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英雄碑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开启直播混大唐》最新章节!
殷刺史一问,徐镇川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也是他聪明的地方,你不是觉得对不起我吗,没关系,我说个想法,请你帮忙,你要是帮了忙,自然就不会对不起我了,更何况,只要你愿意帮忙,必定倾尽全力,这就叫双赢。
当然,徐镇川也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徐某不才,对睢阳太守张巡张太守心生敬仰,还请殷刺史上书朝廷,为张巡张太守立庙,以纪念他和许远、南霁云等人死守睢阳的功绩!”
“这个……”殷刺史一听就开始嘬牙花子,给张巡立庙?庙倒是好立,拨出来点款项就办了,不过,以张巡等人在宋州的风评,这个庙,能有香火么?
徐镇川仿佛也知道他心中所想,继续说道:
“今天中午时分,和太守在酒楼偶遇,太守的一番话和店小二的种种举动,让徐某感触颇深。
徐某万万没有想到,张太守等人,竟然在宋州是如此的风评。
说实话,徐某真心为张太守的遭遇而感到不公。
这才斗胆请殷太守上书朝廷,为张太守立庙祭奠,也可以请朝廷颁布敕书,为张太守这样的功臣正名!
另外,考虑到宋州百姓的感情,仅仅通过朝廷敕书,恐怕还不能立刻改变他们对张太守的观感。
徐某建议,在张太守庙中,不但要在偏殿中为许远、南霁云等三十六为英雄塑像,还应当在庙后设碑,将死难在睢阳之战之中的百姓名讳也一一刻出来!
这座石碑,完全叫做英雄碑!
无论是史书上有名之人,还是死难在战乱之中的无名之辈,他们都是我大唐的英雄!”
殷刺史一听,眼神顿时亮了。
英雄碑!
好主意!
把死难在睢阳之战的宋州百姓,和张巡一起命名为英雄,就能从根本上消解宋州百姓对张巡的对立情绪,这回宋州人就不好意思再说张巡什么了吧?那是率领你家父辈拼死保卫睢阳的领袖,和你家父辈一样,是英雄,而且是英雄之首!
至于香火,那根本就不是问题,谁家还不去给自家父辈上坟!?
这么一想,这张巡庙,恐怕会成为整个宋州香火最鼎盛的所在!
而且最关键的是,眼看安史叛军就要二打宋州,如果能够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宋州百姓肯定感恩戴德!说不定还能在日后的守城之中出一份大力!
这简直是一举多得的妙计!
殷刺史刚想大声称赞,却不想徐镇川还没有说完。
“为张太守立庙,为百姓立碑,除此之外,还要请名家撰写一篇碑文,以此来纪念睢阳之战!
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请颜真卿颜公出手!”
没想到一语出口,殷刺史的脸色突然变得古怪。
“为什么要颜真卿出手?”
一句话问得徐镇川一愣,为什么?这还用问?满大唐只有他和柳公权写字最好,现在就颜真卿在世,不请他请谁?不过和殷刺史说话,却不能这么直白。
“在徐某看来,张巡死守睢阳,和颜公死守平原,都一样,都是我大唐的英雄,只不过张巡死节,颜公在世,他二人之间想必惺惺相惜,如果要为张巡立庙的话,自然请颜公出手最为合适,说不定日后还能留下一段千古的佳话。”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原因了?”殷刺史继续问道。
这回徐镇川是彻底不明白了,这种千古留名的事情,还需要多少理由啊?这不应该是普通文人哭着喊着想要参与的事情么?
如果说非要再加上一个理由,当然也有啊。
主意是徐镇川出的,他又要前往长安,等到了长安,说不定还能以这个为借口去见见颜真卿,要是能拜他为师就最好了,别忘了,直播间里面还挂着十好几个任务,都和颜老爷子有关。
要理由,行,这就是能够接近颜真卿最好的借口。
不过,这些话能和殷刺史说么?
徐镇川摇了摇头。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但不知太守因何如此发问?”
殷刺史捻须不语,倒是旁边的卢纶,一脸复杂地开口了。
“徐参军有所不知,咱们的殷太守和颜公,乃是姑表亲兄弟……”
哎我去!
还有这事!?
徐镇川顿时大惊。
原来,颜真卿虽然出生在长安,但是父亲早亡,九岁的时候,便跟随着母亲离开了长安,前往外公家居住,一直跟着当时还是县令的外公长到成年,至于殷刺史,乃是颜真卿舅舅的儿子,两人从小就是玩伴,直到长大成年之后各自宦游,这才分开,不过他们的感情很好,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
殷刺史微微一笑,对着徐镇川说道:“早在今日午间,老朽听闻徐三郎寻找八关斋,就是为了瞻仰我那表弟的手笔,老朽就心生诧异,没想到徐参军现在提出立庙一事,依旧坚持让我那表弟出手,看来徐参军对他还是心有感念啊
但不知徐参军和我那表弟有何渊源?”
徐镇川一听,还找啥接近颜真卿的借口啊,这不是现成的么?
“徐某对颜公敬仰万分,只是无缘相见!
却不知太守和颜公竟然是兄弟,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殷刺史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徐参军说的哪里话来?
我那表弟如果知道有你这样的青年才俊对他敬仰,还不知道要多高兴呢!
好了,咱们先说立庙一事,我宋州上下自然举双手欢迎,今夜回去之后,老夫就亲自写下奏章,请朝廷降旨,为张巡立庙!
至于碑文一事么……”
说到这里,殷刺史看了徐镇川一眼。
“这样,我修书一封,请徐参军带到长安,亲手交于我那表弟,能不能请他出手撰写碑文,就得看你徐参军的了。”
徐镇川闻言,顿时大喜,这哪里是什么送信请碑文啊,这不完全是把自己送到颜真卿的面前么!?再有他这个表哥出马,就不信颜老爷子不答应!好事!真正的好事!
徐镇川拜谢过后,所谓的接风宴也就结束了。
殷刺史带着宋州一干人等离去,想必也不得休息,肯定要加强宋州防务,以备安史叛军攻城。
至于徐镇川,哼着小曲,带着老汤,准备回去睡觉。
在路上,徐镇川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在他刚刚戳穿赵六假冒身份的时候,老汤欲言又止说有一事相求,结果和宋州官员应酬把话头给错过去了。
现在想起来,不免要问上一问。
“老汤,到底什么事啊?”
老汤深深地看了徐镇川一眼,然后咬了咬牙。
“我本来是想给那赵六求个情,按照‘不得官、减两等’的律法处罚他,结果又查出来他是叛军奸细,如何处罚,就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了……”
徐镇川一愣。
“你怎么想起来给他求情了?”
老汤:“同病相怜而已。”
徐镇川:“什么意思?说明白了!”
老汤一脸惨然地看着徐镇川。
“小郎,这事都怪我……
不过事已至此,再也不能瞒你了!
你以为你是宣城徐山?
不对,其实……你是长安徐三!”
殷刺史一问,徐镇川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也是他聪明的地方,你不是觉得对不起我吗,没关系,我说个想法,请你帮忙,你要是帮了忙,自然就不会对不起我了,更何况,只要你愿意帮忙,必定倾尽全力,这就叫双赢。
当然,徐镇川也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徐某不才,对睢阳太守张巡张太守心生敬仰,还请殷刺史上书朝廷,为张巡张太守立庙,以纪念他和许远、南霁云等人死守睢阳的功绩!”
“这个……”殷刺史一听就开始嘬牙花子,给张巡立庙?庙倒是好立,拨出来点款项就办了,不过,以张巡等人在宋州的风评,这个庙,能有香火么?
徐镇川仿佛也知道他心中所想,继续说道:
“今天中午时分,和太守在酒楼偶遇,太守的一番话和店小二的种种举动,让徐某感触颇深。
徐某万万没有想到,张太守等人,竟然在宋州是如此的风评。
说实话,徐某真心为张太守的遭遇而感到不公。
这才斗胆请殷太守上书朝廷,为张太守立庙祭奠,也可以请朝廷颁布敕书,为张太守这样的功臣正名!
另外,考虑到宋州百姓的感情,仅仅通过朝廷敕书,恐怕还不能立刻改变他们对张太守的观感。
徐某建议,在张太守庙中,不但要在偏殿中为许远、南霁云等三十六为英雄塑像,还应当在庙后设碑,将死难在睢阳之战之中的百姓名讳也一一刻出来!
这座石碑,完全叫做英雄碑!
无论是史书上有名之人,还是死难在战乱之中的无名之辈,他们都是我大唐的英雄!”
殷刺史一听,眼神顿时亮了。
英雄碑!
好主意!
把死难在睢阳之战的宋州百姓,和张巡一起命名为英雄,就能从根本上消解宋州百姓对张巡的对立情绪,这回宋州人就不好意思再说张巡什么了吧?那是率领你家父辈拼死保卫睢阳的领袖,和你家父辈一样,是英雄,而且是英雄之首!
至于香火,那根本就不是问题,谁家还不去给自家父辈上坟!?
这么一想,这张巡庙,恐怕会成为整个宋州香火最鼎盛的所在!
而且最关键的是,眼看安史叛军就要二打宋州,如果能够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宋州百姓肯定感恩戴德!说不定还能在日后的守城之中出一份大力!
这简直是一举多得的妙计!
殷刺史刚想大声称赞,却不想徐镇川还没有说完。
“为张太守立庙,为百姓立碑,除此之外,还要请名家撰写一篇碑文,以此来纪念睢阳之战!
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请颜真卿颜公出手!”
没想到一语出口,殷刺史的脸色突然变得古怪。
“为什么要颜真卿出手?”
一句话问得徐镇川一愣,为什么?这还用问?满大唐只有他和柳公权写字最好,现在就颜真卿在世,不请他请谁?不过和殷刺史说话,却不能这么直白。
“在徐某看来,张巡死守睢阳,和颜公死守平原,都一样,都是我大唐的英雄,只不过张巡死节,颜公在世,他二人之间想必惺惺相惜,如果要为张巡立庙的话,自然请颜公出手最为合适,说不定日后还能留下一段千古的佳话。”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原因了?”殷刺史继续问道。
这回徐镇川是彻底不明白了,这种千古留名的事情,还需要多少理由啊?这不应该是普通文人哭着喊着想要参与的事情么?
如果说非要再加上一个理由,当然也有啊。
主意是徐镇川出的,他又要前往长安,等到了长安,说不定还能以这个为借口去见见颜真卿,要是能拜他为师就最好了,别忘了,直播间里面还挂着十好几个任务,都和颜老爷子有关。
要理由,行,这就是能够接近颜真卿最好的借口。
不过,这些话能和殷刺史说么?
徐镇川摇了摇头。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但不知太守因何如此发问?”
殷刺史捻须不语,倒是旁边的卢纶,一脸复杂地开口了。
“徐参军有所不知,咱们的殷太守和颜公,乃是姑表亲兄弟……”
哎我去!
还有这事!?
徐镇川顿时大惊。
原来,颜真卿虽然出生在长安,但是父亲早亡,九岁的时候,便跟随着母亲离开了长安,前往外公家居住,一直跟着当时还是县令的外公长到成年,至于殷刺史,乃是颜真卿舅舅的儿子,两人从小就是玩伴,直到长大成年之后各自宦游,这才分开,不过他们的感情很好,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
殷刺史微微一笑,对着徐镇川说道:“早在今日午间,老朽听闻徐三郎寻找八关斋,就是为了瞻仰我那表弟的手笔,老朽就心生诧异,没想到徐参军现在提出立庙一事,依旧坚持让我那表弟出手,看来徐参军对他还是心有感念啊
但不知徐参军和我那表弟有何渊源?”
徐镇川一听,还找啥接近颜真卿的借口啊,这不是现成的么?
“徐某对颜公敬仰万分,只是无缘相见!
却不知太守和颜公竟然是兄弟,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殷刺史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徐参军说的哪里话来?
我那表弟如果知道有你这样的青年才俊对他敬仰,还不知道要多高兴呢!
好了,咱们先说立庙一事,我宋州上下自然举双手欢迎,今夜回去之后,老夫就亲自写下奏章,请朝廷降旨,为张巡立庙!
至于碑文一事么……”
说到这里,殷刺史看了徐镇川一眼。
“这样,我修书一封,请徐参军带到长安,亲手交于我那表弟,能不能请他出手撰写碑文,就得看你徐参军的了。”
徐镇川闻言,顿时大喜,这哪里是什么送信请碑文啊,这不完全是把自己送到颜真卿的面前么!?再有他这个表哥出马,就不信颜老爷子不答应!好事!真正的好事!
徐镇川拜谢过后,所谓的接风宴也就结束了。
殷刺史带着宋州一干人等离去,想必也不得休息,肯定要加强宋州防务,以备安史叛军攻城。
至于徐镇川,哼着小曲,带着老汤,准备回去睡觉。
在路上,徐镇川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在他刚刚戳穿赵六假冒身份的时候,老汤欲言又止说有一事相求,结果和宋州官员应酬把话头给错过去了。
现在想起来,不免要问上一问。
“老汤,到底什么事啊?”
老汤深深地看了徐镇川一眼,然后咬了咬牙。
“我本来是想给那赵六求个情,按照‘不得官、减两等’的律法处罚他,结果又查出来他是叛军奸细,如何处罚,就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了……”
徐镇川一愣。
“你怎么想起来给他求情了?”
老汤:“同病相怜而已。”
徐镇川:“什么意思?说明白了!”
老汤一脸惨然地看着徐镇川。
“小郎,这事都怪我……
不过事已至此,再也不能瞒你了!
你以为你是宣城徐山?
不对,其实……你是长安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