。
“兄长,那些奴隶全部送回故乡了吗?”
扶苏点了点头,似乎不是很重视胡亥的提问,反而很入神地看着案牍上的诏书,墨迹稍干。
“陛下,这是您写的?”
胡亥愣了一下,方才颔首,“今天中午张苍离开咸阳,王绾和冯劫前来辞官还乡,朕心中觉得事情起因皆由朕即位而来,所以写了篇罪已诏,准备颁发全国。”
扶苏拿着诏书反复研读,连连点头,“甚好,甚好,朴素无华,最为动心,陛下好好休息,我这就派人颁发全国!”
胡亥见扶苏急急忙忙,心中很是惭愧,看来还得多找一些能臣才行,否则要不了几天自己的兄长就要累垮。
“且看明天朝中还有多少大臣吧。”胡亥很是无奈地说道。
次日天色微亮,胡亥便从后殿急匆匆地赶往正殿,随着旭日东升,扶苏等诸位公子首先前来,其次便是李斯、王绾、冯劫等人,最后则为李信、内史腾、王离、章邯等将军。
胡亥看遍了朝中大臣,终究还是有些失落啊,李斯最会察言观色,见状首先上前道:“陛下,今百废待兴,何故如此低落?”
“况阿房宫、皇陵、直道全部停休,百姓皆已还家,且罪已诏颁发全国,百姓喜不自胜,应当高兴才是啊。”
胡亥闻言,随即颔首道:“丞相所言极是,然先帝上卿未到,朕心甚是忧思。”
众大臣面面相觑,方才想到了朝中还是蒙氏兄弟,蒙恬在边疆不能临朝,情有可原,但这蒙毅为何迟迟不到,未免有些无礼。
扶苏立在右首位,见公子高的身边果然空了一人,心想蒙恬尚在边疆,难不成蒙毅倚仗自己的哥哥,欲要为所欲为?
“陛下,臣愿往上卿府上一探究竟!”
扶苏话音未落,哪知外面却传来大笑声,“扶苏公子,多日未见,言语中怎么多出几分敌意来了呢?”
众多大臣闻言,见是蒙毅,甚是惊讶,没想到一直以扶苏公子马首是瞻的蒙毅也出席了朝会。
胡亥本来尚在阴郁的气氛之中,闻蒙恬前来,心中大喜,虽然蒙毅表现的颇为无礼,此时胡亥也不与之计较。
“蒙上卿知我昨日安排,可有对策拿来,否则将依法惩治!”言语间略微打趣。
蒙毅走到大殿中央,稍微整了整衣衫,脸色也是严肃了几分,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陛下,微臣苦思冥想,终有所成,还请陛下过目。”
说话间,外面的书童已经将竹书抬了进来,共有七八卷,每卷重有两三斤,写满了小篆。
胡亥以前虽是古文研究者,见到这么多的著述依旧显得很是惊讶,而殿上的其他人要比胡亥镇定了许多。
“此乃爱卿所写?”
“正是微臣总前人之书,略作而成,共有八卷,士农工商各一卷,另外法令、制度、钱财各一卷,最后一卷乃是查缺补漏而已。”
胡亥大为惊讶,看来蒙毅确实是个人才,当即对着扶苏和李斯摆手道:“此乃爱卿所做,然其中或有不善之处,汝等可改正,三日之后,以新法取旧法。”
“诺!”
“今无事,舍人,且取卷农,让百官查阅,殿内指正,不知上卿意下如何?”胡亥认真地说道。
蒙毅闻言大喜,“诸位助我,不胜惶恐!”
于是乎,不仅农卷拆开,其他各卷全部在殿上分发读阅,胡亥见此情景,心中爽快了许多。
想来自己若没有穿越,现如今的大殿恐怕只有赵高和诸多宦官弄权吧,蒙毅定然不会写出这种长篇大论。
此刻的咸阳虽然稍有改善,但终究是在古代,消息传达的并不是很快,大部分还家的奴隶百姓才过函谷关而已。
只有部分消息由士兵传达到各地方县府,比如秦始皇帝驾崩了!二世即位了!
比如赵高被杀,这种消息只有函谷关附近的人知道,而且他们没有见过赵高,也不知道消息真假。
在他们眼中,始皇帝大兴土木,秦二世吃喝玩乐,如果二世按照始皇帝的路子走下去,百姓将永无宁日。
恰巧大泽乡处,正有一群劳力被押往渔阳屯兵,大雨堵路,且已经离开本县,似乎有些与世隔绝的样子。
咸阳宫内,除了胡亥之外,再无其他人,诸多宦官都被他派到了外面,毕竟赵高与其同党消失之后,官职出现了空缺。
胡亥看着干净地帛书,却不知道如何下笔,光认错肯定不行,还要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才是,杀了赵高竟然还不能稳住大臣们的心,看来胡亥小子做的错事不少嘛。
于是乎,便提笔在帛书上写道:“朕未即位,乃顽童心性,只知宫中有舍人取乐,不知天下有万民水火,今朕幸赖祖宗蒙佑,继承大统,方知海内为重。”
“初回咸阳,诸兄逼宫,扶苏始回,化大秦干戈,复归于好,聆听兄长教诲,如天泉洗耳,润泽肺腑,不敢有半点肆逆之心,故而斩舍人赵高,权归贤臣蒙氏,放还咸阳奴隶,归至乡里,鳏寡孤独无所能者,皆赏良田钱帛。”
“且秦之衰弱,非一时之力可变,以至于群臣知初嬴胡亥,声色犬马,不顾朝政,而不知今秦二世,诸事力行,未敢言怠慢,皆赖大秦先祖之光也。”
“然事悔当初,群臣不听,朕俯首涕泣、、、、。”
胡亥用着不是很流畅的小篆,写罢亦是有些叹息,稍微伸下懒腰,竟爬在案牍之前睡着了。
眼看日落西山,扶苏才从外面赶回来,见胡亥爬在案牍前熟睡,不免有些无奈,张苍还乡的事情他也有所了解,终究还是没有追回来。
“十八年纪尚小,虽杀了赵高,仍是贪玩,大秦将若何也,哎。”扶苏叹息地走上前去,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弟弟,这么冷的天气,加件衣服也是应该的。
扶苏脱下自己的常服刚要为胡亥披上,看到案牍上的帛书,显得很是惊讶,“朕今后定夙兴夜寐,不敢有负先帝之大秦?”
旁边的扶苏默念道,这时胡亥也感到有些刺骨的冷,颤了一下,便从梦中惊醒,见到扶苏在身前,立马端正衣衫,正襟危坐。
“兄长,那些奴隶全部送回故乡了吗?”
扶苏点了点头,似乎不是很重视胡亥的提问,反而很入神地看着案牍上的诏书,墨迹稍干。
“陛下,这是您写的?”
胡亥愣了一下,方才颔首,“今天中午张苍离开咸阳,王绾和冯劫前来辞官还乡,朕心中觉得事情起因皆由朕即位而来,所以写了篇罪已诏,准备颁发全国。”
扶苏拿着诏书反复研读,连连点头,“甚好,甚好,朴素无华,最为动心,陛下好好休息,我这就派人颁发全国!”
胡亥见扶苏急急忙忙,心中很是惭愧,看来还得多找一些能臣才行,否则要不了几天自己的兄长就要累垮。
“且看明天朝中还有多少大臣吧。”胡亥很是无奈地说道。
次日天色微亮,胡亥便从后殿急匆匆地赶往正殿,随着旭日东升,扶苏等诸位公子首先前来,其次便是李斯、王绾、冯劫等人,最后则为李信、内史腾、王离、章邯等将军。
胡亥看遍了朝中大臣,终究还是有些失落啊,李斯最会察言观色,见状首先上前道:“陛下,今百废待兴,何故如此低落?”
“况阿房宫、皇陵、直道全部停休,百姓皆已还家,且罪已诏颁发全国,百姓喜不自胜,应当高兴才是啊。”
胡亥闻言,随即颔首道:“丞相所言极是,然先帝上卿未到,朕心甚是忧思。”
众大臣面面相觑,方才想到了朝中还是蒙氏兄弟,蒙恬在边疆不能临朝,情有可原,但这蒙毅为何迟迟不到,未免有些无礼。
扶苏立在右首位,见公子高的身边果然空了一人,心想蒙恬尚在边疆,难不成蒙毅倚仗自己的哥哥,欲要为所欲为?
“陛下,臣愿往上卿府上一探究竟!”
扶苏话音未落,哪知外面却传来大笑声,“扶苏公子,多日未见,言语中怎么多出几分敌意来了呢?”
众多大臣闻言,见是蒙毅,甚是惊讶,没想到一直以扶苏公子马首是瞻的蒙毅也出席了朝会。
胡亥本来尚在阴郁的气氛之中,闻蒙恬前来,心中大喜,虽然蒙毅表现的颇为无礼,此时胡亥也不与之计较。
“蒙上卿知我昨日安排,可有对策拿来,否则将依法惩治!”言语间略微打趣。
蒙毅走到大殿中央,稍微整了整衣衫,脸色也是严肃了几分,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陛下,微臣苦思冥想,终有所成,还请陛下过目。”
说话间,外面的书童已经将竹书抬了进来,共有七八卷,每卷重有两三斤,写满了小篆。
胡亥以前虽是古文研究者,见到这么多的著述依旧显得很是惊讶,而殿上的其他人要比胡亥镇定了许多。
“此乃爱卿所写?”
“正是微臣总前人之书,略作而成,共有八卷,士农工商各一卷,另外法令、制度、钱财各一卷,最后一卷乃是查缺补漏而已。”
胡亥大为惊讶,看来蒙毅确实是个人才,当即对着扶苏和李斯摆手道:“此乃爱卿所做,然其中或有不善之处,汝等可改正,三日之后,以新法取旧法。”
“诺!”
“今无事,舍人,且取卷农,让百官查阅,殿内指正,不知上卿意下如何?”胡亥认真地说道。
蒙毅闻言大喜,“诸位助我,不胜惶恐!”
于是乎,不仅农卷拆开,其他各卷全部在殿上分发读阅,胡亥见此情景,心中爽快了许多。
想来自己若没有穿越,现如今的大殿恐怕只有赵高和诸多宦官弄权吧,蒙毅定然不会写出这种长篇大论。
此刻的咸阳虽然稍有改善,但终究是在古代,消息传达的并不是很快,大部分还家的奴隶百姓才过函谷关而已。
只有部分消息由士兵传达到各地方县府,比如秦始皇帝驾崩了!二世即位了!
比如赵高被杀,这种消息只有函谷关附近的人知道,而且他们没有见过赵高,也不知道消息真假。
在他们眼中,始皇帝大兴土木,秦二世吃喝玩乐,如果二世按照始皇帝的路子走下去,百姓将永无宁日。
恰巧大泽乡处,正有一群劳力被押往渔阳屯兵,大雨堵路,且已经离开本县,似乎有些与世隔绝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