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大破坏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文娱抗日上海滩》最新章节!
余生联合一众美国财阀,对日本各种资源的掠夺和开发,从一九四七年年中开始,见效的速度,快的远超余生预料之外。按照余生的计算,如果按部就班的掠夺和破坏日本人的各种资源,包括森林、海产、土地、矿产等等。
总要在十年之后,才会逐渐见效。十年之后,日本诸岛,将彻彻底底的贫瘠下来。适宜耕种的土地,适宜饮用的水源,能够捕捞到的海产,还有开发价值的矿产,都将少的可怜。
不过,余生的计算中,显然忽视了人的贪婪。现代的商业和工业,讲究的模式就是一变二,二变四,凭借着掠夺到的资源和资金,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当第一批物美价廉的木材被战后急需重建的各国抢购一空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将这笔钱挥霍掉。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购买更多的机器,雇佣更多的人手。向深山更深处行去,日本人设立的各种国家公园,根本无力阻挡财富膨胀的力量。大量的木材,甚至不分树龄。只要是看起来能用的,一律砍伐拖走。这样呈指数增长的砍伐能力,远超余生的计算。
几乎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日本北海道林场的大量森林,便被砍伐的七七八八。而九州和四国的林场也将不保。而本州是日本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处,原本就没有多少林场。当北海道、九州和四国的林场被疯狂的砍伐大半之后,日本人的林场消亡过半。
后世,日本人以蓄积林场出名。但是,根据后世的统计,后世日本的林场,有一半以上,是人工种植蓄积的。而这些人工蓄积林,绝大多数是在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人能吃饱饭的基础上,开始蓄积的。
此时的日本,并没有后世那么夸张的森林蓄积量。所以,砍伐起来也快。一年半后,原本树木葱郁的山野,只剩下一个个砍伐后留下的木桩子。
在林场被大量破坏后,水土流失便开始了,一九四九年三月初,日本第一场春雨。与此同时,北海道在冬季积累的冰雪开始解冻融化。当巨大的冰层破碎消融,化作一股股洪流奔涌而去时,没有森林植被根系固着的土壤和砂石,也随着冰雪消融和从天而降的水,大量流失。
许多地方,原本短促的河流,就此淤积堵塞。随后,便形成多处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些从河道倾泻的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将山林下,许多农田覆盖或者冲毁,短时间内,无法耕种。
不过,最雪上加霜的还不是地质灾害。
造纸厂最佳的选址,就是在原料充足并且水源也充足的地方。北海道的许多家由余生联合诸多财阀建造的造纸厂,将有河流和森林的地方,占了个遍。被砍伐的木材废料,廉价的枝枝叶叶,是造纸厂最欢迎的原材料。
也正因为这些原材料,让这几十家造纸厂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的性价比,远比其他造纸厂要高。凭借这些低价而质量很高的纸张,北海道的造纸厂,很快便将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而这些造纸厂所在的地方,恰恰也是农田所在之处。而因为地近农田,直接面向市场,这些地方也有数家化肥工厂存在。
原本,这些造纸厂和化肥厂虽然污染严重,但是周边民众看在其发的工资够高,并且,污染有限的份上,也就忍了。可是,这山洪一来。原本淤积在河道中的污染物,迅速的扩散开来。
冲击过后,几乎所有有沉积物的地方,都会发出一股恶臭。根本没有办法再次耕种,即便勉强耕种,种出来的粮食也没人敢吃。这一片田地便算是彻底毁了。
而北海道大小河流遍布,几乎每一条河流的河道旁,都建着一到两家造纸厂或者化肥厂,这一来,整个北海道几乎都是臭气熏天。北海道原本就不多的农田,仅仅是一场春雨和冰雪解冻,便毁了大半!
经过专家检验,所有被山洪沉积物覆盖的土壤中,都存在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和其他有毒的化合物。这些物质足以将每个日本人都毒死一遍。这些土壤上长出来的东西,绝对不能吃。
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这场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环境大破坏,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北海道此处之所以闻名,并不是因为其岛上林木茂盛,而是因为此处有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
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由于海水的密度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海水发生垂直搅动,将海底沉积的有机物带到海面。所以,依赖于这些有机物生存的浮游生物极为丰富,而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也极为丰富。
余生派人捕捞的主要区域,就是在北海道渔场。经过两年毫无节制的捕捞,北海道渔场的鱼群,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而此时,大量的污染物被雨水和冰雪融水冲刷,流入北海道渔场中,更是让仅存的鱼群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在这些污染物大规模的流入海中后,仅存于北海道渔场中的鱼群,纷纷被毒杀。大量的死鱼漂浮在海面上。而食用了这些被毒死的鱼类的海鸟,也纷纷倒毙。和死鱼一起,漂浮在海面上。
一时间,世界上最大的北海道渔场,成为一片死亡海域。而相似的事情,并不只发生在北海道渔场,在九州和四国的沿海,一些不大的渔场,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日本沿海的一些养殖业,更是因为此次污染损失惨重。幸亏余生因为各种事情太多,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海产养殖也,还没有投入大量资金,对已经收购的海产养殖场进行运营。否则,也会伤筋动骨。
反倒是以往大量捕捞并且囤积下的海产品,在北海道渔场的鱼大量死亡,海产品价格急速攀升时,又帮他狠狠赚了一笔。余生对近海倒闭的海产养殖场和海产养殖公司的新一轮收购,于悄无声息之中再次开始。
此事一出,日本朝野上下,举国震惊。刚刚获得了美国道奇路线,这个经济援助计划支持的日本人,喜色荡然无存。对于美国人刚刚萌生出来的一点点好感,瞬间消失。
日本各地,但凡被美国人所投资的工厂污染的地区民众,在因为两颗原子弹安分了许久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始闹腾了起来。这一次,不再是搞一次巡回演出,便可以摆平的事情了,因为无论是粮食、海产,还是足以毒死人的污染物,都威胁日本人的生存。
大量的民众聚集在这些工厂周围,扔石头的扔石头,拉横幅的拉横幅,口号喊得惊天动地。一片骚乱。这些工厂不得不暂时停工。而日本上层,却很冷静,并没有趁势而起,向美国人要更多的好处。
因为在日本民众开始闹腾的同时,美国人也不干了。根本不需要余生招呼,约定共同进退的财阀联盟,直截了当的通过美国本土给麦克阿瑟下令,要求麦克阿瑟平息骚乱,保证美国商人在日本的合法投资和合法利益。
麦克阿瑟也退让不得。因为,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当年两颗原子弹的威慑就会消失,日本人在战败前策划的一亿玉碎,本土决战就会成为现实。毕竟,虽然日本人的军队已经解散,甲级战犯已经处死了二十个。但是,大量身经百战的日本老兵仍然存在。
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完全有可能再次迅速的聚拢起一支规模庞大,并且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论阵地战,美国人可不是日本人的对手。美国人二战中,能碾压日本,依靠的基本上都是海军和空军的力量。一个不好,驻扎在日本的美国大兵,就全要陷在这里。
如果麦克阿瑟选择牺牲美国商人的利益,且不说合同上根本没写要求这些美国商人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美国商人按照合同生产,合理合法。就算是这些美国商人和麦克阿瑟愿意妥协退让,谁知道日本人会不会认为美国老大比较软弱可欺,再如珍珠港那般,阴谋逆袭一次?
所以,麦克阿瑟面对这些示威游行的日本人,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派出美国大兵进行镇压。高压水枪和催泪弹连饭上阵,抓起人来更是毫不手软。不过是三两天的工夫,就把日本人的监狱,塞了个满满当当。
不过,高压政策只能奏效一时。日本人在发现强来不成之后,干脆来了个非暴力不合作。罢工停产,并且,到处宣传。务求这些污染环境的美国工厂招不到一个工人,最后亏损不起,自己搬走。
却不料,这样一来,这些联合起来的美国财阀们怒了。不但联合起来向美国本土施压,而且,还有人建议余生给日本人断粮,给日本人一个好看。
余生“思考”了半天,“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并和众财阀说好,日本的粮食市场他不会放弃。在给日本断粮期间,这些财阀们要联合起来,阻止其他粮商向日本运粮。
一众财阀欣然同意。反正这个要求也不花钱。
余生心中大乐,这个计划是他早已经想好的。只不过,没有料到会施行的这么快,而且,居然有人先对他提出来。他如果不顺应民意一下,实在是太不近人情了。
在美国财阀们的工厂停工五天后,余生宣布由于日本人违反商业合约,停止向日本运送粮食。此时的日本人才发现,余生供应的粮食,居然已经占到了市场上流通粮食的七成之多!
余生这一停止供应,日本人剩下的粮食,只够吃一个月的。大量的日本农民,都签了和余生或者大阪商团的合约,大量的耕地都栽种了烟草茶叶等经济作物。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法填饱肚子。
日本人在一个月后,便会没有任何粮食可吃。而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次美国人必然不会再帮助日本,一众在日本利益受损的美国财阀,会帮助余生,阻断日本人从外界获得粮食的所有渠道。
而且,虽然号称是一个月,但是,运送粮食本身就需要时间,如果不尽快处理好此事的话。即便余生在一个月后愿意运粮到日本,也晚了。
所以,这个消息一出,立刻被日本上层给封锁住。下层民众并不知道事情的危急之处反而是好事。一旦消息走漏,那么,无论是谁知道自己一个月后有可能饿死,都不会坐以待毙。
一旦消息走漏,日本必然会大乱。甚至有可能连美国大兵都震慑不住,到时候,日本就真完了。
为了求存,日本人不得不求肯上门。来者,竟然是曾经在暗中和余生抢过东京黑市古董生意、虽然是甲级战犯但如今已经被麦克阿瑟释放、日本诸多财阀中的翘楚人物大河内正敏。
大河内正敏算是一个在物理学上成就很高的人,在二战期间还曾是日本原子弹研究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并且,此人出身高贵,在日本上层,也算是贵族。身材高大,相貌英俊。
即便如今已经年老,大河内正敏也是个年纪大了的高富帅。集贵气、财气和书卷气于一身,也算是难得的人物。日本上层派此人来和余生谈判,算是给足余生面子。
而余生虽然来日本的时间不短,但大多都是和美国人打交道。即便是和日本人打交道,也多是居高临下,并没有经历过太正式的日式外交场合。面对大河内正敏一连串的鞠躬,很不适应。
日本人的礼仪,虽然是源于中国。但却学走了样,该不该有礼节的地方,全都要鞠躬道谢。虽然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不过,一旦礼节太多,便难免让人觉得有些虚假。仿佛在掩饰着什么一般。(未完待续。)
余生联合一众美国财阀,对日本各种资源的掠夺和开发,从一九四七年年中开始,见效的速度,快的远超余生预料之外。按照余生的计算,如果按部就班的掠夺和破坏日本人的各种资源,包括森林、海产、土地、矿产等等。
总要在十年之后,才会逐渐见效。十年之后,日本诸岛,将彻彻底底的贫瘠下来。适宜耕种的土地,适宜饮用的水源,能够捕捞到的海产,还有开发价值的矿产,都将少的可怜。
不过,余生的计算中,显然忽视了人的贪婪。现代的商业和工业,讲究的模式就是一变二,二变四,凭借着掠夺到的资源和资金,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当第一批物美价廉的木材被战后急需重建的各国抢购一空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将这笔钱挥霍掉。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购买更多的机器,雇佣更多的人手。向深山更深处行去,日本人设立的各种国家公园,根本无力阻挡财富膨胀的力量。大量的木材,甚至不分树龄。只要是看起来能用的,一律砍伐拖走。这样呈指数增长的砍伐能力,远超余生的计算。
几乎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日本北海道林场的大量森林,便被砍伐的七七八八。而九州和四国的林场也将不保。而本州是日本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处,原本就没有多少林场。当北海道、九州和四国的林场被疯狂的砍伐大半之后,日本人的林场消亡过半。
后世,日本人以蓄积林场出名。但是,根据后世的统计,后世日本的林场,有一半以上,是人工种植蓄积的。而这些人工蓄积林,绝大多数是在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人能吃饱饭的基础上,开始蓄积的。
此时的日本,并没有后世那么夸张的森林蓄积量。所以,砍伐起来也快。一年半后,原本树木葱郁的山野,只剩下一个个砍伐后留下的木桩子。
在林场被大量破坏后,水土流失便开始了,一九四九年三月初,日本第一场春雨。与此同时,北海道在冬季积累的冰雪开始解冻融化。当巨大的冰层破碎消融,化作一股股洪流奔涌而去时,没有森林植被根系固着的土壤和砂石,也随着冰雪消融和从天而降的水,大量流失。
许多地方,原本短促的河流,就此淤积堵塞。随后,便形成多处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些从河道倾泻的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将山林下,许多农田覆盖或者冲毁,短时间内,无法耕种。
不过,最雪上加霜的还不是地质灾害。
造纸厂最佳的选址,就是在原料充足并且水源也充足的地方。北海道的许多家由余生联合诸多财阀建造的造纸厂,将有河流和森林的地方,占了个遍。被砍伐的木材废料,廉价的枝枝叶叶,是造纸厂最欢迎的原材料。
也正因为这些原材料,让这几十家造纸厂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的性价比,远比其他造纸厂要高。凭借这些低价而质量很高的纸张,北海道的造纸厂,很快便将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而这些造纸厂所在的地方,恰恰也是农田所在之处。而因为地近农田,直接面向市场,这些地方也有数家化肥工厂存在。
原本,这些造纸厂和化肥厂虽然污染严重,但是周边民众看在其发的工资够高,并且,污染有限的份上,也就忍了。可是,这山洪一来。原本淤积在河道中的污染物,迅速的扩散开来。
冲击过后,几乎所有有沉积物的地方,都会发出一股恶臭。根本没有办法再次耕种,即便勉强耕种,种出来的粮食也没人敢吃。这一片田地便算是彻底毁了。
而北海道大小河流遍布,几乎每一条河流的河道旁,都建着一到两家造纸厂或者化肥厂,这一来,整个北海道几乎都是臭气熏天。北海道原本就不多的农田,仅仅是一场春雨和冰雪解冻,便毁了大半!
经过专家检验,所有被山洪沉积物覆盖的土壤中,都存在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和其他有毒的化合物。这些物质足以将每个日本人都毒死一遍。这些土壤上长出来的东西,绝对不能吃。
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这场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环境大破坏,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北海道此处之所以闻名,并不是因为其岛上林木茂盛,而是因为此处有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
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由于海水的密度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海水发生垂直搅动,将海底沉积的有机物带到海面。所以,依赖于这些有机物生存的浮游生物极为丰富,而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也极为丰富。
余生派人捕捞的主要区域,就是在北海道渔场。经过两年毫无节制的捕捞,北海道渔场的鱼群,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而此时,大量的污染物被雨水和冰雪融水冲刷,流入北海道渔场中,更是让仅存的鱼群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在这些污染物大规模的流入海中后,仅存于北海道渔场中的鱼群,纷纷被毒杀。大量的死鱼漂浮在海面上。而食用了这些被毒死的鱼类的海鸟,也纷纷倒毙。和死鱼一起,漂浮在海面上。
一时间,世界上最大的北海道渔场,成为一片死亡海域。而相似的事情,并不只发生在北海道渔场,在九州和四国的沿海,一些不大的渔场,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日本沿海的一些养殖业,更是因为此次污染损失惨重。幸亏余生因为各种事情太多,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海产养殖也,还没有投入大量资金,对已经收购的海产养殖场进行运营。否则,也会伤筋动骨。
反倒是以往大量捕捞并且囤积下的海产品,在北海道渔场的鱼大量死亡,海产品价格急速攀升时,又帮他狠狠赚了一笔。余生对近海倒闭的海产养殖场和海产养殖公司的新一轮收购,于悄无声息之中再次开始。
此事一出,日本朝野上下,举国震惊。刚刚获得了美国道奇路线,这个经济援助计划支持的日本人,喜色荡然无存。对于美国人刚刚萌生出来的一点点好感,瞬间消失。
日本各地,但凡被美国人所投资的工厂污染的地区民众,在因为两颗原子弹安分了许久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始闹腾了起来。这一次,不再是搞一次巡回演出,便可以摆平的事情了,因为无论是粮食、海产,还是足以毒死人的污染物,都威胁日本人的生存。
大量的民众聚集在这些工厂周围,扔石头的扔石头,拉横幅的拉横幅,口号喊得惊天动地。一片骚乱。这些工厂不得不暂时停工。而日本上层,却很冷静,并没有趁势而起,向美国人要更多的好处。
因为在日本民众开始闹腾的同时,美国人也不干了。根本不需要余生招呼,约定共同进退的财阀联盟,直截了当的通过美国本土给麦克阿瑟下令,要求麦克阿瑟平息骚乱,保证美国商人在日本的合法投资和合法利益。
麦克阿瑟也退让不得。因为,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当年两颗原子弹的威慑就会消失,日本人在战败前策划的一亿玉碎,本土决战就会成为现实。毕竟,虽然日本人的军队已经解散,甲级战犯已经处死了二十个。但是,大量身经百战的日本老兵仍然存在。
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完全有可能再次迅速的聚拢起一支规模庞大,并且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论阵地战,美国人可不是日本人的对手。美国人二战中,能碾压日本,依靠的基本上都是海军和空军的力量。一个不好,驻扎在日本的美国大兵,就全要陷在这里。
如果麦克阿瑟选择牺牲美国商人的利益,且不说合同上根本没写要求这些美国商人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美国商人按照合同生产,合理合法。就算是这些美国商人和麦克阿瑟愿意妥协退让,谁知道日本人会不会认为美国老大比较软弱可欺,再如珍珠港那般,阴谋逆袭一次?
所以,麦克阿瑟面对这些示威游行的日本人,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派出美国大兵进行镇压。高压水枪和催泪弹连饭上阵,抓起人来更是毫不手软。不过是三两天的工夫,就把日本人的监狱,塞了个满满当当。
不过,高压政策只能奏效一时。日本人在发现强来不成之后,干脆来了个非暴力不合作。罢工停产,并且,到处宣传。务求这些污染环境的美国工厂招不到一个工人,最后亏损不起,自己搬走。
却不料,这样一来,这些联合起来的美国财阀们怒了。不但联合起来向美国本土施压,而且,还有人建议余生给日本人断粮,给日本人一个好看。
余生“思考”了半天,“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并和众财阀说好,日本的粮食市场他不会放弃。在给日本断粮期间,这些财阀们要联合起来,阻止其他粮商向日本运粮。
一众财阀欣然同意。反正这个要求也不花钱。
余生心中大乐,这个计划是他早已经想好的。只不过,没有料到会施行的这么快,而且,居然有人先对他提出来。他如果不顺应民意一下,实在是太不近人情了。
在美国财阀们的工厂停工五天后,余生宣布由于日本人违反商业合约,停止向日本运送粮食。此时的日本人才发现,余生供应的粮食,居然已经占到了市场上流通粮食的七成之多!
余生这一停止供应,日本人剩下的粮食,只够吃一个月的。大量的日本农民,都签了和余生或者大阪商团的合约,大量的耕地都栽种了烟草茶叶等经济作物。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法填饱肚子。
日本人在一个月后,便会没有任何粮食可吃。而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次美国人必然不会再帮助日本,一众在日本利益受损的美国财阀,会帮助余生,阻断日本人从外界获得粮食的所有渠道。
而且,虽然号称是一个月,但是,运送粮食本身就需要时间,如果不尽快处理好此事的话。即便余生在一个月后愿意运粮到日本,也晚了。
所以,这个消息一出,立刻被日本上层给封锁住。下层民众并不知道事情的危急之处反而是好事。一旦消息走漏,那么,无论是谁知道自己一个月后有可能饿死,都不会坐以待毙。
一旦消息走漏,日本必然会大乱。甚至有可能连美国大兵都震慑不住,到时候,日本就真完了。
为了求存,日本人不得不求肯上门。来者,竟然是曾经在暗中和余生抢过东京黑市古董生意、虽然是甲级战犯但如今已经被麦克阿瑟释放、日本诸多财阀中的翘楚人物大河内正敏。
大河内正敏算是一个在物理学上成就很高的人,在二战期间还曾是日本原子弹研究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并且,此人出身高贵,在日本上层,也算是贵族。身材高大,相貌英俊。
即便如今已经年老,大河内正敏也是个年纪大了的高富帅。集贵气、财气和书卷气于一身,也算是难得的人物。日本上层派此人来和余生谈判,算是给足余生面子。
而余生虽然来日本的时间不短,但大多都是和美国人打交道。即便是和日本人打交道,也多是居高临下,并没有经历过太正式的日式外交场合。面对大河内正敏一连串的鞠躬,很不适应。
日本人的礼仪,虽然是源于中国。但却学走了样,该不该有礼节的地方,全都要鞠躬道谢。虽然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不过,一旦礼节太多,便难免让人觉得有些虚假。仿佛在掩饰着什么一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