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载驱载驰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天命皇后》最新章节!
咸熙五年仲春,四月十六,因柔仪殿失火,帝后崩逝,百官辍朝一日。然而京师各路嗅觉灵敏或不算灵敏的官员,依旧早早静候于午门外,他们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等候的正是即将占据朝堂和天下的新主,宁王李锡琮。
本供天家祗应的内臣,有一部分趁昨夜之乱逃离了禁中,另有一部分打定主意效力新主,则随官员一道迎候宁王。御前秉笔成恩自是其中之一,与李锡琮匆匆见礼,便引一众人等前往柔仪殿。
未及行至殿前,已可闻见大火焚烧后留下的浓烈气息。李锡琮举目望向这座居住过四代皇后的寝宫,曾经精巧巍峨的斗角飞檐,象征天家威严的龙楼凤阙,皆在这一场泼天灾祸中化为乌有。
到了此时,除却淡漠与平静,成恩已难自李锡琮脸上寻到多余的表情,只得趋近几步,低声道,“火势起得极快,臣等察觉有异时,已来不及再救。臣确凿未曾想到皇后会如此决绝,以为她心存顾念,总不至破釜沉舟。”说到此处,不得不欠身请罪道,“是臣疏忽大意,请王爷降罪。”
李锡琮只淡淡扫了他一眼,抬腿便要迈入殿中,慌得成恩赶上前去,阻道,“王爷,殿内混乱不堪,皇……先帝后遗容已尽数为火势焚毁,面目难辨,恐惊了您的驾……”
成恩没能说完,身子已被李锡琮轻轻拂开,只见他大步跨入殿内,旋即毫不犹豫的揭开了覆在那两具遗骸上的白单。
殿内响起一阵骇然惊呼,有人已转过头去,以衣袖掩住口鼻。李锡琮垂手而立,无语凝视。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会比惨烈的厮杀更触目惊心,亦不会激发他腹内翻江倒海的汹涌。他只是需要亲眼看上一看,亲身见证一下,他的万里河山,煌煌帝业是踏着同袍骨肉的尸身,方能得以成就——这是他永生永世洗脱不掉的罪孽,是该记录铭刻于心。
成恩大约是除他之外,唯一尚能直面这般场景之人,默然片刻,再度近前低语道,“臣检视过宫中密道,确是留下行走过的痕迹,臣以为此事蹊跷,只怕内中之人并不是皇上。”
李锡琮转而看向他,问道,“既然怀疑,可有着人验明正身?”成恩摇头道,“臣只是推测,未得王爷令旨,还不曾命人验过。只是那女尸应当是皇后无疑。”想了想,终是直言道,“皇后已怀有六个月的身孕,昨日宫中不曾进得身怀六甲之人,定然是错不得的。”
李锡琮闻其言,心内陡然一颤,亦不加掩饰他的恻然与震惊,怒目相视许久,忽然咬牙道,“寿康宫周氏何在?”
太后周氏已被人强行迁出寿康宫,在踏入久违的景阳宫偏殿时,李锡琮到底将胸中蓬勃欲发的怒火压了下去。不过是一段不算长的路途,却足以令他思想明白,他所谓的愤慨,所谓的不忍,所谓对周氏的切齿恨意,不过是自己知晓那酷烈真相之后,意图为自身罪责开脱而寻求的借口。他没有理由去指责那刚刚痛失爱子,痛失孙儿的妇人,至少从道义上、礼法上,他都没有十足坦荡的立场。
是以李锡琮见到太后时,双方的神情皆可称作平和冷静。他挥手令所有人退下,却只留下了成恩一人。
周太后鬓发不乱,泰然端坐,随意看了看李锡琮身后侍立之人,从容淡笑开来,“原来是你,真是先帝留下的好臣子,哀家早就应该察觉,早就应该将你驱逐。这是哀家的错,也是皇帝识人不明之过。”她笑容自矜而宁和,言语却毒辣的令人猝不及防,“可见阉人是不能信的,你今日投奔了他,难保来日不会再行出卖之举。”
她离间的话语一时并未达到效果,成恩脸上殊无惶恐,李锡琮亦无迟疑的道,“我会留应有的体面与你,为免你选得麻烦,我便代替你选了。”他侧身看向成恩手捧的托盘,其上呈有酒樽酒盏,鎏金嵌玉,端的十分富贵美丽。
太后望过一笑,仍是自顾自言道,“尔等皆是先帝遗留之祸患,他为人一世,刻薄寡恩,对皇帝尤其不公。为着他自己权柄不旁落,为着平衡外将内相,竟没有将你早早铲除,以至有了今日社稷颠覆。来日九泉之下,我见到了他,也定要好生问问,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他的江山会为一介庶孽篡夺。李锡琮,你不过是孽子,即便坐了那个位置,千年万载,也一样会被人诟病,永远难逃弑父弑兄的罪责。”
李锡琮默然听着,半晌摇首道,“弑杀先帝的人是你,不是我。我虽不孝不悌,却还不至背负弑父之名。”
太后失声笑道,“李锡琮,到了今日你还不敢承认,其实你心里早就存了弑父的念头,只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胆量罢了,也不过是个懦夫,一个被他压制了十几年,想反抗却无能力反抗的懦夫。”
李锡琮不愠不怒,仍是平静言道,“是,他在我心里早就死了,也可算作,是我在心中弑杀了他。”
太后挑眉一笑,神情颇有些得意,道,“你承认就好,乱臣贼子,弑君弑父。我便等着看百年之后,你如何见你的父亲,你的兄长,你李家的列祖列宗。”
李锡琮叹得一叹,道,“那么你呢?你亲手鸩杀先帝,就不怕无面目相对?还有从前许多为你的野心,为你的宏图,含冤埋骨之人。或许我们不该再清算这些,你我手上的鲜血并不会比对方少,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太后冷然一笑,点了点头道,“不错,成王败寇自然没有什么可说,我便想知道,待我身死之后,你打算如何处置丧仪?”
李锡琮凝眉应道,“你谋害先帝,是国朝大逆之人,自然不能再以太后之礼安葬,不附太庙,不受祭祀。”顿了顿,又道,“我会为你单独选一处地方,也算是成全你和先帝,生前既为怨偶,死后也无谓同穴。”
太后干笑数声,道,“你果然待我还算不错。只是这弑君的罪名,我却是不会认的——那不过是你强加在我头上的,世人不全是有眼无珠之辈,总会有人不愿受你的蒙蔽,为我鸣冤叫屈。”
李锡琮终是笑得一笑,摆首道,“青史会如何书写,你心里清楚,何苦做无谓口舌之争。我也不妨直言说给你听,你弑君的罪名一旦坐实,那么五哥的皇位也不再如世人思想的那般名正言顺。这是你心里真正畏惧的,也是我真正能做到的。”
这明白无误的话语到底令太后浑身发颤,目眦欲裂瞪视良久,便指着他,怒斥道,“你已逼死了他,还要将他最后一线尊严也尽数剥夺么?李锡琮,皇帝待你如何,你心里清楚,若是他肯狠得下心,又何来你今日侥幸之胜,又岂会保全你唯一的孽子?你今日能站在这里和我这般说话,正是拜他一念之仁所赐,于公于私,你都不该如此对他!”
李锡琮嘴角轻轻一动,牵扯出一记冷漠的淡笑,缓缓道,“我该如何对他?不将他赶尽杀绝?我的五哥,他真的与皇后一起,*于柔仪殿中?他真的已经不在了么?”
他说得至为平缓,至为平静,可惜个中意思却令太后慌了一慌,骤然间失去了适才从容端然的态度,她紧紧盯着他,声音发抖道,“李锡琮,他已经死了,你还要如何?这天下已经是你的了……没有人,没有人能再和你争了……”
这也许是她能说出的最具乞怜意味的话,她眼中的痛楚慌乱,是一个母亲为爱子深深担忧的神色。李锡琮看得一清二楚,竟于此刻心中隐隐作痛,便即转过视线,冷冷道,“所谓王图,所谓帝业,需要有人以血肉身躯为祭。这个人,如果不是我的五哥,那么就该有人来代替,方能令我觉得心安。”
太后凝目他冷峻的面容,良久一晒道,“好,便由我来做这个人。”她忽然惨然一笑,于起身的一刻,厉声喝道,“李锡琮,你即将是这天下之主,应当一言九鼎,若有食言,来日必遭天谴。”
李锡琮并不回答,回眸看了一眼成恩,示意其于此刻可以呈上盘中之物,旋即更不再多言,转身向殿外走去。身后仍是传来披肝沥胆般凄厉的哀告,“李锡琮,你可以报复周氏,可以侮辱我,但绝不可以食言……我求你,求你放他一条生路,他已经没有任何能力与你相争了……”
步出景阳宫偏殿,李锡琮耳畔萦绕的呼号终于渐渐淡去,他抬首随意望了一眼天际,浮云皑皑,碧空澄净,竟是如此好的天气——原来苍天亦不曾眷顾昨日的人主,依然愿意眷顾他的,也只有他的生身母亲而已。
这是他们血脉相连,且一脉相承的缘与劫!今生的业罪大抵如是,他无法逆天相抗,但他也许能做到,令李氏下一代的子孙不再重蹈他们的覆辙。
于是在京师各路官员开始上表,请求宁王祭天祭祖,于奉天殿登基即位之时,照例需要经过几番推辞坚拒的宁王李锡琮,却只是委派司礼监内臣代为转达推搪之语。众人一头雾水,几度诚挚恳请,再加之伏地顿首求见后,方才得知,宁王早已在两日前,率五千亲卫驱驰北上,返回故地北平去了。
李锡琮几乎不眠不休,昼夜奔驰。每到一处驿站,便换下跑得精疲力竭的坐骑。直到随侍亲卫皆已招架不住力不从心,方才下令每日歇息三个时辰。
一路之上,江山在他眼前铺陈如画——那已是他的江山,可惜他无暇也无心流连一眼。按捺不住的唯有心底的灼痛与渴望,只想在此刻再见到那人世间,唯一令他留恋牵念的人。
咸熙五年仲春,四月十六,因柔仪殿失火,帝后崩逝,百官辍朝一日。然而京师各路嗅觉灵敏或不算灵敏的官员,依旧早早静候于午门外,他们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等候的正是即将占据朝堂和天下的新主,宁王李锡琮。
本供天家祗应的内臣,有一部分趁昨夜之乱逃离了禁中,另有一部分打定主意效力新主,则随官员一道迎候宁王。御前秉笔成恩自是其中之一,与李锡琮匆匆见礼,便引一众人等前往柔仪殿。
未及行至殿前,已可闻见大火焚烧后留下的浓烈气息。李锡琮举目望向这座居住过四代皇后的寝宫,曾经精巧巍峨的斗角飞檐,象征天家威严的龙楼凤阙,皆在这一场泼天灾祸中化为乌有。
到了此时,除却淡漠与平静,成恩已难自李锡琮脸上寻到多余的表情,只得趋近几步,低声道,“火势起得极快,臣等察觉有异时,已来不及再救。臣确凿未曾想到皇后会如此决绝,以为她心存顾念,总不至破釜沉舟。”说到此处,不得不欠身请罪道,“是臣疏忽大意,请王爷降罪。”
李锡琮只淡淡扫了他一眼,抬腿便要迈入殿中,慌得成恩赶上前去,阻道,“王爷,殿内混乱不堪,皇……先帝后遗容已尽数为火势焚毁,面目难辨,恐惊了您的驾……”
成恩没能说完,身子已被李锡琮轻轻拂开,只见他大步跨入殿内,旋即毫不犹豫的揭开了覆在那两具遗骸上的白单。
殿内响起一阵骇然惊呼,有人已转过头去,以衣袖掩住口鼻。李锡琮垂手而立,无语凝视。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会比惨烈的厮杀更触目惊心,亦不会激发他腹内翻江倒海的汹涌。他只是需要亲眼看上一看,亲身见证一下,他的万里河山,煌煌帝业是踏着同袍骨肉的尸身,方能得以成就——这是他永生永世洗脱不掉的罪孽,是该记录铭刻于心。
成恩大约是除他之外,唯一尚能直面这般场景之人,默然片刻,再度近前低语道,“臣检视过宫中密道,确是留下行走过的痕迹,臣以为此事蹊跷,只怕内中之人并不是皇上。”
李锡琮转而看向他,问道,“既然怀疑,可有着人验明正身?”成恩摇头道,“臣只是推测,未得王爷令旨,还不曾命人验过。只是那女尸应当是皇后无疑。”想了想,终是直言道,“皇后已怀有六个月的身孕,昨日宫中不曾进得身怀六甲之人,定然是错不得的。”
李锡琮闻其言,心内陡然一颤,亦不加掩饰他的恻然与震惊,怒目相视许久,忽然咬牙道,“寿康宫周氏何在?”
太后周氏已被人强行迁出寿康宫,在踏入久违的景阳宫偏殿时,李锡琮到底将胸中蓬勃欲发的怒火压了下去。不过是一段不算长的路途,却足以令他思想明白,他所谓的愤慨,所谓的不忍,所谓对周氏的切齿恨意,不过是自己知晓那酷烈真相之后,意图为自身罪责开脱而寻求的借口。他没有理由去指责那刚刚痛失爱子,痛失孙儿的妇人,至少从道义上、礼法上,他都没有十足坦荡的立场。
是以李锡琮见到太后时,双方的神情皆可称作平和冷静。他挥手令所有人退下,却只留下了成恩一人。
周太后鬓发不乱,泰然端坐,随意看了看李锡琮身后侍立之人,从容淡笑开来,“原来是你,真是先帝留下的好臣子,哀家早就应该察觉,早就应该将你驱逐。这是哀家的错,也是皇帝识人不明之过。”她笑容自矜而宁和,言语却毒辣的令人猝不及防,“可见阉人是不能信的,你今日投奔了他,难保来日不会再行出卖之举。”
她离间的话语一时并未达到效果,成恩脸上殊无惶恐,李锡琮亦无迟疑的道,“我会留应有的体面与你,为免你选得麻烦,我便代替你选了。”他侧身看向成恩手捧的托盘,其上呈有酒樽酒盏,鎏金嵌玉,端的十分富贵美丽。
太后望过一笑,仍是自顾自言道,“尔等皆是先帝遗留之祸患,他为人一世,刻薄寡恩,对皇帝尤其不公。为着他自己权柄不旁落,为着平衡外将内相,竟没有将你早早铲除,以至有了今日社稷颠覆。来日九泉之下,我见到了他,也定要好生问问,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他的江山会为一介庶孽篡夺。李锡琮,你不过是孽子,即便坐了那个位置,千年万载,也一样会被人诟病,永远难逃弑父弑兄的罪责。”
李锡琮默然听着,半晌摇首道,“弑杀先帝的人是你,不是我。我虽不孝不悌,却还不至背负弑父之名。”
太后失声笑道,“李锡琮,到了今日你还不敢承认,其实你心里早就存了弑父的念头,只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胆量罢了,也不过是个懦夫,一个被他压制了十几年,想反抗却无能力反抗的懦夫。”
李锡琮不愠不怒,仍是平静言道,“是,他在我心里早就死了,也可算作,是我在心中弑杀了他。”
太后挑眉一笑,神情颇有些得意,道,“你承认就好,乱臣贼子,弑君弑父。我便等着看百年之后,你如何见你的父亲,你的兄长,你李家的列祖列宗。”
李锡琮叹得一叹,道,“那么你呢?你亲手鸩杀先帝,就不怕无面目相对?还有从前许多为你的野心,为你的宏图,含冤埋骨之人。或许我们不该再清算这些,你我手上的鲜血并不会比对方少,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太后冷然一笑,点了点头道,“不错,成王败寇自然没有什么可说,我便想知道,待我身死之后,你打算如何处置丧仪?”
李锡琮凝眉应道,“你谋害先帝,是国朝大逆之人,自然不能再以太后之礼安葬,不附太庙,不受祭祀。”顿了顿,又道,“我会为你单独选一处地方,也算是成全你和先帝,生前既为怨偶,死后也无谓同穴。”
太后干笑数声,道,“你果然待我还算不错。只是这弑君的罪名,我却是不会认的——那不过是你强加在我头上的,世人不全是有眼无珠之辈,总会有人不愿受你的蒙蔽,为我鸣冤叫屈。”
李锡琮终是笑得一笑,摆首道,“青史会如何书写,你心里清楚,何苦做无谓口舌之争。我也不妨直言说给你听,你弑君的罪名一旦坐实,那么五哥的皇位也不再如世人思想的那般名正言顺。这是你心里真正畏惧的,也是我真正能做到的。”
这明白无误的话语到底令太后浑身发颤,目眦欲裂瞪视良久,便指着他,怒斥道,“你已逼死了他,还要将他最后一线尊严也尽数剥夺么?李锡琮,皇帝待你如何,你心里清楚,若是他肯狠得下心,又何来你今日侥幸之胜,又岂会保全你唯一的孽子?你今日能站在这里和我这般说话,正是拜他一念之仁所赐,于公于私,你都不该如此对他!”
李锡琮嘴角轻轻一动,牵扯出一记冷漠的淡笑,缓缓道,“我该如何对他?不将他赶尽杀绝?我的五哥,他真的与皇后一起,*于柔仪殿中?他真的已经不在了么?”
他说得至为平缓,至为平静,可惜个中意思却令太后慌了一慌,骤然间失去了适才从容端然的态度,她紧紧盯着他,声音发抖道,“李锡琮,他已经死了,你还要如何?这天下已经是你的了……没有人,没有人能再和你争了……”
这也许是她能说出的最具乞怜意味的话,她眼中的痛楚慌乱,是一个母亲为爱子深深担忧的神色。李锡琮看得一清二楚,竟于此刻心中隐隐作痛,便即转过视线,冷冷道,“所谓王图,所谓帝业,需要有人以血肉身躯为祭。这个人,如果不是我的五哥,那么就该有人来代替,方能令我觉得心安。”
太后凝目他冷峻的面容,良久一晒道,“好,便由我来做这个人。”她忽然惨然一笑,于起身的一刻,厉声喝道,“李锡琮,你即将是这天下之主,应当一言九鼎,若有食言,来日必遭天谴。”
李锡琮并不回答,回眸看了一眼成恩,示意其于此刻可以呈上盘中之物,旋即更不再多言,转身向殿外走去。身后仍是传来披肝沥胆般凄厉的哀告,“李锡琮,你可以报复周氏,可以侮辱我,但绝不可以食言……我求你,求你放他一条生路,他已经没有任何能力与你相争了……”
步出景阳宫偏殿,李锡琮耳畔萦绕的呼号终于渐渐淡去,他抬首随意望了一眼天际,浮云皑皑,碧空澄净,竟是如此好的天气——原来苍天亦不曾眷顾昨日的人主,依然愿意眷顾他的,也只有他的生身母亲而已。
这是他们血脉相连,且一脉相承的缘与劫!今生的业罪大抵如是,他无法逆天相抗,但他也许能做到,令李氏下一代的子孙不再重蹈他们的覆辙。
于是在京师各路官员开始上表,请求宁王祭天祭祖,于奉天殿登基即位之时,照例需要经过几番推辞坚拒的宁王李锡琮,却只是委派司礼监内臣代为转达推搪之语。众人一头雾水,几度诚挚恳请,再加之伏地顿首求见后,方才得知,宁王早已在两日前,率五千亲卫驱驰北上,返回故地北平去了。
李锡琮几乎不眠不休,昼夜奔驰。每到一处驿站,便换下跑得精疲力竭的坐骑。直到随侍亲卫皆已招架不住力不从心,方才下令每日歇息三个时辰。
一路之上,江山在他眼前铺陈如画——那已是他的江山,可惜他无暇也无心流连一眼。按捺不住的唯有心底的灼痛与渴望,只想在此刻再见到那人世间,唯一令他留恋牵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