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三国(三十二)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最新章节!
炒面, 顾名思义就是将面条炒起来。
东汉末年,炒这种烹饪技术尚未被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铁在如今实在太过珍贵,除了夏安然当时在成皋买到了一口铁锅外,理论不会有别人再会这种方法。
那么这个小贩的身份已经非常明白啦。
这人同若干个一同拉动昌邑城美食文化的小团队一样,背后的人就是曹营一干人, 简单的说,就是曹营的第三产业。
这些人大多选自曹军的退役伤兵, 亦或者是伤兵的家属, 搞出第三产业的目的一开始是为了让这些兵士们学得一门手艺,如此也不怕退役后活不下去。
因为大多兵士走上退役之路都是因为残疾,而且他们当初会来当兵基本也都是因为家里没了活路,如今退役后当然也无处可去, 曹操现在刚刚富了一些,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这些人自然是要养着的,都是好汉子,都是都是为了他曹孟德流了血的英雄, 只是这一点夏安然却是提出了别的意见。
残疾的兵士虽然不能上战场, 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什么都干不了, 曹操想养着他们的思路是正确,只是授人以渔才是正理,现如今这些退役兵士在曹营中占比不大, 但是未来呢?
如果一直靠着曹营养着他们, 有一日就会成为曹营承担的负担。
更何况即便曹操当权能够撑住这份压力, 但是曹二代们呢?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大笔财政支出。
“那景熙怎么看?”被反驳了意见,曹操也没有生气,他塞了个果子进嘴里,又递了一个给夏安然,极为耐心得等着夏安然的意见。
他早就习惯了夏安然的性格,也明白如果他没有想法,这时候是不会发言的。果然,夏安然隔日就拿出了一套看似大致可行,却依然有待完善的制度。 
这个制度正是后世被采用的政-府扶持项目,是类似于书报亭、早餐摊、彩票店一样的存在,虽然过了数十年后,这些存在都已经变质,更有不少要为城市的现代化让路,但是必须要提的是,这一批扶持项目的存在撑起第一批下岗职工到退休前的岁月,虽然收入微薄,但是起码让他们有了一份收益尚可的工作。
书报亭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哪来的报纸哟!
但是便捷早餐摊子还是可以借鉴。
首批试点的几个地方都在昌邑,这一批放出了二十多辆木推车,他们的车子被用柿漆染成了独一无二的红褐色,以这个颜色作为正版的标志,而且他们的车子上头都挂了编号,确保责任可以明确落实。
为了保证竞争力,每辆车出售的东西也不完全一样,按照夏安然的规划,除了包子、馒头这类可以重叠的面向大众的早点,还有一些本就有一定烹饪基础或者是手脚灵活的军汉,学了些比较高深的菜肴,比如炒菜。
军汉们都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从曹营这里市得麦面、酱料等物,而他们的锅碗瓢盆等物均是用军功抵扣来的。
没错,夏安然鼓捣出了一个军功兑换制度。
这是倒是诸葛亮的建议的,同样还是一个道理,斗米为恩,升米则为仇,兵士残障后目前也唯有曹军是负责养老的,就算是正规军制,也是不负责这件事情的,只不过正规军会给一笔遣散费,但是自打东汉朝廷穷得叮当响之后,这笔补贴也没有了。
他没说出口的是,这样的兑换制度也能有效抑制兵士故意受伤,换取养老服务的情况,不要觉得这不可能,在东汉末年,如果能有这样一份固定工作,已经足够让贫困交加的农夫,付出一条腿或者一只手的代价了。
再有,这样子的操作模式也可以鼓励曹营现职的军士们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努力积攒军功。
另一点,促进兵士之间的友好往来,简直好处多多。
道理很简单,按照一辆木车及其配备的装备,单靠一个人的军功是很难集齐的,事实上,这一次的二十辆车里面,大部分都是由二到三名兵士的军功所兑换出的。
而其中最为昂贵的,就是煤球炉。
是的,就是煤球炉,说到煤球炉的发明,就不得不提提昌邑如今的烧铁模式,为了提高火焰的温度,如今的铸铁,都是使用的煤而非是碳作为原料,既然是煤,就免不了出现煤粉,甚至于后来为了提高火焰温度,会在火温到了一定程度后刻意撒入煤粉,用于使其在短时间内将温度达到最高。
但是这样子就使得在被碾碎的过程中被淘汰了一部分含有杂质的煤,这些煤不可以用于铸铁,取暖时候又基本使用碳,这些尴尬的煤就被制成了煤球,煤球炉也应运而生。
如此做出的煤球不适合在室内燃烧,因为它所含杂志过多,烧起来无论是烟色还是烟味都是在呛人,但是室外却是极好的。
而制作这些煤球炉使用的铁都是被淘汰下来的铁,但是即便如此这些也都是铁,且煤球炉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现在又是只有曹军一家会使用,所以兑换的军功需要值也高。
而要是想要做成这移动饭摊子,煤球炉是必须的,这些退役的兵哥们东拼西凑,其中不少还靠着依然服役的兄弟们赞助,才将煤球炉兑了回去。
煤的价格倒是很低,河南、山东一块都是产煤大城,在这里煤的价格比起炭要廉价得多,若是实在拮据,煤球炉也可以烧树枝,这点它倒是不挑的。
故而,当司马徽一行人被香气勾的受不了出门时,看到的就是两个推着红褐色小车子的小贩,只是这俩小贩个个都人高马大,背脊笔挺,看人时全无畏缩之色,一看就是响当当的好儿郎。
见到司马徽等人过来,一个看着稍稍斯文些的汉子便招呼道“老先生,可要来尝尝咱们的手艺?一斤粟可得一碗油炒面,还能择一个小菜。”
正在他招呼的时候,便已经见到几人凑了过来,他们也不询价,显然已经非常的熟稔,一边对拿着锅勺的黑脸汉子道“我的那份要加豆芽!”
或是说“我的要加素肉”
汉子默默点头,他未穿上衣,显然是怕油烟弄污了衣裳,上身精壮,只是有着许多疤痕。
不知怎么办到的,灶下火竟是极大,在倒入黄色油状液体之时,火焰猛地蹿高,引来一片惊呼,就见这汉子不慌不忙,他用勺子舀了一点黄色浓稠液体倒入油中,圆勺快速滚动,那液体一入油便很快扩开,与之伴随的是极其勾人的香味,属于荤食的香味。
就见圆勺毫不留情得将这一块凝结起来的黄色块状物体搗散,亦是同时,一小撮白色晶莹可爱的蔬菜被丢入锅中,伴随冲天而起的水雾,汉子用勺子稍稍压了压那根须状的物品,不过须臾,那东西就软和了下来,变成了极为乖顺的模样。
此刻,另一人手捏一撮已经煮熟又脱了水的粗面丢进了锅子里,大汉极为默契的,勺子飞舞,被圆勺抄起的一小团褐酱也入了锅,围观的一个客人忙叫起来“哎呀,郎君,给多些酱,我就喜欢这景熙酱的滋味!”
见他如此,这汉子也极为好说话,又勺取了一些混进了锅内,接下来爆发开的便是将司马徽吸引出门的香味。
真香啊。
他在心里说,只是他对于这从未见过的面食还有些犹疑,却见方才提完要求的小郎君跑到了他们身边,他手上拿了一个麻布袋子,就见他蹲下身捏起袋子口将里头的粟米倒进了一个木箱子里头,司马徽正好奇他动作为何如此谨慎,就忽然见到那小箱子忽发出了“吧嗒”一声,箱子外头的一个圆头猛然翘起,又落了下去。
那郎君立刻收手,笑嘻嘻得说着“郎君!我付好啦。”
汉子闻言微微点头,那方才招呼了司马徽的人却是笑着搭话“阿武你今日还是自己带碗吗?”
“是呢,带着自己的碗能多两片胡瓜,我记着呢。”就见这人自兜里又拿了个碗,他也不递给说话的人,而是直接给了炒面的汉子,后者接过他的碗放下,便将锅中面条倒了进去。
面条触碰到铁锅周边一片高温区域时候又发出了“刺啦”一声,焦香裹挟着水汽扑鼻而来,霸道得充盈了整个鼻端。
等面条全数倒入后,他动作极快得又舀了一小勺油去热锅,同时拿起筷子择了两块颜色有些暗沉的胡瓜盖在了出锅了的面条上。
这碗干面很快被人接了过去,汉子又重复着方才的顺序,先加了黄色的浓稠汁液,只不过这次他没有再加那蔬菜,反倒是直接加了面条,司马徽看着有趣,他见着方才买了面的人拿着碗又掏出了一双筷子竟是跑到边上的木长几上头坐了下来,就着那桌子就呼噜噜吃了起来,模样极美。
这倒是有趣,司马徽先是凑过去研究了一下木箱,见他好奇,那搭话的郎君便对他说“老先生,这是我们工房做出来的,道理我虽不清楚,但是在前头的格子里头倒进去一斤粮米,那后头的圆球便会翘起,米就会落进箱子里面,非常的方便。”
司马徽仔细得看了下,便笑了“若我所料不错,这后头的球便是有一斤吧?”
“老先生聪慧。”这郎君笑着说,他又介绍了下旁边的那台“这一台是半斤的。如此,收粮之时,便不会有纠纷。”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所有的民众都得认可这东西的数量,而就他看来,周围的人似乎都对此没有任何的意见。
司马徽很快注意到了这辆车上头的编号,这是甚?工匠的标记?
见他好奇这个,便有人给他解释,此为兖州刺史府所制,包括那个机器出自兖州刺史府的工房,热心的兖州群众顺便给他介绍了一下这摊子上头的两人。
这两人都是曹刺史麾下的勇将。
炒菜的汉子曾是一个屯长,辖五十人队,极为勇武,后因一场恶战受了重伤,捡回一条命却无法再上战场,只得荣退,他便用军功换了这车上的一应道具,加上他手艺极优,大家都爱来吃。
而那招呼的汉子,是这炒菜汉子的副队,在那一役被削去了手臂,便一同退了下来,这正副队长退役后也成了一对好搭档,只是因他没了一只手,便更没法子称米,他两原来帐下的兵士见此便去求了工房,问问能不能想办法,那一日正是休沐,负责执勤的正是诸葛亮。
诸葛小少年十分好说话,一听这兵士的要求,便觉这无甚难度,那时候他正和夏安然琢磨改良投石机,便直接想到了杠杆理论,这改造说到底不过是把一把只能测量一个重量的称,给安放在了一个箱子里面,但是这个发明后来在投票时候得到了工房的生活用品部门发明奖银奖,此为后话。
为了后续的维护方便,之后投入到市场上的后方的球体都被刷上了柿漆,避免有不良上方将木头浸水后扩大重量。除此之外还有市场抽查和举报,目前看来,效果还是可以的,尚未听说有谁人敢顶风作案的。
这在夏安然看来恐怕就是最早的自动付款机了。
一开始这个机器做出来是为了方便手不方便的商户,后来就转为了商户们收款用的工具,当然这其中也有风险,也不是没发生过有人拿次粮充作好粮,或是在中掺杂砂石的情况,只是市场毕竟就那么大,总有人露了端倪,很快这人就被联合加入了黑名单。
为此,荀彧还写了一篇文书,详谈“诚”与“信”的重要性。
这篇文书先是被抄写贴满了各县的布告栏,各县亭均以此教育治下百姓,后来这份原告被贴在了图书馆里头,经由来往学子,渐渐被传开。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此正是曹操治民所奉持的准则之一,他在后世亦是如此,后人常有人评说曹操此人,他一直说实话,有石锤,偏偏他明明说了实话,旁人却不信他讲了实话,最后被他坑了只能敲地板骂他奸诈。
实在可以说是最奸诈的老实人。
而现在,这篇文还只是在短范围内流传,故而司马徽还对此一无所知,他所惊讶的实则是兖州民众对于曹操政权的信任。
以及曹孟德对于帐下退役兵士的安置方式。
司马徽是聪明人,他从曹操的这一布置下看出了他的野心。
若是曹军是这样一支能够对已经没了用的退役兵士还照顾有加的军阀,日后谁能不愿意加入这样的一支部队?哪个城民又能不欢迎这样的一支部队呢?
名声之所以好用便是在这里。
曹操现在的名声是一个大忠臣,又是一个仁善之军,就司马徽看来,曹军的行军尚且有些过于柔软,或可说,颇有些随波逐流的意思。
只是如今看来……
倒是有些意思。
这样想这,他便也跟着点了一碗炒面,只是因为没有带碗,便没了那两片胡瓜。
他年纪大,那个招呼他的郎君便引他先坐下等,东汉末年,虽然没有凳子,但是有几,这几的高度差不多需要人用蹲坐的姿势,这是一种相当不雅也不算舒服的姿势……当然,比起跪坐来说要舒服的多。
然而因为其来源是胡人,所以虽然有了灵帝亲力代言,但是大家还是觉得这实在有些不太雅观。
司马徽看着这木几稍稍犹豫,便坐了上去,他犹豫的原因,是因为这几比之如今寻常的要高了不少。
但是如今这几被抬高至膝盖……这……
嗯……舒坦。
膝盖不再受到力道之后完全放松了下来,老人这一坐使得他眉目都舒展了开,只是这姿态便让他的手有些没地方搭,只能颇有些不自在得放在了膝盖上,他不过灯了片刻,就见他要的面条被端了上来,因他不知此处人的口味,便点了最寻常的配置,这一尝便觉得味美。
尤其这景熙酱,浓香四溢。
面条本无味道,就如一张白纸一般,仍由酱汁沾染了浓郁的味道,但是经过处理的味道一点都不软烂,牙齿虽然一嚼就断,但是随着咀嚼仿佛会在口腔里面弹动一样。显然,在揉面时候花了很大的心思。
他要的是素肉的那一份,东西一入口,司马徽在咀嚼之时便被猛然爆开的肉香给惊了一下,后来一想这价格是万万买不到肉类的,又一联想这肉的名字,便醒悟这应当是经过炮制的素食,虽不知原材料是甚……倒还真能以假乱真。
最重要的是……哎呀,这酱汁儿可真好食。一嚼下去满口的都是酱汁,真是尝起来就给了一股子幸福感。
他的面条里面被放了一小块腌胡瓜,虽然他没有带碗,但是因为他年纪大,又是外来人,军汉们见他是第一次照顾他的生意,便择了一块小一些的当了添头。
吃了几口炒面,又将这一小块胡瓜塞进了嘴里,进入口腔的就是带有刺激性的香气和酸味,一招就化解了炒面的些微油腻感,恰到好处的酸香更是引发人分泌唾液,感觉能一口气将这碗面全数吃完。
而事实也是如此,吃进嘴的第一口老人就发现了,他们使用的油是大豆油,这种油虽然会带上大豆的味道,以至于有些人不喜欢,但是却不像猪油那样容易凝结,也更为清爽些。而最妙的是,虽然不知道那个黄色的料子是什么,但是经过炒制后的香味实在勾人,似乎有些像鸡子……但是又有些区别。
他颇为愉悦得吃下了这来了兖州后的第一顿饭,将碗筷交给了那只有一只手的兵士,二人稍稍寒暄了下,他便告辞了。
比之这顿好吃的饭食,他更在意的反而是这简单一份炒面中隐藏的信息。
比如快速恢复经济到可以在外食用饭食的兖州。
又比如民众对于曹孟德空前的信任度,曹孟德对于退役军士的爱护以及处理方式,可能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曹孟德下属的人,并不将方技术作为奇淫技巧,反而乐于创新、改变,也乐于接受之态。
他慢慢取出帕子点了点嘴角,想到了一路向东之时恰巧路过的几处水车、翻车,以及前些日子听说曹孟德鼓捣出的一个可破地下数百步的钻车。
他虽自豫州来,却也知晓旁的州郡的信息,比之别的州郡犹如死水,兖州同豫州就像是渐渐扩大的潺潺小溪,虽动静不大,却不曾停止。
如此,终有一日,小溪便能汇成江海。
他袖手而立,目光投向了兖州刺史府的方向。
曹孟德究竟是个如何的人呢?真是让老夫有了些许好奇之心呢。
===
翌日,他天未亮便出了房门,令人套了马车向着图书馆行去,此时正是夏末秋初的时候,因为起得早,空气中便带着些凉意,不冷,却能让人一下子醒了神。
此时并无自然光照明,故而车夫走得也较为谨慎,他是牵着马走的,就怕撞到人。
不一会他们就遇到了向着同一个方向第一个人,司马徽掀开了帘子同人搭话,得知他亦是要前往图书馆的,便请人上来一同坐马车,这年轻人却是拒绝了“谢过老先生了,只是曹刺史说过,咱们书生一整日都在书馆里头看书,经常如此要坏了身子,所以我每日便将这一路当做练身体了,您别说,早上起来这么走一下,一整日都精神的多。”
见他如此,司马徽便隔着帘子同人聊起天来,一问后得知,这年轻后生是本地人,家里有田,此行是趁着农闲时候去图书馆找一些农桑之事。
“图书馆竟还有此书?”这倒是让司马徽有些吃惊,据他从友人口中所了解的,这图书馆中多半是文学著作,毕竟曹操要靠这东西吊着他们这些求书若渴之人,没成想居然里头还有教授农桑之书,“可是《汜书》?”
他的问题换来的是年轻人茫然的眼神“不是,吾欲要借的是夏主簿所编写的农书。”闻言,司马徽挑了挑眉,他的面容在黑夜中不得见,倒是声音听着很感兴趣“夏主簿编的是什么农书?”
年轻人颇有些赧然“吾只背的了几句,尚未习全,”说罢,他便说了几句预测天气的口令,很快得到了长者的夸奖。
司马徽自然是知道年轻人说的夏主簿是谁。
夏景熙,这个少年郎近些日子以来在一个小圈子里面几位有名气,尤其是这小子“三问曹孟德”,可是传的极广。
对此三问,司马徽因不明详情,暂不做评价。
二人一路说笑,只感觉时间过去了小片刻就到了图书馆,此时天光未亮,图书馆门口刚刚排上了零散几人,事实上由于没有照明设备,图书馆内也不能使用火光来照明,这里的开门时间是辰时初。
现在早了足足近两个时辰,然而门口等候的学子们也不空等,他们中有不少都已互相认识,已三三两两攀谈了起来,还有几人乘着光亮交换了自己昨日抄下的书册,或是聊聊昨日看到的金玉之言。
气氛极为融洽,司马徽从车上下来后引得大家纷纷看了过来,见是为老学者也不吃惊,反倒是有学子主动上前问好,他们虽不认得司马徽是谁,也不知道水镜先生的名头,但是就冲着这人如厮年纪,却依旧有着求学之心,便觉得值得尊重了。
几个年轻人从旁边的一不明显处拿来了一个高几,正和昨日见到的那个炒面摊子的高几行制差不离,将这高几放到司马徽旁边,告诉他这是图书馆为了防止老先生们站久了疲乏所准备的,老先生快请坐,还要等上好些时候呢,不用在意。
司马徽自不会矫揉,他同车夫说了一声,让其待到图书馆关了门再来接他,然后他就和这些求学之人聊到了一块。
在他看来,这些年轻人穿着虽素,却个个背脊笔挺,双目炯炯,都是一副昂扬姿态,同他入了昌邑所看到的每个人都一样,他们身上有一股子向上蹿的精神气,作为老人家,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就格外喜欢。
面对他的问题,年轻人们都极为细心得解答,还为他推荐昌邑城中美味的食铺,这些读书人说着说着便聊到了学问上,面对他们的不解,司马徽也并不在意他们基础差,所学亦是凌乱,同样耐心解答,后来这些学生得知他为那几本藏本而来,便纷纷表示既如此我们就不借这一本了,好让老先生能尽快看到。
气氛极为和乐,司马徽很快注意到,虽然同他一样的高几还有几把,但是哪怕站了快一个时辰,却并无一人去取用。
他嘴上不说,心中却对这些学子的好感度上升了许多。
在聊天中得知,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在私塾中读过书,只不过后来因为兖州战乱,私塾便被解散了,他们有了底子,便来看书,幸好这图书馆的书给他们排了修习的难易程度,可以让他们跟着自己的进度自我学习,所以大家其实也是故意早来的,乘着这个时候能够互相探讨学问知识。
……这样可不行。
学习,书不可尽言,言者亦不可尽信,若无老师,先贤书中诸多妙处只怕要被误解咯!
不过这几分钟,他便发现了几个他们理解错误的点,指正后他终于忍耐不住问了“曹刺史莫非并未建校?”
按照他对曹操的了解,以及看他对于兖州学社的在意程度,他应当不会如此啊,谁知这个问题却换来了年轻人们的苦笑。
“哪里是曹刺史不愿意建校舍呢。”一年纪稍长一些的学子解释道“曹公早就为校舍点了合适的地方,至今未挂牌均是因为……未得名师啊。”
“是呢,招贤榜就贴在了图书馆里头,先生入了书院便可见到,只至今未有人揭榜,故而书院就一直不曾开。”
这哪是没有寻得名师。
司马徽抚摸了下自己的美髯,只觉这面前的建筑顿时一改他之前所想极为庄严神圣,而是改成了巨大的鱼钩。
而这鱼竿就被执在曹孟德手里。
鱼饵香喷喷的,就在他面前晃悠。
水镜先生非常冷酷得哼了一声,一甩手便挥开了这鱼饵,见着天光已亮,他便跟着年轻人们站起了身,将长几放回了它原来在的位置,司马徽耐心得跟着学子们一一步入了图书馆。
炒面, 顾名思义就是将面条炒起来。
东汉末年,炒这种烹饪技术尚未被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铁在如今实在太过珍贵,除了夏安然当时在成皋买到了一口铁锅外,理论不会有别人再会这种方法。
那么这个小贩的身份已经非常明白啦。
这人同若干个一同拉动昌邑城美食文化的小团队一样,背后的人就是曹营一干人, 简单的说,就是曹营的第三产业。
这些人大多选自曹军的退役伤兵, 亦或者是伤兵的家属, 搞出第三产业的目的一开始是为了让这些兵士们学得一门手艺,如此也不怕退役后活不下去。
因为大多兵士走上退役之路都是因为残疾,而且他们当初会来当兵基本也都是因为家里没了活路,如今退役后当然也无处可去, 曹操现在刚刚富了一些,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这些人自然是要养着的,都是好汉子,都是都是为了他曹孟德流了血的英雄, 只是这一点夏安然却是提出了别的意见。
残疾的兵士虽然不能上战场, 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什么都干不了, 曹操想养着他们的思路是正确,只是授人以渔才是正理,现如今这些退役兵士在曹营中占比不大, 但是未来呢?
如果一直靠着曹营养着他们, 有一日就会成为曹营承担的负担。
更何况即便曹操当权能够撑住这份压力, 但是曹二代们呢?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大笔财政支出。
“那景熙怎么看?”被反驳了意见,曹操也没有生气,他塞了个果子进嘴里,又递了一个给夏安然,极为耐心得等着夏安然的意见。
他早就习惯了夏安然的性格,也明白如果他没有想法,这时候是不会发言的。果然,夏安然隔日就拿出了一套看似大致可行,却依然有待完善的制度。 
这个制度正是后世被采用的政-府扶持项目,是类似于书报亭、早餐摊、彩票店一样的存在,虽然过了数十年后,这些存在都已经变质,更有不少要为城市的现代化让路,但是必须要提的是,这一批扶持项目的存在撑起第一批下岗职工到退休前的岁月,虽然收入微薄,但是起码让他们有了一份收益尚可的工作。
书报亭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哪来的报纸哟!
但是便捷早餐摊子还是可以借鉴。
首批试点的几个地方都在昌邑,这一批放出了二十多辆木推车,他们的车子被用柿漆染成了独一无二的红褐色,以这个颜色作为正版的标志,而且他们的车子上头都挂了编号,确保责任可以明确落实。
为了保证竞争力,每辆车出售的东西也不完全一样,按照夏安然的规划,除了包子、馒头这类可以重叠的面向大众的早点,还有一些本就有一定烹饪基础或者是手脚灵活的军汉,学了些比较高深的菜肴,比如炒菜。
军汉们都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从曹营这里市得麦面、酱料等物,而他们的锅碗瓢盆等物均是用军功抵扣来的。
没错,夏安然鼓捣出了一个军功兑换制度。
这是倒是诸葛亮的建议的,同样还是一个道理,斗米为恩,升米则为仇,兵士残障后目前也唯有曹军是负责养老的,就算是正规军制,也是不负责这件事情的,只不过正规军会给一笔遣散费,但是自打东汉朝廷穷得叮当响之后,这笔补贴也没有了。
他没说出口的是,这样的兑换制度也能有效抑制兵士故意受伤,换取养老服务的情况,不要觉得这不可能,在东汉末年,如果能有这样一份固定工作,已经足够让贫困交加的农夫,付出一条腿或者一只手的代价了。
再有,这样子的操作模式也可以鼓励曹营现职的军士们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努力积攒军功。
另一点,促进兵士之间的友好往来,简直好处多多。
道理很简单,按照一辆木车及其配备的装备,单靠一个人的军功是很难集齐的,事实上,这一次的二十辆车里面,大部分都是由二到三名兵士的军功所兑换出的。
而其中最为昂贵的,就是煤球炉。
是的,就是煤球炉,说到煤球炉的发明,就不得不提提昌邑如今的烧铁模式,为了提高火焰的温度,如今的铸铁,都是使用的煤而非是碳作为原料,既然是煤,就免不了出现煤粉,甚至于后来为了提高火焰温度,会在火温到了一定程度后刻意撒入煤粉,用于使其在短时间内将温度达到最高。
但是这样子就使得在被碾碎的过程中被淘汰了一部分含有杂质的煤,这些煤不可以用于铸铁,取暖时候又基本使用碳,这些尴尬的煤就被制成了煤球,煤球炉也应运而生。
如此做出的煤球不适合在室内燃烧,因为它所含杂志过多,烧起来无论是烟色还是烟味都是在呛人,但是室外却是极好的。
而制作这些煤球炉使用的铁都是被淘汰下来的铁,但是即便如此这些也都是铁,且煤球炉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现在又是只有曹军一家会使用,所以兑换的军功需要值也高。
而要是想要做成这移动饭摊子,煤球炉是必须的,这些退役的兵哥们东拼西凑,其中不少还靠着依然服役的兄弟们赞助,才将煤球炉兑了回去。
煤的价格倒是很低,河南、山东一块都是产煤大城,在这里煤的价格比起炭要廉价得多,若是实在拮据,煤球炉也可以烧树枝,这点它倒是不挑的。
故而,当司马徽一行人被香气勾的受不了出门时,看到的就是两个推着红褐色小车子的小贩,只是这俩小贩个个都人高马大,背脊笔挺,看人时全无畏缩之色,一看就是响当当的好儿郎。
见到司马徽等人过来,一个看着稍稍斯文些的汉子便招呼道“老先生,可要来尝尝咱们的手艺?一斤粟可得一碗油炒面,还能择一个小菜。”
正在他招呼的时候,便已经见到几人凑了过来,他们也不询价,显然已经非常的熟稔,一边对拿着锅勺的黑脸汉子道“我的那份要加豆芽!”
或是说“我的要加素肉”
汉子默默点头,他未穿上衣,显然是怕油烟弄污了衣裳,上身精壮,只是有着许多疤痕。
不知怎么办到的,灶下火竟是极大,在倒入黄色油状液体之时,火焰猛地蹿高,引来一片惊呼,就见这汉子不慌不忙,他用勺子舀了一点黄色浓稠液体倒入油中,圆勺快速滚动,那液体一入油便很快扩开,与之伴随的是极其勾人的香味,属于荤食的香味。
就见圆勺毫不留情得将这一块凝结起来的黄色块状物体搗散,亦是同时,一小撮白色晶莹可爱的蔬菜被丢入锅中,伴随冲天而起的水雾,汉子用勺子稍稍压了压那根须状的物品,不过须臾,那东西就软和了下来,变成了极为乖顺的模样。
此刻,另一人手捏一撮已经煮熟又脱了水的粗面丢进了锅子里,大汉极为默契的,勺子飞舞,被圆勺抄起的一小团褐酱也入了锅,围观的一个客人忙叫起来“哎呀,郎君,给多些酱,我就喜欢这景熙酱的滋味!”
见他如此,这汉子也极为好说话,又勺取了一些混进了锅内,接下来爆发开的便是将司马徽吸引出门的香味。
真香啊。
他在心里说,只是他对于这从未见过的面食还有些犹疑,却见方才提完要求的小郎君跑到了他们身边,他手上拿了一个麻布袋子,就见他蹲下身捏起袋子口将里头的粟米倒进了一个木箱子里头,司马徽正好奇他动作为何如此谨慎,就忽然见到那小箱子忽发出了“吧嗒”一声,箱子外头的一个圆头猛然翘起,又落了下去。
那郎君立刻收手,笑嘻嘻得说着“郎君!我付好啦。”
汉子闻言微微点头,那方才招呼了司马徽的人却是笑着搭话“阿武你今日还是自己带碗吗?”
“是呢,带着自己的碗能多两片胡瓜,我记着呢。”就见这人自兜里又拿了个碗,他也不递给说话的人,而是直接给了炒面的汉子,后者接过他的碗放下,便将锅中面条倒了进去。
面条触碰到铁锅周边一片高温区域时候又发出了“刺啦”一声,焦香裹挟着水汽扑鼻而来,霸道得充盈了整个鼻端。
等面条全数倒入后,他动作极快得又舀了一小勺油去热锅,同时拿起筷子择了两块颜色有些暗沉的胡瓜盖在了出锅了的面条上。
这碗干面很快被人接了过去,汉子又重复着方才的顺序,先加了黄色的浓稠汁液,只不过这次他没有再加那蔬菜,反倒是直接加了面条,司马徽看着有趣,他见着方才买了面的人拿着碗又掏出了一双筷子竟是跑到边上的木长几上头坐了下来,就着那桌子就呼噜噜吃了起来,模样极美。
这倒是有趣,司马徽先是凑过去研究了一下木箱,见他好奇,那搭话的郎君便对他说“老先生,这是我们工房做出来的,道理我虽不清楚,但是在前头的格子里头倒进去一斤粮米,那后头的圆球便会翘起,米就会落进箱子里面,非常的方便。”
司马徽仔细得看了下,便笑了“若我所料不错,这后头的球便是有一斤吧?”
“老先生聪慧。”这郎君笑着说,他又介绍了下旁边的那台“这一台是半斤的。如此,收粮之时,便不会有纠纷。”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所有的民众都得认可这东西的数量,而就他看来,周围的人似乎都对此没有任何的意见。
司马徽很快注意到了这辆车上头的编号,这是甚?工匠的标记?
见他好奇这个,便有人给他解释,此为兖州刺史府所制,包括那个机器出自兖州刺史府的工房,热心的兖州群众顺便给他介绍了一下这摊子上头的两人。
这两人都是曹刺史麾下的勇将。
炒菜的汉子曾是一个屯长,辖五十人队,极为勇武,后因一场恶战受了重伤,捡回一条命却无法再上战场,只得荣退,他便用军功换了这车上的一应道具,加上他手艺极优,大家都爱来吃。
而那招呼的汉子,是这炒菜汉子的副队,在那一役被削去了手臂,便一同退了下来,这正副队长退役后也成了一对好搭档,只是因他没了一只手,便更没法子称米,他两原来帐下的兵士见此便去求了工房,问问能不能想办法,那一日正是休沐,负责执勤的正是诸葛亮。
诸葛小少年十分好说话,一听这兵士的要求,便觉这无甚难度,那时候他正和夏安然琢磨改良投石机,便直接想到了杠杆理论,这改造说到底不过是把一把只能测量一个重量的称,给安放在了一个箱子里面,但是这个发明后来在投票时候得到了工房的生活用品部门发明奖银奖,此为后话。
为了后续的维护方便,之后投入到市场上的后方的球体都被刷上了柿漆,避免有不良上方将木头浸水后扩大重量。除此之外还有市场抽查和举报,目前看来,效果还是可以的,尚未听说有谁人敢顶风作案的。
这在夏安然看来恐怕就是最早的自动付款机了。
一开始这个机器做出来是为了方便手不方便的商户,后来就转为了商户们收款用的工具,当然这其中也有风险,也不是没发生过有人拿次粮充作好粮,或是在中掺杂砂石的情况,只是市场毕竟就那么大,总有人露了端倪,很快这人就被联合加入了黑名单。
为此,荀彧还写了一篇文书,详谈“诚”与“信”的重要性。
这篇文书先是被抄写贴满了各县的布告栏,各县亭均以此教育治下百姓,后来这份原告被贴在了图书馆里头,经由来往学子,渐渐被传开。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此正是曹操治民所奉持的准则之一,他在后世亦是如此,后人常有人评说曹操此人,他一直说实话,有石锤,偏偏他明明说了实话,旁人却不信他讲了实话,最后被他坑了只能敲地板骂他奸诈。
实在可以说是最奸诈的老实人。
而现在,这篇文还只是在短范围内流传,故而司马徽还对此一无所知,他所惊讶的实则是兖州民众对于曹操政权的信任。
以及曹孟德对于帐下退役兵士的安置方式。
司马徽是聪明人,他从曹操的这一布置下看出了他的野心。
若是曹军是这样一支能够对已经没了用的退役兵士还照顾有加的军阀,日后谁能不愿意加入这样的一支部队?哪个城民又能不欢迎这样的一支部队呢?
名声之所以好用便是在这里。
曹操现在的名声是一个大忠臣,又是一个仁善之军,就司马徽看来,曹军的行军尚且有些过于柔软,或可说,颇有些随波逐流的意思。
只是如今看来……
倒是有些意思。
这样想这,他便也跟着点了一碗炒面,只是因为没有带碗,便没了那两片胡瓜。
他年纪大,那个招呼他的郎君便引他先坐下等,东汉末年,虽然没有凳子,但是有几,这几的高度差不多需要人用蹲坐的姿势,这是一种相当不雅也不算舒服的姿势……当然,比起跪坐来说要舒服的多。
然而因为其来源是胡人,所以虽然有了灵帝亲力代言,但是大家还是觉得这实在有些不太雅观。
司马徽看着这木几稍稍犹豫,便坐了上去,他犹豫的原因,是因为这几比之如今寻常的要高了不少。
但是如今这几被抬高至膝盖……这……
嗯……舒坦。
膝盖不再受到力道之后完全放松了下来,老人这一坐使得他眉目都舒展了开,只是这姿态便让他的手有些没地方搭,只能颇有些不自在得放在了膝盖上,他不过灯了片刻,就见他要的面条被端了上来,因他不知此处人的口味,便点了最寻常的配置,这一尝便觉得味美。
尤其这景熙酱,浓香四溢。
面条本无味道,就如一张白纸一般,仍由酱汁沾染了浓郁的味道,但是经过处理的味道一点都不软烂,牙齿虽然一嚼就断,但是随着咀嚼仿佛会在口腔里面弹动一样。显然,在揉面时候花了很大的心思。
他要的是素肉的那一份,东西一入口,司马徽在咀嚼之时便被猛然爆开的肉香给惊了一下,后来一想这价格是万万买不到肉类的,又一联想这肉的名字,便醒悟这应当是经过炮制的素食,虽不知原材料是甚……倒还真能以假乱真。
最重要的是……哎呀,这酱汁儿可真好食。一嚼下去满口的都是酱汁,真是尝起来就给了一股子幸福感。
他的面条里面被放了一小块腌胡瓜,虽然他没有带碗,但是因为他年纪大,又是外来人,军汉们见他是第一次照顾他的生意,便择了一块小一些的当了添头。
吃了几口炒面,又将这一小块胡瓜塞进了嘴里,进入口腔的就是带有刺激性的香气和酸味,一招就化解了炒面的些微油腻感,恰到好处的酸香更是引发人分泌唾液,感觉能一口气将这碗面全数吃完。
而事实也是如此,吃进嘴的第一口老人就发现了,他们使用的油是大豆油,这种油虽然会带上大豆的味道,以至于有些人不喜欢,但是却不像猪油那样容易凝结,也更为清爽些。而最妙的是,虽然不知道那个黄色的料子是什么,但是经过炒制后的香味实在勾人,似乎有些像鸡子……但是又有些区别。
他颇为愉悦得吃下了这来了兖州后的第一顿饭,将碗筷交给了那只有一只手的兵士,二人稍稍寒暄了下,他便告辞了。
比之这顿好吃的饭食,他更在意的反而是这简单一份炒面中隐藏的信息。
比如快速恢复经济到可以在外食用饭食的兖州。
又比如民众对于曹孟德空前的信任度,曹孟德对于退役军士的爱护以及处理方式,可能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曹孟德下属的人,并不将方技术作为奇淫技巧,反而乐于创新、改变,也乐于接受之态。
他慢慢取出帕子点了点嘴角,想到了一路向东之时恰巧路过的几处水车、翻车,以及前些日子听说曹孟德鼓捣出的一个可破地下数百步的钻车。
他虽自豫州来,却也知晓旁的州郡的信息,比之别的州郡犹如死水,兖州同豫州就像是渐渐扩大的潺潺小溪,虽动静不大,却不曾停止。
如此,终有一日,小溪便能汇成江海。
他袖手而立,目光投向了兖州刺史府的方向。
曹孟德究竟是个如何的人呢?真是让老夫有了些许好奇之心呢。
===
翌日,他天未亮便出了房门,令人套了马车向着图书馆行去,此时正是夏末秋初的时候,因为起得早,空气中便带着些凉意,不冷,却能让人一下子醒了神。
此时并无自然光照明,故而车夫走得也较为谨慎,他是牵着马走的,就怕撞到人。
不一会他们就遇到了向着同一个方向第一个人,司马徽掀开了帘子同人搭话,得知他亦是要前往图书馆的,便请人上来一同坐马车,这年轻人却是拒绝了“谢过老先生了,只是曹刺史说过,咱们书生一整日都在书馆里头看书,经常如此要坏了身子,所以我每日便将这一路当做练身体了,您别说,早上起来这么走一下,一整日都精神的多。”
见他如此,司马徽便隔着帘子同人聊起天来,一问后得知,这年轻后生是本地人,家里有田,此行是趁着农闲时候去图书馆找一些农桑之事。
“图书馆竟还有此书?”这倒是让司马徽有些吃惊,据他从友人口中所了解的,这图书馆中多半是文学著作,毕竟曹操要靠这东西吊着他们这些求书若渴之人,没成想居然里头还有教授农桑之书,“可是《汜书》?”
他的问题换来的是年轻人茫然的眼神“不是,吾欲要借的是夏主簿所编写的农书。”闻言,司马徽挑了挑眉,他的面容在黑夜中不得见,倒是声音听着很感兴趣“夏主簿编的是什么农书?”
年轻人颇有些赧然“吾只背的了几句,尚未习全,”说罢,他便说了几句预测天气的口令,很快得到了长者的夸奖。
司马徽自然是知道年轻人说的夏主簿是谁。
夏景熙,这个少年郎近些日子以来在一个小圈子里面几位有名气,尤其是这小子“三问曹孟德”,可是传的极广。
对此三问,司马徽因不明详情,暂不做评价。
二人一路说笑,只感觉时间过去了小片刻就到了图书馆,此时天光未亮,图书馆门口刚刚排上了零散几人,事实上由于没有照明设备,图书馆内也不能使用火光来照明,这里的开门时间是辰时初。
现在早了足足近两个时辰,然而门口等候的学子们也不空等,他们中有不少都已互相认识,已三三两两攀谈了起来,还有几人乘着光亮交换了自己昨日抄下的书册,或是聊聊昨日看到的金玉之言。
气氛极为融洽,司马徽从车上下来后引得大家纷纷看了过来,见是为老学者也不吃惊,反倒是有学子主动上前问好,他们虽不认得司马徽是谁,也不知道水镜先生的名头,但是就冲着这人如厮年纪,却依旧有着求学之心,便觉得值得尊重了。
几个年轻人从旁边的一不明显处拿来了一个高几,正和昨日见到的那个炒面摊子的高几行制差不离,将这高几放到司马徽旁边,告诉他这是图书馆为了防止老先生们站久了疲乏所准备的,老先生快请坐,还要等上好些时候呢,不用在意。
司马徽自不会矫揉,他同车夫说了一声,让其待到图书馆关了门再来接他,然后他就和这些求学之人聊到了一块。
在他看来,这些年轻人穿着虽素,却个个背脊笔挺,双目炯炯,都是一副昂扬姿态,同他入了昌邑所看到的每个人都一样,他们身上有一股子向上蹿的精神气,作为老人家,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就格外喜欢。
面对他的问题,年轻人们都极为细心得解答,还为他推荐昌邑城中美味的食铺,这些读书人说着说着便聊到了学问上,面对他们的不解,司马徽也并不在意他们基础差,所学亦是凌乱,同样耐心解答,后来这些学生得知他为那几本藏本而来,便纷纷表示既如此我们就不借这一本了,好让老先生能尽快看到。
气氛极为和乐,司马徽很快注意到,虽然同他一样的高几还有几把,但是哪怕站了快一个时辰,却并无一人去取用。
他嘴上不说,心中却对这些学子的好感度上升了许多。
在聊天中得知,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在私塾中读过书,只不过后来因为兖州战乱,私塾便被解散了,他们有了底子,便来看书,幸好这图书馆的书给他们排了修习的难易程度,可以让他们跟着自己的进度自我学习,所以大家其实也是故意早来的,乘着这个时候能够互相探讨学问知识。
……这样可不行。
学习,书不可尽言,言者亦不可尽信,若无老师,先贤书中诸多妙处只怕要被误解咯!
不过这几分钟,他便发现了几个他们理解错误的点,指正后他终于忍耐不住问了“曹刺史莫非并未建校?”
按照他对曹操的了解,以及看他对于兖州学社的在意程度,他应当不会如此啊,谁知这个问题却换来了年轻人们的苦笑。
“哪里是曹刺史不愿意建校舍呢。”一年纪稍长一些的学子解释道“曹公早就为校舍点了合适的地方,至今未挂牌均是因为……未得名师啊。”
“是呢,招贤榜就贴在了图书馆里头,先生入了书院便可见到,只至今未有人揭榜,故而书院就一直不曾开。”
这哪是没有寻得名师。
司马徽抚摸了下自己的美髯,只觉这面前的建筑顿时一改他之前所想极为庄严神圣,而是改成了巨大的鱼钩。
而这鱼竿就被执在曹孟德手里。
鱼饵香喷喷的,就在他面前晃悠。
水镜先生非常冷酷得哼了一声,一甩手便挥开了这鱼饵,见着天光已亮,他便跟着年轻人们站起了身,将长几放回了它原来在的位置,司马徽耐心得跟着学子们一一步入了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