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大魏王侯》最新章节!
“倒!”一个满脸凶戾之气的东胡武官,将马鞭向前方的壕沟一指,千百人便是涌了上去,将背着的扛着的土包,倾覆在壕沟之内。
两翼也出现了几千明盔暗甲的东胡兵,皆未骑马,散列于壕沟之前,此时他们与大队的魏军相隔在百步之内,二百到三百步外,魏军有几十具床子弩,这些以坚钢为锋,铸铁为羽的弩箭不停的射过来,纵是东胡甲兵也只能祈祷不要被这样的重箭射中,否则就算身披坚甲,亦是必死无疑。
在床弩的崩崩响声中,还有大量汉奴填壕时的沉闷声响,草编的土包百余斤重,这些汉奴身体孱弱,又是精神极度紧张,短短时间内,有过百人堕入壕沟之中,这种沟上宽下窄,底部又有尖桩,落下去之后就被扎伤,根本爬不上来,任凭他们在沟中惨叫,东胡人也是毫无反应,汉奴们则是咬着牙齿继续填壕,过不多久,就把这些摔落沟中的伙伴们给活埋了。
双方不停的对射弓箭,逐渐添兵,到辰时末刻时,十余里长的战线上已经聚集了超过三万人的射手,魏军有神臂弓和床弩,在远程打击上比东胡人要强的多,但在百步之内的对射,魏军的普通射手则远远不是东胡人的对手。
魏军也是极重射手,步弓劲力也是最少十个力,连续开弓十次,缓慢开弓三十次才算合格。但东胡人就是一群牲口,其步弓比魏军步弓更加长大,用料未必有魏军的制式步弓讲究,毕竟大魏的兵器监在材料和工艺上都比东胡人强的多。但其靠着加长弓身使步弓更具劲力,一般的东胡步弓,最少也是十个力,但其射手一般都能用十二十三个力,普遍高出魏军射手一筹。更可怖的便是其最普通的射手,射速,准头,力道,都和大魏最好的神射手不相上下。
若不是魏军中有相当数量的神臂弓压阵,怕是在这样规模的对射之中,魏军早就败退下来了。
神臂弓的准头其实不及步弓,弓弦振动箭矢离槽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偏斜,有经验的射手可以微调,这样在射固定靶的时候,百步之内大体上能十中七八,二百步外,能中靶的机率就要小的多了,神臂弓说是有效射程三百步,其实三百步的时候已经飘斜的不成模样,而且劲力用光,毫无威胁和用处了。真正有效的射距就是二百步,在二百步左右,仍能破开铁甲,只是伤害不重,就算这样,神臂弓对东胡人的威胁也是相当的大,在两军沿着长壕对射之时,魏军的神臂弓便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如果有人抬头看天,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天空之上遍布着来回飞舞的箭矢,箭矢尾部的羽毛在半空中飘舞着,有一种奇特而诡异的美感。
数万甲士在呼喊着,有不少铁甲环身的将士持矟,持矛,挥刀,互相辱骂,给自己这一边的射手打气,两军旌旗密布,不管是魏军还是东胡军人都知道长壕填满之后就是肉搏战的开始,两军将士,从武官到普通的士兵,都是在做着临阵前的准备。
汉奴已经死伤惨重,他们的血渗入了长壕内外,很多人在壕边死去被直接填进了壕沟之中,充当了布袋。
巳时末刻,太阳升起,天空晴郎,天气居然有一些和暖,大地上一片泥泞,此时是辽西大地由春季转向初夏的开始,在太阳即将升到正午的位置时,东胡军的几万
汉奴在付出了近万人的性命为代价之后,终于将横亘在锦州城门一侧到渝水间的第一条长壕填平。
无数东胡甲士爆发出狼嚎般的呼喊声,接着便是以刀盾手,长矟手在前,步弓手在后或在两侧,第一波攻击便是有三万余甲兵陆续展开,由于阵线很长,所以东胡人的突击阵列也是如犬牙交错,参次不齐,但主攻的方向,很显然是偏侧于锦州方向。
双方很快便是短兵相接了。
长矟如密林般的撞击在一起,盾手尽量掩护自己这一方,由于受到魏人的影响,东胡军的编制看似和北虏相似,胡风明显,然而其兵种配置,甚至是武器,都是多半与魏军类似。不象北虏,什么投枪,飞斧,骨朵,阔刀,飞剑之类的投掷兵器很多,又有长矛,刀,叉,槌,甚至狼牙棒等之类的兵器极多。
东胡兵就是以铁矛,长矟为主,配合少量的横刀与盾牌手,加上大量的步弓手。
双方接触之时,头顶箭雨犹自不停射落,由于都是披甲战士,除非是近距离被射中要害,一般都只是轻伤,双方用长矟互相拍打,戳刺,在很短时间内就是死伤惨重,到了午时之后,缠斗了近半个时辰后,前锋的将士都疲惫异常,在刚填满的壕沟四周布满了尸体和垂死呻吟的重伤者。
到此时,双方将帅陆续调整阵列,将一些疲惫不堪的将士撤回,同时调派上生力军。
如果双方有一方意志不坚,或是战力不足,在一接触之时就会有一方兵锋不稳,在打上半个时辰后,战线就会推移,甚至随着一方主力甲兵的推进,很可能有一方就直接崩溃了。
魏军与东胡军却都并非如此。
双方甚至一开始都未投入重兵,在目前为止,战场上犬牙交错情形相当复杂,东胡人和魏军都留有相当数量的预备队,甚至出动的都只是前锋部队,并没有直接押上全部的力量来做突破。
魏军是以防守的战法为主,哪怕前军统帅是厢都指挥李友德,其以突破凌厉,擅长攻击闻名,但以逸待劳是更合算的战法,魏军在阵线上处处以壕沟为天堑,用神臂弓和床弩射杀了大量的东胡甲兵。
至午时初刻前后,双方接战时间不久,但地面上已经躺满了死去的甲兵,由于死人太多,影响了彼此的交手,先前是有人将尸体拖拽移开,后来死人太多,双方杀红了眼,无人理会,死掉的甲兵在两边交手的中间形成了小山般的尸堆,两边的甲兵就踩在尸体或重伤者的身上,奋力戳刺挥击。
到二刻前后,双方很有默契的暂停,两边都是彼此知道对手的强悍,到此时暂且休息,很多疲惫不堪,身上插满了箭矢的受伤甲兵一瘸一拐的往阵后走,他们沉默寡言,身形疲惫,两眼布满血丝,嗓子里象是着了火,嘴唇也干裂了口子。短短时间在战线上的奋战,抵的过一天的苦役,这才是战场上最真实的情形。士兵和武官们一起沉默而行,喝着水囊里剩下来的清水,然后便是随意找个地方蹲下坐下,战线上只是短暂的平静,大战随时还是一触即发。
待双方的生力军又填上来之后,整条战线上又到处是厮杀之声,箭矢的破空声,弓弦的震动声,长矟的拍打声,刺穿铠甲时的脆响,还有刺穿人体时的噗嗤噗嗤的响声,人的惨嚎声,呻吟声,战
场上的吵闹令人耳朵都嗡嗡直响,但从战线撤下来的短暂时间里,很多人会短暂的失聪,他们耳朵嗡嗡的,什么都听不到,但撤离前线几百步之后,很多人脸上不由自主的显露出笑容,就算是最凶残暴戾,战场经验最足的东胡老兵,也是忍不住如此。很多将士情不自禁的摸出水囊,痛饮一番,这一天的天气出乎意料之外的暖和,连吹过来的风也带着些暖意,到中午时,地面相当泥泞,这是冬季残留下来的冰雪,冰雪将地面湿润了,气温低的时候每天地面都是冻的板结了,到现在这种气候,可见之处都是一片泥泞,而这么多人奋战的战场之上,除了到处可见的血污之外,地面也是被将士们踩踏的一团污糟,在很多人喝水的时候,他们顾不得地面泥泞,一屁股便是坐在地上,然后看着持矟或是挟弓的同袍在鼓声之中,在旌旗招展之下,持续向前。
到了末时二刻,双方持续缓慢的添兵,平缓的战场情形被一再打破,绵延十余里的战场,除了少量近渝水地方不利交战之外,大半的地方已经在持续不停的有将士互相杀戮,各处都是尸体遍地,血流成河,大群的乌鸦在天空盘旋飞舞,它们被鼓声和喊杀声所惊,不停的飞舞不敢降落下来,过了很久之后,才逐渐飞到远方去了。
李国瑞和岳峙等人亦到前军地方观察战场,整个战场还算是势均力敌的相峙阶段,对两支强军来说,装备,组织,经验,人数,将领的能力都相差不多,双方又都有会战击败对方的欲望,战事打成这样就并不奇怪了。
历史上很多有决定性质的大战,比如昆阳之战,赤壁之战,项羽的背水一战,均是在短短瞬间就分出了胜负,是因为失败的一方未料到胜者一方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也是对自己一方的实力有所高估,结果就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惨败。
势均力敌,战事旷日持久的战事自然是也有,著名的长平之战,看似是赵括领兵后就惨败了,其实从秦赵两军互相攻击,在长平对峙,交战,从骑战到车战,到普通步卒间的战事,在赵括上任前就打了不知道多少场,双方均是战国强国,赵军和秦军也是强军,两者之间的战事持续了一年以上,可想而知在战场上爆发过多少次势均力敌的战事,双方的将领又为此殚精竭虑,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面对同样精锐敢死的赵军,秦军的统帅就算是赫赫有名的战神白起,仍然只能在廉颇的坚壁面前无计可施。
长平之战打到后期,直接便是两国国力的体现,秦国也是为此战竭尽全力,战后很多年都没有缓过劲来,更不要说趁机灭赵国了。而赵国就更惨了,一直到秦灭六国,赵国都没有恢复元气,长平之战,赵国是不仅损失了一代男子壮丁,更是拼光了国力!
赵括上任时,赵国其实是已经在总体战上撑不下去了,也就是先秦时期的古典军国主义可以支持几十万人打这么久,后世的明清时期反而是办不到了,就算赵国以举国之力支持,到廉颇卸任时其实就是赵国撑不住了,不把赵括这种有冲劲的青年将领放出来殊死一拼,赵国也是死定了,毫无机会。否则真当赵王君臣是傻的,放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领去统率四十万人的举国之兵?
在李国瑞和岳峙眼中,眼下的战场情形相当正常。
“倒!”一个满脸凶戾之气的东胡武官,将马鞭向前方的壕沟一指,千百人便是涌了上去,将背着的扛着的土包,倾覆在壕沟之内。
两翼也出现了几千明盔暗甲的东胡兵,皆未骑马,散列于壕沟之前,此时他们与大队的魏军相隔在百步之内,二百到三百步外,魏军有几十具床子弩,这些以坚钢为锋,铸铁为羽的弩箭不停的射过来,纵是东胡甲兵也只能祈祷不要被这样的重箭射中,否则就算身披坚甲,亦是必死无疑。
在床弩的崩崩响声中,还有大量汉奴填壕时的沉闷声响,草编的土包百余斤重,这些汉奴身体孱弱,又是精神极度紧张,短短时间内,有过百人堕入壕沟之中,这种沟上宽下窄,底部又有尖桩,落下去之后就被扎伤,根本爬不上来,任凭他们在沟中惨叫,东胡人也是毫无反应,汉奴们则是咬着牙齿继续填壕,过不多久,就把这些摔落沟中的伙伴们给活埋了。
双方不停的对射弓箭,逐渐添兵,到辰时末刻时,十余里长的战线上已经聚集了超过三万人的射手,魏军有神臂弓和床弩,在远程打击上比东胡人要强的多,但在百步之内的对射,魏军的普通射手则远远不是东胡人的对手。
魏军也是极重射手,步弓劲力也是最少十个力,连续开弓十次,缓慢开弓三十次才算合格。但东胡人就是一群牲口,其步弓比魏军步弓更加长大,用料未必有魏军的制式步弓讲究,毕竟大魏的兵器监在材料和工艺上都比东胡人强的多。但其靠着加长弓身使步弓更具劲力,一般的东胡步弓,最少也是十个力,但其射手一般都能用十二十三个力,普遍高出魏军射手一筹。更可怖的便是其最普通的射手,射速,准头,力道,都和大魏最好的神射手不相上下。
若不是魏军中有相当数量的神臂弓压阵,怕是在这样规模的对射之中,魏军早就败退下来了。
神臂弓的准头其实不及步弓,弓弦振动箭矢离槽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偏斜,有经验的射手可以微调,这样在射固定靶的时候,百步之内大体上能十中七八,二百步外,能中靶的机率就要小的多了,神臂弓说是有效射程三百步,其实三百步的时候已经飘斜的不成模样,而且劲力用光,毫无威胁和用处了。真正有效的射距就是二百步,在二百步左右,仍能破开铁甲,只是伤害不重,就算这样,神臂弓对东胡人的威胁也是相当的大,在两军沿着长壕对射之时,魏军的神臂弓便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如果有人抬头看天,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天空之上遍布着来回飞舞的箭矢,箭矢尾部的羽毛在半空中飘舞着,有一种奇特而诡异的美感。
数万甲士在呼喊着,有不少铁甲环身的将士持矟,持矛,挥刀,互相辱骂,给自己这一边的射手打气,两军旌旗密布,不管是魏军还是东胡军人都知道长壕填满之后就是肉搏战的开始,两军将士,从武官到普通的士兵,都是在做着临阵前的准备。
汉奴已经死伤惨重,他们的血渗入了长壕内外,很多人在壕边死去被直接填进了壕沟之中,充当了布袋。
巳时末刻,太阳升起,天空晴郎,天气居然有一些和暖,大地上一片泥泞,此时是辽西大地由春季转向初夏的开始,在太阳即将升到正午的位置时,东胡军的几万
汉奴在付出了近万人的性命为代价之后,终于将横亘在锦州城门一侧到渝水间的第一条长壕填平。
无数东胡甲士爆发出狼嚎般的呼喊声,接着便是以刀盾手,长矟手在前,步弓手在后或在两侧,第一波攻击便是有三万余甲兵陆续展开,由于阵线很长,所以东胡人的突击阵列也是如犬牙交错,参次不齐,但主攻的方向,很显然是偏侧于锦州方向。
双方很快便是短兵相接了。
长矟如密林般的撞击在一起,盾手尽量掩护自己这一方,由于受到魏人的影响,东胡军的编制看似和北虏相似,胡风明显,然而其兵种配置,甚至是武器,都是多半与魏军类似。不象北虏,什么投枪,飞斧,骨朵,阔刀,飞剑之类的投掷兵器很多,又有长矛,刀,叉,槌,甚至狼牙棒等之类的兵器极多。
东胡兵就是以铁矛,长矟为主,配合少量的横刀与盾牌手,加上大量的步弓手。
双方接触之时,头顶箭雨犹自不停射落,由于都是披甲战士,除非是近距离被射中要害,一般都只是轻伤,双方用长矟互相拍打,戳刺,在很短时间内就是死伤惨重,到了午时之后,缠斗了近半个时辰后,前锋的将士都疲惫异常,在刚填满的壕沟四周布满了尸体和垂死呻吟的重伤者。
到此时,双方将帅陆续调整阵列,将一些疲惫不堪的将士撤回,同时调派上生力军。
如果双方有一方意志不坚,或是战力不足,在一接触之时就会有一方兵锋不稳,在打上半个时辰后,战线就会推移,甚至随着一方主力甲兵的推进,很可能有一方就直接崩溃了。
魏军与东胡军却都并非如此。
双方甚至一开始都未投入重兵,在目前为止,战场上犬牙交错情形相当复杂,东胡人和魏军都留有相当数量的预备队,甚至出动的都只是前锋部队,并没有直接押上全部的力量来做突破。
魏军是以防守的战法为主,哪怕前军统帅是厢都指挥李友德,其以突破凌厉,擅长攻击闻名,但以逸待劳是更合算的战法,魏军在阵线上处处以壕沟为天堑,用神臂弓和床弩射杀了大量的东胡甲兵。
至午时初刻前后,双方接战时间不久,但地面上已经躺满了死去的甲兵,由于死人太多,影响了彼此的交手,先前是有人将尸体拖拽移开,后来死人太多,双方杀红了眼,无人理会,死掉的甲兵在两边交手的中间形成了小山般的尸堆,两边的甲兵就踩在尸体或重伤者的身上,奋力戳刺挥击。
到二刻前后,双方很有默契的暂停,两边都是彼此知道对手的强悍,到此时暂且休息,很多疲惫不堪,身上插满了箭矢的受伤甲兵一瘸一拐的往阵后走,他们沉默寡言,身形疲惫,两眼布满血丝,嗓子里象是着了火,嘴唇也干裂了口子。短短时间在战线上的奋战,抵的过一天的苦役,这才是战场上最真实的情形。士兵和武官们一起沉默而行,喝着水囊里剩下来的清水,然后便是随意找个地方蹲下坐下,战线上只是短暂的平静,大战随时还是一触即发。
待双方的生力军又填上来之后,整条战线上又到处是厮杀之声,箭矢的破空声,弓弦的震动声,长矟的拍打声,刺穿铠甲时的脆响,还有刺穿人体时的噗嗤噗嗤的响声,人的惨嚎声,呻吟声,战
场上的吵闹令人耳朵都嗡嗡直响,但从战线撤下来的短暂时间里,很多人会短暂的失聪,他们耳朵嗡嗡的,什么都听不到,但撤离前线几百步之后,很多人脸上不由自主的显露出笑容,就算是最凶残暴戾,战场经验最足的东胡老兵,也是忍不住如此。很多将士情不自禁的摸出水囊,痛饮一番,这一天的天气出乎意料之外的暖和,连吹过来的风也带着些暖意,到中午时,地面相当泥泞,这是冬季残留下来的冰雪,冰雪将地面湿润了,气温低的时候每天地面都是冻的板结了,到现在这种气候,可见之处都是一片泥泞,而这么多人奋战的战场之上,除了到处可见的血污之外,地面也是被将士们踩踏的一团污糟,在很多人喝水的时候,他们顾不得地面泥泞,一屁股便是坐在地上,然后看着持矟或是挟弓的同袍在鼓声之中,在旌旗招展之下,持续向前。
到了末时二刻,双方持续缓慢的添兵,平缓的战场情形被一再打破,绵延十余里的战场,除了少量近渝水地方不利交战之外,大半的地方已经在持续不停的有将士互相杀戮,各处都是尸体遍地,血流成河,大群的乌鸦在天空盘旋飞舞,它们被鼓声和喊杀声所惊,不停的飞舞不敢降落下来,过了很久之后,才逐渐飞到远方去了。
李国瑞和岳峙等人亦到前军地方观察战场,整个战场还算是势均力敌的相峙阶段,对两支强军来说,装备,组织,经验,人数,将领的能力都相差不多,双方又都有会战击败对方的欲望,战事打成这样就并不奇怪了。
历史上很多有决定性质的大战,比如昆阳之战,赤壁之战,项羽的背水一战,均是在短短瞬间就分出了胜负,是因为失败的一方未料到胜者一方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也是对自己一方的实力有所高估,结果就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惨败。
势均力敌,战事旷日持久的战事自然是也有,著名的长平之战,看似是赵括领兵后就惨败了,其实从秦赵两军互相攻击,在长平对峙,交战,从骑战到车战,到普通步卒间的战事,在赵括上任前就打了不知道多少场,双方均是战国强国,赵军和秦军也是强军,两者之间的战事持续了一年以上,可想而知在战场上爆发过多少次势均力敌的战事,双方的将领又为此殚精竭虑,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面对同样精锐敢死的赵军,秦军的统帅就算是赫赫有名的战神白起,仍然只能在廉颇的坚壁面前无计可施。
长平之战打到后期,直接便是两国国力的体现,秦国也是为此战竭尽全力,战后很多年都没有缓过劲来,更不要说趁机灭赵国了。而赵国就更惨了,一直到秦灭六国,赵国都没有恢复元气,长平之战,赵国是不仅损失了一代男子壮丁,更是拼光了国力!
赵括上任时,赵国其实是已经在总体战上撑不下去了,也就是先秦时期的古典军国主义可以支持几十万人打这么久,后世的明清时期反而是办不到了,就算赵国以举国之力支持,到廉颇卸任时其实就是赵国撑不住了,不把赵括这种有冲劲的青年将领放出来殊死一拼,赵国也是死定了,毫无机会。否则真当赵王君臣是傻的,放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领去统率四十万人的举国之兵?
在李国瑞和岳峙眼中,眼下的战场情形相当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