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奇女子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名门天姿》最新章节!
李世民脚步一顿,转过身来瞧着李恪。
李恪立马上前一步,弓身道:“父亲,孩儿此番出使突厥,于定襄见到了我的外祖母和表兄。”
李世民面色一沉,便问:“是你的意思,还是颉利安排的?”
“算是孩儿的意思。因母亲时常思念外祖母,此番出使突厥,母亲虽没有说,但我瞧得出她的期待。因此,我便自作主张见了外祖母与表兄。”
“你母亲呀,从来不对我替要求,总是默默的。”李世民想到淑妃,也不由得感叹一句。
“母亲唯恐给我们添麻烦,总是什么都不说。”李恪忙说。
李世民点点头,便继续问:“你是秘密去见他们,还是通过颉利?”
“外祖母身边定然有许多人照看,我断不可能私自去见她。因此,孩儿通过颉利,说甚为思念外祖母,想要见一见。颉利正为突利的事头疼,想着卖我大唐这个人情,就同意了。之后,执失思力带我去见了外祖母与表兄。”李恪据实以答。
“你外祖母可好?”李世民想到那个明艳生辉的女子,站在高台之上,那是何等的风光呀。如今,沦落异国,也不知日子过得如何。
“虽算是囚徒生活,却也过得自在,不曾受到什么侮辱。”李恪回答。
“那就好,待来日,我大唐扫平突厥,定迎你外祖母回长安颐养天年。”李世民缓缓点头。
“多谢父亲。”李恪深深鞠躬。
李世民笑道:“你这孩子,这样见外?我可是你外祖母的女婿呀。”
李恪不好意思地笑了,尔后又正色说:“父亲,我想说的其实不是这件事,而是这一次我见到外祖母,想着母亲身子不太好,看能不能趁着颉利无暇自顾,申请带外祖母回长安。我才将这想法与外祖母说一说,外祖母立马就阻止了我。”
李世民听到这事,颇为好奇地问:“你外祖母不愿意回来?”
李恪摇头,回答说:“外祖母不是不愿意,而是她说突厥大患未除,她暂时不想回来。之前,薛延陀、回纥叛乱是大兄的人做的手笔,那突利头脑简单,中途公然反抗颉利,跟颉利开战就是我外祖母的手笔。突利已亡故的妻是杨氏宗室女,曾经被封为公主出嫁。据闻在生时,被外祖母当作女儿养的,跟外祖母也是感情深厚。也因了这关系,外祖母虽被义成公主别有居心地接了过去,却被突利庇护。而突利此人头脑简单,外祖母三言两语分析其中厉害,这突利与颉利就打起来了。”
“原来是萧后的手笔。”李世民恍然大悟。
“外祖母说,自隋开国,突厥就是中原大患。长孙晟不惜牺牲自己,孤身在草原奉献一生,竟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大大削弱突厥势力。而今,西突厥如此猖獗,胆敢入侵长安,而她正好能左右这战局,不破突厥她终不还。”李恪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信件,只看见娟秀飘逸的小楷,正是萧后所写。萧后所言大意跟李恪所奏差不多。李世民想着那光华灿烂的女子竟然是这等觉悟,顿时百感交集,只将信再看一遍,感叹:“你外祖母真乃奇女子也。昔年,你外祖父听信谗言,要斩了我李家,是你外祖母命人给我们送信,让我们连夜回太原。尔后,晋阳起兵,也有你外祖母送信来。她对我说:如今天下大乱,纷争不断,隋朝皇室再没有一个像样的人能担起这天下,而皇上留的唯一血脉乃在襁褓中,更不足以震慑天下。与其让天下落入那些用心险恶之人的手里,我更愿意交给你,或者你的父亲。天下太平,世间清明。此乃我与你岳父毕生所愿,然时不待我,只盼你来日荣登大宝,莫忘初心。”
“还有这事?”李恪也是诧异。
前世今生两世加起来,他也没听过外祖母还给过这样的信件。前世里,外祖母从突厥回来,就独居长安。而表兄性子懦弱,只喜欢画画,沉默寡言。他则是关注于自己的争斗,关注于阿紫,便与他们十分生分。后来,外祖母于贞观二十一年去世,父亲将她与外祖父一并葬在了扬州。这就是他对那个貌美的传奇女子的唯一印象。
这一世,若非出使突厥,因母亲缘故,他定然也不会真正与之接触的。却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旧事。
“是啊,你外祖母是个奇女子。”李世民点头,尔后将那一封信收入袖中,又说,“恪儿,你莫担心,过不了两年,大唐必将横扫突厥,届时,你亲自接回你的外祖母。”
“孩儿拜谢父亲。还横扫突厥之时,允许孩儿横刀立马,劈斩贼人。”李恪很郑重地拜了拜。
“有志气。”李世民朗声夸赞。
李恪不语,就端端站立在一旁,李世民又压低声音叮嘱:“你大兄对你甚好,你却也要好好辅佐他。秦大将军也好,剑南道上的调查也好。你明面不好出面,暗地里却不能松懈。”
“父亲请放心,孩儿定然全力办好这件事。”李恪许诺。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他,随后让彼此散了。尔后,父子俩各自离开东宫。李世民回了甘露殿,径直下旨体恤李纲年事已高,让他好好休养,同时让李承乾去拜了魏征为太子太傅。当然,他也没有落下对与侯君集的封赏,以及对贺兰楚石的慰问。
贺兰楚石本就是小小东宫千牛,陡然得到陛下的慰问,即便躺在床上也是欣喜万分。侯君集看到此次自己的封赏比柴绍更多,而且女婿也得到封赏,心中更是得意。
而与此同时,李承乾的速度也很快,经过兵部的批示,已于黄昏时分将秦铭调入了东宫,做了东宫千牛卫。东宫又增加了一支军备力量。
这一日,发生了许多事,有许多人经历了人事变动。这一日,也让许多人坐立不安。但一切,都还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就在这一切有条不紊进行着的时候,这一日的黄昏,有人入了甘露殿,前去求见了李世民。
李世民脚步一顿,转过身来瞧着李恪。
李恪立马上前一步,弓身道:“父亲,孩儿此番出使突厥,于定襄见到了我的外祖母和表兄。”
李世民面色一沉,便问:“是你的意思,还是颉利安排的?”
“算是孩儿的意思。因母亲时常思念外祖母,此番出使突厥,母亲虽没有说,但我瞧得出她的期待。因此,我便自作主张见了外祖母与表兄。”
“你母亲呀,从来不对我替要求,总是默默的。”李世民想到淑妃,也不由得感叹一句。
“母亲唯恐给我们添麻烦,总是什么都不说。”李恪忙说。
李世民点点头,便继续问:“你是秘密去见他们,还是通过颉利?”
“外祖母身边定然有许多人照看,我断不可能私自去见她。因此,孩儿通过颉利,说甚为思念外祖母,想要见一见。颉利正为突利的事头疼,想着卖我大唐这个人情,就同意了。之后,执失思力带我去见了外祖母与表兄。”李恪据实以答。
“你外祖母可好?”李世民想到那个明艳生辉的女子,站在高台之上,那是何等的风光呀。如今,沦落异国,也不知日子过得如何。
“虽算是囚徒生活,却也过得自在,不曾受到什么侮辱。”李恪回答。
“那就好,待来日,我大唐扫平突厥,定迎你外祖母回长安颐养天年。”李世民缓缓点头。
“多谢父亲。”李恪深深鞠躬。
李世民笑道:“你这孩子,这样见外?我可是你外祖母的女婿呀。”
李恪不好意思地笑了,尔后又正色说:“父亲,我想说的其实不是这件事,而是这一次我见到外祖母,想着母亲身子不太好,看能不能趁着颉利无暇自顾,申请带外祖母回长安。我才将这想法与外祖母说一说,外祖母立马就阻止了我。”
李世民听到这事,颇为好奇地问:“你外祖母不愿意回来?”
李恪摇头,回答说:“外祖母不是不愿意,而是她说突厥大患未除,她暂时不想回来。之前,薛延陀、回纥叛乱是大兄的人做的手笔,那突利头脑简单,中途公然反抗颉利,跟颉利开战就是我外祖母的手笔。突利已亡故的妻是杨氏宗室女,曾经被封为公主出嫁。据闻在生时,被外祖母当作女儿养的,跟外祖母也是感情深厚。也因了这关系,外祖母虽被义成公主别有居心地接了过去,却被突利庇护。而突利此人头脑简单,外祖母三言两语分析其中厉害,这突利与颉利就打起来了。”
“原来是萧后的手笔。”李世民恍然大悟。
“外祖母说,自隋开国,突厥就是中原大患。长孙晟不惜牺牲自己,孤身在草原奉献一生,竟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大大削弱突厥势力。而今,西突厥如此猖獗,胆敢入侵长安,而她正好能左右这战局,不破突厥她终不还。”李恪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信件,只看见娟秀飘逸的小楷,正是萧后所写。萧后所言大意跟李恪所奏差不多。李世民想着那光华灿烂的女子竟然是这等觉悟,顿时百感交集,只将信再看一遍,感叹:“你外祖母真乃奇女子也。昔年,你外祖父听信谗言,要斩了我李家,是你外祖母命人给我们送信,让我们连夜回太原。尔后,晋阳起兵,也有你外祖母送信来。她对我说:如今天下大乱,纷争不断,隋朝皇室再没有一个像样的人能担起这天下,而皇上留的唯一血脉乃在襁褓中,更不足以震慑天下。与其让天下落入那些用心险恶之人的手里,我更愿意交给你,或者你的父亲。天下太平,世间清明。此乃我与你岳父毕生所愿,然时不待我,只盼你来日荣登大宝,莫忘初心。”
“还有这事?”李恪也是诧异。
前世今生两世加起来,他也没听过外祖母还给过这样的信件。前世里,外祖母从突厥回来,就独居长安。而表兄性子懦弱,只喜欢画画,沉默寡言。他则是关注于自己的争斗,关注于阿紫,便与他们十分生分。后来,外祖母于贞观二十一年去世,父亲将她与外祖父一并葬在了扬州。这就是他对那个貌美的传奇女子的唯一印象。
这一世,若非出使突厥,因母亲缘故,他定然也不会真正与之接触的。却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旧事。
“是啊,你外祖母是个奇女子。”李世民点头,尔后将那一封信收入袖中,又说,“恪儿,你莫担心,过不了两年,大唐必将横扫突厥,届时,你亲自接回你的外祖母。”
“孩儿拜谢父亲。还横扫突厥之时,允许孩儿横刀立马,劈斩贼人。”李恪很郑重地拜了拜。
“有志气。”李世民朗声夸赞。
李恪不语,就端端站立在一旁,李世民又压低声音叮嘱:“你大兄对你甚好,你却也要好好辅佐他。秦大将军也好,剑南道上的调查也好。你明面不好出面,暗地里却不能松懈。”
“父亲请放心,孩儿定然全力办好这件事。”李恪许诺。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他,随后让彼此散了。尔后,父子俩各自离开东宫。李世民回了甘露殿,径直下旨体恤李纲年事已高,让他好好休养,同时让李承乾去拜了魏征为太子太傅。当然,他也没有落下对与侯君集的封赏,以及对贺兰楚石的慰问。
贺兰楚石本就是小小东宫千牛,陡然得到陛下的慰问,即便躺在床上也是欣喜万分。侯君集看到此次自己的封赏比柴绍更多,而且女婿也得到封赏,心中更是得意。
而与此同时,李承乾的速度也很快,经过兵部的批示,已于黄昏时分将秦铭调入了东宫,做了东宫千牛卫。东宫又增加了一支军备力量。
这一日,发生了许多事,有许多人经历了人事变动。这一日,也让许多人坐立不安。但一切,都还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就在这一切有条不紊进行着的时候,这一日的黄昏,有人入了甘露殿,前去求见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