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 28 章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穿到古代当名士》最新章节!
武平县那座府宾馆虽然饱受方提学的好评, 但其实只是个简装版。因为刚时宋县令才刚到任两个来月,宋时在城外投建的水泥、玻璃厂还没正式运转起来, 光只能供应装修县衙的物料, 没什么余裕装修这个少有人来的府宾馆。
再后来又因为工作重点挪到农业生产、夏秋季防洪抗灾上,府宾馆就始终维持着方大人入住时的纯天然状态:玻璃没装、排水没做、建筑布局没改动……全靠天然的植物和松石盆景装饰。喜欢隐逸趣味的方提学满意, 生活精致的黄巡按却不一定。
何况这回不光巡按要来, 还有礼部下来宣诏的天使, 哪个住不好都影响父亲的前程, 必须得拿出当初在广西的水准来彻底重装府宾馆。
首先就要先改造上下水系统。
古代的厕所都是旱厕, 表面铺上木板, 再讲究的也只是及时清理、用香料熏屋子, 总不如水冲的干净。宋时小时候是没办法, 只能强忍着,到广西没人管他,他反倒能管着宋老爷了, 就赶紧到晋江APP上买马桶结构、给排水系统等等, 找人烧瓷蹲便、搭水箱,做了个早年公厕常用的定时冲水式厕所。
后来他写了几篇宋明百姓生活娱乐消费类的小论文,手头宽裕, 就更不吝在这上投钱, 把上下水系统修得越发精致。
——要不是怕这年头沼气爆炸造成大灾,他都想直接在厕所后建个沼气池出来。
今年宋举人从广西转任武平知县,他们行李车上都带了几个烧好的便池,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了整个县治的排水系统。可怜府宾馆就建在县治对街, 就因平常没客人入住,装修时连县学都装了,硬是把它落下了。
如今城外大水退去,为了治水烧的水泥、和的混凝土有的是,正好给宾馆修排水。
宾馆内男女厕翻修一遍,内墙一律粉得雪白,用木板隔出单间,便池烧成白瓷座便,用木头做马桶圈、盖,以配合古人的习惯。池下方埋入陶烧的粗管做排污管道,便池边缘高高架起一座水箱,下以陶管引水,箱外引下一条长线供下人拉水匣冲水。
不光上官专用的厕所,外院给仆人住的也是一样修出上下水系统,下水管汇总到一根粗管,直府宾馆右角门外一个深坑里。
县衙当初也是这样装修,在前衙后院都铺了陶制排水管,将整个下水系统作成一体,污水污物统一汇到西角门外一个深坑里。污水坑半建在墙外,上用带耳的井盖盖住,再用铁锁锁上。收粪人每天清晨绕城收粪,就可以由看门的白役打开坑上的井盖,让人从里面舀走污物,不须院里人提着污物出去倒了。
有了这给排水系统,整个县衙晨起的空气都清新了几倍,府宾馆装修之后,自然也能让居住条件迅速提升。
有了上下水,还要装玻璃窗。不管到什么时候,透光都是窗户的第一要务,不然怎么有钱人都不贴油纸,要用羊角熬炼的明瓦填棂窗呢?
不吹牛地说,宋时是这时代地球上唯一同时掌握着吹筒、引上、浮法等平板玻璃制造法的人,可惜后几种工艺需要的技术太高,现在也能暂时用11世纪发明的吹筒法——就是把到玻璃吹成圆筒,剪开摊平,晾成平板玻璃。
按着窗棱形状趁热裁割玻璃,依着玻璃外形包裹木条作窗棂……两者结合,便能镶出一面剔透繁复的窗扇。
县里每年都有修缮府宾馆的专用款项,县衙又有轮值的木匠,玻璃更是他自己的,做起来毫无压力。换好客房的窗户后,内室更显光明通透:四面雪白落地的墙壁衬着桐油清漆漆得光滑明净的家什,打磨出天然趣致的根雕;书架上错落放着唐诗宋词、八大家古文;下方卷缸里插着不知谁仿的范宽山水、马远花鸟;多宝阁上又摆着两位师爷从前在街上精心淘来的血沁汉玉、绿锈商鼎……
不只爽心悦目,更有沉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虽然都是假货。
窗台下更摆着一圈应节的菊花。虽不是名品,但肥料都是精心配比、氮磷钾齐全的好肥,养得那花枝叶挺实丰润,花苞比别处栽的花苞也大了几分,将来花瓣舒开,定能开的饱满张扬。若有人在窗边书桌上看书写字,回眸便是似开未开的花苞,抬眼又见墙外桂花摇曳,隔着玻璃都仿佛似能闻到芳馨。
室内装得差不多了,室外却还要多添些景致。
宾馆的建制和县衙差不多,都是四方大院,左右对衬的,少了几分曲径藏幽的趣致。可惜宾馆就那么大地方,不能扩建,只好先将屋内门窗与院中门窗的修整成层层相对,增加景深。院内以花木、假山石遮挡,地面以不同颜色的地砖镶出甬道,造出屈折幽深、一眼望不到底的效果。
好的假山石都太贵了,只能靠土法造。
就用竹架为骨、水泥塑型,去卖假山石料的店家里寻一个造假手艺上乘的掌柜,叫些个在班的石匠、泥灰匠,让他们带着水泥厂的工人们一同赶工,做出瘦、透、漏、皱的湖石;危峻孤削的峭壁石;洒落在园中各处,用以配合松竹花木的点石……
只可惜园子里没有活水,只能搭配着在点石上放几个玻璃鱼缸,里面布置微缩版石头假山,粘上湖沼里捞来的绿苔、水草,其间养几尾小小的金红鲫鱼。
家人从池沼里捞来的水草大多是细长如密发、一看就是水池里长的那种丝状水藻,没有多少能假冒陆上草木的品种。他原来在花鸟鱼虫市场里见过造景用的水草,种在假山假树上真像缸里长了微缩山景,而这种藻往石头上一贴——
不得了,养出一盆绿毛龟来了!
不过仔细想想,绿毛龟在这时代还是祥瑞,在院里摆上几只,意头也不错。宋时想了想,便和正在偏院里打磨假山石的匠人们说了声,叫他们闲时塑几只小龟,背上粘一层绿藻。
一个年少匠人傻乎乎地问道:“舍人何不买几只真龟,用胶粘些水藻在背上?游起来还比这死物好看哩。”
他师父在他头上拍了一掌,骂道:“你还指点起舍人公子来了?那龟是在水里游的,甚么胶能把水藻粘到龟背上!”
水泥还就能……那几个匠人的目光一时都落到了假山上,宋时脑中也闪过这个念头,瞬间又摇了头:不成,这乌龟也太可怜了,还不如他原来在农业节目里看过的一个用什么手段把水藻种在龟甲上的人道呢。
他难得来现场视察一次,又给匠人加了工作,便有些不好意思,叫随行的家人取了钱,请众人到外面吃饭。他自己倒还不大饿,又在府宾馆里转了转,心里慢慢勾勒出观景路线,和各院、房内的最佳观景位置。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自己觉出饿了,才从后门出去找地方吃饭——前门暂时出不去。县治和府宾馆中间那条街上搭了一溜上访棚,从前受过王家欺虐的苦主都可到棚前申冤,或有其他案子要告的百姓,也可以在那里先写状纸。
来上告的百姓连绵不绝,将整条街堵得严严实实的。有些是新案,有些甚至是数十年前的旧案,被逮进去的王家人一次次提出来重审,也有新人又被拘捕,拘嫌犯的外监和告状房几乎都要改成王家大院了。
满县人都在观望着王家的下场,大户们怕的是自己步了王家后尘,他们的苦主却盼着王家真能被县令下,自己家的冤仇也才有希望。
因此事几乎都是宋时布置的,宋县令怕王家暗地寻人刺杀他,出入都叫二十几个民壮围着他,就跟黑道大佬出门带保镖一样,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小点的店铺都不敢让他进门。熟悉的酒店见了他也不像原来那样恨不得直接拉他上去,还得问一声“带几位大哥进去”。
宋时是有战斗力的人,又知道这时代也没有武侠小说里写的那么惊人的武功,便吩咐众人在楼下拣几副座头,自己只带了五个人上楼,正好坐一间包间。
进了包间,就有伎女抱着琵琶前来赶趁。几个大汉都跟李逵一样不知怜香惜玉,站起身纠纠走到门前,似一堵肉屏风般拦住了那女子。
宋时对福建这些性别存疑的伎女不感兴趣,只怕他们吓着孩子,连忙唤道:“别吓着她,给几个钱让她下去吧——不用唱曲儿。”
最后一句是对那伎女说的。他是北方人,个子比这些民壮高不少,目光从众人头顶落下去,正好能看见那女子抬脸看他,目中含着千言万语。
他胸中顿时也飘过千言万语——卧槽,这是李大佬!
他不是跟赵悦书过日子去了吗,怎么又沦落到来酒楼卖唱了?只有下等伎女才干这种不呼自来,上前卖唱的事,难道赵学生把他甩了?
算了算了,不吐槽了,还是叫进来给他解决一下工作生活问题吧。
宋时唤回保镖,招手叫李大佬进来坐下,亲切地慰问:“当日水患中一别,已有许久没见过李小哥了,我还记得你那日做的菜,味实甘美,堪称易牙手段。”
你是打算摆个摊啊,还是到慈济院、工厂当个大师傅啊,咱们县领导班子都能帮你解决。
李少笙却将手一挥琵琶,借着乐声遮掩,压低了声音急促地说:“奴有事要禀告舍人,请舍人叫这几位大哥在外面少等!”他怕宋时不信,又飞快地添了句:“陈、林、徐、张……几家已协议结成盟友,到省里把宋大人告了!”
宋时蓦然一惊,挥手叫人退出房间外,让李少笙细细讲来。
李少笙仍是疾拨琵琶,小心翼翼的盯着门口说:“子逸和人聚会时听说,他们几家数十人具名写了陈情书,请巡按御史黄大人来武平审问宋大人,如今已在路上,过不几天就要到县里了。到时候巡按提审王家人,他们必都会改口供,反诬大人屈打成招!而且……”
他的琵琶弹得越紧,身子探出去凑到宋时耳边,低声道:“而且子逸听说,他们都猜舍人与……与周王妃娘娘家有嫌隙,哪怕黄大人一时审不清案子,礼部使者一到,宋大人与舍人就下场堪忧了。”
宋时知道这些地主要反扑,却没想到他们越过府城,直接越级告到巡按面前了。
难怪桓小师兄在府里,却没提过此事。
他拱手作揖,谢过李少笙和赵秀才冒着风险来报信,又问他是假装成普通伎女,唱两曲就走;还是等外面民壮拿身新衣裳、拿个斗笠来,换个打扮再走。
李少笙苦笑道:“舍人还是这般体贴。不过你可要小心,那几家大户不光要陷宋大人入罪,也要败坏你们的名声,如今有不少子弟要写文章编派你父子哩。”
他们还想打舆论战?这是要从精神肉体上双重打击,让他们父子彻底不能翻身的节奏了?
宋时双目微眯,心中冷笑两眼,眼中射出锐利的光芒:“我本来不想与他们计较,实是这些人太过咄咄逼人了……有件事要拜托李小哥。你可认得会写戏、会唱戏的人?要紧的是嘴严,眼下我就要用。”
会写文章好了不起么?他可是带了一整个网站文章的男人!
他都不用!
再说,搞舆论战怎么能靠文章,得靠诗词曲啊。
哪怕你文章写成了《项脊轩志》,几百年后还能上语文课本,大多数人还不是只记得“庭有枇杷树”一句?而眼下百姓中还有大批文盲,识字的少,一出人人都能唱的戏文,自然胜过无数篇百姓连字都认不全的才子文章。
而他拿要出来对付这些土豪劣绅的也不是一般的戏剧,而是饱经国内外观众几十年考验,无数次改编成地方戏、歌剧、舞剧、话剧、电视剧的名篇——
白毛女。
武平县那座府宾馆虽然饱受方提学的好评, 但其实只是个简装版。因为刚时宋县令才刚到任两个来月,宋时在城外投建的水泥、玻璃厂还没正式运转起来, 光只能供应装修县衙的物料, 没什么余裕装修这个少有人来的府宾馆。
再后来又因为工作重点挪到农业生产、夏秋季防洪抗灾上,府宾馆就始终维持着方大人入住时的纯天然状态:玻璃没装、排水没做、建筑布局没改动……全靠天然的植物和松石盆景装饰。喜欢隐逸趣味的方提学满意, 生活精致的黄巡按却不一定。
何况这回不光巡按要来, 还有礼部下来宣诏的天使, 哪个住不好都影响父亲的前程, 必须得拿出当初在广西的水准来彻底重装府宾馆。
首先就要先改造上下水系统。
古代的厕所都是旱厕, 表面铺上木板, 再讲究的也只是及时清理、用香料熏屋子, 总不如水冲的干净。宋时小时候是没办法, 只能强忍着,到广西没人管他,他反倒能管着宋老爷了, 就赶紧到晋江APP上买马桶结构、给排水系统等等, 找人烧瓷蹲便、搭水箱,做了个早年公厕常用的定时冲水式厕所。
后来他写了几篇宋明百姓生活娱乐消费类的小论文,手头宽裕, 就更不吝在这上投钱, 把上下水系统修得越发精致。
——要不是怕这年头沼气爆炸造成大灾,他都想直接在厕所后建个沼气池出来。
今年宋举人从广西转任武平知县,他们行李车上都带了几个烧好的便池,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了整个县治的排水系统。可怜府宾馆就建在县治对街, 就因平常没客人入住,装修时连县学都装了,硬是把它落下了。
如今城外大水退去,为了治水烧的水泥、和的混凝土有的是,正好给宾馆修排水。
宾馆内男女厕翻修一遍,内墙一律粉得雪白,用木板隔出单间,便池烧成白瓷座便,用木头做马桶圈、盖,以配合古人的习惯。池下方埋入陶烧的粗管做排污管道,便池边缘高高架起一座水箱,下以陶管引水,箱外引下一条长线供下人拉水匣冲水。
不光上官专用的厕所,外院给仆人住的也是一样修出上下水系统,下水管汇总到一根粗管,直府宾馆右角门外一个深坑里。
县衙当初也是这样装修,在前衙后院都铺了陶制排水管,将整个下水系统作成一体,污水污物统一汇到西角门外一个深坑里。污水坑半建在墙外,上用带耳的井盖盖住,再用铁锁锁上。收粪人每天清晨绕城收粪,就可以由看门的白役打开坑上的井盖,让人从里面舀走污物,不须院里人提着污物出去倒了。
有了这给排水系统,整个县衙晨起的空气都清新了几倍,府宾馆装修之后,自然也能让居住条件迅速提升。
有了上下水,还要装玻璃窗。不管到什么时候,透光都是窗户的第一要务,不然怎么有钱人都不贴油纸,要用羊角熬炼的明瓦填棂窗呢?
不吹牛地说,宋时是这时代地球上唯一同时掌握着吹筒、引上、浮法等平板玻璃制造法的人,可惜后几种工艺需要的技术太高,现在也能暂时用11世纪发明的吹筒法——就是把到玻璃吹成圆筒,剪开摊平,晾成平板玻璃。
按着窗棱形状趁热裁割玻璃,依着玻璃外形包裹木条作窗棂……两者结合,便能镶出一面剔透繁复的窗扇。
县里每年都有修缮府宾馆的专用款项,县衙又有轮值的木匠,玻璃更是他自己的,做起来毫无压力。换好客房的窗户后,内室更显光明通透:四面雪白落地的墙壁衬着桐油清漆漆得光滑明净的家什,打磨出天然趣致的根雕;书架上错落放着唐诗宋词、八大家古文;下方卷缸里插着不知谁仿的范宽山水、马远花鸟;多宝阁上又摆着两位师爷从前在街上精心淘来的血沁汉玉、绿锈商鼎……
不只爽心悦目,更有沉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虽然都是假货。
窗台下更摆着一圈应节的菊花。虽不是名品,但肥料都是精心配比、氮磷钾齐全的好肥,养得那花枝叶挺实丰润,花苞比别处栽的花苞也大了几分,将来花瓣舒开,定能开的饱满张扬。若有人在窗边书桌上看书写字,回眸便是似开未开的花苞,抬眼又见墙外桂花摇曳,隔着玻璃都仿佛似能闻到芳馨。
室内装得差不多了,室外却还要多添些景致。
宾馆的建制和县衙差不多,都是四方大院,左右对衬的,少了几分曲径藏幽的趣致。可惜宾馆就那么大地方,不能扩建,只好先将屋内门窗与院中门窗的修整成层层相对,增加景深。院内以花木、假山石遮挡,地面以不同颜色的地砖镶出甬道,造出屈折幽深、一眼望不到底的效果。
好的假山石都太贵了,只能靠土法造。
就用竹架为骨、水泥塑型,去卖假山石料的店家里寻一个造假手艺上乘的掌柜,叫些个在班的石匠、泥灰匠,让他们带着水泥厂的工人们一同赶工,做出瘦、透、漏、皱的湖石;危峻孤削的峭壁石;洒落在园中各处,用以配合松竹花木的点石……
只可惜园子里没有活水,只能搭配着在点石上放几个玻璃鱼缸,里面布置微缩版石头假山,粘上湖沼里捞来的绿苔、水草,其间养几尾小小的金红鲫鱼。
家人从池沼里捞来的水草大多是细长如密发、一看就是水池里长的那种丝状水藻,没有多少能假冒陆上草木的品种。他原来在花鸟鱼虫市场里见过造景用的水草,种在假山假树上真像缸里长了微缩山景,而这种藻往石头上一贴——
不得了,养出一盆绿毛龟来了!
不过仔细想想,绿毛龟在这时代还是祥瑞,在院里摆上几只,意头也不错。宋时想了想,便和正在偏院里打磨假山石的匠人们说了声,叫他们闲时塑几只小龟,背上粘一层绿藻。
一个年少匠人傻乎乎地问道:“舍人何不买几只真龟,用胶粘些水藻在背上?游起来还比这死物好看哩。”
他师父在他头上拍了一掌,骂道:“你还指点起舍人公子来了?那龟是在水里游的,甚么胶能把水藻粘到龟背上!”
水泥还就能……那几个匠人的目光一时都落到了假山上,宋时脑中也闪过这个念头,瞬间又摇了头:不成,这乌龟也太可怜了,还不如他原来在农业节目里看过的一个用什么手段把水藻种在龟甲上的人道呢。
他难得来现场视察一次,又给匠人加了工作,便有些不好意思,叫随行的家人取了钱,请众人到外面吃饭。他自己倒还不大饿,又在府宾馆里转了转,心里慢慢勾勒出观景路线,和各院、房内的最佳观景位置。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自己觉出饿了,才从后门出去找地方吃饭——前门暂时出不去。县治和府宾馆中间那条街上搭了一溜上访棚,从前受过王家欺虐的苦主都可到棚前申冤,或有其他案子要告的百姓,也可以在那里先写状纸。
来上告的百姓连绵不绝,将整条街堵得严严实实的。有些是新案,有些甚至是数十年前的旧案,被逮进去的王家人一次次提出来重审,也有新人又被拘捕,拘嫌犯的外监和告状房几乎都要改成王家大院了。
满县人都在观望着王家的下场,大户们怕的是自己步了王家后尘,他们的苦主却盼着王家真能被县令下,自己家的冤仇也才有希望。
因此事几乎都是宋时布置的,宋县令怕王家暗地寻人刺杀他,出入都叫二十几个民壮围着他,就跟黑道大佬出门带保镖一样,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小点的店铺都不敢让他进门。熟悉的酒店见了他也不像原来那样恨不得直接拉他上去,还得问一声“带几位大哥进去”。
宋时是有战斗力的人,又知道这时代也没有武侠小说里写的那么惊人的武功,便吩咐众人在楼下拣几副座头,自己只带了五个人上楼,正好坐一间包间。
进了包间,就有伎女抱着琵琶前来赶趁。几个大汉都跟李逵一样不知怜香惜玉,站起身纠纠走到门前,似一堵肉屏风般拦住了那女子。
宋时对福建这些性别存疑的伎女不感兴趣,只怕他们吓着孩子,连忙唤道:“别吓着她,给几个钱让她下去吧——不用唱曲儿。”
最后一句是对那伎女说的。他是北方人,个子比这些民壮高不少,目光从众人头顶落下去,正好能看见那女子抬脸看他,目中含着千言万语。
他胸中顿时也飘过千言万语——卧槽,这是李大佬!
他不是跟赵悦书过日子去了吗,怎么又沦落到来酒楼卖唱了?只有下等伎女才干这种不呼自来,上前卖唱的事,难道赵学生把他甩了?
算了算了,不吐槽了,还是叫进来给他解决一下工作生活问题吧。
宋时唤回保镖,招手叫李大佬进来坐下,亲切地慰问:“当日水患中一别,已有许久没见过李小哥了,我还记得你那日做的菜,味实甘美,堪称易牙手段。”
你是打算摆个摊啊,还是到慈济院、工厂当个大师傅啊,咱们县领导班子都能帮你解决。
李少笙却将手一挥琵琶,借着乐声遮掩,压低了声音急促地说:“奴有事要禀告舍人,请舍人叫这几位大哥在外面少等!”他怕宋时不信,又飞快地添了句:“陈、林、徐、张……几家已协议结成盟友,到省里把宋大人告了!”
宋时蓦然一惊,挥手叫人退出房间外,让李少笙细细讲来。
李少笙仍是疾拨琵琶,小心翼翼的盯着门口说:“子逸和人聚会时听说,他们几家数十人具名写了陈情书,请巡按御史黄大人来武平审问宋大人,如今已在路上,过不几天就要到县里了。到时候巡按提审王家人,他们必都会改口供,反诬大人屈打成招!而且……”
他的琵琶弹得越紧,身子探出去凑到宋时耳边,低声道:“而且子逸听说,他们都猜舍人与……与周王妃娘娘家有嫌隙,哪怕黄大人一时审不清案子,礼部使者一到,宋大人与舍人就下场堪忧了。”
宋时知道这些地主要反扑,却没想到他们越过府城,直接越级告到巡按面前了。
难怪桓小师兄在府里,却没提过此事。
他拱手作揖,谢过李少笙和赵秀才冒着风险来报信,又问他是假装成普通伎女,唱两曲就走;还是等外面民壮拿身新衣裳、拿个斗笠来,换个打扮再走。
李少笙苦笑道:“舍人还是这般体贴。不过你可要小心,那几家大户不光要陷宋大人入罪,也要败坏你们的名声,如今有不少子弟要写文章编派你父子哩。”
他们还想打舆论战?这是要从精神肉体上双重打击,让他们父子彻底不能翻身的节奏了?
宋时双目微眯,心中冷笑两眼,眼中射出锐利的光芒:“我本来不想与他们计较,实是这些人太过咄咄逼人了……有件事要拜托李小哥。你可认得会写戏、会唱戏的人?要紧的是嘴严,眼下我就要用。”
会写文章好了不起么?他可是带了一整个网站文章的男人!
他都不用!
再说,搞舆论战怎么能靠文章,得靠诗词曲啊。
哪怕你文章写成了《项脊轩志》,几百年后还能上语文课本,大多数人还不是只记得“庭有枇杷树”一句?而眼下百姓中还有大批文盲,识字的少,一出人人都能唱的戏文,自然胜过无数篇百姓连字都认不全的才子文章。
而他拿要出来对付这些土豪劣绅的也不是一般的戏剧,而是饱经国内外观众几十年考验,无数次改编成地方戏、歌剧、舞剧、话剧、电视剧的名篇——
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