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匆匆一年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大唐承包王》最新章节!
当然,也不能说不欢而散,还是有不少人心中挺高兴的,毕竟李世民的话已经表明了不会追究李哲今日的作为,与楚王府交情不错的人,是挺欢喜的。
不过交情不错的人之中还是有不高兴的人,此人就是兕子了。
跟在李世民身后准备回寝殿睡觉的兕子,一想到李哲当时跟她说的话,不由得念叨道:“等我回了台北,定要告诉二哥和二嫂,让二哥和二嫂打那小子的屁股,还要告诉安平姐姐,让安平姐姐拧他耳朵。”
听到女儿的碎碎念,李世民笑道:“是吗,既然如此,那兕子顺带告诉你二哥二嫂和安平姐姐,就说那小子不识父皇好意,让你二哥他们狠狠的打。”
“可不能狠狠的打,只要教训教训就行了,若是将胖侄儿打坏了,那就不好了。况且今日本就是父皇的错,都知道胖侄儿的王妃是王家之女,您还刺激胖侄儿,胖侄儿又岂会不反抗?
就像安平姐姐时常欺负胖侄儿和煜博侄儿一样,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不能欺负的太狠,这样才不至于闹出矛盾,可以一直欺负,关系反而越来越好。”
“这些话是谁说的?”
“自然是安平姐姐啦。”
从兕子的口中李世民听出了别样的意味,好奇道:“那你安平姐姐就没欺负臻儿吗?”
“大侄儿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欺负他没意思,况且安平姐姐说,大侄儿乃华国的太子,要有威严,不能欺负的。”
“要有威严吗?”
李世民喃喃自语,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再也没说话。
······
作为一个言而有信之人,李哲回到一间酒楼连夜便给李世民上了封辞官辞爵的奏折,在第二天便差人给李世民送进了宫。
不过李世民在看到李哲的奏折后,便让连福扔进了火炉,笑叹了一句——这小子别的本事没学到,倒是学会他父皇那倔脾气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李哲也开始了他在长安城的忙碌——应酬。
首先就去了平阳公主府,感激了一番,算是缓解了去年与平阳公主府闹出的矛盾,而后便是李道宗的王府。
不过这并非是李哲自己前去拜访,而是李道宗送来的邀请函,请李哲过府一叙,重要的是不仅请了李哲,还请了张允一家。
儿子李景仁二十一岁就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李道宗是满意的,可是李景仁一直没有成婚的打算,这点让他尤其郁闷。
不过成婚的事情在那日家宴上出现了转机,李景仁对李宽表妹献殷勤的样子,李道宗一直看在眼里,之后李道宗还特意派人打听过张家的情况,知道李宽的表妹尚未许配人家,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
李景仁是个不错的夫婿人选,且江夏王府与楚王府关系向来很好,对于这门婚事大家都挺满意的。
若说有不满意的,大抵就只有李哲一人了。
李景仁在近些年纳了些小妾,不过这种情况在大唐很常见,李哲倒也没提及,毕竟有自家作后盾,就算李景仁也不敢干出宠妾灭妻的糟心事儿。
解决自己表姨的婚事,李哲马不停蹄的又赶到了吴王府,与李恪和李愔兄弟俩吃了一顿喝了一肚子的茶。
之后便是李道兴、李道立,皇室中的其他公主、王爷、郡王、朝中勋贵,凡是与楚王府有交情的人,皆未落下李哲这位楚王府的代言人。
时间就在宴席之中一天天过去了,就连上元节,李世民派连福宣旨让李哲进宫,李哲都未前去,倒不是他抗旨不尊,而是他没办法进宫。
在上元节那天,他代表李渊和李宽去看望了与李渊同辈的长辈们,在一群长辈们的唆使下,醉倒了,所以李世民也只能忍着,谁让这些人也是他长辈呢!
许是经过了很多人的劝说,李哲大抵也明白了李世民在家宴上的举动,在离开长安之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李世民赔了礼,道了歉。
在离开长安时,对于兕子的教训行为,也忍了下来,带着兕子和三岁大的新城公主回了台北。
回到台北,自然得向李宽和李渊等人汇报在大唐的一切行动,所以少不了说到当初在太极宫发生的事,也少不了遭到了李宽和苏媚儿的责骂,更少不了遭到安平的一双小手,耳朵被拉长的如同兔子耳朵。
不过总有人不在意的,就如同李渊,全然不在意在太极宫中发生的事,笑呵呵的问道:“既然敢当场对世民发怒,看来哲儿是满意王家之女了?”
李哲羞涩的点头,看了眼不言不语的哥哥,笑道:“重孙的王妃比大嫂漂亮,重孙很满意。”
众人一阵大笑,大笑之后就是李宽教导儿子的时间了。
李宽很不客气的指出了儿子在大唐的不足之处,也很不客气的赞扬了儿子一番,毕竟六七岁的孩子,在怀恩的帮助下便能替楚王府节省一批钱财,创办了几十间学舍,难能可贵。
教育了儿子,李宽顺势就将目光放到了新城公主身上。
从出生到现在,新城公主从未见过李宽,就算见过当年见过李渊等人,她也没有印象,她像受惊的小兔子的一般,直往兕子身后躲。
在偌大的客厅之中,只有兕子这个姐姐才能让她感觉到安全感。
不得不说,李宽仿佛有种奇怪的魔力,脸上的微笑和轻声细语让新城公主很快的接受了这个堂哥,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嘴里不停的咬着李宽递给她的糖果。
“二哥,新城妹妹的病情如何?”李宽刚诊完脉,兕子便急不可耐的问道。
“放心,新城的病情还不及你,你的病症二哥都有把握控制,新城的病情二哥自然也有把握。”
李宽自信一笑,当即便写起了疗养的膳食。
李府之中又多出一个人,以前让李宽感觉到有些缺少人气的家,现在却让他感觉有些吵闹,有安平和小芷这两个姐姐带着兕子和新城,李府就没个安静的时候。
这种热闹的氛围,李宽很喜欢,却苦了李臻和李哲兄弟俩。
新城刚刚到台北时倒是像兕子当初刚来台北时一样,犹如大家闺秀一般,可是等到新城渐渐适应了台北的生活,在几个姐姐的带领下渐渐活泼,俩兄弟的遭遇就可怜了。
三岁多的新城可不像安平等人一样,知道要给作为太子的侄儿留些面子,整日一口一个大侄儿的叫着,李臻不回答还会遭到新城从姐姐们手中学到的绝技——揪耳朵。
被一个三岁大的小女孩儿叫侄儿本就是一件难受的事,自觉已经是大人的兄弟俩还被揪耳朵,更让他们难受。
唯一让他们感到欣喜的,大抵就是陪着李宽去总务大楼处理政务,去军校锻炼和学习作战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那个已经变得犹如小恶魔般的新城姑姑手里逃脱。
就连去学城进学,两兄弟也不太愿意去,毕竟学城之中有安平、小芷、兕子,这三个大恶魔姑姑在。
所以兄弟俩很懂规矩的给李宽提出了要求,说是不去学城进学。
结果还未等李宽开口,兄弟俩就遭到了一家人的反对,自此兄弟俩就过上了跟随李宽办公,然后去学城受三个大恶魔姑姑欺负,回家受大恶魔小恶魔姑姑合伙欺负,最后还得去军校锻炼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总算有了转机。
快一年的时间,两个孩子学到的东西自然不少,就是制定的国策两个儿子也能提出不凡的见解,李宽自然是满意的。
而华国也立国两年了,已经差不多消化了两年前俘获到台湾的百姓,台湾的发展越发稳健,所以李宽在贞观十五年年尾,召开了家庭大会。
“祖父,孙儿打算在过完年后带臻儿和哲儿去见见世面,您认为如何?”
见世面,自然得到了李渊的赞同,毕竟两个孙儿都志在当帝王,一个台北还是太小了。
搞定了李渊,李宽便看向了万贵妃和苏媚儿。
一家人都同意了,两个孩子不由得笑了,他们可知道自己父皇打算带自己去见怎样的世面,兄弟俩兴奋的发抖。
李宽也笑了,笑道:“既然祖父祖母和媚儿都同意,那过完年之后,我就带着两个儿子出征了。”
“你说什么,出征?!”李渊惊呼。
“不错,出征,这两年华国趋于平稳,但人口终究是有些少的,所以孙儿打算带两个孩子出征,一来补充华国的人口,二来,他们兄弟也应该了解些实际作战的情况,毕竟在军校学的再多,也不如亲眼见识一番。”
“不行,你乃一国之君,岂有亲自领兵出征的道理。前些年出征,祖父知道你是为了积累威望,可如今已立国,岂可放下一国政务出征海外,更别说还带臻儿和哲儿去了,你想也不要想,若是······”
说到最后,李渊没说出来,但意思很清晰。
“若是祖父担心臻儿和哲儿的安全,完全没有必要,此次出征的航路孙儿早已派人打探清楚了,孙儿可保证此行并无一点危险。”
“海上之事谁能说的清楚,祖父说不许就是不许。”
留下一句话,李渊拂袖而走。
当然,也不能说不欢而散,还是有不少人心中挺高兴的,毕竟李世民的话已经表明了不会追究李哲今日的作为,与楚王府交情不错的人,是挺欢喜的。
不过交情不错的人之中还是有不高兴的人,此人就是兕子了。
跟在李世民身后准备回寝殿睡觉的兕子,一想到李哲当时跟她说的话,不由得念叨道:“等我回了台北,定要告诉二哥和二嫂,让二哥和二嫂打那小子的屁股,还要告诉安平姐姐,让安平姐姐拧他耳朵。”
听到女儿的碎碎念,李世民笑道:“是吗,既然如此,那兕子顺带告诉你二哥二嫂和安平姐姐,就说那小子不识父皇好意,让你二哥他们狠狠的打。”
“可不能狠狠的打,只要教训教训就行了,若是将胖侄儿打坏了,那就不好了。况且今日本就是父皇的错,都知道胖侄儿的王妃是王家之女,您还刺激胖侄儿,胖侄儿又岂会不反抗?
就像安平姐姐时常欺负胖侄儿和煜博侄儿一样,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不能欺负的太狠,这样才不至于闹出矛盾,可以一直欺负,关系反而越来越好。”
“这些话是谁说的?”
“自然是安平姐姐啦。”
从兕子的口中李世民听出了别样的意味,好奇道:“那你安平姐姐就没欺负臻儿吗?”
“大侄儿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欺负他没意思,况且安平姐姐说,大侄儿乃华国的太子,要有威严,不能欺负的。”
“要有威严吗?”
李世民喃喃自语,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再也没说话。
······
作为一个言而有信之人,李哲回到一间酒楼连夜便给李世民上了封辞官辞爵的奏折,在第二天便差人给李世民送进了宫。
不过李世民在看到李哲的奏折后,便让连福扔进了火炉,笑叹了一句——这小子别的本事没学到,倒是学会他父皇那倔脾气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李哲也开始了他在长安城的忙碌——应酬。
首先就去了平阳公主府,感激了一番,算是缓解了去年与平阳公主府闹出的矛盾,而后便是李道宗的王府。
不过这并非是李哲自己前去拜访,而是李道宗送来的邀请函,请李哲过府一叙,重要的是不仅请了李哲,还请了张允一家。
儿子李景仁二十一岁就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李道宗是满意的,可是李景仁一直没有成婚的打算,这点让他尤其郁闷。
不过成婚的事情在那日家宴上出现了转机,李景仁对李宽表妹献殷勤的样子,李道宗一直看在眼里,之后李道宗还特意派人打听过张家的情况,知道李宽的表妹尚未许配人家,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
李景仁是个不错的夫婿人选,且江夏王府与楚王府关系向来很好,对于这门婚事大家都挺满意的。
若说有不满意的,大抵就只有李哲一人了。
李景仁在近些年纳了些小妾,不过这种情况在大唐很常见,李哲倒也没提及,毕竟有自家作后盾,就算李景仁也不敢干出宠妾灭妻的糟心事儿。
解决自己表姨的婚事,李哲马不停蹄的又赶到了吴王府,与李恪和李愔兄弟俩吃了一顿喝了一肚子的茶。
之后便是李道兴、李道立,皇室中的其他公主、王爷、郡王、朝中勋贵,凡是与楚王府有交情的人,皆未落下李哲这位楚王府的代言人。
时间就在宴席之中一天天过去了,就连上元节,李世民派连福宣旨让李哲进宫,李哲都未前去,倒不是他抗旨不尊,而是他没办法进宫。
在上元节那天,他代表李渊和李宽去看望了与李渊同辈的长辈们,在一群长辈们的唆使下,醉倒了,所以李世民也只能忍着,谁让这些人也是他长辈呢!
许是经过了很多人的劝说,李哲大抵也明白了李世民在家宴上的举动,在离开长安之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李世民赔了礼,道了歉。
在离开长安时,对于兕子的教训行为,也忍了下来,带着兕子和三岁大的新城公主回了台北。
回到台北,自然得向李宽和李渊等人汇报在大唐的一切行动,所以少不了说到当初在太极宫发生的事,也少不了遭到了李宽和苏媚儿的责骂,更少不了遭到安平的一双小手,耳朵被拉长的如同兔子耳朵。
不过总有人不在意的,就如同李渊,全然不在意在太极宫中发生的事,笑呵呵的问道:“既然敢当场对世民发怒,看来哲儿是满意王家之女了?”
李哲羞涩的点头,看了眼不言不语的哥哥,笑道:“重孙的王妃比大嫂漂亮,重孙很满意。”
众人一阵大笑,大笑之后就是李宽教导儿子的时间了。
李宽很不客气的指出了儿子在大唐的不足之处,也很不客气的赞扬了儿子一番,毕竟六七岁的孩子,在怀恩的帮助下便能替楚王府节省一批钱财,创办了几十间学舍,难能可贵。
教育了儿子,李宽顺势就将目光放到了新城公主身上。
从出生到现在,新城公主从未见过李宽,就算见过当年见过李渊等人,她也没有印象,她像受惊的小兔子的一般,直往兕子身后躲。
在偌大的客厅之中,只有兕子这个姐姐才能让她感觉到安全感。
不得不说,李宽仿佛有种奇怪的魔力,脸上的微笑和轻声细语让新城公主很快的接受了这个堂哥,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嘴里不停的咬着李宽递给她的糖果。
“二哥,新城妹妹的病情如何?”李宽刚诊完脉,兕子便急不可耐的问道。
“放心,新城的病情还不及你,你的病症二哥都有把握控制,新城的病情二哥自然也有把握。”
李宽自信一笑,当即便写起了疗养的膳食。
李府之中又多出一个人,以前让李宽感觉到有些缺少人气的家,现在却让他感觉有些吵闹,有安平和小芷这两个姐姐带着兕子和新城,李府就没个安静的时候。
这种热闹的氛围,李宽很喜欢,却苦了李臻和李哲兄弟俩。
新城刚刚到台北时倒是像兕子当初刚来台北时一样,犹如大家闺秀一般,可是等到新城渐渐适应了台北的生活,在几个姐姐的带领下渐渐活泼,俩兄弟的遭遇就可怜了。
三岁多的新城可不像安平等人一样,知道要给作为太子的侄儿留些面子,整日一口一个大侄儿的叫着,李臻不回答还会遭到新城从姐姐们手中学到的绝技——揪耳朵。
被一个三岁大的小女孩儿叫侄儿本就是一件难受的事,自觉已经是大人的兄弟俩还被揪耳朵,更让他们难受。
唯一让他们感到欣喜的,大抵就是陪着李宽去总务大楼处理政务,去军校锻炼和学习作战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那个已经变得犹如小恶魔般的新城姑姑手里逃脱。
就连去学城进学,两兄弟也不太愿意去,毕竟学城之中有安平、小芷、兕子,这三个大恶魔姑姑在。
所以兄弟俩很懂规矩的给李宽提出了要求,说是不去学城进学。
结果还未等李宽开口,兄弟俩就遭到了一家人的反对,自此兄弟俩就过上了跟随李宽办公,然后去学城受三个大恶魔姑姑欺负,回家受大恶魔小恶魔姑姑合伙欺负,最后还得去军校锻炼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总算有了转机。
快一年的时间,两个孩子学到的东西自然不少,就是制定的国策两个儿子也能提出不凡的见解,李宽自然是满意的。
而华国也立国两年了,已经差不多消化了两年前俘获到台湾的百姓,台湾的发展越发稳健,所以李宽在贞观十五年年尾,召开了家庭大会。
“祖父,孙儿打算在过完年后带臻儿和哲儿去见见世面,您认为如何?”
见世面,自然得到了李渊的赞同,毕竟两个孙儿都志在当帝王,一个台北还是太小了。
搞定了李渊,李宽便看向了万贵妃和苏媚儿。
一家人都同意了,两个孩子不由得笑了,他们可知道自己父皇打算带自己去见怎样的世面,兄弟俩兴奋的发抖。
李宽也笑了,笑道:“既然祖父祖母和媚儿都同意,那过完年之后,我就带着两个儿子出征了。”
“你说什么,出征?!”李渊惊呼。
“不错,出征,这两年华国趋于平稳,但人口终究是有些少的,所以孙儿打算带两个孩子出征,一来补充华国的人口,二来,他们兄弟也应该了解些实际作战的情况,毕竟在军校学的再多,也不如亲眼见识一番。”
“不行,你乃一国之君,岂有亲自领兵出征的道理。前些年出征,祖父知道你是为了积累威望,可如今已立国,岂可放下一国政务出征海外,更别说还带臻儿和哲儿去了,你想也不要想,若是······”
说到最后,李渊没说出来,但意思很清晰。
“若是祖父担心臻儿和哲儿的安全,完全没有必要,此次出征的航路孙儿早已派人打探清楚了,孙儿可保证此行并无一点危险。”
“海上之事谁能说的清楚,祖父说不许就是不许。”
留下一句话,李渊拂袖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