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要拼了
藏宝阁小说网www.cbge.cc,最快更新《变革1854》最新章节!
朝堂上这边刚下调子没多久,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叶名琛的六百里加急奏折也到了。内容真是四国洋人要换约的事情,算算日子,叶名琛的奏折在半路上的时候朝堂就已经知道四国洋人联盟换约的事情了。
这一下可在朝堂上捅了马蜂窝,两班文武大臣纷纷喊着要和洋夷决一死战的——事实上面对四国联军的确是退无可退了,沿河沿海都在英国人的炮口下,至于西北东北都在俄国人的铁骑下,当年康熙爷派出数千大军围攻几百俄国民兵惨胜后签下尼布楚条约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的。
不过,对于换约一事,朝堂上的斗争却又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既然换不换约都要开打,不如尽数同意了条约,这样再打起来,曲在敌,师出无名嘛。
另一方则认为,反正也是要打的。而且条约上有一条各国在京城派遣公使驻扎军队,这不把朝堂消息全部漏了。而且就算一国几百洋兵,可架不住欧罗巴那边洋人国家多,来个十几个欧罗巴国家要求一体同仁,一国几百洋兵,这就有几千洋兵在京城了,这还了得——紫禁城总不能天天驻扎几万兵马防备洋兵吧。
朝堂上下信心十足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年洋人凭借的洋枪洋炮铁甲舰我们大清也有了,虽然是东洋货。可是并不比西洋货差,训练一下大家都会用。另一个原因是从咸丰到下面原本一群大烟鬼改成了东洋鼻烟鬼,一众王公贝勒文武大臣每日在家都是舞剑弄枪,听说这洋鬼要打上门,更是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京城早就没了洋人估计现在就要出外交问题。
最后总算没忘记带来消息的日本使节,宋海平懒得去朝堂上演三拜九叩,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正使于德谦去做。
经双方暗中协议,铁甲舰每千吨万两白银,这样四艘铁甲舰加起来排水量一万一千吨,作价十一万两白银,50吨秘制大力散作价十万两白银,五万支抬枪作价白银二十万两,一百门火炮作价十万两白银。
当然了,出产白银之国的日本并不需要这么多银子,而是按市价换成中国的特产,例如丝绸、棉布、瓷器、茶叶、红糖。
对大清来说,这笔生意赚大了,那些军火就算是卖了废铁废钢也不止这个价钱。再说,又不用朝廷付出白银,丝棉瓷器茶叶糖等宗人府名下皇商的库底划拉划拉就都有了——养肥猪不就是为了过年杀肉吃嘛。
因为东洋军火的价格比国内钢铁价格还要便宜的多,满清朝廷上下都生出了造不如买的想法。在京城的一个多月,宋海平和于德谦还接下了来自朝廷以及各地督抚的大量军火(包括军用兴奋剂)订单。
其中,咸丰帝为了重振八旗之武功拱卫京师防卫,再次订购了十万支东洋优质单打一后装膛线抬枪,九十毫米火炮八百门,军用大力散100吨,5000吨级的铁甲舰两艘。全部军火一年内交付。
湘军领袖曾国藩为了对付长毛的水师,向宋海平这里订购了六百吨级的内河铁甲炮舰十艘,九十毫米山炮两百门,野炮两百门,优质抬枪二十万支,大力散10吨。
清廷的其他地方督抚们为了安定地方防备长毛、保境安民、防范洋夷等原因先后加起来也订购了五十万支抬枪,三千门野战山炮,二十艘六百吨的内河铁甲炮舰,大力散也有300吨。
原因吗,主要是卖的太便宜军火连钢铁加都不值,二是可以易货,丝绵瓷器茶糖等很多地方都产的。
至于工业船制造军火的本钱那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宋海平算了下这下赚的钱真是老着鼻子了,这些货物一部分拨给日本幕府让幕府层层赏赐下去用来支撑幕府政权。另一部分低价投入市场,打破日本豪商们的垄断生意,从日本市场上换回来的大部分白银拿去南洋买米,南洋那里大米价格低得惊人。
正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日本幕府现在又是大规模招兵,又是大规模招工的,钱粮方面没有宋海平和林海洋的支撑用不了几个月就要破产。
挑起清朝上下的军备竞赛后,每日督抚手下来日本馆下单的络绎不绝,宋海平反而没什么时间离开京城了,只好将礼部给的日本馆当做了东洋军火倾销办事处,大面额的银钱往来诸多不便,宋海平干脆又在京城买地开了一家日清银行。
这家日清银行除了私下铸银币之外,还开始了民间小额信贷业务,收取民间存款,按照存款时间给与三厘到六厘不等的利息,同时开展贷款业务,以七厘到一分二不等的低利息将其他在京开贷款业务的清朝钱庄打的溃不成军。
至于存款利息,在这大清更是个新鲜玩意,这个时代洋人的银行存款才有利息,四九城可没见过这好事呢,以山西为主的银号倒是负责保管银钱,但还是收费的。一听说,银子能下崽了,很多人将信将疑的将藏在墙里地里的银子拿出一部分来存进银行去试试水。
这个时代,月息三分利才是正常。要是换了当铺之类的地方,盘剥只能是更高。这一下,肯定是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但是现在正值日清蜜月期,谁也不会挑这个时候出来闹事。
满清朝堂这边吵了一个月多时间后,最终最出决断,让叶名琛有限度的答应洋人修约的条件。例如,开放港口、鸦片贸易合法化、关税优惠等都可以答应。但是,来京城驻公使并派洋兵保护一律不许。
在满清看来,朝廷上下对洋人已经付出了很大的诚意了,又是增加通商口岸,又是鸦片合法化贸易又是关税优惠的,洋人哪怕有一点良心都应该同意了。除非真是如同日本使节所说的,洋人换约之意本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是要铁了心亡我大清的,才会拒绝这个条件。
公文周转,又过了一个多月后,叶名琛再次将洋人的意见送过来:洋人们说了,洋人拟定的条约清廷不能更改一字,而且马上就要同意在京城换约,不然等待清廷的就是战争。
咸丰看完叶名琛的奏折后直接摔在了地上,怒骂道:“洋人果然是狼子野心,亡我大清之心不死。朕和洋夷誓不两立。”
军机们应景的纷纷举拳喊道:“誓不两立,誓不两立!”
咸丰吸了一下东洋鼻烟:“洋夷还用老眼光看我大清,这次定让他有来无回。”
军机们:“有来无回,有来无回!”
咸丰:“传旨,京中八旗各营从下月起,不得再有缺额。每次大操,朕与将士们共同操练。再让宗人府的皇商们备一批货向东洋人购买弹药铳子储备起来,这仗一打起来军火怎么也不愁多。”
军机们:“渣。”
兵部尚书倒不急——京城三大营人满为患,急的乱转的是户部尚书翁心存,翁心存生于官宦世家自己现在也是两榜进士两朝老臣,论学问呢,那也是顶尖的,可唯独没学过拉金尿银的办法——圣人书里也没教过,因为圣人自己也不会拉金尿银。
现在的问题是,南方几个赋税大省闹长毛,漕运断绝,现在京城的官员和旗人们都领着半饷——这也是东洋大力散能趁虚而入顺利取代鸦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价格更便宜啊。
当然了,苦于京城米贵生活苦难的只是底层的官吏和旗人以及百姓,到了翁心存这一级的大员们仅靠地方官的冰敬碳敬就足以维持体面的生活了。
这个黑暗时代无论中西,都是用事实在宣传一个理念——劳动可耻,不劳而获才光荣。相对劳动者而言,又有脑力劳动光荣,体力劳动可耻的区分。
就在翁心存于户部干干净净的银库转圈时,倒是有个户部老吏给尚书出了一个主意:“东洋人在牛街上开了一家银号,大额长期借款利息才不过七厘。大人不妨试试水。”
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连算经都没学会的翁大人,翁心存想了一会:“也罢。”
朝堂上这边刚下调子没多久,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叶名琛的六百里加急奏折也到了。内容真是四国洋人要换约的事情,算算日子,叶名琛的奏折在半路上的时候朝堂就已经知道四国洋人联盟换约的事情了。
这一下可在朝堂上捅了马蜂窝,两班文武大臣纷纷喊着要和洋夷决一死战的——事实上面对四国联军的确是退无可退了,沿河沿海都在英国人的炮口下,至于西北东北都在俄国人的铁骑下,当年康熙爷派出数千大军围攻几百俄国民兵惨胜后签下尼布楚条约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的。
不过,对于换约一事,朝堂上的斗争却又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既然换不换约都要开打,不如尽数同意了条约,这样再打起来,曲在敌,师出无名嘛。
另一方则认为,反正也是要打的。而且条约上有一条各国在京城派遣公使驻扎军队,这不把朝堂消息全部漏了。而且就算一国几百洋兵,可架不住欧罗巴那边洋人国家多,来个十几个欧罗巴国家要求一体同仁,一国几百洋兵,这就有几千洋兵在京城了,这还了得——紫禁城总不能天天驻扎几万兵马防备洋兵吧。
朝堂上下信心十足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年洋人凭借的洋枪洋炮铁甲舰我们大清也有了,虽然是东洋货。可是并不比西洋货差,训练一下大家都会用。另一个原因是从咸丰到下面原本一群大烟鬼改成了东洋鼻烟鬼,一众王公贝勒文武大臣每日在家都是舞剑弄枪,听说这洋鬼要打上门,更是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京城早就没了洋人估计现在就要出外交问题。
最后总算没忘记带来消息的日本使节,宋海平懒得去朝堂上演三拜九叩,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正使于德谦去做。
经双方暗中协议,铁甲舰每千吨万两白银,这样四艘铁甲舰加起来排水量一万一千吨,作价十一万两白银,50吨秘制大力散作价十万两白银,五万支抬枪作价白银二十万两,一百门火炮作价十万两白银。
当然了,出产白银之国的日本并不需要这么多银子,而是按市价换成中国的特产,例如丝绸、棉布、瓷器、茶叶、红糖。
对大清来说,这笔生意赚大了,那些军火就算是卖了废铁废钢也不止这个价钱。再说,又不用朝廷付出白银,丝棉瓷器茶叶糖等宗人府名下皇商的库底划拉划拉就都有了——养肥猪不就是为了过年杀肉吃嘛。
因为东洋军火的价格比国内钢铁价格还要便宜的多,满清朝廷上下都生出了造不如买的想法。在京城的一个多月,宋海平和于德谦还接下了来自朝廷以及各地督抚的大量军火(包括军用兴奋剂)订单。
其中,咸丰帝为了重振八旗之武功拱卫京师防卫,再次订购了十万支东洋优质单打一后装膛线抬枪,九十毫米火炮八百门,军用大力散100吨,5000吨级的铁甲舰两艘。全部军火一年内交付。
湘军领袖曾国藩为了对付长毛的水师,向宋海平这里订购了六百吨级的内河铁甲炮舰十艘,九十毫米山炮两百门,野炮两百门,优质抬枪二十万支,大力散10吨。
清廷的其他地方督抚们为了安定地方防备长毛、保境安民、防范洋夷等原因先后加起来也订购了五十万支抬枪,三千门野战山炮,二十艘六百吨的内河铁甲炮舰,大力散也有300吨。
原因吗,主要是卖的太便宜军火连钢铁加都不值,二是可以易货,丝绵瓷器茶糖等很多地方都产的。
至于工业船制造军火的本钱那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宋海平算了下这下赚的钱真是老着鼻子了,这些货物一部分拨给日本幕府让幕府层层赏赐下去用来支撑幕府政权。另一部分低价投入市场,打破日本豪商们的垄断生意,从日本市场上换回来的大部分白银拿去南洋买米,南洋那里大米价格低得惊人。
正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日本幕府现在又是大规模招兵,又是大规模招工的,钱粮方面没有宋海平和林海洋的支撑用不了几个月就要破产。
挑起清朝上下的军备竞赛后,每日督抚手下来日本馆下单的络绎不绝,宋海平反而没什么时间离开京城了,只好将礼部给的日本馆当做了东洋军火倾销办事处,大面额的银钱往来诸多不便,宋海平干脆又在京城买地开了一家日清银行。
这家日清银行除了私下铸银币之外,还开始了民间小额信贷业务,收取民间存款,按照存款时间给与三厘到六厘不等的利息,同时开展贷款业务,以七厘到一分二不等的低利息将其他在京开贷款业务的清朝钱庄打的溃不成军。
至于存款利息,在这大清更是个新鲜玩意,这个时代洋人的银行存款才有利息,四九城可没见过这好事呢,以山西为主的银号倒是负责保管银钱,但还是收费的。一听说,银子能下崽了,很多人将信将疑的将藏在墙里地里的银子拿出一部分来存进银行去试试水。
这个时代,月息三分利才是正常。要是换了当铺之类的地方,盘剥只能是更高。这一下,肯定是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但是现在正值日清蜜月期,谁也不会挑这个时候出来闹事。
满清朝堂这边吵了一个月多时间后,最终最出决断,让叶名琛有限度的答应洋人修约的条件。例如,开放港口、鸦片贸易合法化、关税优惠等都可以答应。但是,来京城驻公使并派洋兵保护一律不许。
在满清看来,朝廷上下对洋人已经付出了很大的诚意了,又是增加通商口岸,又是鸦片合法化贸易又是关税优惠的,洋人哪怕有一点良心都应该同意了。除非真是如同日本使节所说的,洋人换约之意本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是要铁了心亡我大清的,才会拒绝这个条件。
公文周转,又过了一个多月后,叶名琛再次将洋人的意见送过来:洋人们说了,洋人拟定的条约清廷不能更改一字,而且马上就要同意在京城换约,不然等待清廷的就是战争。
咸丰看完叶名琛的奏折后直接摔在了地上,怒骂道:“洋人果然是狼子野心,亡我大清之心不死。朕和洋夷誓不两立。”
军机们应景的纷纷举拳喊道:“誓不两立,誓不两立!”
咸丰吸了一下东洋鼻烟:“洋夷还用老眼光看我大清,这次定让他有来无回。”
军机们:“有来无回,有来无回!”
咸丰:“传旨,京中八旗各营从下月起,不得再有缺额。每次大操,朕与将士们共同操练。再让宗人府的皇商们备一批货向东洋人购买弹药铳子储备起来,这仗一打起来军火怎么也不愁多。”
军机们:“渣。”
兵部尚书倒不急——京城三大营人满为患,急的乱转的是户部尚书翁心存,翁心存生于官宦世家自己现在也是两榜进士两朝老臣,论学问呢,那也是顶尖的,可唯独没学过拉金尿银的办法——圣人书里也没教过,因为圣人自己也不会拉金尿银。
现在的问题是,南方几个赋税大省闹长毛,漕运断绝,现在京城的官员和旗人们都领着半饷——这也是东洋大力散能趁虚而入顺利取代鸦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价格更便宜啊。
当然了,苦于京城米贵生活苦难的只是底层的官吏和旗人以及百姓,到了翁心存这一级的大员们仅靠地方官的冰敬碳敬就足以维持体面的生活了。
这个黑暗时代无论中西,都是用事实在宣传一个理念——劳动可耻,不劳而获才光荣。相对劳动者而言,又有脑力劳动光荣,体力劳动可耻的区分。
就在翁心存于户部干干净净的银库转圈时,倒是有个户部老吏给尚书出了一个主意:“东洋人在牛街上开了一家银号,大额长期借款利息才不过七厘。大人不妨试试水。”
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连算经都没学会的翁大人,翁心存想了一会:“也罢。”