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福喜》最新章节!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沈三老爷和沈福喜父女两的确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一旦在心里认定了一件事,那么绝对片刻不能耽搁的就要立刻付诸实践。
沈三老爷吃过饭就拿着自己昨晚熬夜整理出来的——流民安置办法——急匆匆地去了衙门,流民都在城外干靠着也不是个事儿,得跟进说服其他人同意接收这些流民才行。
而沈福喜想到沈闳以前似乎经常接触西洋人,所以吃饱之后也飞快地回房开始写信。
沈三老爷在衙门里的事商议得十分顺利,毕竟安置流民也是一件提高风评美化考绩的事儿,大家之所以不同意只是因为找不到能够解决安置难题的方法,如今沈三老爷拿出的方法,不但全面而且细致可行,将吃住和安全问题全都包含了进去,所以大家都十分爽快地同意了这个举措。
衙门里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后,沈三老爷也没多加耽搁,一方面派人请巩掌柜来说明了情况,得到巩掌柜的同意之后,便派出几队人手,一队人去城外将流民按照家庭、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分成十人左右的小组,尽量将青壮劳力和老弱病残搭配起来。
另外几队人在城中张贴告示并且告知百姓们,谁家能够提供屋子给流民过冬,可以减免在钱庄借钱的利息,一边宣传一边记录统计,好在庆州城比较大,人口基数也比较多,所以还不到晚上,就已经落实了一百多个可以让流民落脚的地点。
沈三老爷把城里的情况跟城外的分组情况大致一合,只差两组人没有地方住了。、
程长史提议道:“归云观已经修缮好了,那边还能安置一些人的。”
如此一来,所有流民的住处就全部得到了解决。
沈三老爷亲自到了城楼上,对着下面的流民,把入城之后需要遵守法纪的要求再三重申,然后又讲解了安置的办法。
众人都暂且分散住在百姓家中,每个小组可以领到一部分的衣物、干柴和粮食,也会给他们三天的时间休整。三天后所有可以干活的青壮流民就要开始来修缮围墙和护城河,并没有工钱发放,但是会有柴火和食材供给给各个组。
从现在到来年开春可以开荒种地为止,所有的流民都必须按组活动,所有的东西也都是按组发放,同组成员之间必须团结互助,不可以打架生事。这期间表现不好的人会被驱逐出去,其余能留下来的人,待到明年春天,便会有官兵上门核查户籍信息,帮助他们在当地重新入籍落户,
下面的官兵又讲沈三老爷讲的东西像流民们讲解清楚,等到所有人都明白之后,天色已经渐渐昏暗下来,没有太阳再继续提供温暖了,外面的温度顿时急剧下降。
沈三老爷下令打开城门,以组为单位由官兵领着入城,分别安置在之前就登记好的各个百姓家中。
直到最后两组流民在道观安置下来之后,夜已经很深了。
沈三老爷紧紧身上的大氅,回头看着道观中昏黄却有着融融暖意的烛光,心里的第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无论日后怎样,如今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沈三老爷这边还算一切顺利,沈福喜这边却很是不顺,信写了撕撕了写的,用词再三斟酌,但还是怎么写都无法让自己满意。
沈闳不是沈三老爷这样控女儿的二十四孝老爹,那可是个成精多年的老狐狸,这封信到底该怎么写才能打探到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却又不暴露出更多的意图呢?
沈福喜倒在床上,双眼放空地盯着帐顶,忽然想到,自己离京这么久,从来都没给沈闳写过只字片语,如今突然一反常态的写信就已经十分的不正常了,偏生自己还在这里考虑了一天该如何让这件不正常的事情看起来更正常一点,简直就是做了一天的无用功好么!
又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沈福喜还是决定写信给阿哥和陆云景,他们现在也都开始做事了,京城那边繁华,说不定有可能接触到西洋人。
这些乱糟糟的事情大致安排妥当之后,便已经到了年根儿下,今年的年夜饭只多了沈昕业一个人,却显得家里热闹了不少。
修缮城墙的工作到过年也停工休息了几日,流民们虽然每日干活有些辛苦,但是有地方住有棉衣穿,每天回家还有热腾腾的饭菜,最重要的是,只要老老实实地干活,开春后就可以在这里落下户籍开垦荒地。
在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中,所有流民都还算安稳老实,个别人起了坏心之后,根本不等官府发觉,其他流民就会开始齐心抵御这种害群之马,所以即便是容纳了一千多流民,庆州城的正月依旧是和谐而温馨的。
出了正月之后转眼就开春了,修缮城墙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沈三老爷派人丈量了城外的土地,划定了几个可以开荒的区域,先将流民派到各处盖了泥坯房,又给他们提供了开荒的工具,等到房子晾干可以住人以后,就可以将流民分批挪到城外来开荒种地了。
当然,在土地有所收获之前,粮食都还是由官府暂时借给众人,待秋收后还上即可。
虽然是把人挪出去了,但是沈三老爷也并非直接放手不管,他划定的几处开荒场所都在比较大的乡镇边上,跟里长和保长也都打过招呼,在这些人彻底把庆州当做是家稳定下来之前,还是需要一定的监管和控制的。
沈三老爷今年上半年任期将满,需要回京述职,之后是继续在庆州任职还是另有安排,此时尚且还说不好。
赵氏离京也两年多了,虽说自家关起门来小日子过得很是悠哉,但毕竟根还是在京城的,家里的爹娘兄弟、儿子孙子,都是她日日惦念放心不下的。
所以打一出正月,赵氏就开始张罗着收拾东西,这两年在庆州,官商送的节礼年礼就不少,再加上一些其他孝敬和赵氏买回来的,平时都放在库房里倒不觉得,如今要开始收拾才发现数量居然如此之多,回京怕是得多雇两艘船才行了。
这样一忙便过去了月余,等她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蹿高了好大一截,正月里叫人来量身做好的春装,此时穿着居然已经有些露手腕脚踝了。
做了七八年胖团子的沈福喜小同学,在这和煦的春风中犹如抽了条的杨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亭亭玉立起来。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沈三老爷和沈福喜父女两的确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一旦在心里认定了一件事,那么绝对片刻不能耽搁的就要立刻付诸实践。
沈三老爷吃过饭就拿着自己昨晚熬夜整理出来的——流民安置办法——急匆匆地去了衙门,流民都在城外干靠着也不是个事儿,得跟进说服其他人同意接收这些流民才行。
而沈福喜想到沈闳以前似乎经常接触西洋人,所以吃饱之后也飞快地回房开始写信。
沈三老爷在衙门里的事商议得十分顺利,毕竟安置流民也是一件提高风评美化考绩的事儿,大家之所以不同意只是因为找不到能够解决安置难题的方法,如今沈三老爷拿出的方法,不但全面而且细致可行,将吃住和安全问题全都包含了进去,所以大家都十分爽快地同意了这个举措。
衙门里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后,沈三老爷也没多加耽搁,一方面派人请巩掌柜来说明了情况,得到巩掌柜的同意之后,便派出几队人手,一队人去城外将流民按照家庭、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分成十人左右的小组,尽量将青壮劳力和老弱病残搭配起来。
另外几队人在城中张贴告示并且告知百姓们,谁家能够提供屋子给流民过冬,可以减免在钱庄借钱的利息,一边宣传一边记录统计,好在庆州城比较大,人口基数也比较多,所以还不到晚上,就已经落实了一百多个可以让流民落脚的地点。
沈三老爷把城里的情况跟城外的分组情况大致一合,只差两组人没有地方住了。、
程长史提议道:“归云观已经修缮好了,那边还能安置一些人的。”
如此一来,所有流民的住处就全部得到了解决。
沈三老爷亲自到了城楼上,对着下面的流民,把入城之后需要遵守法纪的要求再三重申,然后又讲解了安置的办法。
众人都暂且分散住在百姓家中,每个小组可以领到一部分的衣物、干柴和粮食,也会给他们三天的时间休整。三天后所有可以干活的青壮流民就要开始来修缮围墙和护城河,并没有工钱发放,但是会有柴火和食材供给给各个组。
从现在到来年开春可以开荒种地为止,所有的流民都必须按组活动,所有的东西也都是按组发放,同组成员之间必须团结互助,不可以打架生事。这期间表现不好的人会被驱逐出去,其余能留下来的人,待到明年春天,便会有官兵上门核查户籍信息,帮助他们在当地重新入籍落户,
下面的官兵又讲沈三老爷讲的东西像流民们讲解清楚,等到所有人都明白之后,天色已经渐渐昏暗下来,没有太阳再继续提供温暖了,外面的温度顿时急剧下降。
沈三老爷下令打开城门,以组为单位由官兵领着入城,分别安置在之前就登记好的各个百姓家中。
直到最后两组流民在道观安置下来之后,夜已经很深了。
沈三老爷紧紧身上的大氅,回头看着道观中昏黄却有着融融暖意的烛光,心里的第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无论日后怎样,如今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沈三老爷这边还算一切顺利,沈福喜这边却很是不顺,信写了撕撕了写的,用词再三斟酌,但还是怎么写都无法让自己满意。
沈闳不是沈三老爷这样控女儿的二十四孝老爹,那可是个成精多年的老狐狸,这封信到底该怎么写才能打探到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却又不暴露出更多的意图呢?
沈福喜倒在床上,双眼放空地盯着帐顶,忽然想到,自己离京这么久,从来都没给沈闳写过只字片语,如今突然一反常态的写信就已经十分的不正常了,偏生自己还在这里考虑了一天该如何让这件不正常的事情看起来更正常一点,简直就是做了一天的无用功好么!
又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沈福喜还是决定写信给阿哥和陆云景,他们现在也都开始做事了,京城那边繁华,说不定有可能接触到西洋人。
这些乱糟糟的事情大致安排妥当之后,便已经到了年根儿下,今年的年夜饭只多了沈昕业一个人,却显得家里热闹了不少。
修缮城墙的工作到过年也停工休息了几日,流民们虽然每日干活有些辛苦,但是有地方住有棉衣穿,每天回家还有热腾腾的饭菜,最重要的是,只要老老实实地干活,开春后就可以在这里落下户籍开垦荒地。
在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中,所有流民都还算安稳老实,个别人起了坏心之后,根本不等官府发觉,其他流民就会开始齐心抵御这种害群之马,所以即便是容纳了一千多流民,庆州城的正月依旧是和谐而温馨的。
出了正月之后转眼就开春了,修缮城墙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沈三老爷派人丈量了城外的土地,划定了几个可以开荒的区域,先将流民派到各处盖了泥坯房,又给他们提供了开荒的工具,等到房子晾干可以住人以后,就可以将流民分批挪到城外来开荒种地了。
当然,在土地有所收获之前,粮食都还是由官府暂时借给众人,待秋收后还上即可。
虽然是把人挪出去了,但是沈三老爷也并非直接放手不管,他划定的几处开荒场所都在比较大的乡镇边上,跟里长和保长也都打过招呼,在这些人彻底把庆州当做是家稳定下来之前,还是需要一定的监管和控制的。
沈三老爷今年上半年任期将满,需要回京述职,之后是继续在庆州任职还是另有安排,此时尚且还说不好。
赵氏离京也两年多了,虽说自家关起门来小日子过得很是悠哉,但毕竟根还是在京城的,家里的爹娘兄弟、儿子孙子,都是她日日惦念放心不下的。
所以打一出正月,赵氏就开始张罗着收拾东西,这两年在庆州,官商送的节礼年礼就不少,再加上一些其他孝敬和赵氏买回来的,平时都放在库房里倒不觉得,如今要开始收拾才发现数量居然如此之多,回京怕是得多雇两艘船才行了。
这样一忙便过去了月余,等她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蹿高了好大一截,正月里叫人来量身做好的春装,此时穿着居然已经有些露手腕脚踝了。
做了七八年胖团子的沈福喜小同学,在这和煦的春风中犹如抽了条的杨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亭亭玉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